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信心,不过他也知晓伏龙观道人生性淡薄,若非天下百姓危急,或惹到了自己身上,很少干预政事,因而也不多追问。 “朕还有最后一惑。” “请讲。” “先生想必也通晓算命占卜一道。”皇帝说道,“今日宴上,先生与陈子毅相谈,不知先生觉得此人如何?” “原来如此……” 宋游顿时明白了,说道:“原来陛下今晚请陈将军到场,是为了让在下看看陈将军。” “正是。” 皇帝一脸平静的目视前方:“朕一直以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过陈子毅战功太高,朝中常常有人上书,捕风捉影,不是说他拥兵自重,便是说他有谋反之心,朕心中知晓,都是假的。” “哦?” “然而边境传回消息,说陈子毅在军中威势一时无两,麾下兵将眼中只有将军、没有天子,甚至陈子毅在北方江湖人中都极有威信,现在等于是朝廷花着赏银与粮草,养着陈子毅的私军,朕却觉得,即使有所出入,大抵也是真的。” “所以陛下召他进京?” “一来朕是想看看他心中所想,二来,也是想再用他,所以下令召他。他倒也好,爽利回京,呵,真应了说书人那句,浑身是胆。” “原来如此。” 宋游一时有些恍惚。 原来当年在说书人口中听到的那位少年将军,现在已经这么不得了了呀? 此时又听皇帝问道:“不知先生可有看出,此人是否有异?” 应是问的“反骨”、“帝王之相”之类的。 “陛下误会了,在下其实对算命占卜一道毫不精通。”宋游说道,“在下既看不出大晏今后如何,也看不出谁身上的气运,陛下若要问我陈将军是否有反意,或是他是否有超出反常的尊贵之相,是找错人了。” “先生不懂推算占卜?” “不懂。” “那先生如何知晓海外有良种?” “猜测。” “若无较大把握,也不会请燕仙去寻吧?” “自有它法。” “原来如此……” 皇帝闻言,也不愿逼迫了。 只是又是一番失望。 “听说国师精于此道。”宋游问道,“陛下为何不问国师呢?” “朕也与国师谈过。只是国师爱好名声,若非紧要之时,通常只出利国利民的良策,对于这种事,国师向来不愿多说。” “一点不说吗?” “先生是伏龙观的人仙,朕在先生面前没什么好隐瞒的。朕与国师聊及陈子毅之时,国师曾说,陈子毅是个忠心之人,不过国师又说,陈子毅在军中威势确实无两,军中兵将都很服他,这两点,朕都知晓。” “听说安济坊,居养院,都是国师提议设置的?” “正是。” 所谓安济坊、居养院、漏泽园,都是这年头的福利机构。 安济坊是长京的医疗救助机构,主要用于给患病的穷苦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居养院则相当于后世的养老院和孤儿院,多数也是分开的,其中养老的那一部分也叫安老坊、安怀坊,抚幼的那部分又叫慈幼局。漏泽园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殡葬机构,主要安葬无主的尸骨。 这些官办社会福利机构得以设立,虽是国师提议,但也说明着大晏对民生的注重程度。 它们依托于大晏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高度完善的社会组成架构与统治阶级高度重视民生的态度,不仅此前从未有过,也许大晏灭亡之后,下个朝代无法继承大晏的这些特性的话,这些代表着文明的机构也不会被延续下去。 宋游听闻这几个机构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有些震惊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好似都是灰暗的、吃人的,上层社会不将底层百姓当人,但却很难想到,在这么一个本该黑暗的时代,当权者竟会设置这么一个人文关怀的机构,用来关怀底层百姓。 