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49章

第249章

狐妖依旧是国色天香的容貌,不似凡尘,脸上明明平静如水,可仍旧能从眉目间看出几分不舍,“同行千里,终须一别,然而此时一别,下次见面,恐怕最快也要在两三年后的阳都了,实在不舍。” “多谢足下沿途琴声相伴。” “该晚江多谢道长允准同行。”晚江姑娘郑重回礼,“听说阳都乃天下第二城,甚至比长京更繁华,便先行一步,在那里等待道长了。” “有缘再见。” 这时侍女也从马车里拿出一个小玉瓶,大概巴掌那么大,笑嘻嘻的弯下腰,递给猫儿:“这瓶子里装的是三花娘娘最喜爱的醪糟汤。原本离开长京时装了一大盆的,如今应该还能倒出十几碗,已经兑好了糖,也够三花娘娘喝一个月了。请三花娘娘务必收下。这既是我们给三花娘娘的见面礼,亦是对三花娘娘相伴与可爱的回赠。” 猫儿只仰头愣愣盯着她。 随即又一扭头,看向自家道士。 “太贵重了。” “那便等到阳都再见后,再将玉瓶还给我们吧。”侍女笑着说,“三花娘娘如此可爱,道长怎么忍心见到三花娘娘一路没有糖水喝呢?” “一路相伴,即使是我们,也对三花娘娘喜爱得很。何况一路上三花娘娘捉兔子也辛苦了。”晚江姑娘也出言道,“若真当做是故人,就请道长不要拒绝我们的好意了。” 猫儿神情严肃,坐得端端正正。 一副绝对不受诱惑的姿态。 “心领了。” “心领了~” 道人与猫一前一后说道。 “道长真是无情。” 侍女只好将玉瓶收起。 双方行礼道别,各自离去,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密林深深,轻而易举就遮蔽了双方视线。 “燕安。” “扑扑扑……” 燕子落了下来。 “先生。” “得请你帮个忙,多辛苦一下,依然隐匿于云层之上,看看我们身前身后,有无妖鬼躲在暗处窥探。人也一样。”宋游说着一抬手,手上便多出两道灵力,一道青中透白,一道白得似雪。 “可要我去监察那位大妖?” “那太危险了,也没必要。” “是。” 两道灵力没入了燕子体内。 “此前我们离开资郡,城中倒是有人行踪有些可疑。随后先生乘船南下,上岸之后,我飞回去沿江找了那名船家,发现他回了资郡渡口,弃船上了岸,往郡城走了。” “你果真聪慧。”宋游顿时露出微笑,虽说他自己也有所察觉,但还是说道,“帮了大忙了。” “不敢……” 燕子声音很低,想来内心是雀跃的。 “这几天得多多辛苦了。” “没什么辛苦的,燕子飞在天上,就像人在地上走路一样,很轻松。” 燕子说完,便飞上了天空。 道人收回目光,亦是继续往前。 两旁皆是笔直的树,中间一条黄土路,弯弯曲曲,看不到头,像是通往未知之处。 道人杵着竹杖,步伐平稳,边走边说:“三花娘娘稍作忍耐,等我们到了郑溪,定给三花娘娘买半碗醪糟来喝。” 三花猫也边走边说:“还是算了~” “为什么?” “要花钱的。” “……” 道人摇头笑笑。 郑溪距此约有一百多里,走走停停,大约花了两日,顺利到达。 第三百七十五章 郑溪传闻 老旧的客栈,感觉头上都在落灰。 店家年纪也不小了,拿着抹布在旁边伺候。 “店里可有醪糟?酒酿?” “可是酒米稀饭?” 店家侧耳听着他的话,用带着极重的地方口音的话回答。 宋游听完也想了想:“可是会醉人的那种?” “那东西哪会醉人?吃再多也不会醉,除非是小娃娃吃多了……” “那便是了。” “只要酒米稀饭?” “煮一碗吧,打两个荷包蛋在里边,店家可会这个做法?”宋游准备给自家三花娘娘解锁一个新吃法。 “晓得晓得……” “怎么收钱呢?” “两个蛋?加不加糖?” “两个蛋,加糖。” “最近糖贵,收十五文钱。” “煮一碗。” “只吃这个吗?” “这边可有特色菜?”宋游对他问道,“就是只有这里有的,别的地方没有的,好吃的东西?” “猫耳朵呗!” “!” 