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龙王的岛屿栖身,从此龙王依旧是海中之主,他们也只占据龙王不常来的一座岛屿罢了,互不干涉,而龙王从今往后,也不可再在海面上生事,危及海运,如何?” “你又是谁?” “姓宋名游,字梦来,大晏逸州灵泉县道人。”宋游这次讲得更详细,稍作停顿,“传自伏龙观。” “好一个伏龙观!胆大包天!” “取蛰伏之意。” “若本王不听呢?” “危及海运,便取降伏之意。” “狂妄!!” “轰隆隆……” 天地间风雨大作,雷声震耳。 数百丈的巨大躯体漆黑如墨,鳞片闪耀着光,在云层中翻滚盘绕。 两名大妖亦是严阵以待。 然而风雨雷声终究是停歇了。 海龙王虽在海上修行,也知晓上古时期大晏修士的厉害,若这两名大妖,他还有一争之力,甚至借助天时地利可占上风,然而再加上这个连这两头白犀也畏惧不已的道人,他实在没有把握。 只从云中传来声音,威严依旧: “何为互不干涉?” “海龙王划出龙宫行宫,道场渔场,他们不得轻易前往。龙王本是海蛟,本在水下修行,他们在水上,若无特意冒犯,本就互不干涉。” “你说话他们可听?” “……” 宋游便没有回答了,只看向两位大妖。 “仙师与我们有大恩大德,我们自然谨遵仙师法喻!” “你这蛟蛇!我们本就是陆地上的生灵,来这里本就没有任何恶意,只想安心修行,若非你屡次三番来挑衅,谁会去水里寻你的麻烦?” 两位大妖的声音亦是如雷贯耳。 “若来水下,必诛尔等!” 海龙王沉声说着,忽然一声嘹亮悠长的龙吟,巨大的身影陡然自云端俯冲而下,数百丈的身体在空中招展,由雷云冲入大海。 暴风雨逐渐散去,海上风浪也渐渐平息下来。 好似几个眨眼,便已拨云见日。 阳光洒下来,海上水汽未消,竟在空中架起了一道彩虹。 小舟就位于彩虹之间,彩虹又在两名白犀巨人的腰间,远处巨人的四条腿好似擎天之柱,是三花娘娘将脑袋仰到最高才能看到头的,而道人只站在船头盯着大海之下,已然看出了—— 这头蛟龙脾气很差,喜怒无常。 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守信便斩之 无声无息间,巨人陡然变小。 只一个眨眼,两名擎天巨人便变到了常人大小,甚至比他们最先出现在业山、用人身示人时还小一些,以和宋游身高齐平。 海面在他们脚下有如平地。 “见过仙师。” “多谢仙师。” 两人齐齐对宋游行礼。 “好久不见。”宋游也对他们回了一礼,叹息说道,“看来这海外也不比大晏容易。” “人道天下,哪里都不容易。”一位大妖说道。 “仙师说要寻什么土?”另一位大妖问道。 “五方土之一,东方土。” “那土在什么地方?若不知晓地方,可要我们帮着寻找?若知晓地方,何须尊驾亲自去取,我们两个便去替尊驾取来!” “那也不必。”宋游看向他们,“二位与海龙王的争端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就是我们先前所说那样。”一位大妖说道。 “那蛟龙自大又虚荣,性情乖张,反复无常,明明是一条水蛟,却偏要变得与真龙一样,让大晏沿海与海上诸国皆把它当做真龙膜拜。兴许只是不满我们能看穿它的真身,也兴许是怕我们抢了它的风头。”另一位大妖沉声道,“不愧是海外蛮荒之地的妖魔。” “那这段时间海上的风浪呢?” “多是那蛟龙为之。” “为何?” “也许是奈何不了我们,便拿海上过往船只撒气,也许是觉得我们从大晏来,便对大晏的船只感到厌烦吧。” “……” 宋游听完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对他们说道:“罢了,毕竟他先来这里,这里也确实是它的道场,你们闯进来,引发他不满也是正常的。