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生,若是友人天各一方,再想重聚,有时真的要竭尽全力才行。 大家司空见惯,于是理所应当。 可这绝非寻常之物。 第六十四章 毛居子道长和苍耳子道长 城中裁缝铺。 宋游已缓过神来,站在一位老嬷嬷面前,为她比划着,要做一个类似褡裢的东西,到时候缝在被袋上。 “大概这么大……” 老嬷嬷眯着眼睛仔细看,又拿出尺子来比:“比褡裢要大一些。” “对,不要太平。” “先生要装大的物件?” “是。” “物件多大?” “大概……” “喵~” 一只猫扒拉了下他的衣袍。 宋游低头一看,便明了了,于是干脆将猫抱起来,举给老嬷嬷看: “装它。” “缝在马驮的被袋上?” “我要带它远行。” “明白了。” 老嬷嬷很有自信的摆了摆手。 “多谢婆婆。” 专业人做专业事,宋游充分信任老手艺人的本事,留下定钱,说好什么时候带被袋来缝,便带着三花猫离去了。 …… 几日之后。 燕子的飞行本领学得差不多了,除了多了种本事,也收获了一种新奇的体验和新的视角,感悟不少。 也到了离开的时候。 宋游得了青阳子的准许,来到道观后院。 院内院外都是竹林。 只是院外是普通竹子,以实用为主。院内则是一种园林观赏竹,都长得不粗,也长得不高,竹节密集,摸起来手感润滑,质地坚硬,感觉应是刚竹的一种,用来做竹杖最适合不过了。 宋游看上它们很久了。 今日过来,便围着竹林左看右看,摸了又摸,精挑细选,多番比对,这才选中了一棵。 “对不住了。” 宋游拱手行礼,这才走上前去。 虎口卡住竹子根部,不见有什么动作,便轻松的将之取了出来。 再握着竹子慢慢往上一捋,上边的细小枝丫便纷纷掉落,又比划着合适的长度,拇指食指再一捏,上半截也断掉了,断得整整齐齐。 于是只剩一根竹杖,大小刚好适合一只手握住,竹节处光滑无比,像打磨过,通体笔直,长度也刚刚好,阳光下青翠如玉。 宋游拿着看了又看,十分满意。 于是想往外走。 才走出几步,忽然又停下。 回头一看—— 一只小女童也站在竹林之中,弯腰蹲着,手握着一根手指粗细的小竹子,正在那左掰右掰,摇着竹子画圈圈,费尽心力,想把它扽下来。 宋游不由走过去,仔细看她为难。 “三花娘娘。” “唔?” “你做什么?” “掰竹子。” “你掰竹子做什么?” “你掰竹子又做什么?” 三花娘娘停下动作,回头看他。 “我当拐杖。” “我不知道。” 三花娘娘如是说道:“你问了观主,我也去问了观主,他说也准我取一根。” “懂礼。” 宋游笑了笑,便走过去。 这竹子只拇指粗细,已被她掰折,折处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但是竹子坚韧,就是不断。 于是他在女童旁边蹲下,握住折处上边一点的位置,再松开手,无声无息间,竹子便已有了一个整整齐齐的断口,像是利刃劈出的一样。 女童顿时愣住,扭头直盯着他。 宋游又笑了笑,再如先前一样捋一把,给她处理干净,这才递给她说:“金行之法的粗浅妙用,想要学吗?学会之后,砍柴就方便了。” 女童接过竹子,却还蹲在原地,仰头直直的盯着他看,不说话。 若是以前,她肯定要学。 可现在学了好久的火行之法,早修晚也修,上午下午定时练习,却也只是刚刚能吐出明火而已,就是这样,还已担下了烧火的重责。 那道士给她说,多烧火有助修行。 女童眼珠子左转右转,抿了抿嘴,最后一言不发,拿起竹杖,扭头就走。 宋游笑笑,也跟着出去。 前院中枣红马安静站着,背上已搭上了被袋,观中道人站在旁边,道观依旧安安静静。 宋游拿着竹杖走过去,向众人诚心行礼:“来观中半月有余,承蒙诸位道友款待,实乃一路走来最舒服的一段日子了,在下感激不尽。” “哪里的话。” 