原本正蹲坐在道人脚边、低头认认真真舔手洗脸的三花娘娘顿时一愣,抬头愣愣的盯着店家,连爪子都忘了放下。 宋游也愣了一下。 “猫耳朵?” “哈哈哈……” 店家咧嘴一笑,牙齿都缺了几颗:“用面做的,猫耳朵,这么大一颗……” 店家比划着指甲盖的大小。 宋游这才露出笑容,猫儿也这才收回目光,继续舔爪子。 “怎么收钱呢?” “白水煮加酱油醋,就十二文,炒个浇头呢,就二十文,一大碗。” “要一碗炒的。” “好嘞……” 店家道了一声,便往后头走了。 醪糟荷包蛋最先上来。 店家很实在,也可能是年长者对道人的照顾,宋游虽只要了两个蛋,但也端来了一大碗,给了足够多的醪糟。 “刷!” 猫儿跳上了桌子,直直盯着他。 宋游先拿出勺子,舀了一勺汤,吹了两口气,放入嘴中。 “吸溜……” 猫儿便一眨不眨的将他盯着。 眼睛像是会说话。 宋游也确实接收到了她的意思。 “好吃。” 宋游回答道:“但是甜味很淡。” 这是早有预料的。 宋游从褡裢里拿出一个罐子,里头装着质地细绵、白中透黄的糖,正是白沙糖。 但是他却不急着放,而是又从褡裢中拿出三花娘娘的小碗,先舀了一颗荷包蛋在里边,然后把碗中的醪糟大多都舀过去,最后舀着汤将之填满。 “煮过的醪糟毒性小,所以三花娘娘可以吃一大碗。” “?” 猫儿低头看着碗里,又抬头看他,缓缓将头歪起——自己的碗这么小,一颗荷包蛋就占了一半,又怎能叫做一大碗?不还是只有半碗吗? “三花娘娘吃完之后,还可以再给三花娘娘吃一碗。”道人无奈的说着,这才从罐子里舀了一勺糖,放进小碗中。 猫儿便紧盯着他的动作,并随着他的动作微微仰起头。 “够了,肯定很甜。” “喵!” “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糖。况且我们带的糖并不多,直到走到阳都前,我们可能都只能买到红糖,三花娘娘要省着点吃。”宋游一边说着一边用勺子在三花娘娘的小碗中搅拌。 停顿了下,稍作思考。 想加一句“而且这种糖很贵”,觉得若是这么一说,三花娘娘肯定就会被说服了,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只对她说:“倒是可以去野外取蜂蜜,看三花娘娘本事了。” 三花娘娘善于纳谏,只是在他收起糖的时候,又喵了一声。 “我没有三花娘娘那么爱吃糖,只需有一点点甜味就够了。”宋游说着把小碗缓缓推给了她,是满满的荷包蛋与醪糟,“小心烫。” “……” 猫儿盯了他许久,才凑了过来,靠近试探了下醪糟蛋的温度,又闻了闻味道,便伸出舌头舔着。 “如何?” “呜呜呜……” 猫儿一边烫又一边吃。 想来这碗热的醪糟带给了她全新的体验。 这时店家又端着碗来了。 “猫耳朵来了!” 三花娘娘也停下动作,抬起头来,看着店家端上来的碗。 “哟!” 店家笑呵呵的,放下碗,看着正进食的三花猫:“先生的酒米蛋是特地给猫儿点的?” “她爱吃这个。” “先生对猫儿还好呢!” “多亏她陪我游历天下,不可亏待了她。” “先生从哪来?” “逸州来……” 宋游一边答着,一边看向店家端上来的猫耳朵。 是满满一碗小面食。 看起来像是将面切成指甲盖大小的丁,随即用手指捏压成的,面食卷曲起来,也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上面还有纹路,不知从何而来,煮熟之后略微半透明,还真有点像小动物的耳朵,也许是因为外形相似,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也是满满一碗,上面加了浇头。 看起来很滑很有韧劲的样子。 宋游将之拌匀,尝了一口。 果然爽滑筋道,味道很是不错。 宋游舀起一勺,递给猫儿:“猫耳朵,三花娘娘可要尝尝?” 