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51章

第51章

免有几分悲凉。 “可怜我族本是家燕,自古就与人相处,亲近于人,又怎会像其它化形之妖那般,做下于人道不利之事呢?” 宋游心里道了一声果然。 但他也不表现出来,依旧恭恭敬敬,只问道:“燕仙当年保下一地风雨,已是造福了万众生灵,为何还要冒险,去别地官仓取粮呢?燕仙须知当时在位的天子若是当今天子这般性格,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燕仙好过。” “我又如何不知?” 燕仙又叹了口气:“可我与天算道友事先约好,必尽心竭力,不让此地饿死一个人。我本非人,本就为人所忌,若再是个无信无义的,这九百年来也没办法在这世间立足了。” “燕仙大义。” 宋游诚心诚意道了一句。 这样的品行,无论是人是妖是鬼,都已值得人尊敬了。 “如今我寿元将尽,待此道身枯化,便借香火成一地阴神,只是我本有心造福民众,奈何天宫朝廷不许,怕是死后也不可存世多久……”燕仙再看向宋游时,已不再隐瞒,“当年天算道友告知于我,说他的弟子,嗯,帮不了我,但数十年后,他的徒孙再来,却可能是我的机缘。” “燕仙当真?” “老朽数百年未再说过假话。” “……” 宋游不由得被惊了一下。 他知道这世间有命理推算的本事,也知晓师祖大概于此一道登峰造极,可他也记得自己的来处,难道这样都能被师祖所算到? 真是天算不成? 再仔细一想,便略微放松了些。 也许并非如此。 也许天算师祖并未算到他,只是算到后面,便算不走了,找不到答案本身亦是一种答案,由此可知,后来者必定不凡,所以留下这句。不过他也没有把话说满,只留了可能二字。 也许天算师祖什么也没算到,只是算到自己弟子是个莽夫,弟子不行,自然只能叫燕仙求助再之后的徒孙,而并未限定是谁。 甚至徒孙也不单指弟子的弟子,此后一代一代,都算徒孙,一年一年,都是数十年后。 这三种猜测也是合理的。 这时只听老燕仙又对他说:“也是实在没了别的办法,才只好求助道友,若道友有办法助我更进一步,我必竭力相报,万死不辞。” “如何更进一步?” 宋游收回思绪,看向燕仙,随即笑问:“燕仙说的是香火昌盛,还是朝廷敕封?” 燕仙闻言哪里还不知—— 这位道友确有办法。 于是连忙又杵着拐杖站起,躬身行礼道:“还请道友指点。” 宋游哪里敢受,连忙避开。 随即在心中叹气。 这人间究竟有多少待头?长生又有何魅力?能让文人苦寻半生,能让小猫儿也念在嘴边,还能让这九百年的老燕仙执着至此,与他行礼。 不过既然师祖都愿意助他,宋游自然也愿意。 或者说并非是助他。 就如先前所说—— 几十年前燕仙借观中师祖计谋成神,师祖又何尝不是借他本事造福百姓? 从燕仙的角度看,这事做得不算完美,毕竟还是惹了朝廷不喜,没有得到敕封,可从师祖的角度看也许就不一样了,二人目的本不相同。 “在下从小在道观长大,去年夏末下山游历,今年刚到栩州,还未去过长京,既未见过天子王侯,也不认识宰相公卿,燕仙若想让在下替燕仙向朝廷求一敕封,请恕在下办不到。”宋游顿了顿,“不过燕仙若想香火昌盛,在下倒是有些想法。” “敢问道友,如何香火昌盛?” “自是造福百姓。”宋游对燕仙说,“燕仙造福安清百姓,便得安清百姓供奉,若造福天下万民,自得天下万民供奉。” “道友所言有理,可我限于安清一地,而天宫众神总揽万事,哪里又轮得到我去造福万民?” 这话说得隐晦。 其实真想造福天下民生,无论本事大小,哪里找不出方法来? 三花娘娘都能保几个村子粮米无灾呢。 