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他盯着。 这猫儿倒是越发可爱了。 宋游不由微微一笑,用手遮她脸,才使得她移开目光。 “便先教三花娘娘点石成兵。” “点石成兵!” “点石成兵也是一样高深的法术,这世间大多数道人就算有道行也根本入不了门。不过由于三花娘娘天资聪慧,又勤奋努力,所以小小年纪道行就已经达到了这门法术最低的修习要求。这可不容易,还望三花娘娘多多珍惜。” “多多珍惜!” “点石成兵是土行法术,最重要的,便是感悟山石灵韵,随即以法力聚石成人,又赋予山石灵韵,如此得来的石巨人,便像是山神了。” “山神!!” 三花猫一听见神,就觉得了不起,眼睛都放光,明显兴奋起来。 宋游便耐心与她讲解。 忽然外头传来动静。 是一阵鼓声,升帐鼓。 “轰隆隆隆……” 鼓声连绵不绝,其势如雷。 众多将领早已准备妥当,听见鼓声,立马便赶来此处。便只听见一阵甲胄碰撞声,从帅府外传来,不过并未到这后院,而是在前边停住,竟是一通升帐鼓还没有敲完,将领就已经到齐了。 宋游停住口中话语,扭头看向外边,三花猫感觉疑惑,却也没有打扰,只跟着他一同看向外边。 不断有声音传来—— “得令!” “领命!” 全都铿锵有力,饱含杀气。 当真是令下山摇动,升帐鬼神惊。 宋游在后院安静的听了很久,这才回过神来,一如往常,继续与三花猫讲述这点石成兵术。 次日清早,陈将军便完成了出战前的一系列繁琐事情,并通报北方其余四镇兵马,接着领大军出城,转守为攻。 宋游自然也随军而行。 一场记入史册的战争画卷,在他面前以很快的速度铺展开来。 塞北草原绝不是个弱小的对手。 在这个世界与这个时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的矛盾由来已久,几乎难以化解。北强南弱之时,不管是谁当家,不管北边草原上驰骋的究竟是哪个部落什么民族,都必然南下,南强北弱之时,中原王朝才得以安宁,双方无论是谁,鼎盛时候,军事实力几乎都站在当世之巅。 十几年前的北方大战,那时的塞北与大晏俱是巅峰,多亏陈子毅,最后以大晏的胜利告终。 如今双方再度碰面,又怎么一个惨烈了得。 此时的大晏与塞北皆是两个庞然大物,塞北汉子天生骁勇,大晏北军亦是精锐,大军刚一触碰,就像两个凶猛的巨兽轰然撞在一起。 最惨烈之时,仅仅半天时间,草原上就伏尸数万,这可皆是当世最精锐善战的军队了。 宋游到这时才体会到国师说的—— 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的奇谋巧计?即使是奇谋巧计,也说明不了陈子毅的大智。 不知十几年前的陈子毅又是什么模样,然而现如今的陈子毅,却是已经完全无需奇谋巧计来衬托了。甚至他什么也不需要做,只站在那里,那面绣有陈字的大旗在战阵上一竖起来,敌方便自弱三分,己方又自强三分。原本五百不敌一千,如今便能敌了,原本塞北全民皆兵,大举南下,那声势绝非北方五镇可以轻易阻挡,如今便能阻挡了。 那面旗子只要立着,就有这个功效。 只要立着,就不断有人去保着它,让它倒不下去。 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奇谋巧计,多的是面对面的冲杀对抗,扯破喉咙的嘶吼,是大晏武人的血气,是历朝以来第一支职业军队的战力,是即使折损近半但建制仍存的可怕凝聚力,也是无数折戟断剑和倒下的尸首。 要说智慧,皆是大智。 是开朝之时扶阳道人定下的注重民生的基调,是一代代统治者和官吏的精心治理,也是不知多少国民的共同努力,才有本朝的大晏,才有这么一支披甲率高得可怕的职业军队,才有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才有身为大晏人的自豪与骄傲。 