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 “刘公是开布庄的?” “正是。”刘姓中年人说道,“此番上山,便是去山顶收蚕丝。这时节山下春蚕夏蚕秋蚕都不是吐丝之时,唯有山顶的蚕正在吐丝,而且沾了山中灵气与龙气,编织成布,便是我路川的龙丝缎。” “路川刘记布庄?” “先生去过?” “没有去过,只是听人说起过。” 宋游一边说着,一边低下头,与脚边的三花猫对视一眼。 一切尽在不言中。 缘分也果真奇妙。 第六百二十一章 山中夜谈 “刘公可认识纤凝杨家的人?” “纤凝杨家?自然认识。他家做的纤云纱是最好的,我们虽然离得远,也常有书信往来。”中年人说着,不由有些惊异的看向宋游,“难道先生竟是从纤凝杨家人口中听说过刘某?这离得也太远了吧?” “不仅如此……” 宋游微笑着对他说道:“我们曾在纤凝向杨家人问路,杨家小郎君告知我们,路川有个刘记布庄,布庄的主人向往仙道长生修行法术,也与他们杨家颇有些交情,叫我若是找不到路,就去寻找刘公,向刘公问路。” “先生可去城中寻了?” 中年人紧盯着他,担忧他空跑一趟。 “最妙的就在这里了。”道人说道,“到了这里,按着杨家人所说,我们找到了这条路,就没有去城中寻找刘公,想着给刘公省些麻烦,却没想到还是在半路上碰见了刘公。” “哎呀!那可真是缘分!” 中年人睁大了眼睛,不光是他,就是走在前面的老者,乃至三个背着背篼的年轻人也都回过头来,眼中有些惊讶。 世间使人惊异的事情很多,奇妙的缘分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样。 有了这段缘分,即使没有纤凝杨家居中调和,双方的关系也一下亲近了不少。 刘姓中年人边走边说。 “从路川到坝树,走路要走三天,一天到山脚,两天上山,今天是第二天,明天还得走一天,先生可带够了干粮饮水?” “本来打算去路川补给的,结果半途发现距离上山的小路更近,于是就没有去,直接穿到了这边来。”宋游老实回答,“不过我家猫儿很有本事,在这大山之中,到处是野兔,也不至于让在下饿着。” “没带够也没关系,反正只剩明天一天了,我们匀先生一些就是。到了山上寨子里,若是先生口粮不够,买些米面就是。” “今明两天肯定是够的。” “那样就好……” 刘姓中年人说着,抬头看了看天,对道人说道:“天色不早了,前面有一间无人的土屋,原是山上隐士住的,我们可以在那土屋中借宿一晚,也好避避山风和山上的野兽精怪。” “便依刘公。” 刘姓中年人果真尊崇道人,一见面就对宋游十分友善亲近,知晓双方竟还有这么一段缘分之后,便更加礼遇了。 不过他的身体也果真虚弱,走得很慢。 难怪中午的时候,他们已经上山,而宋游距离上山的小路还有三十里路,都能够在下午将他给赶上。 这样也好,悠然一些。 很快走到了他说的那间土屋。 土屋已经没有了顶,只剩四面土墙,里头也几乎什么都不剩下,只剩一个土灶台,地上满是路人烧过火的痕迹。 三个年轻人去砍来了柴,点起了火,倒也使得土屋温暖了不少。 刘姓中年人取来几根纤细竹筒,里面似乎装的都是糯米饭,丢进火里烧。 宋游将行囊从马背上卸下来,放进土屋中,马儿便在门外自由吃草,猫儿则离开了一会儿,再回来时,已经不知从哪叼来了一只肥硕的灰兔子,一声不吭的放到道人面前。 同行的几人自然大为惊讶。 “先生这猫果然神了!” “有了这只猫,游历天下,不管走到哪,只要有山有地,有野兔的地方,岂不是都饿不死了?” “若是不怕山间野兽妖魔,那可真是天下之大,大可去得了。” “诸位有所不知,我家这猫儿除了有这本领,还精于降妖除魔,山间豺狼虎豹也不在话下。”宋游对他们说道,“便真是如几位所说,有她相伴,哪里都可去得了。” “!” 