猫儿顿时把脖子往后缩,目光盯着他递来的勺子,一声不吭,只是一扭头,避过勺子,又低下头去吃自己的醪糟蛋了。 “呵呵呵……” 店家便在旁边看得笑。 年纪大了,也愿意看这些。 左右现在店里无人,他干脆便在旁边桌旁坐下,侧身面向道人,与他说话闲聊,问他来这边做什么,要去哪里,与他谈些神仙鬼话。 宋游也乐意与他聊天。 直到一碗猫耳朵吃了一半,宋游也与店家聊得挺熟悉了,便恭维一句:“店家手艺真当不错……” “嗨,我们小地方,没有什么好吃的,就这几样东西,这东西吃了很顶饿,先生吃得惯就好。” “在下来时路上,曾听说过一个传闻。”宋游暂时停下来说道,“说是在很久以前,隐江有水神,水神有个什么物件,被人给得了去。在下对这种事情最感兴趣了,不知店家可有听过?” “这就是咱们这儿传的!” “确实,我问给我讲故事的人,他也说不清楚,不过也说是在郑溪这边听说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都是古时候的事了,哪个又知道是真的假的?只是都传是真的,传得有名有姓的嘞!据说那人还有后人传下来,也有名有姓的!” “是吗?” 这位老店家比南画县那位店家实在许多,没有叫宋游买茶之类的,只调整了下坐姿,便开始给他说来。 “说是古时候有个人,具体什么时候小老儿也说不明白,有说是八百年前,也有说是千年前的,那人好像叫伯树还是什么……” “伯树……” 听起来便像是古人的叫法。 “对!伯树!这个人有些本事,说是修道的,反正懂法术,也非常讲信义!”店家对他说道,“据说有天他去江边钓鱼,天气热,中午就在江边树下睡了一觉,说是梦中迷迷糊糊有个人从江里边走出来,听说过他的大名,便请他帮忙还是带信,反正什么说法都有,要去海中间,而且给了他一把刀子,告诉他,只要拿着这把刀子走到海边,对着海水割一刀,海水就会自动分开,他在水中也不会被淹死。” “神奇。” 宋游适时附和一句。 “都是传的……” “请继续说。” “这个人梦中答应了,可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真的有把刀子,心中疑惑,但都答应了,不好反悔,便也真的去了。”店家说道,“去了海边,跟梦中的人说的一样,对着海水割了一刀,海水就分开了,走进去之后,海水合拢,也淹不到他,说是在海里和在地上一样吸气。到了海中间还被海里的龙王招待了,之后走回来,因为路途太远,路上又有瘴气,走到半路就生了病,强撑着回到家后,就一病不起,但他还是把这件事情讲给了他的妻儿与邻居们听,并叫儿子去把刀子还给江中水神,说完就死了。” “他儿子没还?” “正是!他的儿子没有他那么讲信用,听说这把刀这么厉害,等把老子埋了之后,就把刀藏了起来,自己也去了很远的地方。那水神再厉害也不能跑到离江水很远的地方去找他啊。”店家讲得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后来水神大怒,隐江就改了道,不知冲垮了多少田地,好多人都遭了殃,再后来据说水神就被老天给收了,那家人这才又回到郑溪,后来还当了官。” 店家讲得兴起,宋游也听得津津有味。 哪怕店家口音重,说得模糊,不过半听半猜,也差不多能知晓意思。 这种故事听来有种明显的古典风味。 古典之处在于一切都很简单,也很缺乏细节,但若是自己去填充,去想象,便是妙趣无穷。 在那年头的民间怪谈中,人们好像格外注重信义名节,信任一个人很简单,欺骗一个人也很简单,固然有那年头的人更单纯的原因,不过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几百上千年的传闻中丢失了细节。 就好比没有人知道水神为何找上伯树,又是怎么说服他的,双方有什么利益交换,最后伯树的儿子又是怎么逃脱的水神追捕,水神又是如何因此一步步被天宫罢黜的。 