只是如燕仙所说,此世有天宫,大家都知道造福民众能吸聚香火,可哪个地方没个宫观寺院本地神庙?造福民众的办法大家都在做,你又要去哪位的地盘做哪位原本就在做的事呢? 宋游摇了摇头: “若在下想法为真,自是别的神灵尚未做过的办法。燕仙只要做到,必造福整个天下。天宫挡不了,朝廷也挡不了,功德无量。” 一句功德无量,老燕仙差点从座位上站起来。 又激动,又忐忑。 眼神闪烁几番,又坐了下来,小心谨慎的说:“既是功德无量之事,又哪里轮得到我呢?” 看似是说轮不到自己来做,其实是怕被别的神灵抢了功德。 燕仙虽有九百余岁,可燕子本身力量微薄,不善争斗,且此世人道为主,天宫众神吸聚万民香火,就算神灵年纪不如他,可神通广大,就如那雷部众神和大名鼎鼎的金灵官,真要找上来,又岂是他能抗衡的? 只听宋游说道: “我闻神灵多以德行得道,燕仙若真造福万民,自该得到他们敬重,要是有谁冒领燕仙功德,如此品行,可还能为神?” 说着笑了笑,一挥手: “不如一把火烧个干净!” 老燕仙心中顿时一震。 此话实在有理,人人都可以说。 可从伏龙观的传人口中说出,又怎能与常人随口一说等同? 神道本来自于人道,神是人道的神,终究依托于人道。即使凡人短暂,神灵长久,人道衰弱,神道昌盛,可这天地仍是凡人的天地,老燕仙很早就明白了谁才是此方世界真正的宠儿。 而伏龙观,则是人道修士之巅。 “先生……” 老燕仙连忙让旁边少年退下,这才恭恭敬敬对宋游说:“请先生赐教……” “此地……” “先生尽管说,此山皆隔天听。” “燕仙好手段……” “也就只会这些,让先生见笑。” “那我们就随便聊聊。” “随便聊聊?” “山间散步,随便聊聊。” “好!” 老燕仙也不多说,杵着拐杖站起来,请他往后山去散步。 晚风清凉,石阶缓上。 两道声音在夜空中交替响起。 “燕子本是候鸟?” “不知何谓候鸟?” “冬往南飞,夏回大晏,便为候鸟。” “那便是了。” 燕仙点头对他说:“我族大多如此,不过得了造化,成妖化形以后,便不必年年都去南方过冬了。” “燕仙还记得自己成妖化形之前的事吗?” “这……太久远了……” 燕仙摇了摇头,又顿了一下:“不过我成妖化形之后也还去过很多次。” “真羡慕啊。” “不止成妖化形之后去过,就是百余年前,我感觉到身体已开始衰老,都还去过一次。不过那次不是过冬,我用了好几年时间,飞得也远比普通燕子过冬飞得远。”燕仙说道,“年纪大了,就想去看看以前飞过的路。” “又是些什么地方呢?” 宋游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不同的燕子飞往的地方也有不同。我最开始飞去过冬之处,距此仅上万里。不过我去过很多不同的地方,尤其是成妖化形后,有时会故意换一个不同的方向,去找不同的南方,也有时会与路上遇见的燕子交谈,去找它们口中那些地方。” 燕仙也不管他问什么,只问就答,同时暗自思索他的深意,可无论如何思索也没个所以然,好像真就只是上山来随意聊聊而已。 干脆少想一些,继续说道: “飞出几千里后,很多时候不是临着海飞,就是众多小岛,甚至别的陆地,风土人情与大晏多有不同,要算起来,飞得最远的燕子停下的地方已是海的对面了。而海的对面又有燕子,从不同的北方来,要去不同的南方,一时难以说得清楚。” “燕仙才是见过真正的天地的啊!” 宋游不由得感慨一句,并不掩饰自己的羡慕。 “既是天性,也是无奈。” “成妖后也是如此吗?” “年少爱追风罢了。” 谈话间两人已走到了山林茂密处。 满耳都是风穿山林声。 