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女仆与公爵(人外 狼人) > 第41章

第41章

不回答,也不追问这个,道:“等长大了,这样的败家子也撑不起门户,可衣食住行还要像先前那样讲究。渐渐的,能变卖的都变卖了。盆底儿漏了,又不肯往里面灌水,就什么也没了。人还要活,还要穷讲究,逼急了就想起来了,哎哟,记得祖宗和爹娘下葬的时候陪的可都是好东西啊!那会儿家里有钱啊!掏出来,卖一卖……” 金良开始已经听得不耐烦了,本想打断的,看郑七很有耐心地听着才没说话,此时,金良也听明白了:“畜生!扒他祖宗的坟!” 郑七问道:“你觉得陈二也是这样?” 祝三摇了摇头,又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布包,放在桌上打开了。屋里无论是开始不太满意她态度的随从还是郑、金二人,都因为她讲得太过奇异而被吸引了过去,对她的态度也没那么不满了。 郑七皱起了眉,看着两样完全不沾边的东西:一根断成两截的玉簪,一只铜铃。他生来富贵,见过的好东西不知凡几,这玉簪在他眼里也不是个次货,那铜铃就粗糙得多了,虽然也有些铸纹,但是人不人鬼不鬼的,边都毛了。 郑七拈起簪头,道:“这式样,仿佛是个古物啊……” 金良道:“难道陈二真的……” 祝三摇摇头:“我猜不是。” 第23章 钦差 郑七等人已经听住了,郑七也默认祝三虽然是个来历不明的小货郎,但是确实有点本事,他更有耐心听下去了。 问道:“你猜是什么?不妨都说出来,对与不对,我会派人验证。你既好奇,难道就只在这里猜,不想知道真相?” 祝三道:“我觉得我猜得差不多了,簪子和铃铛都是在盗洞口拣到的。有人盗墓,但这个人不是陈二。陈二是个大傻子,叫人利用了。你说他不缺钱,那就是为了咒他哥哥了。他只对他哥有怨气,给他办事的人却想着他家祖坟里的财物。还生怕人不知道是来咒人的,还要在本地再招募些僧道神汉……唉……” 她不着痕迹地将本地的神汉往外摘,又加了一句:“我要猜得对了,那主持的必是从京里来的神棍,本地招募的是不得在墓园胡乱走动、也不叫他们先去墓园收拾准备的,只是拿他们摆摆样子。” 她很注意,一句也没提到陈大公子,她一点也不想跟这个人扯上什么关系,这货能隐忍十几二十年,也是个狠角色了。 郑七频频点头,道:“我会去核实。你呢?” “嗯?” “就打算一辈子当个货郎?又或者……干别的什么营生?不打算谋个正经营生吗?” 祝三诧异地看着郑七:“什么意思?货郎不好?” 郑七笑道:“要不要跟我走?” “啥?” 金良道:“七郎要收了你做随从,这可是好事呢,别人求都求不来了。” 祝三的眼神冷了起来,郑七对金良说的“手上有人命的人,看人和别人不一样”忽然有了直观的感受,如果这就是干过谋杀的眼神,那郑七认为自己见过了。他面色不变,道:“你不愿意?” 祝三一字一字清楚地说道:“我就算死,也不给谁当人形的牲口!” “锵”一声,金良佩刀出鞘,郑七微微恍惚了一下,对金良摆摆手,依旧和气地对祝三道:“小小年纪,哪里来这样大的脾气?你做货郎可惜啦,有更好的前途,我要你做仆人做什么?我的仆人够多了。这我做事,怎么样?此间事罢,随我回京,我给你一份差使。” 郑七指指院子偏房的方向,说:“虽然也是吏,比起这些在府衙里谋生的小吏,你做得好时,可以转做官。如何?你家中母亲还好吗?为她挣一诰命,如何?” 祝三冷着脸:“你真当自己是钦差了吗?没见过官儿半路拉个货郎叫他当差的!我告诉你这些可不是怕了你,你也莫哄我!” 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金良已经完全不耐烦了:“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花花肠子?” 