旁边的三花猫神情一阵凝重。 听着众人多夸几句,实在忍不了,毫不犹豫的一扭身,又冲了出去。 等到她再回来时,已不知道从哪捉了一条小鱼来,叼在嘴里,迈着小碎步进来,依然放在道人面前。 众人自然又是一阵惊讶。 渐渐地天色暗了下来。 土屋中火堆燃烧不停,火光在山中也颇为显眼,人多胆气也壮,倒也不怕山中豺狼虎豹与妖精鬼怪,谈话声不断响起。 “这边的寨子都在高山之上,坝树算是最高的几个寨子,前边有个山谷,深不见底,如先生所说,终年蓄集着滚滚白云,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萦绕不散,底下有说是个湖泊,又有说是个连入地底的深洞,因为悬崖太过于陡峭危险,也没人下得去。倒是经常有采药人往下爬,却也没有到底下的。” “龙就从那里腾起?” “正是。” 中年人停顿了一下:“不过这片白云深渊也很大,边上一圈大山,也不知道究竟有多远,只知道站在坝树往云海对面看,对面的山已经很小了,如果要绕一圈,恐怕走都要走一两天。真龙也不是每年都会从下面腾起,也有说可能每年都会腾起,只是并不是每年都从这里出来与显身。我们基本每年这个时候都来山上收蚕丝,我每年都跟着一起来,都会在坝树住一段时间,等到开春过后或者看见真龙才会回去,沾沾龙气与好运,来了估摸着有二十年了,总共也只见过三次。” “三次……” “都说我运气还比较好嘞!” “这样啊……” “而且三次里面,也有近有远。”中年人说道,“近的一次,真龙就从坝树面前的深渊中腾起,那巨大的身形,比山还大,站在悬崖边上的人还没有它的一片鳞片大,带起的风几乎让人站不稳,山上无论是草还是树都剧烈抖动,哇呀,真的无法言说,先生你须得自己亲眼看见才知道那有多惊人,见过那副场面,天地间神仙妖鬼故事再多,即使亲眼所见,也无法让人震惊了。” 宋游边听边点头,想象着那般画面。 只是想也想不出,脑中浮现出的,反而是越州之北冬至夏至时节、神鸟自夜空划过的场景。 竹筒在火堆旁边冒着细泡,发出滋滋的轻微声响,竹子中的水分正在不断被高温所烘烤出来,旁边则是串在木枝上的鱼兔,上面全都划出刀口涂满调料,在高温下散发出异香。 同行五人全都盯着木枝上的鱼兔,哪怕说话时也不轻易移开目光。 猫儿则来回打量着他们。 “远的一次,真龙从云海对面腾起,虽然离得远了些,没了近距离的那般骇人,却可以将真龙的整个身形都收入眼底,给人带来的震撼一点也不亚于真龙就在面前。”刘姓中年人说道,“世间关于龙的传说无数,又有几人见过真龙是何种模样?刘某经常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同讨论发生在周边的神鬼奇事,可即使那些事是他们亲眼所见,又有哪一样比得上这一样?” “有理……” 慢慢饭菜熟了。 刘姓中年人将香竹饭取了出来,当下分给道人一支,道人也不吝啬,将自己烤的鱼兔分给他们同吃,互相道谢,交谈不断。 “山中也有很多隐士,多是博学之人,就像古书上说的怀才不遇那种,也有一些僧人道人,有不少都是会不少法术的。听他们说是山中灵气充沛,还有龙气,什么灵韵之类的,因此都爱来山中隐居。先生若是独自前来,没遇到刘某,若在山中看到某个风景秀丽之地有一栋独屋,多半就是这些隐士的居所。” “也可能里头住的是山精妖怪。”旁边的老者插了一句。 “对对对。”中年人附和,“如今这世道啊,哪怕是这座山上,山精鬼怪也变得多了起来。听说哪怕是山中的隐士们,也常常受到这些山精鬼怪的骚扰,很多要么搬去和别人同住,要么就都下山去了。” 宋游听着不断点头。 世道确实变化明显。 这座山上的灵气确实充沛,灵韵也很不一般,这种地方不止对人修行有益,按理来说,也该更容易诞生妖怪蕴养精灵才对。