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膀飞起,爪子抓住细线,轻轻松松便将灵果提了起来,就像当年在安清时,他提着装燕儿丹的玉瓶来找宋游一样。 “扑扑扑……” 燕子从窗户飞了出去,迅速远去。 宋游收回目光,摇了摇头,随即坐在窗前,借着窗外的光,翻开舆地纪胜,翻到阳州,看其余三位地神所封之地大致是在什么方向,也看阳州都有些什么风景名胜与当地特产,那大名鼎鼎的凝香墨又产自何地。 猫儿回来也没有发现。 第四百四十八章 繁华阳都 青云宫中。 清怀子手拿道经,盘坐于地,旁边桌案上的铜香炉中飘出袅袅青烟,带着令人心静的味道,门外大殿隐隐飘来弟子们晚课诵经的声音,宫观中的道乐也带着几分阳州的温柔婉约,与之相合,更使人心静。 清怀子却没有看道经,而是思索着昨天打听到的事情。 阳州商贸发达,四处皆有商客往来,宫观寺庙又是鱼龙混杂之地,从浪州来的客商也不少,清怀子稍一打听就知晓了。 大约一个月前,浪州与阳州交界,九壤山上,安乐神大祭,有一道人携一女童参与大祭,当日过后,安乐神神像破碎,神庙半毁,只在神庙前留下一块山石切碑,告知乡民,邪神已除。 六畜中有五畜物归原主,诛除邪神的高人只取了一只鸡走,未留姓名。 清怀子不免又回想起了前几日那名道人。 那名道人自身虽不曾展露任何不凡之处,可他言辞温和有礼,谈吐亦是不凡,加之身旁女童与少年,细想起来,其实处处皆是不凡之处。 “……” 不知他究竟是天宫神仙下界,还是山中隐世高人,只听他诛除邪神,不留名不牟利,只取了一只鸡走,此番品德便足够令人敬佩了。 就在这时,窗外忽有风声。 “扑扑扑……” 清怀子转头疑惑望去。 只见窗外有一只燕子飞来,燕子是常见的燕子,可在它脚下却抓着一样东西。 仔细一看,乃是一颗绑着细线的红果子,鸡蛋大小,换作寻常燕子,抓着这么重的东西定然是飞不起来的,可它却飞得轻松。 燕子扑扇着翅膀在窗外停留片刻,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往屋里看,在他脸上扫了又扫,似是在确认房中的人,片刻之后终于飞了进来。 “……” 清怀子即使心中早有猜测,毕竟少有见到这般奇异之事,还是忍不住微微往后仰身,下意识避了避。 反应过来,又连忙恢复原样。 燕子落在了桌上。 红果子便也落在了桌上,滚了两三圈,把细线绷直后才停下来。 “敢问……” 清怀子忐忑的看向它。 燕子也睁着眼睛,与他对视,竟同样开口,口吐人言:“可是清怀子道长?” “正是!” “前几日我们见过一面,只是,只是在下愚钝,脑海中模糊了道长真容,还请恕罪。” 同样是送东西,燕子说话已比当年安清从容自然了许多。 “不敢不敢……” 清怀子拿着道经,与鸟对视而交谈,总觉得奇妙,只是他毕竟是道人,倒也保持着镇定,问道:“小燕仙来此有何事呢?” “是这样的。多亏道长指路,我家先生前几日去蛩山走了一遭,那里山清水秀,灵气充沛,收获良多。那日我们又承蒙道长热情招待,我家先生也一直念着道长的招待之情。”燕子一口气说着,只是语气有些像是背词,“我与我家先生明日就将离去,正好前几日游玩蛩山,在山间灵气充沛之处找到了一株灵果,摘了几颗,于是先生特地请我送来一颗,给道长尝尝滋味,算作道谢。” “这怎么好意思……” “灵果既已送到,不敢过多打扰,便向道长告辞了。” “……” 燕子按着自己飞来路上心中暗自演练过好几次的程序,将话说完,总算说话没有磕绊、给先生丢人,随即也不给清怀子回话的机会,只一扭身,扑扇着翅膀,便又从窗口飞了出去。 还是蓝天广阔,风中自在。 清怀子则连忙起身,走到窗前,拱手行礼而目送他远去,眼睛依旧睁得很大。 “果然……” 果然是一只燕子。 谈吐如此讲究,行事如此有礼,也必不是寻常山间精怪,加之那日燕仙显灵,定是燕仙后人了。 清怀子远远看着,直到那个小黑点彻底消失在空中,怎么也找不到了,这才收回目光,又连忙坐回原位,捏起桌上红果,小心翼翼。 红果晶莹剔透,散发奇异芬芳,闻之便觉得浑身舒泰,像是睡了极好的一觉过后精力神采皆恢复到最佳的感觉,捏着不动,仔细看去,果子上好似还会散发出淡淡氤氲,若有若无,个中神异,几乎与书本上记载一样。 也与那位师兄说过的差不多。 “果真是灵果……” 清怀子睁大眼睛,喃喃自语。 “那位……” 刚想说用一壶清茶几盘果子换了一样天材地宝,自己赚大了,可细细一想,也不过互相的好意而已,实在无需纠结那些。刚想说那日的少年果然是安清燕仙的后人,那位道长多半也是神仙了,可今日见他品行,是不是神仙,好似也不要紧了。 清怀子如此思索,只觉越品越香,干脆将果子拿在袖口擦一擦,便送入了嘴中。 灵果清爽,入嘴淡如水,回味悠长。 …… 一人一猫一马,沿官道而行。 燕子在天上左右乱飞。 宋游没走水路,但差不多也是沿着青女江走,大多数时候都能看得到江水,这样也好,至少取水方便。 此去往东,直达阳都。 阳都有位极乐神,乃是五位地神中唯一一位被封于城镇的神灵。 不过宋游并未直接去阳都,而是先沿青女江走,又沿着倒流江走,绕了阳州半圈,先去拜访了南边的安逸神,又去拜访了东边的平安神。 南边的安逸神安分守己,在兢兢业业为国师搜集天材地宝之余,既未随意显身吓到当地百姓,也并未勒取香火,更没有像九壤山的安乐神那般直接吞吃活人且要求以人做牲,献祭于他。因此国师虽然也有准备,派来了一位民间高人,却只是叫民间高人来探查与监督,当发现这位安逸神确实没有逾越之举后,便只是罢黜了他的神位,并没有将之诛灭。 东边的平安神最是暴躁,其过分之举还要超过九壤山的安乐神。 宋游到地方的时候,当地乡绅豪强都还在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供奉给平安神,又四处搜集美貌妇女,献给平安神做妻妾。 可其实宋游几经走访、四下调查发现,一年多以前,国师乃是请的一位出自真山的老道长出面,已然将这位平安神诛除,如今闹得阳州东部几县之地人心惶惶、连地方官都敢怒不敢言的所谓平安神,其实只不过是人心之恶,欲望无止境。 自然将之交给郡官惩治。 如此走到阳都时,便已入冬了。 道人已然穿上了厚衣裳,带着枣红马,慢慢悠悠走近这座天下繁华之城。 寻常城池,不管是郡治也好,州治也罢,要想领略城中繁华,大多都要先见城墙,进了城门,才是繁华街道。 哪怕逸都也是如此。 可阳都却与长京一样。仅是走近阳都,还未进城,便已能看见乡村遍布,官道两旁满是商铺、酒楼、车马店和来往货运商家的仓库。官道几乎是贴着江河修建,两旁河面上来往船只不断,官道两旁车马行人亦是络绎不绝,时常有人停下,就在路旁吃饭饮酒,住宿歇息。 蒸面点、煮汤饼的水蒸气在冬日实在显眼,一揭开锅盖就能冲起老高,连续几家便仿佛能化作天云。 酒旗迎着寒风招摆,猎猎作响,伴随着下方店中客人的谈话声、高喊声与大笑声,还未走进阳都,这份热闹便已超过了沿途大多数城池。 这城外集镇风景绵延了十几里。 就连宋游也忍不住腹中饥饿,停下来吃了碗热腾腾的橡子面,这才沿着官道继续前行。 阳都城墙终于出现在了面前。 “阳都……” 宋游驻足抬头,喃喃念着。 猫儿也抬起头,同样盯着城墙上方。 出示度牒,顺利进城。 城中更是商贾云集,千商幅凑,春风十里,繁华如梦。 “喵呜……” “是啊。” 