祝三冷冷地道:“这花花肠子但凡少两根,早叫人坑死了,敢不多想一点儿吗?” 金良道:“干点正经营生会死吗?” “什么是正经营生?我倒想种地,我有吗?”说完,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郑七依旧脾气十分的好,说:“不要争吵了,都歇息一下吧。给他腾个屋子出来。” 祝三道:“你要么现在把我杀了,要么现在把我放了……” 郑七摇头不说话,往外踱步去了,祝三还要追出去,被金良一把拎着:“你过来吧!”匆匆把祝三扔到了一间屋子里,派人送了水进去,再把房门一锁,让她在里面“好好想想”。 …………………… “咔嚓”一声,锁卡住的的声音入耳,金良心情好了一些,小跑着找到了郑七,低声问:“七郎,我不明白……” 郑七道:“不明白我为什么这对个来历不明的小子?” “是。”金良知道,郑七真实的脾气绝称不上好,你看他笑,还以为他好欺负,真要过了界,且有好果子吃呢。 郑七道:“年纪小,相貌端正,与母亲同行可见是个孝子,至少不是个逆子,又眼尖心明,又知道些左道旁门,脾气还很直,也不算贪婪。言谈举止像是读过书的,还不肯为奴,像是有点骨气。为人有点多疑,倒也不全是坏事。正是我要用的人。” 金良劝道:“家里长得周正的孩子多得是,都是老实又有忠心的,七郎要,回去就挑一些,也有读过书的,不然现教识几个字也费不了几年功夫,他们还是咱家的奴婢,父母兄弟都在咱们家……” 郑七道:“替换死囚的事,陛下震怒,这次钟宜是因为潜邸旧臣还有几分旧情才没有办他,还让他下来清查。等他回去,刑部就不是他的了。各地的案子报上来,先经大理寺,再交刑部。这两个地方的主官,都要换。刑部是谁尚存疑,大理是我的了。” 金良大喜:“恭喜七郎!七郎不到而立之年已是……” 郑七道:“你高兴得太早啦,大理寺里的小官小吏未必与我一心,或有想欺上压下瞒天过海做出如先前替换死囚那般的事也未可知。我得要几个眼明心亮的人,在京城没根基,不至于被人拢了去,年纪小些无所谓,正方便从小教导。家里的孩子的好处我当然知道,但我现在需要的不是他们。” 金良道:“七郎想得明白,只是这个看起来心性不定啊!还要抬举个来历不明的人做吏以后做官?” 郑七笑道:“你看走眼了,他还心性不定?他心志坚定得很!他若真有本事,我抬举他做官又何妨?就算本领有限,这几日收伏了,带进京城,把大理寺的水搅一搅,也是好的。” 郑七很有信心,他调-教人是有一套的。祝三看起来有很多事情瞒着他,他也不着急,他只取中祝三这“好奇”以及真能查出点东西的“本领”,其他的,他其实也不太在乎,更是有信心自己能应付。 金良还是犹豫:“搅混水的事,京城随便找几个无赖都能做得到。” “无赖?我要无赖做甚?不嫌污了眼睛吗?成何体统?左右就这几天,真收伏不了,也就罢了,不过是回京与他们打擂台。这几天,你看好他!再让他们准备些柴米布帛之类,他不是还有母亲么?” “是。” ………………—— 他两个慢悠悠的在院子里边散步边说话,四下开阔且安静,说完了,郑七道:“你还要再跑一趟,去看看那个什么盗洞。” “是。” 郑七又询问:“沈瑛到哪里了?” 金良道:“沈副使最迟后天就该到了,他不能再慢了,走得再慢些,就该问咱们个拖延不前了。” 郑七道:“也好。” 金良一抱拳,匆匆跑出去再核实盗洞的事情去了。 到了晚间归来,回报郑七:“说得没错,是有。我又回城里一趟,想问问本地招募的神汉们去没去过墓园,却听说本地知府与钟钦差起了冲突……” “哦?” “人是知府拿的,不肯给钟钦差。然而前几日府衙失火,知府逃命的时候跌伤了,家中一片狼藉,钟钦差原本该这几天启程的,见状也就不走了,想把这批人犯提了,他想插手这件事,知府不肯给,躺在塌上让人抬到大牢门口亲自镇守着……” 郑七道:“沈瑛一来,咱们就进城!”