国师能做这些,也是功德不小。 当然了,依托于多方面的限制,这些福利机构的力量也有限。 安济坊济不了长京所有穷苦的病患,才会有此前中了邪却仍看不了病的人。居养院也养不了长京所有孤寡老幼,仍有老人露宿街头,仍不断有女婴被扔进河里。漏泽园倒是能将无主的尸骨都安葬入土,不过最多也就只是找个地方掩埋而已,给予最基本的体面。 不过只要安济坊治了一个病人,居养院养了一个孤儿一个老人,漏泽园埋了一具尸骨,就已算是一件功德了。 莫以善小而不为。 而回到陈子毅之事上,也许国师知晓陈子毅将来会如何,也许国师不知晓,但擅长推算占卜的国师尚且给不出答案,宋游就更给不出答案了。 “陛下便送到这里吧,愿陛下早日歇息,龙体安康,也愿大晏长久一些,百姓安居乐业,多得太平。” “借先生吉言。” “在下告辞。” “先生慢走。” 道人上了皇帝准备的马车。 猫儿跟着他跳上去,钻进车中,还仰着头左看右看,似是觉得新奇。 “彻!” 马蹄达达,车轮辚辚。 猫儿更新奇了,探出头去观察。 道人则眯着眼睛,坐着不动。 占了身份的便宜,视角天然更高,能很轻松的见识到寻常人不易见到的事情。 就如今晚—— 这盛极一时的巅峰王朝,雄心壮志的晚年帝王,那征战天下从无败绩的千古名将,帝王的猜忌,将军的应对,中间的国师……也许之后会发生的或此时正在发生的任何事,都将成为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此时身在此山中,既离历史如此之近,又看不完全。 这种感觉真是奇妙。 妙在何处,却不可言说。 总之无论今后发生什么,皇帝猜忌名将而杀之,皇帝信任名将而用之,皇帝征战北方,胜则千古奇功,败则帝国衰弱,或是皇帝放弃征战,乃至多年后陈将军起兵谋反,宋游今夜来此皇宫走这一趟,与这历史中的大事擦肩而过,亲眼注视历史篇章的写就,都已经不亏了。 千百年后,会有无数人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好奇,无数人诵读着、书写着此时的故事,背诵着这个年代写就的诗词名篇,争论着那位千古名将究竟有没有私心,争论这位帝王的是非功过…… 而在千百年前,道人亲眼见证着。 好似自己也成了史书中的一部分。 回过神来,那猫儿已踩在了自己腿上,将头凑得离自己好近,嘴巴都像是要杵到了自己下巴上。 “道士。” “嗯?” “你在想什么?” “你听不懂。” “哦……” 猫儿乖巧点头,又盯着他问:“这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 “我们在里面的,是什么?” “马车,我们平常在路上也常常会看见的。”道人耐心解释,“只是路上那些没有这个好看。” “为什么我们不买一个这个?放在马儿身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坐在里面走了。” 猫儿的眼中充满不解。 迎着她的目光,道人心中闪过很多个回答,有“那样就不是自己走了”,有“马车只能在大路上不能爬山”,但都觉得说服不了她,她可能会想出很多种不同的话来应对他,或是反问很多个问题。 于是想了想,他才说道: “那样马儿会很累。” “对哦……” 猫儿立马点头,深以为然。 第一百五十八章 避一避风头 “柳树街到了。” “就在这里吧。” “是……” 小太监将两个食盒提了出来。 道人与猫都下了马车。 “多谢足下。” “告退。” 伴随着一声鞭响,马车又辚辚而去。 