之所以听起来山中妖精鬼怪像是要少一些,宋游猜测可能是因为有真龙的存在,这些妖精鬼怪在山中见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理所当然便会以为这是对方的地盘,自然就要收敛一些,不敢随便作乱,在外人看来,也就是山上的妖精鬼怪没那么多了。 其实多半是躲起来了。 山中的隐士们被妖怪打扰也再正常不过了。 一般来说,刚得道的山精妖怪对人的态度除了谨慎害怕,便是两种,一种喜欢害人吃人,属于暴露了凶性,另外一种,便是对于主宰世间又构建出了繁盛文明的人有一种崇敬心理,很希望找人请教问题,希望被人所指导,学习人的本事。 山中的隐士们既有高人名声,山精妖怪们慕名来访也就不足为奇了。 讲着讲着,一名年轻人忽然停下动作,仔细听了听,开口说道: “外面好像有些动静。” 众人闻言,全都停下了手中动作,跟着仔细听去。 果然听见外面隐隐有些动静。 像是喘息,又像低吼,像是野兽,又像是妖怪,似乎就在屋外不远,绕着圈子窥探着他们。 众人惊惧之下,下意识看向道人。 道人却是不慌不忙,只摸了摸身边的猫儿的背,对他们说道:“诸位不必惊慌,交给我家猫儿即可。” “喵……” 猫儿像是能懂人言,转身就跑了出去。 道人则一边剥着香竹饭,像是剥香蕉一般,又像是撕甘蔗,吃着里面软乎乎的糯米饭,招呼他们继续吃饭闲聊。 过了一会儿,猫儿回来。 外面已经再无动静。 此后整夜,也都安静无比。 第六百二十二章 梯田寻龙 众人一路往上,越爬越高,山上逐渐有了人居住的痕迹。 开始是偶尔几间木屋茅舍,或是立在山顶,或是隐在林间,据刘姓中年人说,多半是在山中居住修行的隐士——有的是因为在山下怀才不遇心生愤懑,因此来山上避世,有的是厌倦了尘世间的生活,来山上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有的纯粹是因为山上灵力充沛又有天地奇景奇像,来这里修行的,有的只是想寻一安静之处,好好研习道法、佛法乃至别的什么学识。 也有的是在山下没有田地屋宅,还得交税,日子过得苦,或者因为别的什么事过不下去了,例如杀人放火了,被逼无奈,这才寻了一人迹罕至的深山躲藏起来。 还有的则是因为此地出名,整个云州都知道,这里多有隐士,隐士多有才学,因此来到这里,借这里的名气粉饰自己。 隐士很多,鱼龙混杂,有真才实学的,庸碌愚蠢的,曾经为恶的,什么人都有,来到这里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有木屋茅舍的地方便有田土。 开始零星几片,多在房前屋后,随着越往上走,田地在陡峭的山上连成了片。 这里的山是真的大,也是真的高,可除了近乎于垂直的悬崖,其余地方全被开垦出了田土,沿着山体往上,一层层一阶阶,山体坡度稍缓的地方田土就宽一些,稍陡的地方田土就窄一些,像是给神灵建造的梯子,通往山顶。 宋游跟随着刘姓中年人,缓步往上,身子已经朝向面前的山路倾斜。 刘姓中年人体能很差,尤其是在这种陡峭的山路上行走,常常没走出多远就累得不行了,停下来用手撑着大腿喘气歇息,豆大的汗水从脸上滴在山路上,腰间的长剑原本只是装饰,如今则成了累赘,其余人全都停下来等他。 道人一点不急,每到这时候,他就站直了环顾四周,将这片越发震撼的场景收入眼底。 脚边猫儿的动作几乎和他一模一样。 不知何时,梯田越来越多,从一片到几片,到半边山,再到覆盖整座山,覆盖入眼所能见到的所有山,以至于极远处的高山的山脊边缘都不再是平滑的,而变成了梯子的锯齿状。 巍峨的连绵大山,硬是被人为雕琢出了不一样的轮廓,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实在震人心魂。 