众位道长连忙回礼。 “不过在下此番下山游历,终究是要与诸位道友道别。心中不舍,却也无可奈何。缘聚缘散,都有妙处,就不多说了。”宋游顿了下,瞄一眼人群中最小的那名童儿,又看向大家,“待在下游历结束,诸位道友若游至逸州灵泉县,可来阴阳山寻我,必好好招待诸位。” “一定!” “这便告辞了。” “道友慢走!” “情谊已满怀,何必再远送。” 宋游带着枣红马和小女童走出道观,诸位道长果然停在门口,并不远送,他只最后与他们行了一礼,便不再多说,转身离去。 小女童也握着竹杖与他们道别,随即转头看向宋游,边走边说: “青阳子!” “对。” “光华子!” “那是福清宫的宫主。” “为什么都叫子?” “最近些年道人起道号流行叫什么什么子,文人就叫什么什么道人。” “你叫什么子?” 小女童拿着竹竿胡乱挥舞,和他并排走着,扭头看他。 “我不叫子。” 小女童歪头替他想了想: “毛居子。” “毛居子是什么?” “你没见过毛居子?” “是什么?” “你不聪明。” “所以是什么?” “会粘在毛毛上不掉下来的。” “噢……” 宋游这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一种植物果实。 “还有苍耳子。” 小女童又补了一句。 “你很喜欢吗?” “不喜欢!!” 小女童连忙摇头,声音坚定。 从她的表情里宋游看到了满满的讨厌和警惕。 毛居子,就是鬼针草,又叫跟人走,粘衣花,果实是一团黑褐色的短针,会沾在衣服或毛发上。苍耳子则是绿色的小球,长有倒刺,粘在衣服或毛发上比毛居子还要难以清除,特别是毛发上。 看来她以前没少受这两样东西的折磨。 不过现在已经是春天了。 这两样东西应该不多吧? 走出半刻,宋游放缓脚步,从马儿背上拿出那本《舆地纪胜》。 翻开第一页,是一张大晏地图。 十分粗略的一个地图,只画了大概的国州形状,标注出了各州都在哪里,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具体各州气候如何,有什么景点名胜,都在州中大概的哪些位置,又该如何去,则在后边用文字说明,偶尔也附有小图。虽然还是得问路,可已是帮了大忙了。 不过这地图和后世的地图是两种东西。 仅是它并非按照北上南下来画这一点,就已添了很大的困扰了。 得靠自己的地理常识去分辨。 栩州应当在靠近大晏西南的位置,如果地图北上南下,在中间略靠左下。要是直接往北走,去长京并不远。考虑到要走一段回头路,而长京也只是宋游的其中一个途经点,并不是他的目的地,所以不值得直接过去。 因此他打算继续南下,直到走出栩州界,再往东。 先到平州,寻访云顶山。 然后再往北上,最后西行,如此绕一个圈,多走几州,再到长京。 没有万里路,却也有八九千了。 “……” 宋游将书放回被袋中。 回头一看,青山已变得模糊了,青山下的道观也变得很小了,屋后竹林糊成一团,早已见不到那些道人的身影。 宋游一时停在原地,多看了几眼。 也许自己再也不会回到这里了,这一刻就是与这片山水相处的最后一刻,这一眼就是最后一眼。 也许还有相逢时,可也已是十年二十年后,即使山水不改,人也不再少年,那时的宋游自己目前尚不认识,又怎知他会有什么心情? 只是旅途中的一段风景,却也还是不禁感叹。 “道士。” “嗯。” 宋游收回目光,只看向前路。 正是早晨,一颗湿漉漉的朝阳刚升到山顶,模糊在山雾与天云相接之处,拄杖缓行,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前方不知又是怎样的山水人情。 也正是今日,才有消息自凌波县传到安清县来,说那作乱数年的水妖已然伏诛,江中浮起来的尸首至少有十丈长,宽也有几丈,若不是柳江那一段足够宽足够深,还真容不下它。 