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之我和男主组CP > 第97章

第97章

爷很是敬重,每逢读书都不废学生之礼。 “胤礽见过老师。” 太子爷第一次面见老师时,主动行学生之礼,汤斌忙扶起他,连声道不可,太子爷却说:“胤礽是老师的学生,学生给老师行礼天经地义,没有半点不可。” 他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半点太子爷的架子,随和亲厚,对一众老师礼遇有加,感动的这群胡子花败的老者热泪满面。 清朝皇子读书,老师是跪而授学,太子体恤老师年事已高,每日教学时间很长,一跪就是许多时辰,特意请了康熙恩典,准许教学时免跪。 康熙帝很高兴皇太子宅心仁厚,虽被娇宠,却也知感恩,特意准了太子爷的请求。以汤斌为首的老师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更加全心教导。 太子爷本就天资聪颖,这些东西又是上一世都学过的,只需要稍加回味即可,也因此被认为过目不忘,一目十行,有神童之称。 康熙帝对太子教育甚严,无论寒暑从无间断。每日都要考较太子功课,而太子也没让他失望,对于所学的理解很深。 胤礽也在交谈中发现他皇阿玛博学多才,丝毫不亚于博学鸿儒,对于一些典籍的理解运动自如,绝非只限于纸上功夫,也很是钦佩。 康熙帝和太子交谈时没有摆出皇帝的架子,太子爷也能在他面前畅所欲言,即便有的不妥也从不生气,父子二人往往相谈甚欢 太子勤学好问,对待学习认真严肃,从无懈怠,史载皇太子读书“自初读至终篇,为时甚久,目不傍视,身不斜倚,无惰容,无倦志,正襟端坐,口诵手披。诸臣仰睹睿容,罔不欣忭。” 反倒是康熙帝见了太子读书如此认真,还让无逸斋的下人要提醒太子身体重要,太子自小弱多病,不能太过劳心劳力。 康熙帝给太子爷读书的地方取名为无逸斋,更多的还是希望太子爷可以无忧无虑的成长,可见为父的慈心。 勤奋好学的太子爷时常翻阅读过的书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他曾对老师汤斌说:“温故知新,尽人以合天,方为不负所学,不可以讲完而忽之。” 又对所读书籍,譬如四书中《大学》,《中庸》,五经中《礼》,《易》,又《贞观政要》等政学理论等,读过数遍即能背诵不漏。 汤斌越加欣慰太子的才华横溢,感到自己学术不深,难以继续辅佐太子,几次请辞,康熙帝不准,特命他教导太子直至太子学成。 无逸斋常年响起太子的读书声,他的声韵清远,句读铿锵,反覆抑扬,讽咏不辍,听在耳朵里竟是美妙的享受,康熙帝很喜欢听太子读书,闲来无事就来无逸斋与太子交谈。 太子爷讲解书义亦是要言不烦、精妙绝伦,于书义无所不贯,即讲一、二句而通章关键俱灵,贯穿精妙,出人意料之外。 皇太子天纵聪明,学力深至。 他的书法也有被称赞,皇太子书法于端楷中有飞动之致,兼晋、唐人之长,真一笔不苟。又道皇太子书法精工,笔笔得体,虽钟、王不是过也等语。 太子爷的书法传自康熙帝,被认可还评价极高,康熙帝比他自己的书法被人夸赞都要高兴,特命太子爷每日都要写了一些字送去乾清宫。 皇太子十分关心老师们的身体状况,读书时吩咐赐予膳食。有一次,老病的耿介由于中暑倒在了无逸斋内,太子见状,亲扶起,令起回家养病,并

相关推荐: 我以神明为食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失身酒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珊璐短篇CP文   交易情爱(H)   召唤之绝世帝王   双凤求凰   认输(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