第298章
下去。 前段时间,钢铁厂三产供应的控制台外壳,质量明显不过关,为此,孙福满还专程去了一趟李家台子,回来就把负责组织生产的人给撸了。 三产一直以来都指望着李家台子的订单养活,要是因为质量的问题,影响到了双方合作,那可就完了。 孙福满闻言,知道这件事翻篇儿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行,不提了。我听孙立说,你爱人又有了?” 宋晓雨73年年底生下大闺女以后,最近又查出怀了三胎。 “刚俩月!” “好啊,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越多越好,孙立,等会儿给天明带一箱奶粉和麦乳精,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花花轿子人人抬。 李天明够意思,没再追究上次的事,孙福满也不能办差了。 “孙叔,我就不客气了。” 李天明现在不差钱,村里的产业,占股最多的就是他。 每年的分红加起来,能引来一群考据党。 “自己人,你要是真客气,那就见外了。” 待了一会儿,李天明起身告辞。雪还没停,今天只能住在市里了。 “东西我给你放车上了。” 除了一箱子奶粉和麦乳精,还有孙福满给天明和天洪哥俩准备的年货。 “走了!” “路上慢点儿!” 李天明开着车,直奔钢铁厂的职工小区。 “哥!” 开门的是李想,她已经放寒假了。 “接过去啊!” 李天明从孙福满给他的那份年货里面挑了几样。 李想伸手接过,看到有一包奶糖,立刻喜笑颜开的。 女孩儿对甜的,一般都没什么抵抗力。 “就你一个人在家?” 严巧珍的母亲年初去世了,80岁的年纪,放在日后也算高寿了。 “我二哥他们都去玩儿了。” “你二哥的工作还没解决呢?” 天和没考上中专,上了高中,今年毕业,在家待了半年,一直拖着没下乡。 “没呢!” 李想掏出一颗糖。 “我妈说,实在不行,就先安排他去三产上班。” 要是搁以前,李学军身为钢厂的中层领导,给天和安排个岗位也不算啥事。 但现在不行了,上上下下盯得都严,厂里要进人,必须冶金局的一把手点头才行。 待了一会儿,李学军和严巧珍下班了,天和他们几个也陆陆续续地回了家。 严巧珍手里提着一条肉,她知道李天明今天来了海城,特意去把家里剩下的定量全给买了。 “等着,今个吃炸酱面。” 第三百四十章 黎明前的黑夜最凶险 “我大娘和秦丽还不说话呢?” 吃过饭,李天明和李学军在门口抽烟,随口聊着闲话。 “你大娘那个人的脾气,你还不知道,本来就瞧不上秦丽。” 秦丽去年生了个闺女,她妈血压高,受不得累,只能严巧珍去伺候月子。 本来这是应该的,严巧珍也没啥怨言,可偏偏秦丽是个不懂事的。 连一句软和话都不会说,又因为她娘家弟弟房子的事,一直和婆家赌气。 再加上中间还有个秦母挑拨,一来二去的,严巧珍被气得撂挑子不干了。 过去这么长时间,婆媳两个的关系非但没能得到缓和,反而越来越僵。 “您没说说天满?” “不管!日子都是自己过的,我还有四个儿子,就不信没有一个孝顺的。” 听到这话,李天明也不禁笑了。 天满这个堂弟…… 他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明明条件这么好,干啥非得娶一个父母都反对的女人进门。 不过,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天满就得意这么一双,旁人又能说啥。 天满觉得和秦丽在一块儿过得好,李学军也只能由着他。 “天和的工作,厂里真没戏?” 李学军摇摇头。 “现在上上下下盯得紧,职工子弟又不是只我一家有,都等着进厂呢,可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厂里只招有中专文凭的子弟,天和……没戏!” 天和的事,李学军也头疼,明年还有一个天敬,总不能都赖在城里。 街道一个劲儿地做动员,再找不到工作,就只能下乡了。 要不然李学军和严巧珍也不会动了把天和安排在钢厂三产的心思。 虽然赚得不少,但大集体毕竟还是比不上国企体面又稳定。 说着,李学军看向了李天明。 “你也别动找孙福满走门路的心思,他现在也不敢乱动。” 听这话,感觉又有事啊! “大伯,厂里现在不太平?” 李学军深吸了一口烟,叹气道:“哪里是厂里不太平,现在上上下下都乱着呢。” 李天明平时都在村里,感觉不到,李学军毕竟是大国企的中层领导,一些政治走向,接触得多。 “你今天不来,我也想找个机会让你来城里一趟。” “啥事啊?” “最近……千万消停些,我感觉味儿不太对。” 今天下午在厂里,李天明和孙福满聊天的时候,孙福满也曾隐晦地提起了最近的风声。 感觉…… 颇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无奈上辈子从不关心政治,虽然也从一些影视剧里看到过,却根本没往心里去。 现在想来,上面的斗争已经到了愈演愈烈的程度。 “不会影响到您吧?” “我?我就是个钢厂的后勤处处长,再大的风也刮不到我身上,倒是你……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最近这两年,关于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上面一直争论不休。 对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报纸上的各种观点层出不穷。 其中有些声音,一旦成为主流观点,被认定的话,李天明作为李家台子实际上的主事之人,怕是凶多吉少。 不过好在那位老人家一直在中枢的会议上力挺。 再加上这几年,李家台子靠出口,为国家的发展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那些反对的声音才被压了下去。 可最近的风声变得不太对劲,有些人一直上蹿下跳地没个消停。 一旦被他们掌了权,往小了说,李天明怕是要有大麻烦,往大了说…… 国家的命运堪忧啊! 运动已经快10年,当初的“革命”热情,早就消耗干净了。 人心思定,所有人都盼着国家能尽快稳定下来。 唯有那些野心家,还在不遗余力的,想要将水搅浑,他们好从中谋利。 “您别担心我,保护好自己就行。” 李天明早有心理准备,黎明前的黑暗最凶险,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大不了把村里现在的一切都抹平。 