仪仗还在沈瑛那儿呢,副使沈瑛与他兵分两路,他抢先几天过来摸摸底,沈瑛打着他的仪仗在后面慢慢的走。现在,该会合了! 郑七道:“摆饭,那个孩子呢,咦?他叫什么?怎么也忘了问?” 金良道:“我这就去把了他来!问就是了。七郎,这小鬼十分难缠!” 郑七笑道:“正因难缠,他肯心向我时,必然十分贴心。” 金良道:“七郎没看错过人,但愿他不要让七郎等太久。” 大步去开了门锁,之后一声怒吼:“人呢?!!!” 亲手锁上的门,如今里面空空如也,连根头发都没剩下,那个小子,他不见了! 郑七闻声踱来,金良亲手锁的人,这会儿人跑了,他的脸上有点挂不住,恨恨地道:“真是头狼崽子!不大好养熟啊!还不知道身上背了什么血案呢!” 郑七笑姿态悠闲地站着,过了一阵儿才笑道:“是个不错的孩子,很有意思。” 直到晚上吃完饭,金良还是恨恨地,心想,等你拜入七郎门下,咱们再好好掰扯掰扯,你最好是忠心为七郎办事!回头要去找这小货郎留下的担子,想拿回城去叫人辨认有没有线索,好顺藤摸瓜把人拿的来,不找还好,一找才发现,连担子也不翼而飞了!金良气得半宿没睡着。 郑七却好吃好睡,第二天一大早,同院那几个府衙来人早早地就醒了,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在院子里打旋儿,搅得郑七这边好些人也睡不好。 郑七才起身,一骑飞骑过来,叫:“钦差来了!快些准备!还有十里地!” 府衙文吏大喜过望,赶紧回房换了身衣裳,恭恭敬敬挤到驿站门口等着! 没到中午,钦差的队伍就来了!府衙文吏没抢过驿丞等人,眼看着驿丞着一个面色苍白的男子迎了进去。男子一进门,没说去上房,而是问:“金良呢?” 两人约定,郑七以金良名义在城外驿站等他。 金良应声而出:“金良在此,请。” 先把沈瑛引到了郑七的院子,在那里,郑七重穿回了本身的服色,金良等人护卫,往上房而去。 府衙文吏悔得直拍大腿:“我怎么眼瞎了?没想着去拜会拜会?”也顾不得打扰钦差休息了,赶紧跑过去,大喊:“大人,救命啊!” 第24章 郑熹 驿站最好的房间里,“郑七”与沈瑛对坐,正准备商议接下来的行程。 沈瑛还另有一件心事对郑七说:“七郎,我此来没有别的念想,只想照顾外甥。” 郑七道:“这是自然。你们甥舅也是许久未见了吧?” “差不多二十年了吧,”沈瑛轻叹一声,“并不全是为了他,我还有一个外甥女,也流落此间,此番前来也是为了寻她。巫蛊之案全凭七郎做主,我只要我那外甥安好,再寻我那可怜的外甥女,将这两个一并带到京中见我母亲和姐姐……” 郑七问道:“这外甥女又是哪个?” 沈瑛道:“当年家中遭逢大祸,长姐是嫁与陈家,陈家这些年倒还好,大外甥虽然离京看守旧宅,到底衣食无忧。二姐早夭,三姐嫁与冯家,冯家的事儿,七郎是知道的,他们家比我家还要难。三姐当时是犯官家眷要没官,她才生下一个小女儿,趁乱命仆人抱出托付给姐夫昔年一个旧友带出来抚养。” 郑七道:“既知去向,寻人不难。” 沈瑛身上既有差使,虽是副使,也不能懈怠,自己还要看外甥、寻找外甥女,本身也是着急的。他轻咳一声,道:“那咱们这就动身?” 郑七很关切地问:“你的身体还吃得消吗?” 沈瑛之所以耐着性子没有冲在前头,一则郑七这个主官自己要先来,二则沈瑛身体不算太好,长久的流放生涯对一个富家公子而言还是难了一些。 沈瑛慨然道:“并无大碍。” 两人马上决定,既然驿站离府城不远,那就现启程,直奔府城,也不用叫他们迎接了。反正,知府已经伤了,再将他拘了来迎接也没什么意思。 郑七道:“既然如此,这就动身吧,再晚一点,别叫嫌犯走脱了。” 沈瑛这才一面起身一面问:“七郎好手段,这就查明了?” 郑七矜持地笑笑:“运气好,遇到了而已。” 