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85章

第285章

近来,说道,“在下此来,是与两位道别的。” “白公要走了吗?” “是该回去了。”白犬对他们说道,“依白某看,先生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回群兽岛了,虽然小人国诸位大人们都热情相待,但白某只留在这里每日光是水食就要几人伺候,也不便久留,于是来与先生道别,这就回群兽岛去。” “可要我们送白公回去?” “万万不可。”白犬立马说道,“先生有大事要办,白某怎敢耽搁?” “……” 宋游沉吟了下,这才点头,与之拱手行礼:“那便多谢白公为我们带路了。” “哈哈哈,白某已然看清了,没有白某,两位也是能走到这里来的。”白犬哈哈大笑,“何况跟随先生同路,一路之见闻壮阔奇妙,乃是白某在海上漂泊半生也不曾见过的……罢了,就不说谁更占便宜了,便算是扯平了吧!如此洒脱一些!” “白公真是好风采。” “告辞。” “慢走。” 白犬并不多留,只环视了一圈风景,吹了下海风,随即与道人互相行礼,刚刚才费尽力气爬上了山,一转身便又下山而去了。 宋游站在山边凝视着它的身影。 猫儿亦是伸长脖子把它盯着。 直到白犬的身影消失在丛林间。 “它好像很厉害!” 三花娘娘认真的说道。 “是啊。” 道人点头小声附和。 君须知万类不齐,有人类而不如怪者,有怪类而贤于人者,不可执一论也。 …… 当日上午,他们也离岛而去。 宋游忽悠着三花娘娘变成人形,想看她会不会变小,发现没有变小,虽然遗憾,却也正好又忽悠她划船出海,自己躺在船上看风光。 按着小人国的指引,再往南走,是胡须国。 这里的人与小人国常有往来,也学习了小人国的文字语言,自然也对传说中的天朝上国十分敬重。之所以名叫胡须国,则是因为这里的人无论男女嘴巴两旁都长着一缕小胡须,他们习以为然,不觉得影响美丑。 与夜叉国、群兽国、小人国的情况一样,最近一年海上风浪频繁,他们也因此受灾严重,好在胡须国的人都精通游泳,才少有人员伤亡。 然而胡须国却有另一难—— 原来那海龙王平日里爱吃胡须国的百姓,原先规定每年胡须国都得以九十九男子与九十九女子到海边敬献龙王,胡须国没有任何办法,只好每年都请国中老者病者前往海滩,可这一年多以来,海龙王不知是心情不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已经来胡须国好几次了。 每次便都是一场浩劫。 这胡须国本是群虾化作,海外蛟龙吃虾是常事,这既是海外之事,也是海中妖族之事,宋游倒不好因此去寻海龙王的麻烦,但在他们苦苦哀求下也答应他们为他们寻一个靠山。 再绕一圈,又有几国。 皆是稀奇而有趣。 如今东方土已被取走,就在宋游身上,其中灵韵玄妙尽可慢慢感悟,而这片海域,便是东方土灵韵玄妙的结果,于是在感悟东方土灵韵之时又用肉眼清晰观察它的结果,互相印证之下,自然变得更容易。 此间亦有大修行。 另一方面也是将这片海域转一圈,用眼睛看一看,也花些时间来等一等,看自己取走东方土后这片海域都会有什么变化。 不出所料,此地灵韵消散的速度很慢,短时间内带来最大的变化是此地失去神秘,可能会有更多的闯入者,这对于群兽国、胡须国、小人国等国度可能会是一场灾难。此后会有一段时间,灵韵减弱,也会造成一些影响,直到天地重新蕴养灵韵玄妙的速度追上东方土失去带来的影响。 对于前者,宋游布阵以隐之。 对于后者,便得从东方土中再引出一些灵韵来,封于此地,保证这些奇异的国度照旧运转。 