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137章

第137章

致四层,自己向北走,再向东走到最东边,走完一层,回来再走一层,如此便走完两层,回到长京。 之后再走剩下的、靠南方的两层。 只希望下次回来的时候,能碰得上长京的历史大戏,哪怕只是听闻见识也挺好。 “说起来……” 宋游已喝完了杯中茶水,但并没有放下杯子,而是又细细闻了一遍杯壁上残留的兰花香,这才继续对三花猫说:“最近天是越来越冷了,前几天听对面茶楼里的人说,北钦山已经下雪了。” “下雪冷。” “是啊……”宋游说道,“城里都冷,更别说城外面了。” “对的。” “要不三花娘娘晚上不要出去捕鼠了。晚上本来就最冷,去捕鼠的话,得在外面待一晚上,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给三花娘娘准备炉子。不如三花娘娘做完这一单就休息吧。”宋游看向猫儿,“还是在家里暖和。” “三花娘娘不怕冷!” “是吗?” “以前三花娘娘在庙子里的时候,冷天也要出去捉耗子的。” “现在不需要了。” “现在三花娘娘更厉害了。” “这样啊……” 宋游点点头,也不说什么了。 只想着过几天去找人给她做一个移动的小窝,不需要太复杂,只需一个大一点的篮子,里面铺上棉被,上面也盖一层,每次送她上班提着去,回来的时候拿回来就可以了。三花娘娘每天上完夜班,就可以窝在里边睡觉,怎么也暖和一些。 随即宋游才说道:“我想去北钦山再寻访一次蔡神医和蛇仙,三花娘娘要与我一同去吗?” “什么时候去?” “过两天吧?”宋游顿了下,“正好山上已经下雪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太冷了,而开春之后我们又要走了。还要等三花娘娘先做完这一单。” “这次又找不到呢?” “那就算了。” “……” 三花猫陷入了迟疑,不过只迟疑一下,便还是站了起来:“三花娘娘跟着你走。” 说完伸个懒腰,开始舔茶。 兴许是成妖之前从来没尝到过甜味儿,一旦得了道,便发觉这种味道是如此美好,以至于每次宋游煮茶,都要往里边放不少糖或蜂蜜。虽然长京冬天煮茶差不多都要放糖,但喝得久了,宋游也会担心自己的身体问题。 …… 几日之后,一个早晨。 大雾中间透着晨光。 今日何事最相宜? 宜游宜睡。 宋游睡到自然醒,便带上苍山图,与三花娘娘一同出城而去。 倒不是怕苍山图放在家中遗失,而是没有枣红马,冬天要在外边借宿的话,没有毯被是不行的,权当它是一个储物法器。 慢慢悠悠穿城而过,眼前不知多少民间疾苦。 出了城,往北钦山走,熟悉的路,却已是不熟悉的风景了。 越走越冷,越走风越大。 到山脚下花了一日,露宿一晚,第二天早上起床一看,北钦山上已是白茫茫一片。 三花娘娘还是猫儿的样子,小脚没有穿鞋,从羊毛毡上下来,一只前爪刚踩在地上,立马便又缩了回来,抬头看他: “外面好冷。” “要我抱吗?” “不要~” “走起来就不冷了。” 于是一人一猫收拾好东西,放入画里,便背着画匣子,继续上路。 往山上走一截,便看得见雪了。 宋游本想抱着三花娘娘,或是请她进褡裢里,但她要强,非要自己走,便也只得在覆盖了霜雪的地上留下一串梅花脚印。 冬日霜雪下的深山世界极其安静,大山之中仿佛鸟也飞绝了,虽然山上有人家,可路上却不见脚印。除了偶尔有断枝掉雪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任何动物或虫儿的声响,于是所谓的断枝掉雪声,便也成了寂静的一种装饰,不仅不扰寂静,反而更衬出安静来。 和虫鸣夏日相比,简直静得不像话。 越往上走,雪就越厚。 一人一猫走得也越慢。 