府衙的文吏就是在这个时候冲过来喊救命的。 郑七与沈瑛对望一眼,郑七一点头,金良便出去问:“什么事?” 府衙的文吏在门外就拜下了,以一种连滚带爬的可怜姿态跌跌撞撞地进到了屋子里,哭诉:“求钦差大人救全城官吏与水火!” 郑七与沈瑛又坐了回去,道:“你且慢慢说来。” 让他说,这文吏就有许多话要讲了! 不过,最要紧的话一定得放在前面说:“您要再不来,大牢里的人犯就要叫钟大人提走了!巫蛊案的要犯呐!那可是您的案子!” 郑七这两天已经把府城里的事儿摸了个七七八八,不过有人送上门来解说,他也就不客气了,让这文吏说明白。 文吏说的与金良出去打探的没有太多的出入,细节上却是金良打探不出来的了。 据文吏说,自从钟宜到了之后,全府连下头各县的差吏都拿了一大半来,打的打、罚的罚,还有几个被打死了的!那是他们活该,倒也罢了。可这些人都是平日里为衙门里当差的,离了这些人,州县衙门好些事都办不大好。原本五个人的活现在让两个人干,你再让他们去查案? 根本办不过来嘛!哪怕把些打得半死的人放出来“戴罪立功”,他都半死不活了,还能干什么呢?就差直接说钟宜这是自作自受了,你把干活的人都打废了,还想要咱们拉犁拉磨?拖,就拖着,拖死他! 文吏最后说:“阖府上来,连同各县的同仁们,都盼着您二位过来呢!只要您一声吩咐,咱们就算累死,也将这巫蛊的案子给摸透了,送到您的案头上!” 这是踩着钟钦差给郑、沈二人送功劳来了。 但是:“可还请您早些到吧,到得晚了,人犯没了,您还得与那位磨牙呢!” 郑七笑道:“有什么好急的?你们知府伤了就该好好养着,他提人犯也是担心主官伤了你们看不好犯人,是为你们知府分忧呢。我到了,与他说一说,或行一公文,他自会将人犯移交给我。” 文吏又是着急又是轻蔑他二人,真是投了个好胎,托生到了那样的人家,年纪轻轻的小傻子就能做这样的高官了!竟然还没看出来钟钦差这是要抢功劳呢!将他们二人看做了寻常的傻子纨绔。 还是金良假意说:“都是陛下的臣子,为陛下办事还是快些好。知府都瘸了,再来迎接也不雅相,反叫人说您不体恤了。” 郑七才轻快地起身,对沈瑛道:“那——咱们走?” “走。” 文吏在地上磕了个头爬了起来:“您这边请。” 郑七到底是个厚道人,居然还记得让人给文吏取盆水来洗脸。文吏又是一番千恩万谢,说:“您到了州府就知道了,咱们已经把案子理顺了。您再不来接手,知府大人就要被累死啦!” ………………—— 新钦差的仪仗进城的时候,好些人还没得到消息,围观的人甚少。郑七与沈瑛口上说着不着急,但是一进城就在文吏的引路下直接杀到了大牢门口,正遇到周游与知府对峙。 知府已是进气多、出气少了,依旧死顶着,也不知道他在硬扛些什么。那位祝三见过的黄先生忠心耿耿地守在知府的身边,给知府鼓劲儿:“他们去驿站等郑钦差了,您稳住,您想,正经管这案子的钦差来之前,把人犯叫别人提走了,这算个什么事儿呢?老简犯法,还要挂上您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巫蛊再叫人提了人犯走,两件钦命的大案他把您全拉上了……” 知府心里是另一个算盘,他一上来是与钟宜赌气,钦差来了,一点面子也没给他,心中也是有怨气的。现在听黄先生说的也确实有点道理,他不能松手。且自己一受伤,钟宜就趁火打劫,忒不是东西了! 这口气,他赌上了! 知府已经不大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了,还是死撑着,倒把周游气个半死:“你在这儿死顶着干嘛呢?趁早回去养伤不好吗?非得死在这儿吗?” 这一口一个“死”字,好知府也能气撅过去何况一个坏了的知府?一人旦伤病,脾气就不会太好,知府被气得翻了白眼。周游见状道:“你们这群狗才,还不快把他抬去医治?当初就该连你一起抓了,免教你现在这里坑害主官。