此时水路已通,再无水妖作乱。 降伏水妖的是一云游仙人,年轻模样,跟了一匹枣红马,没有缰绳,带了一只三花猫,灵性十足,他连水都没有下,就除了此般水妖,若说不是神仙下凡实在难以有人相信。如今凌波县十万百姓已在筹备为他塑像立庙,就立在重开的凌波渡口,以表谢意。 还在安清县没走的江湖人听了,再细细一想前几日所见,俱都惊奇不已。 尤其是西山派众人。 …… 群山连绵,宅院之中。 “先生走了……” 少年依旧恭恭敬敬站在老者面前。 “咳咳咳……” 老者连连咳嗽,拐杖顿地,发出苍老的声音:“我叫你胆大一点,不是要你去搏个天地出来,去振兴我族,去如何如何,咳咳咳,只是想叫你在遇到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能够壮着胆子去做,该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平白的丢掉了,声音大一点,少让人看轻,能省许多麻烦……胆小怯懦的人不是不可以,只是容易错过很多东西。” “老祖……” “别讲废话咳咳咳……”老者连连咳嗽,“讲你想讲的事。” “我想……去送送先生……” “可以。” “谢老祖宗……” 少年转身就往外走。 “等等。” “啊?” “先生是位高人,你要是觉得他不错,你就随他而去,说不得是你的机缘。道行也好,修为也罢,总之这一生会过得畅快一点。”老者用一双浑浊的眼睛盯着他看,“你自己想好。” “我……” “怎么?” “我不敢……” “那你就要错过了。” “我……” 少年站在原地,眼中充满纠结。 最后也只说出一句:“我多送先生一程,送先生走出栩州,我再回来。” “随你。” 燕子飞出门去。 第六十五章 义庄与剑客 青山如墨,一片云闲。 山间土路上,道人在前,马儿在后。 土路只有三五尺宽,还常有塌陷断裂之处,人走倒是没有问题,枣红马行走其间,却不得不多加小心。 一只燕子在天上盘旋。 今天天气倒也凉爽。 宋游抬头看了看天,看不出个什么,但感知天地灵气变化,时节轮转,却觉得今天不会这么一直晴下去。 只是晴也好,雨也好,都差不多。 宋游继续慢悠悠往前。 前路是何方?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 只往南边走。 见路边长着一丛刺苔,宋游经过之时,便随手折了几根,春日刚冒出来的笋芽,实在又嫩又脆,避开刺轻轻一掰、都不需要用力就断了。 刺苔和月季类似,长得也像,春秋冒出来的嫩笋都是可以吃的。 大概筷子粗细,轻轻一掰,将外面的皮撕掉,里面是翠绿半透明的嫩杆,看起来像是莴笋,送进嘴里,是很清脆的口感,清甜回甘,带着一种十分清淡的植物香气。这年头的零食就是这样,满地都是,原生态,味道见仁见智,但是要自己去山上找,自己采摘,也别有一番乐趣。 不多时,一只燕子轻巧的滑翔过来,停在马儿脖颈上,朝缝在被袋上的布兜里瞄了眼,这才看向宋游。 “先生,前边有野果子,我见过猴子吃,已经熟了,红彤彤的,旁边还有草地和小溪。” “辛苦你了。” “不辛苦。” 这时只见布兜里一阵晃动。 一颗毛绒绒的小脑袋钻了出来,眼睛半眯着,瞳孔是一条细细的线,迷糊的左看右看: “到哪里了?” “路上。” “没走动吗?” 猫儿将头多伸出来了一点,左看右看。 燕子便又飞了起来,远离三花猫。 “先生,我替你指路。” “好。” 宋游跟随着他的方向走。 昨天刚出安清县城不远,这燕儿就来找到了他,说要一路送他们出栩州地界。 而这一路走来也真是多亏了他,才能每次都找到合适的歇脚点。 