这次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黄昏时候才走到原先蔡神医的茅屋前,不过很遗憾,仍旧没有寻到人,甚至感觉自上一次来到现在为止,中间这小半年的时间蔡神医也没有回来过。 宋游只好在蔡神医的屋门口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又往北钦山深处走。 走出没多远,便没有路了。 抬眼望去,满是白莽莽的群山。 “嗯?” 宋游却看向了左边的一片山。 在那山上有一条路径,像是山顶有巨石滚落,在雪中滚出了一条明显的痕迹。但看那痕迹并非直上直下,却又不像是山顶滚石所致。 宋游与三花娘娘对视一眼,便朝那方迈步走去,待离得近了,看得清楚了,果然不是滚石所致。 于是顺着这条痕迹,一路往前。 又是一顿翻山越岭。 当爬上一座小山,往前看去,已看到了这条痕迹的尽头。 只见白茫茫的雪山之中多了一片小湖,水面生烟,湖边有松有竹,还有几间茅屋,都被大雪覆盖成斑驳的白色。湖上飘着一只小船,远远可以见到一道穿着蓑衣的身影,坐在船上静静垂钓,画面无比安静。 宋游又与三花娘娘对视一眼,便迈开了脚步。 草深雪重,有时能没掉膝盖。 慢慢走到了湖边。 第一百九十五章 风雪访蛇仙 山坳没有风,湖面如镜子一样平静,寒烟升腾,小舟亦在湖中不动。舟上坐着的是一名老者,手持竹竿,鱼线沉入水里,也一点涟漪都不起。 忽然水面起了一些动静。 宋游停在湖边,抬手刚想行礼,便见一阵风吹过,水烟随风而动,随即湖面咔咔一阵响声,竟凝结出了一道冰路,直通到小舟之上。 宋游便又放下了手,迈步踏了上去。 浮冰不稳,常有摇晃,但也不裂不沉,行走之间,只在水中荡开一圈圈涟漪。 冰镜子也被破坏掉了。 宋游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三花猫,见三花猫虽然心中忐忑,怀疑这冰的坚固,但也蹑手蹑脚,跟着他走来,这才放下了心。 走到小舟前,他才再次施礼。 “逸州灵泉县,阴阳山伏龙观,传人宋游,见过蛇仙。” “请足下上舟来吧。” “恭敬不如从命。” 宋游这才带着猫儿踏上小舟。 小舟顿时摇晃,荡开涟漪不断,伴随着船只的吱呀声和细微的水花声,这方仿佛静止的世界里,总算有了些动静。 “噗……” 水花声起。 老者也提起了手中钓竿,线上已勾着了一条小银鱼,也就两指来宽。 小银鱼入桶,拍打出声响。 “坐吧。” 老者转过身来,只是一张很普通的老人的面貌,对他笑着说:“我还以为你会秋天的时候来。” “在下上一次来,便觉得此山茫茫,大雪纷飞时一定很美,于是等到了冬天。”宋游只从蛇仙的语气中便能听出,这位蛇仙想来早已知晓了自己是伏龙观的传人,那么上一次帮助自己,便也是因为伏龙观了,国师说的蛇仙与伏龙观先祖有旧的事,定然也是真的了。 既然如此,便算是长辈。 对长辈自然要尊敬。 于是宋游恭恭敬敬行礼,继续说道:“听说北钦山上下了雪,这就来了,昨晚到的北钦山上,本想先拜会蔡神医,再来拜会蛇仙前辈,不过蔡神医似乎很长时间没在家中了,在门口露宿一晚,便直接来拜访蛇仙了,应当先谢过上回蛇仙前辈的相助之情。” “蔡神医啊……” “听说蛇仙与蔡神医认识?” “认识。” 蛇仙又把鱼钩抛进了水里:“那人不错,医术通神,品德高尚,常常进山采药,有时被毒虫猛兽所袭,我便庇护于他。” “在下也是听说蔡神医医术高明,甚至常有令世人惊叹恐惧的手法,并且品德十分高尚,心生仰慕与好奇,于是想见识一下他的风采。”宋游在小舟的后边坐了下来,垂下手摸了摸三花猫的背,“奈何来了两次都没遇见,许是无缘。” “他去北边了,几年恐怕都回不来。” “去北边了?” “是啊,北方战乱刚熄,妖魔横生,疫病害人,正需济世之人。”蛇仙头也没回的说,“走的时候他来给我说了一声,感谢我多年照顾,还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此去还能不能回得来。” “原来如此。” 