是陈子毅出世以来未尝一败、一刀一枪打出的威势,是极高的眼见与魄力,是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多年战阵经验的融合,最纯粹的用兵之道。 如此算起来,其实处处皆是大智,只不过这些东西在说出来的时候,往往并不如奇谋巧计来得让人惊艳罢了。 这是综合力量的比拼,自然也是集体的大胜。 只是可惜了…… 血染千里,伏尸百万啊。 第二百九十二章 历史上的重要节点 这个时代的战役,前期准备久,行军赶路久,周旋对峙久,但真的打起来,从两军相接到分出胜负,往往也只是半天到一天的事情罢了。 半天时间,便可血流成河。 只是草原辽阔,双方大战之间又有小战,中间各有胜负又各有进退,草原各部与北方五镇又互相驰援,攻守几经易形,追击缠斗并存,打灭了右狼王还有左狼王,左右狼王相继覆灭,金帐王庭振臂一呼,后方草原上的老少汉子骑上马,找属国再要些人,又是一支军队。 中间少有妖魔出头,道人自然也很少出手,不过却也一直随军而行。 行军连绵数十里时,道人就在旁边的山丘上走过。陈将军率领精骑突袭斩首,道人也在旁边看着。星光河谷双方决战,投入精兵三十万,从中午到黄昏葬送十万儿郎,道人与一猫一马也依旧站在远处山顶上,用一双眼睛记录着历史的一幕。 只是肉眼所见,与从史书上读到,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 如此差不多从盛夏到了深秋,随着最后一部塞北军马溃逃入草原,陈将军率领的北方边军追入八百里,这场战争彻底告胜。 然而陈将军却觉得还不够。 不管他够不够,宋游却已经在此处待够了,于是又收拾好了行囊,将要离去。 陈将军从张军师那里听到消息,百忙之中也抽出空来,亲自送他。 见到宋游已将行李收拾妥当,马儿背上都驮上了被袋,不由一愣,出声问道: “先生这就要离开?” “在军中已待得够久了,见过将军风采,见过这场大胜,十分有幸。如今将军已然取胜,在下自然也不该久留。”宋游对将军说着,忍不住抬起头看了眼天空,秋高气爽,正是一个大晴天,“在下看今日天气不错,正好启程。” “这场大胜,先生居功至伟,整个北军与大晏皆受先生恩惠。”陈将军对他说,“却连一顿践行酒也不喝吗?” “绝不敢这么说。” 宋游如避蛇蝎,立马说道:“没有什么功劳,在下所做之事,也只不过是将人间的纷争还给人罢了,至于胜负,皆由诸位将士所决定。” 说完又对陈将军说: “军中繁忙,就不多打扰了,将军也知晓在下不喜欢太过喧闹的环境,便就此告辞。” “也好。” 陈将军并没有多留,也是早就知晓自己留不住了。 宋先生这样的人,即使不是下凡的神仙,也是山间的野鹤,游走凡间,又怎会在一地久留? 事了自该离去。 只是象征意义上问几句罢了。 随即一转身,对身后招了招手。 立马便有一名小校过来,手中捧着一床叠得整齐、厚重的土黄色毛毯。 毛毯颜色虽不华丽,却油光滑亮。 “先生可还记得先生初来那日,在城下诛灭的那头熊妖?陈某请了军中最好的匠人,将之鞣成毛毯,知晓先生携带不便,只取了腹部腰身最平整柔软的那一整块,却也有一床大小了。这皮毛水淋不透,纤毫不染,十分保暖,只愿先生露宿野外之时,能过得暖和些。” 陈将军一边说着一边从小校手中接过毛毯,递给宋游,又补了一句: “正好先生初来之时,便诛灭了这熊妖,今日先生离去,带上这床毛毯,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陈将军说得很好,很难让人不接受。 宋游低头看着他手上的皮毛,也不由得伸手摸了一下,果然柔软而光滑。 只是还是将手收了回来。 可惜这床熊皮毯太厚了,要携带也不是不行,只是就得将之前的羊毛毯羊毛毡丢下了。 何况这是妖怪身上的东西。 妖魔虽是妖魔,害人无数,却已有灵智,像宋游这般的修行中人,尤其是清修之人,最好还是不沾染为好。 