宋游边走边问,语气轻松,真当好似闲聊一般:“燕仙可知本朝人口几何?” “一万万又九千万。” “前朝人口又几何?” “前朝初年,大战刚熄,朝廷大索貌阅,无论老小皆写入户口,人口两千万,百年后已翻了一倍有余,末年时有八千万。” “燕仙真是通古晓今啊。” “不过活得长而已。” “可是为何大晏如今竟比前朝末年还多了一倍有余呢?” “自是因为大晏注重民生和经济,百姓过得好,人口自然增长迅速。”燕仙说道,“前朝之后,数十年乱世,大晏开朝时仅四千万人口,到百年前已增长到了万万之多,咳,老朽不知该说不该说。” “此处隔绝天听,燕仙与我随便聊聊,又有何不可说?” “其实已成危患。” “人多是灾。” “先生年纪轻轻,亦有如此见解,实在难得。”老燕仙很自然的回赞了一句,“月满则亏,天下之事亦是如此,盛极必衰。” “燕仙可知,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 “当时大晏宰相名为何发,既颁发良策,还土于民,又从东方引进优良稻种,每亩产量大增,这才过了那关,也造就了如今前所未有之盛世。”燕仙说到这里不由连连叹息,“可惜何公,却没得个好下场,还好民众感念他的恩德,自发建庙,助他死后成神,如今位列仙班,在天宫中也备受敬重。” “可现在大晏一万万又九千万民众,比当时又多了将近一倍,在下这一路走来,多见贫苦百姓,耕地少,人口多,家中无粮,岂不是又走到了百年前的难关前?” “先生想说,天下要乱了?” “如此下去,矛盾日深,百姓无地可种,无粮可吃,恐怕是要乱了。除非再出一个何公,更厉害的何公。”宋游顿了一下,“只是在下想说的却并非这个。” “哦?” 老燕仙疑惑的看向宋游。 第六十章 俗人怎解仙人意 宋游往前走着。 夜里星光微弱,其实看不清路边的草木,但也无需看清。 一切都已在他的心中—— 梅兰竹菊,松柏杨柳。 枣红马爱吃的苜蓿,今日在马蹄山上才摘了一朵的蒲公英,对了,上山那条小路上还开得有野菊花。 水仙月季,清荷芍药。 柑橘柚子,豌豆黄瓜。 这熟悉的万事万物…… 宋游转头看向老燕仙,又问: “海对面也有人吧?” “这是自然,有些地方还与大晏有贸易往来,甚至向大晏称臣。” “那别的陆地呢?” “自然也有。”老燕仙答道,“不仅有人,还有盛世王朝,只是风情与此地不同,人也长得不同,所信的神灵也不同。” “他们也吃稻米么?” “自然不……” 老燕仙说到这里,忽然睁大眼睛。 “燕仙去过所有燕子的来处与去处,恐怕比这世上所有候鸟都要飞得远些,燕仙可有留意过他们所食之物与我大晏有何区别?亩产多少?可能饱腹?耐旱与否?” “先生是说……” “我知晓几样作物,亩产更胜东方稻,燕仙若将之寻到,对当前大晏来说,可解燃眉之急,暂保大晏民生安定。即使无法根治,也算造福苍生万民了。”宋游说着顿了一下,“而对后世千秋万代来说,功德不见得比此时更小。” 老燕仙呼吸已然急促起来。 不过他仍保持着理智,又问道:“先生此般大恩,老朽又该如何相报呢?” “当年天算师祖又要了什么报答?” “说来惭愧。”老燕仙露出愧疚之色,“老夫至今没能报答天算道友。” “既然如此,我又如何能要燕仙回报?”宋游笑着看向燕仙,“方才才说了,造福天下之事,又哪里谈得上人情感谢?此事算起来,不过是晚辈与燕仙共同出力、为苍生谋些福利罢了,说起来还是燕仙出了更大的力,自然,于世该留燕仙之名。” “这……” 老燕仙怔在原地。 宋游只继续往前走着,声音传来:“若燕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在下倒确实有一事相求……” “先生请讲!” 