此刻早已夜深,借着星光,勉强辨路,道人提起两个食盒,猫儿则睁着好奇的眼睛,盯着隔壁大门。 “女侠还没睡吗?” 道人对着隔壁问了一句。 “没睡~” 猫儿回答道。 “没睡。” 隔壁也传来回答。 随即大门陡然打开,方才听见马车声就已经贴到了门框上来偷听的女侠露出身影,盯着他们:“你们从哪里回来的?怎么还坐了马车?” “女侠吃过了吗?” “自然吃了,这都几更了。” “吃得可好?” “稀粥咸菜,还可以。”吴女侠吸了吸鼻子,“你手上提的什么?” “出去吃饭,厚颜打包了些饭菜回来。”宋游说着递出手上食盒,“请女侠尝尝,好还女侠前几日那顿山珍。” “你去哪打包的?” 吴女侠伸手接过,虽然黑漆漆的,看不清楚,可刚一入手,便觉得不对。 这盒子就得值不少钱了。 “皇宫。” “什么?” “便请女侠尝尝皇帝吃的菜。” “进来再说。” 吴女侠转身便进了屋子。 吹燃火折子,点上油灯。 油灯的光迅速就亮了起来。 宋游看着那盏油灯,吸了吸鼻子,能在屋中闻到明显的油烟味道。 再看地上,许多类似麻绳一样的东西,用干草编成的,很短一截,闻起来像是平常做草香会用到的原料。细细一想,之前刚进柳树街的时候,隐隐看见这方有难以察觉的灯光。 这位女侠应当先前就在一楼,而且点着灯,多半是在编这些草绳。 不过白天也可以编,之所以到这么晚还在编,点着灯费着油,若非有急用,便是因为邻居久久未归,不敢睡,一边编一边等。 听见外头车马声,不止一辆,她迅速熄了灯,贴到门前听声音,江湖中人的警惕尽显。 道人收回目光,女侠盯着食盒。 “女侠编这些草绳何用?” “火绳啊,你不用吗?” “没有用过。” “那你们用什么驱蚊子呢?” “道观中没有蚊子。” “山中没有蚊子?” “观中没有。” “那可真是神仙地方了。” “所以这是驱蚊的。” “是啊,夏天到了嘛,蚊子越来越多,这个东西点燃蚊子就不来了。注意一点,别把房子烧掉就行。”吴女侠说着,上上下下打量食盒,见它表面如同镜面一样光滑,反射着油灯的光,透出细腻的紫红色光泽,她渐渐睁大了眼睛,“哦呀,檀香紫檀。” “女侠认得?” “好歹在长京混了这么久,难不成你以为我多没见识?” “绝无此意。” “你真去皇宫了?” “不敢说假。” “你怎么进宫去的?” 吴女侠一双好奇的眼睛盯着他。 若非刚才太监宫女送他回来,恐怕要怀疑他是用道法从皇宫偷出来的了。 “因我伏龙观曾有两位师祖与大晏皇室有些缘分,此次陛下听说了我与太尉府之事,特地来请。正好,在下游历天下,也很想见识一番天下权力中枢与帝王的风采,为增长见闻,便去走了一趟。”道人十分诚实,“席间想到女侠曾好奇皇帝每日吃些什么,便厚着脸皮,请陛下应允,将在下吃过后觉得味道比较好、或符合女侠口味的几道菜带了回来。” “原来你们还能和皇室扯上关系,难怪胆子这么大。” “差不多。” “行吧……” 吴女侠想了想,便不意外了。 大晏皇帝喜好结交修行中人,知晓一名有着渊源又有道行的高人在长京,请去宫中夜谈,再正常不过。 “一两紫檀一两金,你这盒子,既然那些太监宫女刚刚没有带回去,之后肯定也不会再来找你要了,把它卖了,之后都不用担忧钱了。” “还是要担忧的。” “听说皇帝威严如神,普通人被他看一眼就会发抖,是不是真的?” “假的。” “他长什么样子?” “不过是个老人。” “哎哟好香……” “都是备着的菜,不是剩菜。” “道长有心了。” 吴女侠已打开了食盒,将一盘盘菜端出来,又从屋中取出筷子来。 片刻之后,两人隔灯对坐。 一人享用美食,一人讲话。 “太尉之事看似已了,不过此事长京民间多有传言,之后恐怕要有一段时间不安生了。” “是啊。” 