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412章

第412章

越开心。 只觉果然不愧是道士,三年没见了,还是那么厉害,也不知怎么的,随便说点话就能让猫开心。 “难道三花娘娘竟掌握了飞行的大神通?”宋游问道。 “三花娘娘收服了白鹤!” “收服了白鹤?” “对的!” “……” 宋游瞄着三花猫。 三花猫也瞄着他。 神情得意之中,又有一丝期待。 仅就一个眼神,道人便知道了,自己说的这些还不够。 “那白鹤不是生性高傲吗?” “对的!” “而且道行很高,战力很强,金石巨人都挡不住它的鹤嘴。” “对的!” “那三花娘娘是如何收服它的呢?” “自然是天天修行,勤快练习法术,把它打赢。然后又用一些聪明,燕子说是洗它的脑子,最后慢慢它就变得听话了。”三花猫将自己的得意与骄傲藏得很好,脸上只看得到严肃,还不忘补一句,“那个白鹤不聪明。” “还是三花娘娘聪明啊……” “对的!”三花猫说道,“以后要去远的地方,就可以坐在我的白鹤的背上去了,一下子就到了!” “是啊……” 宋游扭头看了看:“燕子呢?” “燕子在那边,很远的地方练打雷,刚才有鬼过去找它了。”三花猫扭头看向远方,“现在那边没打雷了,应该回来了。” “这样啊……” 几乎话音刚落,天边便有燕子飞来。 山坡之上是蓝天与白云,燕子完全无需扇动翅膀,只将双翅张开,便乘风而来,落到梨树枝上,使得树枝上一阵晃动。 “恭喜先生顺利出关。” “三年不见,你们在外面过得可好?” “托三花娘娘照顾,一切都好。”燕子低头说道,“马儿也很好。” “听说你们长进都很大?” “比不得三花娘娘。” 旁边立马传出了猫儿的声音: “比不得燕子~” “三花娘娘过奖。” “燕子过奖~” “……” 像是两个幼稚的小孩。 宋游摇了摇头,没有多说,只拿出两块石头,对他们说:“去下面谈吧。这两块石头取自阴间地府我盘坐的那座石山,持有它们你们就可以自由来往于阳间与阴间,也不会被阴间地府所拒斥了。” “知道了。” “知道了~” 两只小妖怪都化作人形,接过石头。 随即都偏着头,把他盯着。 “准备好了吗?” 道人对他们微微一笑。 不待他们回答—— “刷!” 只觉面前一暗,好似只是瞬间,又好似穿过了很远的距离,当两只小妖怪睁开眼睛时,已然身处阴间地府中。 眼前昏昏暗暗,不见日月,却有微光,地上阴气作物,和风而走,离他们最近的是一座巨大的、身姿将近完美的高山,宛如一支破出大地直刺穹顶的尖锥,大地早已宽广得看不到边界,鬼城也已经分成了几部分。 两只小妖怪站在宋游身边,都打量着四周。 一个皱着眉头,面露思索,一个满脸警惕,不断嗅着空气中的陌生味道,并下意识挪动着步子,离自家道士更近了些。 “这里是哪?” “阴间地府。” “怎么变了样子?” “三花娘娘以前进的是业山鬼城,如今是完善的阴间地府,自然不一样了。” “还是在山里?” “错了,我们只是从山外进来,可进来的,却不见得是山里。” “听不懂~” “三花娘娘长高了不少了。” 宋游看着身边的女童,觉察得到,她确实是长高了一些。 没有长高很高,但这三年之间,她长高的高度却是明显要超过再前面的三年的,甚至之前五六年都不见得长了这么多。 “三花娘娘带着燕子,坐着白鹤,去了长京,还回了我们之前的房子,去墙面前比了一下——” 以三花娘娘的警惕性格,初到一个陌生地方,本来是很不容易被转移话题的,奈何这个话题太过强大,太过于不一般,还是瞬间将她的注意力移开了,迫不及待用双手比划出一段距离,告诉道人: “长高了这么多!” 比划的同时低头看着,不知是觉得描述不准确,还是有点小心思,悄悄的将两只手又拿得离远了一点。 “想来在这三年里,三花娘娘一定更忧虑一些。” “什喵忧虑?” “只是说三花娘娘成长很大,不光是道行和法术修行。” “三花娘娘学会了很多东西。”女童在身边对他说道,“三花娘娘去外头江边,那里的人捉鱼,不用钓竿也不用网和尖棍,只用编一个东西放进水里,鱼儿就会自己进去,第二天去捡就可以了,太方便了。” “三花娘娘怎么学会的呢?” “变成猫儿,走过去悄悄的看。