说!你是何居心?!!” 黄先生恨死他了,心道:你等着,等真钦来了,有他做主,我们一定全力助他将巫蛊案做得漂漂亮亮的!想从我们这里再抠功劳出去,你做梦! 两下对峙,真就把个知府直挺挺放在那儿了。 郑七等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情景。 周游与郑七是认识的,两人都是京中少年贵胄,郑七比周游大几岁,然而样样出色,可以说周游等人是听着郑七的名字长大的。所以一半人是以郑七为榜样,以结交郑七为荣,另一半人则是像听了紧箍咒的猴子,一听到郑七的名字就烦得不行,恨不得把这破玩艺儿从脑袋上薅下来扔地上跺碎了才解恨。 周游正是后者。 他将腰一叉:“咦?你来啦……” 郑七点点头:“我来了。金良,把周郎请去歇息。” 周游话还没说完就被金良“请”到一边了,金良在祝三看来是个长宽一样的夯货,对付周游却有一手,上去掐住周游的胳膊说:“周郎,有人看着,莫失态。你二十二了,叫人像两岁一样抱走太难看了。” 周游从小到大在郑七这里吃亏无数,偏偏他是真的死要面子的,尤其不能在郑七面前丢面子。只能恨恨地道:“你们等着!” 沈瑛在心里默默地补了一句:你要回京告状是吧?我才回京没几天就知道你这词儿了,你可真是…… 郑七还火上浇油:“为我向钟世叔带个好,我先料理了这里,择日登门拜见。总要在你们回京之前与他见上一面的。” 周游鼻子都气歪了,愤愤地翻身上马,骂了一句:“装腔作势!”飞一般地打马而去,险些将路边的摊子撞飞。周游虽然孩子脾气,心里还有点轻重,一路狂奔去给钟宜报信了。 这边,郑七神色不变,上前对知府道:“我是郑熹。”命人拿了印信给知府看。再看这知府,没动静了,金良上前探了探鼻息,道:“还有气。” 黄先生道:“大人,小人是本府文书,请大人先安置休息,住处已然安排好了,容小人为您引路。且将知府大人送去医治,明日您二位共议案情。案子并不很难的。” 郑七道:“先将你们知府送医吧,我歇得够多的了,先看看人犯。” “这——” 郑七道:“现在就关城门,叫上你能叫得动的人,宵禁时我要他们都在我的面前。” 黄先生吃了一惊,心道:这看起来是个有主意的人呐!那我们之前准备的? 他心里有点慌,说:“您放心,他们只要能动的……” “要能干的,我不要挂名拿好处,又或者你们为了照顾什么旧友遗孤给他一碗饭吃的,要能干事的人。你能做到吗?” 黄先生深吸一口气:“能的!”飞快跑去传令,先将城门闭了,然后找他知道的精明强干的差吏们过来集合。 郑熹对沈瑛道:“你是先看看人犯,还是先去看看外甥?” 沈瑛嘲讽地笑道:“长姐是他陈峦明媒正娶的元配发妻,又不曾休弃也没有离婚,他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外甥呢!”陈二也算他的外甥,也是本案的人犯哩。 郑熹毫不犹豫地道:“锁拿。” 沈瑛道:“别!还是我去看看吧,你今晚就要理出个眉目吗?我将他们两个都带了来?夜审?” “如此最好!” 两人互相一抱拳,沈瑛道:“走!” 第25章 夜审 沈瑛顺手抓了一个差役命他带路,郑熹目送沈瑛一行人转过街角才收回目光,黄先生已气喘呼呼地跑了出来,扶着膝盖说:“都、都、都传下去了,城门正在关着,人、人也让他们传下去叫回来了。就、就快到了。” 郑熹对他的识趣很满意,道:“咱们先开始吧。”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语速不疾不徐,从头到尾没有一丝波动,弄得黄先生心中打颤,只觉得这样的人比钟钦差还要难应付得多! 黄先生的打算,乃是卖新来的钦差一个人情,也算是暗中给钟钦差一个难看!好叫他知道,谁才是此间真正做主的人!新钦差,看着年轻又好说话的一个人,应该很容易糊弄住的。