海上灵韵充沛之处不少,如今既已与它定下了互不干涉协定,便看他遵不遵守了。” “谨遵仙师法喻。” “这附近有两座岛,一座大岛,乃夜叉国地界,一座小岛,乃群兽国地界,不见得能有你们先前选的两座岛屿好,却也灵韵充沛,以我看也是海上少有的玄妙之处。”宋游对他们说道,“我先去取东方土,在这段时间里,你们可以隐匿身形,先去探查一番,选一选,选好之后,我自会替你们去与岛上的民众说,若你们愿意行神灵之职,兴许还能换来一些别的好处。若不喜欢,我再为你们寻别的。” “敢问仙师,何为神灵之职?” “也不说神灵之职,只是你们若选中这两座岛,占了别人的地方,自然要保一方水土风调雨顺,此乃理所应当之事,以二位的本领,也只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宋游说道,“你们保了一地风调雨顺,当地生灵自然供奉你们,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嘶……” 两位大妖愣了一下。 似乎这才醒悟过来,这里已是神州海外,远离大晏,不再是天宫的管辖范围了。 天宫看不上这点小信仰。 神灵也管不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多谢仙师!” “同理,海上若再起风浪,有船只从你们面前过,也可以略微出手帮忙,跑船的人最敬神灵,若你们保能航运顺利,无需多说什么,只需稍稍显露真身真容,一来二去,海上自然有人敬奉你们。”宋游早在业山之时就知晓他们脑子转弯不顺畅了,也不吝于提个建议,“这些香火气也算是弥补海上比起神州仙山洞府的不足之处。” “可若风浪来自于那头蛟龙呢?” “斩之。” 宋游说着从手上掏出一张符,随手往前一扔,符纸便飘在空中,飞向两位大妖:“只是寻常火符,却是我之灵力所化,一旦它被动用,就算我在万里之外也能有所感应。但前提是,他真的兴风作浪,危害海运。” “多谢先生!我等记下!”一位大妖接过符纸。 “待我取完东方土,再在这里相遇。” “再敢问仙师,我等何时能再回神州呢?”另一位大妖问道。 “你们还想着回大晏啊?” “自然想……” “时刻都想!” “呵……” 看来故土难离的思想不仅深入人心,只要是在那片土地上成长的,无论是人是妖,都受其影响极大。 也许是文明的力量。 见过世间最璀璨厚重的文明,又怎能容忍自己居于蛮荒之地? “还是那句话,若哪天感觉神州天地骤变,若愿意,就可回来助我一臂之力,若不愿意,便静待一些时日,悄悄回大晏探查,若天宫有了大变你们就可以回来了。”宋游悠悠说道,并不要求他们回答,说完这番话,便划动了船。 小舟在海中转向,渐渐远去。 只留两位大妖踏波相视。 …… 海上已是风平浪静,蓝天白云,小舟在海上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彩虹也渐渐落到了身后。 三花猫仍旧睁大了眼睛。 白犬则站在船中,兴奋无比。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多亏先生,真是多亏先生,能见龙王与大妖相斗,能与先生这般神仙人物同行,见此风景,此生无憾矣……” “在下只是会些法术罢了。”宋游依旧平静,“能与足下同行,亦是在下之幸。” “可惜小人国已近了,不能与先生多伴一程。想来先生所见过的天地,定是白某从未见过的广阔。”白犬摇了摇头说道,见了海龙王,见了能与海龙王争斗的大妖对道人恭恭敬敬,也见了道人逼退海龙王,可他最在意的,却不是道人所会的法术,而是道人曾见过的广阔天地。 “陆上只是比海上多山多水,若论广阔与壮美,其实难分高下。不过是不同的风景罢了。”宋游如实说道,“我们到了海上之后,一路走来见过的风景也常常使我们所震撼。” “先生是个妙人!” “足下过奖。” “前边十来里,有一层大雾,听说在大雾之中,海上许多厉害的妖魔神怪也不见得能分清方向,大雾里面又有许多孤岛,好似迷宫,向来只有有缘之人机缘巧合之下才能到达小人国。