既然自己来取东方土,是提前,也是缘分,便尽力将严重的后果都给避免掉。 也免得给此地带来一大劫。 费了不少时间,也长了许多见闻。 第四百三十三章 仍旧疑是神仙 海洋蔚蓝无边,一艘小舟飘荡其中。 船上有人躺着,有人划船。 隐隐传来说话的声音。 “三花娘娘划船技术越发熟练了啊。”宋游懒洋洋的躺在船上,宽大的斗笠将海上烈日完全挡住,他抱着一颗椰子,以细竹管吸着,看着那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划船的女童,“乍一看我还以为是个从小在海上生活的老渔民呢。” “三花娘娘很厉害!” “不仅厉害,而且划得很快。” “对的!划得很快!” 小女童闻言立马加快了划动的速度。 “三花娘娘不会累着了吧?” “三花娘娘不累!” “倒也是,三花娘娘如此厉害,怎么会划一会儿船就累着了呢?”宋游说着转头看了一眼,指了个方向,“往那边走。” “好的!” 小女童使劲往前划着。 那边有几块礁石,堪堪露出水面。 礁石上坐着两道人影。 两道人影皆强壮而有力,盘坐在礁石上却一动不动,不知坐了多久,远远看去,只见得周边灵力汇集,而他们宛如石塑。 “咣……” 小木船撞到了礁石。 小女童不免一惊,连忙侧身去看。 还好船没有坏。 两道人影则已经睁开了眼睛,动作几乎一样,同时起立,向道人行礼: “见过仙师。” “我等恭候仙师已多时。” “那两座岛屿两位可还满意?”宋游也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像极了一个老渔民,只是却不等他们回答,便又继续开口说,“以在下看来,两位作为当世少有的大妖,本体便有山岳那般大小,那两座岛屿作为两位的道场,实在有些憋屈了。正好在下这段时间行走这片海域,发现这一整片区域有大大小小诸多海岛,都灵力充沛,灵韵玄妙,正好在下从中取走了东方土,也不知未来有何变故,便请两位替我留在这里,照看一二吧。” “仙师意思是,这一大片海域的海岛都划给我们作为道场?” “那海龙王可能同意?” “为了替代东方土的效果,我已在这片海域布下大阵,从今以后,外界的生灵都很难以进来。”宋游如是说道,“两位若愿留在这里,便需抽空替我维护这方大阵,不要使之灵力枯竭。替我照看众多海岛,使其风平浪静,同时若哪国因灵韵消减而起了大乱,也及时通知我。还要替我监看着海上航运,若那海龙再兴风作浪,从此以后,这大海两位就可来去自如了。” “原来这段时间这方天地灵韵的变化乃是先生为之。” “我等愿意。” “没有什么好交代两位的了,只愿两位在此安心修行,莫要作威作福。也算不辜负我了。” 宋游抬手在空中写字,写出两个符文,光芒竟是凝而不散,再随意挥一挥手,便飞向了两名大妖,便是操纵法阵的凭证了。 与这般大妖,也无需多说。 “多谢仙师!” “定不辜负仙师大恩!” “仙师请放心,若那蛟龙违背信诺,再在海上兴风作浪,不必先生出手,我们两个拼尽全力,也要将它诛杀于这片海上!” 两位大妖都对他郑重说道。 “也多谢两位。” 对他们的品德,宋游还是信任的。 当初在业山就领教过一次了。 “走吧,三花娘娘。” “好的……” 小女童将船桨倒推,便使得小舟往后退去。 道人站在船头,掐印施法。 “嗡……” 远方海天之间逐一亮起光泽。 在那远得看不见的地方,好似有一方方无形的幕布,自天空垂落,又自海上升起,海上的岛屿一座座或是被雾气氤氲,或是扭曲变换,一时像是成了海市蜃楼一般,再一会儿,便都从海上消失不见。 小舟慢慢驶进无边大海,很快就成了个看不见的小黑点。 此时海上比刚来的时候要凉了许多。 纵使仍旧是个晴天,阳光灼热,照在衣服上,透进来的温度也弱了许多。 “快立秋了啊……” “快立秋了?” 划船的小女童瞬间捕捉到了重点,手上动作仍旧不停,却直直把他盯着。 “是啊。” “那三花娘娘就又长一岁了。” “可不是嘛。” “这是几年了?” “明德九年了。” “九年了……” 三花娘娘眼睛看天,算了一下。 就算是从自己遇见道士、可以变成人那天开始算起,都已经八年了。 怎么还是没有长高多少呢? 三花娘娘一时有些苦恼。 道人则已经拿起了鲁知县赠送的鱼竿,在船中水盆里找了一条小鱼,穿上鱼钩,便也学着此前的三花娘娘,在海上垂钓。 …… 浪州,岚安县,县衙。 今日县衙有客来访。 据说是从阳州来的海商。 阳州向来富庶,海商冒着风险,更是好比去海外捞金,赚得盆满钵满,鲁知县不知这群富商为何会跑到自己这个偏远地方来,但既然人家都恭恭敬敬提着礼物登门拜访了,他也没有拿捏官架子,而是热情迎接。 双方一聊才发现—— 这群海商竟是前两个月才从长臂国回来的。 这可不得了。 近一年多以来海上风浪频繁,好多都是足以把船掀翻的大风大浪,还有人在风浪雷雨中见到过巨大的龙形身影,都说是海龙王发怒。这一年多以来沿海各地只听说海商们烧香拜神越发频繁,可但凡拜的神真的管用的、平常也敬奉得殷勤的,得到的启示也只是这段时间不要出海,还没有听说哪里有人敢于出海和从海上回来的。 更别说长臂国这么远了。 鲁知县本不是科考出身,对商贾也没有任何轻视,反倒早年也曾经商,很佩服这些有胆识的人,于是与之详谈。 这一谈便更不得了了。 听说他们滞留长臂国长达大半年,在海上风浪趋于平静后,便鼓足勇气出海,却不料一路仍是风险重重,众人斩过夜爬船身的海妖,也曾智退过比帆船还大十倍的海兽,遇见过风雨,甚至亲眼见过海龙王。 回到阳州后,大家都后怕不已。 既休息了一段时间以安神,同时这段时间以来,也常常有阳州的海商来寻找他们,向他们打听海上安全与否,一时也走不开。直到最近闲下来了他们才抽空来到这里,却是有事来请教鲁知县。 鲁知县听得敬佩不已,又十分疑惑。 不知这群阳州的海商跑到浪州这偏远之地来问自己一个知县,是想打听什么。 “知县大人有所不知,当初我们在海上遇到海龙王,那日海上风浪大作,雷霆万千,有一面巨浪朝我们拍来,活像是一面山一堵墙,当时我们全船的人都以为命将休矣……”贾船主睁大了眼睛,仿佛仍被当时景象所震撼,“却见一道刀光劈开了巨浪,我们向着刀光看去,刚好,就有一道雷光映出了那边的景象,只见海面上飘荡着一艘小木船,船上站着一个道人和一名小女童。” “哎呀!那定是遇到神仙了!” “我们也这么觉得。”贾船主说道,“等到白天风平浪静后,我们将神仙请上船来,热情招待,询问神仙名讳,神仙却不肯承认,只说自己是从逸州来的一名修道之人,说是从浪州岚安出海的。” “逸州道人?” 鲁知县忽然愣了一下。 “正是。”贾船主点头道,“我们与神仙分别之后,都很后悔,没有问清那位神仙高人在逸州那座宫观修行,不说为他立庙塑像,至少等以后老了不跑船了,得了闲,得去逸州宫观上几炷香,还个恩情。后来回到阳州之后,我们越想越悔,再加上别的海商也说我们该问清楚,思来想去也只好来岚安县问一问知县大人了。” “那位神仙高人长什么样?” “样貌年轻,身着道袍,气质出尘。”贾船主说道,“神仙身边有只三花猫,初见之时又是一位身着三色衣裳的小道童,还有一只燕儿仙。” “……” 鲁知县陡然愣住了,睁大眼睛:“你说那神仙高人只一刀劈开了山一般高的浪?只说一句,海上便开雾见日?” “知县大人见过高人?” “何止见过……” “哦?” 贾船主顿时喜色连连:“想来知县大人也必定知晓神仙高人在何处修行了?” “自然知晓。” 