到时候自己等人协助他破案,也算是立了个功,万一能被他在朝廷里提上一笔,更是稳赚不赔。 京中贵胄子弟嘛!刚走的那个周游就是京城来的,也不过如此,比他们小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除了见的多一点,脑子也未见得更聪明,也就那个样子了。 现在,好像与料想中的不太一样。 黄先生警惕地在前面引路,边走边说:“您留神脚下!”又喝着差役、牢头们掌灯、开锁,又请郑熹恕罪,说牢里气味不好。 郑熹闻到了这股霉败的味道掺着火把、灯油烧起来的味儿,混和在一起十分的“牢房味”,却没有抱怨,适应了一下光线,举步走进了牢里。 到了牢里,好些人就开始喊冤,有人喊得中气十足,有人喊得有气无力。他们有喊自己冤枉,“就欠了点租子于是被抓了起来,家里没人干活岂不是更没有钱交租了?”也有喊“不是我干的!”还有喊“是那个贱人害我!”诸如此类。 黄先生眼观鼻、鼻观心,并不搭理这些人,只管让差役们在前引路,口中说:“这儿有个坑,您小心点儿,衙门里钱粮有限,不能时时修补。进这门的人,没一个不说自己是冤枉的。” 如果是个傻钦差,他还会有无数的话等着,此时就不再多嘴了。州府的牢房也不算太大,不多会儿就到了最里面:“这是重刑犯关的地方。” 郑熹左右看看,问道:“分了处关押?” 黄先生不敢怠慢,低声道:“听说您要过来,咱们加紧就将案子梳理了一下,这一边儿是京城里过来的僧道之流,为首的是个妖道,他的贼心思忒多,那伙人都听他的。这边是本地的傻子们,叫他们给弄过来充人头的。钟大人下令将本地的混子们的家眷缉拿了,只是这些人有的心眼儿忒多,一时间不能全拿到。拿他们又有什么用呢?还没判案就连坐,也不恰当。” 郑熹平静地听着,他已听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黄先生等小吏确实别有肚肠。他们既是记恨钟宜下来严办他们,也是为了在本地继续作威作福的长久打算。小吏压根不想上头再派个什么铁面钦差下来多事。趁早打发了算完!官吏,看似同在一个衙门里,实则也不是一条心呢。 黄先生这一番解说,让郑熹越发笃定了一件事:我回京入主大理寺,必得带几个“自己人”进去! 郑熹思绪渐远,想到了那个有趣的小货郎,心道:你等着! 打开了左边的牢门,郑熹也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只见几个带血的模糊人形被铁链拴在墙上,铁链不长,仅供他们能够站起坐下再走一步而已,铁链的限制使相邻的两个人彼此之间也不能够有任何的接触。正对着牢面的那面墙上一个长发、花白头发和胡须的人独享一面墙,他的双肩已被铁钩洞穿了! 黄先生低声道:“他就是头儿,知府大人唯恐他有什么邪术,就将他的琵琶骨给穿了。这样他就再也施不得邪法啦!” 这么个货,酷刑之下还能活到现在,也是不容易了。郑熹道:“倒是意志坚定。” 黄先生道:“贼皮罢了。您往这边请。” 关押本地犯人的房间就比刚才的房间要好一些了,他们没有被锁起来,也没有人被穿了琵琶骨。长长一条稻草铺的大通铺,有人坐在那里挠痒痒,有人喊冤,也有人趴在那里,估计是上回审问的时候挨了打。个个蓬头垢面,但是比起拴在墙上的那一些,境况又好了不少。 看到有生人进来,有几个想扑上来喊冤,扑到一半看到黄先生在一旁,又讪讪地退了下去。黄先生低声对郑熹道:“就是他们了,平时也弄些坑蒙拐骗,打几顿、关一关也不算很冤枉他们,吃点教训,以后少干不法的事,免得犯了更大的罪过命也丢了。” 郑熹不置可否,道:“出去吧,等沈副使他们过来——陈家的事,你知道多少?” 黄先生还没回话,郑熹的一个随从打外面进来:“七郎,知府已经送回去了,看他们府里出来人接手了我就回来了。