不知别地是否有人找得到路,总之在三国,却只有白某知晓怎么走怎么去。” 白犬开始向宋游说起那小人国: “三国的贤士们都说是白某知晓路线,甚至有传白某被小人国授予了进入的咒语经文,只是因承诺而不肯外传,呵,其实都是谬传。在下当初进去也是机缘巧合,只是与小人国的国主、名流们都聊得来,后来离开之后,不知怎的,自然而然便知晓怎么进去了。要说保密,白某自然按着小人国的大人们交代的,从未往外泄密,可真要白某说怎么走,其实白某也是说不出来的。” “定是足下与之有缘,又有一颗难得的通透之心,才能随意进出。” “先生是夸奖。只是先生还真别说,以小人国之奇异,这些年来,若有恶妖猛兽到了那里,定是一场浩劫,可这些年来,却从未有过。” “那也是神奇……” 宋游对其越发感兴趣了。 如白犬所说,前方海上已隐隐可见一帘朦胧,像是天边水汽。 往前十里,便到了雾中。 雾中有所奇异,难辨方向。 白犬为他们指着路。 再往前,便是无数孤岛。 这些孤岛有小有大,有的是青黑色的石头,有的是土黄色的焦土,都寸草不生,其中水道最宽好比大江,最窄好似溪流,宋游依然按着白犬的指引在这些荒岛之中穿梭。 迷雾茫茫,不见天日,但随着天光渐暗,也知晓快到黄昏了。 “走到这里,就到一半了。看着时间也快天黑了,烦请先生在此停下,按照我们先前所说,由我先去询问小人国的大人们。”白犬并不因宋游此前展现出来的法力神通而调整原则,“不过白某已大致看清先生为人,可向先生保证,定用尽浑身本事,为先生做说客。” “足下如何过去呢?” “渡水即可。” “便多谢足下。” 一人一犬相互行礼。 随即白犬毫不犹豫,转身噗通一声,便跳进了海水中。 大雾茫茫,白犬在水中游动,只一会儿身影就模糊了,再转一个弯,便看不见了。 “……” 宋游收回目光,微微一笑。 这位倒真像一位名士。 有约定,自要履行。 于是原地坐下来,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什么可看的,便低下头,只见三花娘娘端端正正的坐在船上,一条尾巴在身后左右扫着灰尘,也注视着白犬最后消失的方向。 三花猫似有所感,忽然扭头,与宋游目光对上。 “三花娘娘在看什么?” “在看那根狗儿足下。” “三花娘娘似是有所感想?” “感想!!” “感想。” “……” 三花娘娘眼睛大而圆,灵动的闪着光泽,似乎犹豫许久,她才又转回头去,不看宋游,只传来声音:“那边的猫儿国家和狗儿国家,他们看起来好像比三花娘娘要聪明……” “怎么可能?” 宋游想也没想的说。 “喵?” 猫儿再次扭回了头。 “不是只有一种聪明才叫聪明,聪明有多种多样,每个人的智慧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面。”宋游低头与三花猫琥珀般的双眼对视,“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擅长学法术,这是一种聪明,是我的聪明。可狐狸能把我们骗得团团转,是狐狸的聪明,国师治国安邦无所不能,是国师的聪明,既不能因为他们斗法不如我,就觉得没我聪明,我也从未因为不如他们更善于谋划,而觉得自己不如他们聪明。” “那三花娘娘呢?” “三花娘娘自有三花娘娘的本事。” “……” 猫儿睁着大眼睛盯着他,眼光闪烁,却是说道:“这句话我好像听过。” “那就是又听了一遍了。” “那厉害呢?” “厉害也是一样。”宋游随口说道,“有人文韬武略,有人才华过人,有人意气风发,在一个方面引领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那三花娘娘呢?” “三花娘娘捉耗子天下无双。” “!” 猫儿神情顿时一凝。 就连眼睛都缩了一下。 