吴女侠囫囵不清,饭菜从宫中带过来,正是好下嘴的温度,她吃得很急,说道:“我前两天在外面就已经听见传闻了,百姓传闻里边,虽然说太尉是吃了有毒的长寿丹死的,但也有人说,是被一个道人给吓死的。惩戒管家和衙内的也是这个道人,还说这个道人身边带了一只三花猫,当时太尉府就是请这道人与三花猫去除鼠,很快就能找到你这里来。” 顿了一下: “要是换了寻常道人,恐怕要高兴了,之后生意肯定很好,把价钱收得再高都有人来,但是你嘛,估计是觉得不安宁了。” “在下决定暂时撤掉‘驱邪降魔’的店招,并去城外避一避。” “哦呀这是啥子?真好吃!” “不知晓,好像是鹿肉和鸡肉一起做的,炸过又蒸的。” “皇帝每天吃的都这么好吃吗?” “也不是。” “你去哪里避风头?” “说来当年在逸都的时候,在下都还常常出去访问名山宫观、城外高人,如今来长京这么久了,眼见得越来越热,越来越不易出行,可除了出城去看过杏花与捉过几次妖鬼以外,都还没有出城去寻访过。”宋游笑着说道,“正好出去找找。” “去哪找?找谁?什么高人?” 吴女侠一句三连问,问完又低头猛吃。 今日在宫中宴会上,谈及天下的玄奇仙幻之处,宋游便问了国师长京有哪些高人奇人。 国师先是说了几番恭维的话,然后说,长京据他所知,有四位高人,也许在伏龙观传人面前也当得起高人一称。 一位是鹤仙楼的晚江姑娘,一身琴艺出神入化,可引发天地奇观,晴日来雨,夏日来雪,此般奇技,想来即使是伏龙观的传人也会为之惊叹。 一位是去年冬天才来城中的一位画师,乃是当年窦大家的传人,虽没有窦大家的通神技艺,却也是不凡,也许宋游会感兴趣。 一位是城外神医,听说有活死人肉白骨之能,还擅长割肉接骨、开颅剖腔来治病,也算是奇技。城中许多王公贵族请他去治病,包括同席的皇帝都曾请他来宫中为皇帝皇后治过病,不过不管身家再高,也常常寻他不到,反倒是各地穷苦百姓常常遇见他外出义诊,足以说明心地善良。 世人奉其为神仙下凡。 也许死后真能为神。 一位则是城外的蛇仙,是当年太祖皇帝封的蛇仙,在城外三百里处山中修行,据传已有真龙风采,常常做些善行,可世人去寻,又寻他不到。 据说神医也与蛇仙有些交情,也许不是交情,是另外的东西,神医去山中采药,偶有危险,蛇仙感念他的功德,常常庇佑。 国师还说,蛇仙多半与伏龙观的师祖有旧。 前两位宋游都已经见识过了,只剩下后两位,可去寻找。 “听说出城往北,有位神医,医术常令人惊吓,但却十分高明,品行更是高洁,在下想去寻一寻,见识一番。” “蔡神医?” “女侠也知晓。” “……” 吴女侠却皱起了眉头。 宋游便盯着她,等她吃完。 好在吴女侠是位江湖女子,性子洒脱,寻常女子,这么被人盯着,恐怕都要吃不下去。 只见她嚼吧嚼吧,吞完嘴中东西,才说道:“蔡神医住在城外北边一百多里的北钦山上面,不过他常年不在家中,北钦山路又难找,很多达官贵人几次三番派人去寻都寻不到,我都去寻了两次,但是两次都没有缘,没找见他的踪影,这两天那边又有点乱,你去多半也找不到。” “女侠去寻蔡神医又是何故?” “自是寻他有事。” “这样啊……” 宋游点点头,并不多问,只又问道:“那最近北钦山又为何乱呢?” “还不是和你有关。” “此话怎讲?” “太尉府一事,虽然在民间传得很乱,官府也有下令封口,不过却瞒不过我们。”吴女侠说道,“听说太尉死的当天,就在死之前,还叫仆人铺开了纸拿来了作画的墨,似是要作画,这很容易让江湖人联想到此前苦寻
相关推荐: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大胆色小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突然暧昧到太后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