相比起长京帝都,天子脚下,阳都没有那么多顾虑,可以更为张扬,便更像是一座消费城市——阳都离长京不近,却胜在水路发达方便,自开朝以来一直有很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放肆的玩上一段时间才离去,有的甚至整日留连青楼,直至花光所有钱财。 宋游边走边看。 青楼千家,画桥无数,可惜正是寒冬,江畔柳枝尚未抽芽,否则应是风景如画。 “喵?” 脚下响起了自家猫儿的声音。 宋游低头一看,脚步不停,自言自语般的回答道:“先找个客栈住着吧……” “喵安?” “没有办法。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住哪里更好。”道人拄着竹杖,边走边说,也不怕路上行人投来的异样眼光,“所以只能先找个客栈住几天,把阳都逛一圈,之后再找房牙子租房。自己做饭方便一些。这边的饭菜,想来三花娘娘吃着也不合胃口。” “喵啊?” “三花娘娘挣的钱还有很多。” “喵!” “蜂蜜虽然值钱,但我们也不多了,还是留着三花娘娘泡水喝吧。” “唔……” 猫儿把头低了下去,继续迈着小碎步跟着道人走,敏捷的避开来往行人的脚,同时扭动着头,用一双琥珀般的眸子将这座城市映入眼中。 第四百四十九章 阳都琐碎 阳都房价很贵,远比乐郡贵,宋游本想住一间客栈,结果只住了一间车马店。 在一楼的房间,有些老旧,房间中除了一张木头发黑的架子床,就只剩下一张方桌四根板凳,板凳还是倒过来放在桌上的。仅有的一个小窗户还在墙边比较高的位置,阳光透过窗斜斜照进来,在地上打出一道光斑,照出尘埃飞舞。 宋游提着行囊进来,左右环视一圈,便将被袋放下了。 随即也将板凳从桌上放下来。 被袋中什么都有,就算是在荒山中一间破庙,只要能遮风挡雨,也足以让他们过得不错,对于这间简陋的房间,宋游自是不介意的。 猫儿更不介意,甚至心中从无房间好坏的概念,此时走进房间,她也只是沿着墙边逛了一圈,将房中味道嗅了个清楚,便安下心来,很快跑到窗口投下的光柱下边,直起身来伸出爪子,勾着光柱中的灰尘玩耍。 一下子她也到了光柱中。 阳光照得她的毛发,好似在发光。 “……” 宋游坐在桌边,本是要从被袋中拿出杯碗油灯的,也不免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心中好似被这一刻的美好画面与她单纯的快乐所感染,即使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完全陌生的所在,心也立刻静了下来。 过了会儿,他才笑着摇头,继续自己的事。 茶杯小碗,油灯筷勺。 全都摆在桌子上边。 那猫儿听见动静,也扭过头来盯着他,眼中闪过一抹犹豫,好像想来帮他,却又玩得正兴起,于是保持直立的姿态,爪子也还举着,就这么愣在原地一眨不眨的把他盯着,整只猫一时看起来有些呆傻。 时间替她做出了选择—— 才刚纠结一小会儿,道士就已经把该拿出来的东西拿得差不多了,自己再去也帮不上什么忙了,于是三花娘娘心安理得的收回了目光,继续迎着光看向满天灰尘,一只爪子抓啊抓。 “噗……” 宋游最后摆在桌上的,是一本书。 书封上写着书名:《天牝志异》。 牝,谷也。天牝,谓海也。 大海的别称之一。 这本书就是刚刚进城的时候买的,书上主要记叙的是海上的奇闻轶事,多为妖鬼神异之事,或是一些本不沾及妖鬼神说但世人难以理解之事。 这种书既能满足人的猎奇心理,读来又轻松,最适合缩在家中打发时间看,因此一向卖得很好。 宋游作为一个从海上回来、又沿海一路走来的人,既对这些奇异故事感兴趣,也想知道自己一路走来都错过了些什么。 此外这种故事书,也是老少咸宜的。 “哗……” 宋游慢慢翻书,认真读来。 上边既有小人国群兽国,又有夜叉国胡须国,只是上边记述很不详细,多多少少有些失真,掺杂了人的想象进去,进行了后期加工。 