这里地面不熟,也不知道哪个郎中好,由他们府里自请郎中去了。” 郑熹一点头,从容不迫地转身出去,黄先生小跑着前面引路:“走这边,府衙正堂离这儿不远的,知府大人也有用惯了的郎中。您来了,他能歇一歇了,伤病就能好一大半儿了。这几日怄着气,怎么能好呢?反而加重了。” 到了府衙,城内的差役、文吏正在陆续往府衙里赶,郑熹先不升堂,背着手,就着火光把这大堂看了一回,且坐在一旁喝茶。金良道:“我去迎一迎沈副使?” 郑熹道:“让他们去吧。” ………… 沈瑛已准备带着两个外甥从陈宅里出来与郑熹会合了。 他的大外甥陈萌见了亲舅舅自不必说,甥舅相认,各叙别情。 阖府上下多半是陈萌的心腹,还有些是当年陪嫁来的家人,见到沈瑛还要问一声:“五郎好!五郎长得好大了!五郎也做官了!大夫人泉下有知,不知道有多欢喜!”呜呜地哭。 “二外甥”陈蔚就是另一番情形了,他已经有些失了神智了,行礼也不太灵便了,让他拜见舅舅,他还要说:“胡说!我舅不长这样!我舅明明是个赳赳丈夫,哪里是个病秧子样儿?!” 陈萌的脸比沈瑛变得还要快,他勉强笑笑,对沈瑛道:“舅舅,他疯了,咱不跟疯子一般见识。” “疯了?” 陈萌道:“连祖坟都敢擅动,不是疯了是什么?!”他咬牙切齿地,“他才生下来我就被打发过来,那会儿他还不会说话也不记事,我竟不知他为什么能恨我如此之深!为了要我死,连祖宗也不顾了!” 沈瑛将手搭在外甥的肩上,对着悲愤的外甥道:“好了,如今都会好了。走吧,咱们去府衙。” 陈萌惊讶道:“舅舅难道不在这里歇一下?现在就断案?” 沈瑛脸上浮出一丝浅笑:“当然,就是要夜审,要快。记得,这次的钦差使者是郑家七郎。郑熹,字元光,说话的时候要记得避他的名讳。” “是。” “这府城乱七八糟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是陛下派了钟宜钟钦差来整顿蠹虫,他倒是雷厉风行,几乎要将州、县小吏抓尽。正弄着,二郎回来了,说是做了个梦,梦到祖宗了,于是回来祭祖,谁料……”陈萌哽咽中带着愤怒,“他们说漏了嘴,叫我听到了。舅舅,我本是个苦命人,自娘走后,我也活得没滋没味。可要因此连累祖宗,我百死莫赎。只得报官,好叫查明,以绝隐患。” 沈瑛道:“好孩子,你辛苦了。我来之前见过你父亲了,他说,秉公而办。” 陈萌道:“父亲向来一心为公的,二十年前也是依法,二十年后自然也不能枉法。” 甥舅俩携手往外走,沈瑛边走边说:“你知道你冯家妹妹的下落吗?” “什么?冯家?三姨家的女儿吗?在这里吗?” “唉,那你是不知道了,也罢,先料理了你这里的事,咱们再找她。是生是死,总要有个下落的。” “是……哪个表妹?” 沈瑛苦笑一声:“还能哪个?能替换出来的只有那个才生下来的。” 两人又是一番难过。 出了门,扳鞍上马,陈蔚也被人带了出来,侍从们排队两行执火把在前面导路。此时天色已晚,街上一片昏暗,所以一行人没有注意到,一边角落里缩着一道人影。 等这些人出了门,祝三从角落里更往巷中缩去,脚下几乎无声,退了数步才转身加快步伐很快地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越走越快,心下惊奇:原来是钦差来了!那我遇到的又是哪个?哦,那天听说副的是陈家亲戚,难道那个郑七是正的? 只是从来没见过真钦差,她也不敢笃定如何,回去遇到张仙姑担心的眼神,她还要撑着说:“没事儿,是钦差的副手来看亲戚。” 张仙姑吃惊道:“钦差来了?那你爹的案子?” 祝三想了一下,担子自己也拿回来了,没什么证据落在郑七手里,郑七就算想顺藤摸瓜,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他。