宋游微微眯起眼睛,露出思索。 舟上的蛇仙则继续问道: “你师父可好?” “走时还挺健旺。” “五行灵法不好延寿啊。” “是啊。” “伏龙观门口,那株松树可还在?” “已是古松了。” “还在就好。” “师父以前也来拜访过蛇仙吗?”宋游问道。 “自我定居于此开始,每一代伏龙观的传人,只要到了长京,还没有不来找我的。”蛇仙又收杆了,将一条新的小鱼放入桶中,转身瞄了一眼端端正正蹲坐在年轻道人身边的猫儿,眼中有些闪烁,“这么些年来,也见过好几代了。” “听人说,蛇仙与我观师祖有旧?” “我是扶阳道人的好友,遇见他时已有一些道行,不过不知修行方法,得他指点,这才真正开启了大智,于是便追随他,助他诛神除妖,奠定大晏江山之后又随他回伏龙观,那株松树便是我亲手所种。”蛇仙说着摇了摇头,语气颇为感慨,想来对于他来说,那已是年轻时的事了,“后来扶阳道人身死道消,我便也没有再留在伏龙观的必要了,于是回了这里,天天过着清闲的日子,偶尔现身,被山下村民见了,便尊我为蛇仙。” “这里是蛇仙化形的地方?” “自然。” 宋游记得那位扶阳道人。 便是前朝末年、大晏初年,于乱世之中帮助大晏太祖重开太平的那位。奠定江山之后,他便回了伏龙观,在众多师祖之中也算比较特殊。 多数师祖行走天下的时候,世间总体太平,于是行走人间,看山看水降妖除魔,哪像他,下山之初天地便是一片乱象,干脆诛神除妖十几年,等天下太平之时已经结束了自己的游历之旅。 “差不多了。” 蛇仙看了看桶里的鱼。 “我们回去吧。” 话音落地,小舟便动了起来。 水上划过一连串的波纹。 两人一猫下了船,宋游与三花娘娘跟随在蛇仙身后,往茅屋走去。 “山中清净却也枯燥,我平日里便在山中四处走动,看看风景和云,这里也只是我垂钓时才会住的地方,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招待你们。” “蛇仙前辈过得悠然。” “蛇仙不过是世人的尊称。”蛇仙淡淡说道,“我听说过你的事迹,本事很高,倒也不必这么叫我。” “住山不记年,看云即是仙。” “好一个看云即是仙。” 两人一猫进了茅屋,煮茶谈话。 两人聊及藏在长京的妖怪们,聊及国师帝王与长生,聊及蔡神医与北方乱世,也聊伏龙观的祖师,只以火炉上的干果、烤鱼和柚子果腹。不知不觉便已是大半天过去,他们倒是谈兴极高,猫儿早已听得很无聊了。 蛇仙晚上请他在这里住,宋游便拿出行囊,在茅屋中睡去。 山中很冷,晚上又飘起了雪,好在有猫儿取暖。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次日清早,宋游醒来,推开木头编成的门,却没有立马出去,而是等头顶的雪漱漱落下,落完之后,这才踏出。 蛇仙又已经在湖上钓鱼了。 宋游见他手拿一根钓竿,小舟旁边还放着一根,于是又以昨天一样的方式,走上小舟。看了眼旁边的木桶,里头只有三条小鱼,与蛇仙行礼后宋游便拿起了另一根钓竿,与他同坐,泛舟湖上,垂钓闲谈。 “小道友何时离开长京呢?” “开春就走。” “在长京可有收获?” “收获很大。” “这次又往哪里走呢?” “心中犹疑,尚未决断。” “哦?” “既想往北,又想往南。” 两人的声音都很小,好似是怕惊扰到了水底的游鱼。 蛇仙手中钓竿巍然不动,表情也是波澜不惊:“往南是想去丰州业山么?” “蛇仙也知晓丰州之事?” “年纪大了,修行也修不动了,成日清闲,自然知晓得多。”蛇仙笑着说,随即与他说,“业山本是国师与帝王的算计,想必你早已知晓,可如此却仍急着想去看看的话,难道心中有所怀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小道友倒是警觉。” “请前辈赐教。” “个中如何,我也不知,只知国师所图恐怕并不简单。”