于是宋游对陈将军说道:“这床皮毛虽好,然而太蓬松了,我们行走天下,却是不便携带。何况我们本身带有一床羊毛毡一床羊毛毯,虽比不得这熊皮珍贵神异,却也是当年故友的心意,用了五年了,早已经习惯了,丢不掉了,舍不得了,这床熊皮毯便留给将军用吧,正好可以勉强衬托几分将军的绝世威风。” “这本是先生……” “赠与将军。” “好吧。” 陈将军并不是磨蹭的人,只好叹一口气,心中遗憾,早知如此,就不裁了,拿一块完整的带头的巨熊皮毛多好。 不过他也不是个爱纠结的人。 很快便又将熊皮毯放回小校手中,对宋游问道:“先生随后又去哪呢?” “先回言州,再去越州,召州,寒州,光州,经禾州回长京。” “此战结束,陛下怕也要召我入朝。”陈将军如此说着时,却没有多少喜色,面容很平静,只对他拱手,“说不定还能在长京再见到先生。” “此战还有多久呢?” “我已派人加急回京,送上我的亲笔信,就看陛下应不应允了。” “原来如此。” 宋游点了点头,眯着眼睛看他。 随即也对他拱手,便笑着转身离去。 脑中一时不知多少念头闪过。 方才陈将军说的,陛下应不应允,是继续领兵北上之事。 此处已经进了塞北,离大晏边境有数百里,可陈将军却还想继续进兵,赶在草原上的冬季到来之前,再深入追击,一举击溃塞北根本。或是等到明年开春再挥兵北上,像是塞北南下进犯一样,去往敌寇深处。 宫中那位想来会纠结一二了。 宋游在长京时便已知晓,大晏皇帝早有北伐之意,此时正是最好时机。 可他又早对陈子毅有所猜忌,此战打完,陈子毅威势又上一层楼,若再进兵塞北,等到得胜归来便是千古奇功。这些年战争蕴养下来,镇北军中尽是精锐,光是人数就已经超过中央兵力了,战力更不是一个级别,多数在陈子毅手中。西域边军倒也是精锐,人数却比不得镇北,面对这么一个又有威势又有兵权还能征善战之人,朝中怎么能不忌惮。 那是远在长京的纠结。 而眼前的陈子毅对此又何尝不知? 当初宋游从北钦山回来,半途遇见陪同两位皇子狩猎归来的陈子毅,他便试探的问过宋游,是否懂推算占卜勘命一道,说是想请教宋游。 哪是想请教宋游? 只是前段时间才在宫中夜宴上与宋游见过面,于是想知道皇帝请了宋游,又特地请他去,是否是宋游精于此道而皇帝想通过这种方法,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造反的命格。当时如果宋游说自己知晓推算占卜一道,怕是接下来就要试探宋游在皇帝面前怎么说的了。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宋游对这位将军也有些了解。 陈子毅多半没有造反之心。 至于他的性格…… 名将大致分有几种—— 有的是为功名利禄而战,大多会在名利丰收时满足。有的是为家国安宁而战,大多会在保得安宁后满足。还有的则是因为喜欢打仗。 不过人本矛盾,少有人是纯粹的某种人,多数人是复杂的,且会变化的。 陈子毅大抵是后两种都有。 比例就不得而知了。 此次继续北上,自然是为了替大晏赢得更久的和平,但像陈子毅这样天生便为打仗而生的人,怕是也迷恋着这种感觉。 陈子毅知晓当今皇帝如自己一样尚武至极,定然愿意北上,又知晓皇帝猜忌自己,不愿自己继续坐大。 还知晓自己去年离京之后,年底便有一支差点被灭国的西域小国使团进京,以邪法刺杀皇帝,竟然瞒过了国师,差点成功。随后皇帝不知是受了惊还是染了后遗症,身体每况愈下,听说上朝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朝中公主得势,一时风雨动荡。却是不知究竟是皇帝刻意为之,布的局要迷惑谁坑害谁,还是确实如此。若确实如此,又不知皇帝还能否有雄心精力来做下这样的决定,或是朝中权力还有几分在皇帝手中。 不知皇帝是否会同意,又不知皇帝是否会在几天后召他入朝,把他害死或换掉,亦或是又布什么局。 可这么走下去,就算一切顺利,古往今来陈子毅这样的人,又可有哪怕一个善终? 