就包括伯树去海边。 故事中好似今天出发,明天就到了,其实宋游知道,这里离海还有上千里,山水重重,烟瘴弥漫,其实走起来十分艰难。 简单化了,就变得浪漫。 宋游品味了一会儿,这才又问:“方才店家说,他们家当了官,还有后人传下来,也是有名有姓的?” “因为水神没了,隐江就经常变脸,江里边又常常有些水鬼水妖害人,甚至有的还爬上岸来害人,那姓郑的一家人得了水神的刀子,就能够命令隐江的水,水妖水鬼也都害怕,后来官府就封他做了官,专管隐江的水。” “后来呢?” “后来这家人越坐越大,枝繁叶茂,只是后来子孙无能,一代比一代的法术低,那刀子也没有以前威力大了。再到后来,太祖起兵,说是从这里过的时候,军队扎在城外,太祖就住在他们家里,当时的郑家家主和太祖吃了一顿饭,就跟着太祖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跟着太祖走了?” “那可不?” “从龙之功啊……” “啊?” “从龙之功,就是跟着皇帝打天下的人,功劳很大。” “可不是嘛!” “这家人还在吗?” “还在啊,现在也是咱们郑溪的第一大族呢,还被封了爵!只是当时的家主没有回来过,那把刀子也就失传了。”店家说着一笑,“所以说是有名有姓的嘛,只是这么多年了,那家人自己都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了,说不定只是哪个后人瞎编的,哪有那么厉害的刀子来……” “倒是有趣。” 宋游点点头,陷入思索。 猫儿则已经将半碗汤水都喝尽了,开始吃醪糟与荷包蛋,听见他们在讨论自己的刀子,抬头瞄了一眼店家,很快便继续低下头舔舐。 这把刀这会儿正放在她的褡裢中。 第三百七十六章 镖师偶遇 郑家家主携分水刀从龙而去…… 宋游一边吃着猫耳朵一边思索。 大晏太祖是个极有能力和魄力的帝王,人格魅力爆表,寻常人应当很难想象,在他刚刚起兵之时,很多追随者都只是和他吃了顿饭,或者是和他同睡一晚彻夜相谈,便决定将身家性命皆托付于他手,与他共谋大事,从此生死无悔。 而在霸业成就之后,大晏太祖也展现出了难得的胸襟,当初那群开国元勋,在历代开国元勋中也算少有的能善终的了。 加之宋游通过自家扶阳祖师对大晏太祖的了解,他更愿意相信当初那位郑家家主是战死了,这才没有回来。 那时候天下群魔乱舞,什么妖魔鬼怪都冒了出来,就连神灵也下界为乱,郑家家主持分水刀从龙而去,战死也很正常。 理性判断,大晏太祖既不会因为分水刀而谋害于他,也没有必要谋害于他,扶阳祖师还在,大晏太祖应当也不敢做这种事。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郑家家主死后,那柄分水刀又归于何处。 也不见得一定落入了皇家手上,也可能流落民间,或者落到了妖魔手上。 若是流落民间、流落到妖魔手上,最后跑到了塞北去,虽然概率不大,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就没有什么探究的必要了。 可若是落入了皇家手上…… 那它便可能跟随大晏初期时那一场天宫变动、神灵更替而流入天宫,也可能依旧留在凡间皇家手上。 难怪连周雷公都不敢多说…… 若是天宫将分水刀交到塞北妖魔手上,这一届天宫实在该亡,若是朝廷所为,不管是国师还是帝王,亦是难以饶恕的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鉴昭行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凄子开发日志   突然暧昧到太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