蛇仙已经起竿了,又上了一条小鱼,说道,“往北是人间事,百姓疾苦,生灵涂炭,往南是阴间事,天道转变,鬼魂安生,先去哪方,确实不好选。” “蛇仙以为,国师所图是什么呢?” “总之不是人间事,也不是一年两年能见到成果的。” “并非人间事……” 这也与宋游所知的大致等同。 蛇仙再一次将钩子抛入了湖里,两人便继续垂钓,小声谈话,到了中午时候,蛇仙钓了七八条鱼,其中还有条大鱼,宋游技艺不佳,甚至他也不知晓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如蛇仙,总之只钓到了一条。 到了下午,他便告辞离开了。 山中风雪甚大,雪花似乎横着走,宋游沿着来时那条蛇仙走出的路往回走,一脚深一脚浅,三花猫更是几乎在雪里穿行。 然而刚爬上山,便听见前面有人声,混杂着呼啸的风雪声传入耳中。 “相公,风大雪大,山林也深,我们还是回去吧,改日再来。” “都快走到了,哪有返还的道理?” “那也只是山中猎户说的话,也许不过只是为了讨相公的赏钱罢了,如何能当真?此处已进了北钦山,再往里走,万一大雪封山,山林里还有些不冬眠的野兽,饥肠辘辘,也许小人也难以带着相公走出去啊。” “既有蛇路,怎会轻易迷路,跟着往前,定能寻到蛇仙。” “唉……” “前边好像有人。” “谁?” 两人也在树林风雪中看见了道人。 只是三花猫大半个身子都已陷入了雪中,几乎只露出半颗脑袋盯着他们,他们便看不见了。 “是个道人。” “要叫先生。” “相公,山中常有妖鬼惑人,尤其这大风雪天,相公莫要轻信啊。” “蛇仙的北钦山哪来妖鬼,莫急,容我去看看。” 穿着厚长袍的中年人冒着风雪走上前来,露出笑容,对着宋游行礼问道:“在下喻蓦,家住长京,来山中寻访蛇仙,与先生相遇,甚觉巧妙,不知先生又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啊?”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多谢等候 “在下姓宋名游,从长京来。” 宋游站在树林之中,道袍之外披着纸裘,雪已落了满身,看着他们。 “为何这么大的风雪,先生会在深山之中行走呢?”中年男子好奇的看向他,心中坦然,自然无惧,“先生是山中精灵妖鬼,还是世外神仙高人?” “只是一名道人。” “怎会来了深山之中呢?” “足下不也在深山之中吗?” “倒是在下无礼了。”中年男子笑着行了一礼,“在下向来仰慕北钦山的蔡神医与蛇仙,听说蔡神医感念蛇仙功德,于是定居于此,蛇仙感念蔡神医心善,常常庇护指路,此般事迹,当作为美事传扬千古,传到在下耳中,也觉得甚是美好。” 稍作停顿,他又说: “前几天来北钦山赏雪,下山时路遇一名猎户,在下与之交谈,猎户告知在下,说在这山中有一片小湖,他进山打猎迷路之时,曾见过蛇仙到湖边垂钓,蛇仙还赠他鱼儿充饥。在下又听说蛇仙喜茶,于是回京之后,便立马买了长京最好的茶,顺着猎户指的路前来寻访,不料半路风雪竟是越来越大,还好有蛇仙指路。” 中年男子指着地上这条蛇路。 “原来如此。” “难道先生也是来山中寻访蛇仙的?” “正是。” “先生可有寻到?” 道人听了却没有回答,而是静立漫天风雪中,看着他不说话。 “在下无礼了。”中年男

相关推荐: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盛爱小萝莉   小白杨   取向狙击   绝对占有(H)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烈驹[重生]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