双方皆纠结,纠结不已。 “……” 想到这些,宋游神情也略有变化。 “你在想什么?” 身边传来三花猫的声音。 “有趣的事。” 宋游低头小声答道。 “什么有趣?” “不可说。” “我们去哪里?” “去辽新关。” “哦……” 前方天地广阔,不知不觉草原已从青绿转为金黄,倒是蓝天白云依旧,白天的温度刚刚好,正是开启一段新旅程的好时候。 三花猫迈着滴溜溜的小碎步,走在他旁边,偶尔扭头奇怪的看他一眼,枣红马的步伐好似几年也不曾变过,道人不禁伸了个懒腰,也暂时收起了思索这些的心思,只继续往前走去。 历史自有历史的进程。 也总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只是不知千百年后,世人又是如何评说,眼下正在进行的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后人又是如何去揣摩。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三花娘娘与石巨人 “请山神出来!” 清清细细的声音,语气却严肃庄重。 就在这时,河边一颗石头忽然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拨动,竟诡异的颤动了一下。 “请山神出来!!” 还是那般清清细细的声音,却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了一点语气。 好像声音的主人在着急。 又好像更用力了一些。 只见得这颗石头又动了一下,接着是第二下,然后便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竟陡然滚动了起来。 不仅这一颗,旁边的石头也纷纷滚动起来。 “哗啦啦……” 这些石头并不由南向北,也不由北向南,而是从四面八方朝着中间的某一处聚集。小的滚得又轻又快,大的滚得艰难一些,等全部聚在一起之后,便艰难的逐一往上垒积,越垒越高。 “山神出来!!” 声音的主人似乎格外用力,即使不用眼睛看也知道,怕是已经咬起了牙关。 这似乎是有用的—— 石头陡然聚齐起来,聚成人形。 “哇呜……” 一声惊叹之声。 石头兵将已然成型,便站在河边,随着猫儿左右扭头,竟也跟着她左右扭头,像是也长了一双眼睛,在观察这个世界一样。 远方一名道人盘膝坐着不动。 “请山神助我除妖!” 三花猫还记得当初在长京城外、雁回山下第一次见到山神时,道人说的话,如今也有样学样,只是却是对着那名道人说的。 石头兵将毫不犹豫,大步流星,甩着近膝的两条胳膊,朝道人跑了过去。 直到来到道人面前。 只见它高高举起右臂,狠狠往下一砸。 “哒……” 一拳锤在了道人的鞋子上。 “……” 宋游睁开眼睛,低头看了一眼,有些无奈,随即看向旁边的三花猫,嘴上却说:“恭喜三花娘娘,才学了四五个月,就请出了山神,这般天赋即使放在修士众多的上古时候也算是难得了。大多数人,即使天赋好,也往往要修习数年才行。” 猫儿闻言顿时跑了过来,仰头看着道人,整只猫和她召出来的山神差不多高。 哦还不能仰头。 一仰头,就比山神高了一点。 只听她严肃的问道: “你学了多久?” 而旁边的山神见道人不为所动,愣了一下,又见施术者没有叫它停下,便站在道人脚边,一下一下的挥拳打着道人的鞋子。 “哒哒哒……” “三花娘
相关推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数风流人物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天下男修皆炉鼎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