鲁知县愣神过后,倒也没有隐瞒。 只是他也忘了那间道观叫什么了,只记得在灵泉县,又听那位道人说在阴阳山,便如实告知给海商,让他们有心的话,今后便去寻找,随即又连忙抓着贾船主的手,问起他那晚的经过。 一时不禁一阵恍惚。 相谈许久,才将海商送走。 随即鲁知县独自一人留在屋里,仍忍不住来回踱步,忽然想起了自己听闻过的不少神仙故事—— 故事中人,少有一眼就认出神仙的。 最多像是自己一样,觉得那是一个有些道行的修行高人,就算很有眼见的了。 可又哪有修行高人能举手止风浪的? “肉眼凡胎啊……” 鲁知县忍不住叹了一声。 当晚在床上辗转反侧,那日相处所有细节皆浮现于脑海,一一回现,不知是心有所想,还是神仙托梦,等到睡着之后,竟真梦见了神仙。 梦见模模糊糊,好似看得清,又好似看不清,天地之间雾茫茫,道人好似还是那般身影,与自己说话。 等到鲁知县一觉睡醒,只记得神仙高人告知他,多年以后,也许会有人从海上来,也许没有,若那些人说是从小人国来的,便请知县大人将他们当做归附大晏的海上流民,妥善安置。 直至睡醒许久,也不知是真是假。 或许要等到多年后才知晓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启程往阳州 浪州岚安县,沿海荒山。 山上传出当地土人的大喊声。 “往那边了!” “堵住堵住!” “跑了……” 有几名年轻力壮的土人正在追赶一匹枣红马,追得满山坡跑。 铃铛声在山间回荡。 可仔细看,与其说是土人正在追赶马,不如说是马儿在遛这群土人。 土人们在山间奔跑如风,追赶马时,自然追得马在山间跑个不停,可按理来说人是跑不过马的,只要这匹马放肆奔逃,山林复杂险峻,只需片刻就能让这群土人连它的影子都看不到。 这匹马却偏不。 偏要慢慢跑,不紧不慢,与这群土人保持着一段距离。 土人们离得远了,它就放慢速度,土人们追得近了,它也只稍快一点,给人再咬牙多添一把力就能追上的感觉。 饶是如此,土人们也很快就累得气喘吁吁,用手撑着大腿,弯下腰大口大口的喘气,跑不动了。每到这时候,它就停下来慢悠悠的吃草,甚至于发现自己的身影被树木挡住时,还会走出来一点。 长在脑袋两边的两只眼睛视野本就宽,完全可以支撑它一边吃草一边打量这些土人的动静。 每每给他们,希望又让他们绝望。 “这马好像在惹我们玩!” “爷爷我还就不信追不上!” “给我冲!” 几名土人又奔跑着冲了上去。 这次枣红马却不往山上跑了,而是迈着优雅的小碎步往山下跑去。 山下椰子林中,年轻道人斜挎褡裢,褡裢中装着一只三花猫,正向着枣红马走来。 “唏律律……” 枣红马停在了道人身边,一下子变得沉默而乖巧,只来到道人身后,便不再动了。 “好久不见。” 宋游摸着它的脖颈。 马儿沉默不语。 猫儿则从褡裢中探出头来,扭头看了一眼自家马儿,又把头扭回头,严肃的盯着草林中的动静。 几名土人先后从草林中钻出来,一眼就看见了枣红马停站在道人身边,道人抚摸它的脖颈与它说话的场景,顿时一愣。 “诶?” 土人又不禁面面相觑。 虽说他们与宋游语言不通,难以交流,可看见这一幕,便知晓这匹枣红马已经找到主人了,不是无主的野马,也不是跑丢的,如此一来,既不

相关推荐: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捉鬼大师   取向狙击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天下男修皆炉鼎   总统(H)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