老燕仙急忙问道,想求一心安。 “不知燕仙飞行数万里,有没有在别的陆地上见过一种植物。应是长在低矮的树上,果实小小一颗,吃着有辣味,嘴中如火烧。”宋游转头很诚挚的看向老燕仙,“若有见过,老燕仙顺带为我带些种子回来即可。” “就……这事?” “对。” “那可是什么稀世灵株?” “应是常见的植物,多被用来调味。” “先生要它是想……” “调味。” “这……” 老燕仙很难不感到费解。 自己虽不富裕,可毕竟活了千年,千年之间,多少还是有些家底与收藏。曾经刚化人形时,也是个附庸风流之妖,燕子又与人亲近,不免结识了许多当年的名人贤士。有些东西在当时不算珍贵,流传至今,也成了许多人心中至宝。本以为这位小先生多少会求点珍贵之物,甚至可能是自己不见得拿得出来的东西,或是请自己做什么难事,当然无论再难,即使做不成,也得竭力去做。 哪里想得到,却是这样一件请求。 只听前边传来声音: “燕仙若能替我寻到,那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感激不尽。” “……” 老燕仙心中疑惑,转头看他。 却只见这年轻道人一脸真挚,既不像是在说假话,也不像是随便找了件事来安慰自己、好让自己心安,好像那株用来调味的作物,在他看来真的比自己所想的那一切都要来得珍贵一般。 即使他千年的城府,也不由怔了怔。 随即若有所思,慢慢回过神来。 只在心中暗叹,任你活了千年又如何,妖精哪来的琉璃心,俗人又怎解仙人意? 心中想透,便也正色转身,认真拱手:“既然先生开了口,老朽定倾尽全力为先生寻找,但凡是有些像的,都替先生带回来。” “多谢燕仙,但还是请燕仙以寻觅主粮为主,在下所托顺便即可,一切随缘。” “这个自然。” “须知此行可不容易。也许它们就在大晏燕子的南迁路上,也许不在,也许容易找着,也许孤悬海外。茫茫天地,千难万险,燕仙的子子孙孙们可要吃些苦了。” “只尽力为之。” 此时已到山顶,头顶星河璀璨。 宋游在亭子边缘站着,赏了会儿星星,对燕仙说了自己熟知的几种海外作物,也叫他不必执着于此,顺便叮嘱几句,不要随意带回活物及一些印象中有些危险的植物。 老燕仙自是对他千言万谢。 讲完之后,两道身影又往回走,不久便回到了宅院中。 “天色已晚了,在下肉身还在燕仙修建的亭子中。我家猫儿调皮得很,总用爪子来拨弄我的脸,再不回去,怕是她要担心。” “我送先生。” 老燕仙杵着拐杖,送他出门。 走出不远,宋游又见到了那名少年。 他笑着对少年施了一礼: “多谢小友。” 少年红着脸低着头,不敢出声。 老燕仙又是一阵恨铁不成钢。 宋游却只是笑笑:“小友不必如此,燕仙也不必如此。须知道法自然,凡存世之物皆是自然,燕子本来自由,小友也该多些自由才对。” 说完朝双方作礼,他便走了。 往前一步,就跨出了门。 随即原地消失。 来时是离肉身而去,要变成燕子辛苦飞来,去时则是回归肉身,神魂肉身本是一体,这点距离,只需一念之间。 等他走后,一老一小两只燕子仍是沉思不已。 少年思索的是宋游的话,思索的是这个从未见过的人,从未听过的言语。 其实他本聪慧。 老燕仙想的也是宋游的话,也是宋游这个人。 这位道友年纪虽小,还不足他的零头,可他仍旧从未轻视,既是对伏龙观的尊重,也是他自身的修养。 先

相关推荐: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绝对占有(H)   大胆色小子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