如果他是钦差,第一要办的是案子,可案子有了结果,她就要么接回亲爹跑路,要么就得收拾行李尾随亲爹流放充军。郑七到时候就算想起她来,她也不在本地了,有甚好怕的?再说了,那样的富贵人家的子弟,好玩的事儿多了,哪能总记着她呢? 祝三道:“明天再出去听听风儿。”主要是出门围观一下钦差长什么样子,如果是郑七,那么这个案子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朱神汉应该也死不了。接上朱神汉,她们一家就齐了。 母女俩压根不知道郑七此时已经在办案了。 ………………— 有钟宜之前的一番捶打,本地官吏都有点害怕钦差,到得特别的齐整。 郑熹却与钟宜完全不同,极具迷惑性。他不恐吓这些小官小吏,虽然是半夜折腾人,却极有礼貌:“已经很晚了,都累了吗?” 黄先生抢先说:“为大人当差,责无旁贷。” 郑熹道:“要说责无旁贷,你们守土有责,那才是责无旁贷。咱们今天辛苦一些,早早将案子断了,我与钟大人回京复命,此地也好安宁度日。” 这可真是太好了!您快把那个瘟神带走吧!你们一走,我们就好了!这个钦差虽然年纪不大,但真的太合大家的心意了! 黄先生道:“不知要如何查问呢?” 郑熹道:“我自有区处。” 沈瑛和两个外甥到了,三个人与郑熹见礼之后各自坐下,黄先生等人小心地等着下文。郑熹先问苦主兼原告陈萌,让他陈述情由。陈萌将他自己首告亲弟的事儿给略了,只说:“祖宗坟茔受辱,子弟痛心疾首。又恐有厌胜妨碍连累阖家遭殃、遗祸子孙,为舍弟名誉计,本想亲自拿下妖道审问,破除妖术。那就是私刑了!私刑有碍国法,家父身为丞相,亦当守法。无计可施之下,只得报官了。请大人依法审问妖道,还我家一个安宁!” 沈瑛心中叫苦,坏了,忘了说了,郑熹的小名就叫“安宁”。 郑熹轻笑一声:“知道了。” 再问陈蔚时,陈蔚已经不能自主了,听到“惊动祖宗,不怕报应吗?”的时候,就滑下了椅子,磕头求饶:“再也不敢了,我没有想动祖宗啊,我只想要那个孽种死!犯官的外孙儿,平的什么反……” 郑熹一个眼风下去,马上有人过来捂住了他的嘴!一番搏斗,陈蔚力气耗尽,好像又恢复了一点冷静。 郑熹又问:“动没动过墓园?” 陈蔚道:“就烧了点纸啊!大师给作的法哩,什么破大师啊,也不灵!”说着,恨恨地瞪着他的哥哥,可是一点也不怕这位异母的兄长。 郑熹又命人带京城“妖道”,这妖道实惨,人已不能正常行走,被拿条板凳抬了过来,门板都没捞到躺。 郑熹也不跟这个货多费唇舌,先命除了铁钩,再命喂他点水,甚至差点要给他喝参汤。这“妖道”缓过一口气来,还挣扎着叫:“冤枉啊!不是我!是他要我做的!” “妖道”的徒弟们也跟着喊冤,郑熹道:“你们且慢慢道来!” 当下由个伶牙俐齿的徒弟出来说,他们本来是在京城混口饭吃的,也就帮人做个法事超度或者混点香油钱点灯祈福之类,有时候还跟有钱人家那儿当个帮闲。正经人不理他们,但是无赖纨绔们却与他们混得熟,陈二因为一个朋友知道了他们,就找上了他们,要他们帮忙咒他大哥! “小的们哪敢干这么个丧天良事儿啊!可是他是相府公子,势力又大,我们只好骗他说,那得去祖坟他也得亲自去。想他家祖坟隔得远,这等公子听说这事,竟然认了真,将我们挟裹了来。我们也不敢干这咒死人的事儿,只是摆个样子,倒好为大公子祈了几阵福哩!求钦差大人为我们申冤呐!”说完,扎扎实实磕了个头。 陈二公子此时如果还清楚,得跳起来咬死他

相关推荐: 成瘾[先婚后爱]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猎天争锋   薄情怀(1v1)   狂暴武魂系统   带着儿子嫁豪门   女神的私人保镖   窃玉(gl)   小寡妇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