基础已经打牢了,等风波过去,照样能重新建起来。 “别大意,你更要保护好自己,还有……家里人。” 睡醒一觉,转天,雪已经停了。 李天明和天洪两个离开了大伯家,没急着回村,而是去了市委大院儿。 虽然不是公职,可李天明是常来常往的,门卫早就认识他了。 做好了登记,留天洪在门卫室等着,李天明去见了王作先。 两人上次还是今年的秋季广交会,从广州回来以后,见了一面。 “订单完成没问题吧?” 王作先最关心的还是创汇问题。 海城现在也是乱糟糟的,王作先知道,楚明玉那一系的人马背地里一直在搞小动作。 对此,王作先也没有精力去理会,风已经刮起来了,吹到谁身上,根本无力抵抗。 有和他们斗法的时间,还不如努力为国家多输送一口血。 “您放心,订单肯定没问题。” 这次秋季广交会回来以后,王作先将大部分电饭煲的订单,都给了李家台子。 海城电饭煲厂内部正忙着搞斗争,根本无心生产。 “这就好!” 王作先说着,点上了一根烟,他以前很少抽烟,一盒烟打开,差不多能抽四五天。 可最近…… 看他那满脸的疲态就知道,最近一定不轻松。 “王主任,您……” 王作先摆了摆手,不让李天明说下去。 “我的事,你不用关心,组织好生产,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说着,王作先笑了,对李天明,他是当做子侄辈看的。 “听学国说,你爱人又有了?” 这事咋还传到王作先这里了。 “有了!” “恭喜啊,又多了一个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王作先不愿意去想如今海城革委内部乱糟糟的权利斗争,尽可能地用其他事岔开思维,这样还能稍微松快一点儿。 “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安心做好自己的事,照顾好家庭,记住了吗?” 李天明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王叔,我觉得……不会有太糟的事发生,一切总会回归正轨的。” 王作先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 “你说得对,还是要……保持乐观!” 嘴上是这么说,但最近的风向,让王作先怎么能不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 有些人太猖狂了。 能制止他们的人,如今又缠绵病榻。 一旦发生不忍言的事,国家的未来要交托在谁的手上? “天明,还是要做好……斗争的准备。” 李天明自然明白,虽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他也不会什么都不做,将自己、家人,还有乡亲们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上。 一直待到中午,李天明才离开。 有些情况,王作先不方便明说,但也给了足够的暗示。 面对大环境,王作先这样的高官尚且吉凶难测,更何况是李天明这样的平头百姓。 其他事,李天明还能走一步,看三步,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时代洪流,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 一不小心,就要被浇个透心凉。 还是那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是福是祸…… 随便吧! 发动了汽车,两兄弟打道回府。 出了市区,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车轮子不停地打滑。 李天明这个老司机也不敢把车开得太快。 快到家的时候,雪又下了起来。 慢悠悠地把车开进村支部的大院儿。 “天明,咋回来得这么晚?” 李学庆一直在等,不看见李天明回来,他实在不放心。 “去见了王主任一面。” “王主任……咋样?” 李学庆这段时间也经常去镇上,县里开会。 同样听到了不少消息。 虽然不明白政治上的事,可心里还是总觉得不安稳。 “没事,就说了几句生产上的事。” 李天明说着,犹豫了片刻。 “叔,咱们爷俩……还是先商量商量吧!” 第三百四十一章 未雨绸缪 “叔,几个户头上的钱,除了留下保障生产的,余下的全都分了吧!” 之前因为担心太张扬,每一笔收入,村里都会截留一部分。 可现在不行了,户头上存着那么多钱,这就是惹祸的根苗。 而且,谁知道哪股风刮过来,到时候,户头上存着的钱,全都给充公了咋整。 风波过去,能不能要得回来都不一定。 李天明能带着乡亲们一起赚钱,他是好样的,可要是钱没了的话…… 这不是赌人性的时候,而是人之常情。 “这……太多了吧?” 这几个户头上到底存了多少钱,只有李学庆和会计马长山最清楚。 全都等下去,村里还不得人人实现社会主义啊! 上面万一追究的话…… 饶是李老浑子,也没这么大的胆量。 “分到乡亲们手里,总比便宜了别人强。” 李学庆闻言,表情顿时变得严肃。 便宜别人? 那可不行! “天明,你这是……听到啥消息了?” “叔,细情您就别问了,按我说的办,这可是乡亲们一起赚下的,只能落在乡亲们的手里。” 李学庆虽然满心的疑惑,但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行,就按你说的办,可县里的储蓄所也没这么多钱啊!” 这么大的一笔钱,想要取出来可不容易。 “分批取,您让马长山做好计划,每次取多少,实在不行,让学国叔和县财政局打招呼。” 钱必须拿到手里,只要分下去,到了乡亲们的手里,谁也别想再收走。 “好,这事明天就办。” 虽然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可李天明做事向来有谱,李学庆只要照办就行了。 “还有明年养殖场,规模也要适当缩小。” 李
相关推荐:
超级修真弃少苏白夏浅语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尊师重捣(完)
淫海彼岸
我的滛蕩学姐
驯猫记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
妖夫在上
仙门废婿
静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