看得出著书者不仅没有亲身去过这些奇异国度,就连听说也不是从亲历者的口中听说的,而是转了不知多少张嘴。甚至于著作者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些事便已在沿海地区流传多年了,早就变了模样。 千百年后不知又会被传成什么模样。 书上还记录了不少海上的神灵,哪位神拜了能不翻船,哪位神拜了能不遇风浪,出事掉进了海里又该呼唤哪位神灵的名讳,还有这些神灵应该在何时祭拜才是最好,上供什么才能投其所好,都写得清清楚楚,也不知有几分真几分假。 也有一些奇异风俗、有趣之事。 宋游看得入神。 不知不觉间,猫儿化作小女童,来到了他身后,和他一同,一声不吭的盯着书上。 “三花娘娘看见了吗?现在的人一般写书,都是这么写的。”宋游故意看得慢了很多,用手指翻书,头也不回的说道,“不过这上面记的故事大多都很简短,而且很杂,是各种各样的小故事拼凑起来的,这个和三花娘娘要写的著作不同。” “唔……” “若是三花娘娘将自己从岚安出海,一路所见所闻,无论是钓鱼也好,鲸跃也罢,亦或是沿途风景,再到后来的夜叉国、群兽国、小人国还有后边乱七八糟的诸多海上国度全部记下来,把它们穿成了串,既是这个世上无人走过的一条路,便也定是这个世上无人写过的一部书。” “唔……” “三花娘娘觉得我说得如何?”宋游依然头也没回的问道。 “三花娘娘觉得你说得对!”小女童也老老实实的答。 “那么三花娘娘的大作写了多少了呢?写到哪里来了呢?”宋游看着书问道。 “不给告诉!” “三花娘娘不肯解一解我的好奇吗?” “翻篇了……” “唉……” 猫儿长大了啊。 宋游再伸手翻篇。 “哗……” 这一篇算是这部书中难得的长故事了,讲的正是叶新荣曾祖父海上流落夜叉岛的故事。 从叶家先祖出海,如何出事,流落夜叉岛,又如何与母夜叉相处,诞生感情,如何教会夜叉岛上夜叉生火烤肉,如何趁机逃出夜叉岛,还有子嗣从军后官至将军,再到后来被官府猜忌罢官,从而没落,都写得清楚。 宋游与女童都看得格外认真。 书中所述的故事比当时叶新荣亲口讲的还要详细许多,也真如叶新荣说的一样,流传于世的故事,比他自己讲得还要好些。 只是叶新荣讲的贵在真实,多了许多运气成分,少了许多个人智勇,自然也少了不少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相比起来,流传于世和记入书中的版本无疑是人们更喜欢听、更喜欢看的故事。 两相比对,也是妙趣。 只是窗外透进来的光越发暗了。 纸上墨迹溶入昏暗的房间,越发看不清楚,反倒是宋游的肚子响了起来。 “咕噜噜……” “咕咕咕……” 前面几声是肚子叫。 后面几声是学人精叫。 宋游朝左后方转头,女童亦是朝右前方转头,两人目光对视。 “吃饭吧。” 宋游合上书,站了起来。 “吃饭吧……” 女童一转身炸开黑烟,变回猫儿,依旧仰头盯着他:“这里耗子好多!” “先尝尝当地有什么吃的吧。” “好的……” 一人一猫推门出去。 这个车马店只提供住宿、驻马和货物暂存,马儿倒有粮草,人吃饭只有蒸饼馒头与米汤,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差生(H)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快穿]那些女配们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数风流人物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