因为身处高空,藏在山里林中的水果水源他都能一眼看到,若是离得近的他便带着宋游和马儿过去,离得远的,他就飞过去化成人形,摘了果子打了水再穿林而来,身上被荆棘树枝划破了好几次。 今日依然如此。 跟着走了不远,果然见一小溪,溪水潺潺,听着就让人心静,又清亮见底,看着就让人生津。 旁边一丛灌木攀崖也爬树,上面结着果子,是一种大拇指大小、椭圆形的红果子,处在大山深处,无人来摘,结得很密。 “羊奶果。” 宋游认了出来。 这也算难得了。 伸手先摘一颗,等不及清洗,随便擦擦就送进嘴里,只觉汁水丰富,酸甜的味道弥漫出来,一路走来的疲惫立时少了大半。 剩余的则慢慢摘下,到溪中洗净,今日便请馒头来当主食,饭后吃些野果,何尝不是神仙日子? 走时再带一些走。 只是走到半下午的时候,山间便起了风,天空也逐渐变得阴沉起来。 燕儿早早就飞了下来,告诉他今天可能要下雨,说完就又往远处飞去了,在灰杂的天空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很快失了踪影。 风越来越大,吹得布兜抖动。 天空也越来越暗,像要天黑了一样。 三花猫又从布兜里冒出头来,头上的毛也被吹乱了,看起来有些怪: “好大的风呀。” “三花娘娘应该下来走走了,在布兜里呆久了,会变成一只胖猫。” “三花娘娘不会。” “多走走好,看看风景。” “三花娘娘上午走了一上午。” “下午也走走,免得晚上乱跑。” “猫不能走太远的路。” “三花娘娘岂是凡猫可比。” “……” “三花娘娘意下如何?” “好大的风呀。” “是啊。” 三花猫悄悄地又缩回了布兜中,只传出含糊的声音:“明天再走,明天再走……” 像是说给她自己听。 宋游笑着摇头。 燕儿又飞了回来。 风实在太大了,使得燕儿只要张开翅膀,无需煽动,什么也不用做,便可以稳稳的悬浮在空中。 “先生,我在前面看见一座小城,不过走过去可能要晚上了。从这里再往前走,没多远就能到大路上,大路上有可以避雨的地方,还有一间可以避风的房子,但是我觉得那里有点不对。” “怎么个不对法?” “有些阴气。” “这样啊……” 还以为是什么麻烦事呢。 “先生,要下雨了。” “还没有。” “先生可以骑在马上,我在前面带路,只消小跑一段,就能到那。” “不急。” “好。” 燕子又飞到前边去了。 说来也是有趣,这本是一只十分怕生的小妖,说话都吞吞吐吐,可和宋游多待了几天,似是逐渐意识到宋游其实并不关注他怕生与否,也毫不在意他是否说话、用什么语气、大声还是小声,甚至对他做什么事、做不做事也毫不在意,于是他在和宋游相处之时,反倒自在了起来。 连带着话也多了几分。 “叮当……” 马铃与风声相伴,颇有意境。 宋游依旧保持步伐,雨不急着落下,他不急着赶路,像有某种默契一样。 如此也好。 大约两刻钟后,宋游终于走到了大路上,行道树被风吹得哗哗响,再走一程,也就到了燕儿说的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面前。 “是官家义庄啊……” 宋游抬头盯着头顶的招牌。 面前是一间较大的破烂古屋。 门上一个招牌,写着“义庄”二字,还贴着几张符纸,只是符纸上的朱砂早就被雨淋糊了,不知原本有几分功效,现在肯定是不顶用了。 宋游牵马来到义庄门口,瞄了几眼。 果然有些阴气在。 不过于他而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痞子修仙传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大胆色小子
鉴昭行
取向狙击
误打误撞(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