道人则已经笑哈哈的躺了下来,就躺在这孤岛之间,无边海面上,不去想那白犬去了哪里,不去想小人国能否答应,只任天色渐晚,任猫儿跑到他身边来与他同卧,舒服惬意的睡上一觉。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花娘娘快乐国 已是黑夜了。 大雾茫茫之下,不见星月,唯有天地朦胧,比伸手不见五指略强一点,显出今晚似乎是有一轮明月的。 三花娘娘借着船头的坡度,悠闲的躺着,一条毛绒绒的尾巴晃来晃去,吸引着她眼睛左看右看,不时往旁边扭过头,看一眼已经熟睡的道士。 此时她心里已不再纠结自己在猫儿里是不是算聪明的,因为三花娘娘捉耗子确实天下无敌。她只是又想起了白天遇到过的海龙王与大妖。 那是数百丈长的龙王。 冲天而起,头已入云端,尾巴还在海里,俯冲而下,亦连通天云与地海。 那是百丈高的白犀巨人。 腿脚如擎天巨柱,目如星月,仿佛可探手摘星,挥掌而拨开云雾。 又想起了海上跃出海面那些巨鲸。 “真大呀……” 三花娘娘眼光流转。 不知何时,天地起了一阵妙风。 这风妙啊,吹开了玄雾。 瞬间拨云开雾,天地一片清明。 头顶正挂着一轮明月。 月光洒在海面,洒在船头。 三花娘娘半躺着,刚好与明月对视。 月亮上有环山也有大坑,就连裂纹也清晰可见,山纹像极了一只耗子…… 三花娘娘睁着眼睛看着明月,心里胡思乱想,一时想着自己变得比白犀巨人更大更了不起,抬手摘下明月,一时想着自己去了月亮之上,看看那上面的耗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时想着别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慢慢眼睛变重,不听使唤,眼前便又失去了这轮明月。 不知不觉,水涨船高。 四周迷宫般的荒岛其实大多不高,海水一涨上来,便淹没了大半,只有少数大岛与较高的岛屿,才能继续保持在水面之上。 迷宫顿时消失了大半。 “哗啦……” 海浪一层层拍来,却不惊扰人的睡眠。 小舟随波摇晃,缓慢前行。 只有燕子睁着眼睛,注视着这一幕。 船只摇晃得也轻柔缓慢。 三花娘娘好像做了个梦—— 梦中自己还是在这条小木舟上,可似乎却已修行有成,变成了一头大猫,比老虎还大,道士在自己面前睡着,还没有自己的尾巴大。可不知怎的自己都已经变得这么大了,这条船还是能把自己装得下。 就连那燕子好似也变大了。 燕子本身道行就比三花娘娘要高的,自己都修行有成了,燕子也修行有成了也很正常。 可难道这艘船也修行有成了? 三花娘娘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 直到天色渐亮,有海鸟声。 三花娘娘把捂着眼睛的小爪子挪开,光线刺激得她眼睛眯了又眯,瞳孔几乎缩成了一条线,只看见外头已经没了白雾,还似乎有了陆地,而且不是荒岛那样的陆地,就连忙又把眼睛给捂住了。 “喵?” 三花娘娘又把爪子挪开,看向外边。 果然远处有了一片陆地。 似乎是一个不小的岛屿。 岛上离海近的是一片沙滩,是她喜欢的那种沙滩,远处则是茂密的丛林。 “咦!道士!” 三花猫第一时间往身后看。 船上空空如也,却不见道士踪影。 “喵?” 三花娘娘有些疑惑了,连忙站起身来,在船上跑来跑去,左看右看。 到船头看岛屿,到船尾看海底。 都没有找到道士的踪影。 而道士的竹杖还在船上。 等她开始有些慌乱时,回到船中,却忽然从身后传来了道士的声音: “三花娘娘何故惊慌
相关推荐:
总统(H)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数风流人物
差生(H)
云翻雨覆
痞子修仙传
吃檸 (1v1)
蔡姬传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