尤其这个季节,秋收已收,春耕未耕,所有梯田里都蓄积着水,为来年的耕种做着准备,这些蓄积着水的梯田便成了镶嵌满连绵大山的一面面镜子,倒映着蓝天,也成了蓝色,倒映着白云,也多了色彩,有时也倒映着田边的树,倒映着牵着水牛戴着斗笠行走于田埂上的农人,壮观之余又多一似精致,气势之下又多一抹温柔。 这是高山人世世代代的杰作,是农耕文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从抗争再到和谐共处的史书,是人与自然共同造就的艺术,比宏伟的宫殿群更能说明人类文明的伟大。 一行人站在其中,其实很渺小,远远看去,只是这幅宏伟画卷中的几个小点而已。 有风吹来,撩动道人衣衫。 “前面……” 刘姓中年人弯着腰,伸出手指着前方很高的一座山:“翻过那座山,再走一段,就是坝树了。” “嗯……” 道人从远处收回目光。 像人一样站着四下环顾的猫儿也从远处收回目光。 像是互有察觉,道人与她同时向对方看去,对视一眼。 道人嘴角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不知何时,当年那只不懂道人为何总爱登山、不知山上风景为何物的猫儿也学会看风景了。 却不知猫儿此时又在想什么。 “继续往前吧,真是拖累先生了。”刘姓中年人边走边说,“到了坝树,刘某要随着施公、带着三位小哥去收蚕丝,先生如有意转转也可跟随我们一同前往,不过先生既是来寻龙的,未免错过真龙风采,最好还是在坝树寻一遮风避雨的地方住下,若见山中有修道的隐士、前去借宿最好了,唉,找不到的话刘某也可为先生寻一村民的屋舍,虽没有那么雅趣,总归是个住处。” 因为实在太累,他边说边叹气。 “刘公哪里的话,刘公能邀我们同路,为我们带路讲解,已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怎敢还劳烦刘公呢?”宋游诚恳说道,“不敢耽搁刘公买卖大事,便请刘公尽情去忙,我们在坝树随便找个地方露宿即可。” “露宿?那怎么行?别看这里白天太阳晒着热,晚上可冷得很,而且山间每到早晨,雾气很重,可不适合露宿。” “刘公不必操心,行走天下以来,什么恶劣的环境没遇到过,我们早已习惯露宿了。” “既是露宿,便得找个最好的观景位置了,我们可一定得先与先生同去,找好地方再记住,真龙腾起时多在清晨,刘某每天早晨天亮之前就来寻先生,一同等候真龙,白天再去村寨中收蚕丝。” “那就这样。” 道人跟着他往山上行去。 有了大片大片的梯田,自然也就有了村寨,多隐匿在林间,是些古老俭朴的土屋茅舍,但又与山下的房屋不同——这里的房屋大多矮矮小小的一栋,几乎都是土墙,顶上覆盖着厚厚的茅草,一栋栋组成院落,院落又组成村寨,像是无数蘑菇长在山间。 走着走着,猫儿忽然停下脚步,仿佛有所感应,看了眼马儿背上的行囊,又看向道人。 道人与她对视,没有说话。 可他自然也感应到了—— 行囊中的四方灵韵都有异动。 最后一方灵韵果然就在这山中。 “云州之南……” 云州之南大山重重,没听说过有多少独特奇异之地,一路走来也算走了不少地方,四方灵韵都没有过异动,如今来到这里,也算是不出所料的给与了宋游提示。 最后一方,五行应是主木了。 不过这座山中虽然灵气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快穿]那些女配们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取向狙击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