啊不是,是光明正大的看,他们也不赶我。” “三花娘娘聪明。” “三花娘娘还在山下栽了甘蔗。丰州南边就有人种甘蔗,三花娘娘用钱买了些,把它们砍成截截,埋进土里就会长新的。” “三花娘娘怎么知道的呢?” “是问的种甘蔗的人。” “原来如此……” “这里怎么有座山?” “这就是之前我坐的那座高台,不知道为什么,等阴间地府凝聚完成后,它就变得这么高了。” “怎么变的?” “天地玄妙偶然,难以言说。” “略略略略~” 宋游选了一个方向,迈步走去。 两只小妖怪都跟在他后头。 因为手握两块山石,相当于获得了进入这里的额外许可,阴间地府并不排斥他们。以他们的道行修为,此地阴气鬼气浓重,短时间内倒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女童与道人说着她的成长,道人也与他们说着阴间地府的变化。 一路往西北方向去。 那里有故人,在此停留已久。 道人理应先去拜访她们。 第六百三十八章 时间不多了 黄梅树下,满地碎石。 石台上放着金丝古琴,一身白衣的绝美女子站在旁边,身后跟着一名侍女,与前方的道人同时行礼。 “多谢二位。” 道人行礼说道。 “我们在这里为道长坐镇鬼城,道长赠我们长生丹,公平交换,何来的谢?” “谢的是足下三年的琴声,谢的是二位对三花娘娘的照顾。” “抚琴只是兴起,兴致到了,愿意这样做,与道长无关。”女子对他说道,“陪同三花娘娘玩耍的,也只是晚江的侍女,也与我无关。我与道长有交换在先,可不敢擅离职守。” “……” 宋游摇了摇头,不与她多说,而是问道:“如今阴间地府已成,我们的约定也已了了,二位又将去哪里呢?” “这里面太闷了,不对,现在已经不在山中了吧,总之还是那么闷,暗无天日,不见星月,我们在这里待得太久了,只想先出去。”女子的语气柔和而平静,声音也温柔。 “不止是闷,还全是阴气鬼气,我们虽是妖怪,却也是阳间的生物。”侍女对宋游补充着说,“道长你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年怎么过的。” “委屈二位了。” 道人说完,挥了挥手。 “那我们出去说。” “刷……” 瞬息之间,好似跨过了很远的距离,道人与女子都能够感知到天地灵韵、规则的变化,随即眼前一花,已经到了外界。 是将近黄昏的时候了。 远方正是一轮日落,照得天边云雾一片金黄,山中大地黑影更重,从山缝间与树梢上越过的金色阳光好似看得到形状,丝丝缕缕的,地上的湖泊有的倒映着尚未暗下去的蓝天,有的倒映着金黄色的云与光,草地则完全被染成了金色。 “……” 女子深深吸了口气。 空中有青草的味道,也有果树的香气,离得最近的是梨,香气清淡而甜。 秋日的夕阳仍然是有温度的,狐狸也是爱晒太阳的生物,天地有灵气,日月有精华,四处有动静,山水有灵韵,这才是属于生灵的世界。 女子站在山腰的斜坡上,不见有任何动作,只是面朝夕阳,晚间清风自然撩起她的衣袂与发丝,夕阳则使得飘起的衣衫透光像是透明,也不见她有任何言语,只是深深吸了口气,像是品味风中的味道,可十年居于鬼城坐镇的苦闷,却全都在这无言之间了。 “道长的二十年还有多久?” 女子朝向夕阳,迎着太阳,偏头对道人问道。 “还有近三年。” “大晏可走遍了?” “囫囵走了一遍。” “如今阴间地府已成,道长又要去哪里呢?” “还有别事要做。” “……” 女子像是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只收回头去,继续看向夕阳的方向:“那道长可要抓紧时间了。” “是。” “凝聚阴间地府,道长有大功德,想来也得了大造化,可孤身一人,毕竟难成。”女子沉默许久,“还是得寻一些帮手。” “只尽力为之。” “……” “……” 山间沉默了一会儿。 只有女童抛着手中石头玩耍的动静。 “道长还是不愿请我们帮忙啊。”女子微微一笑,“这样也好。就算道长开口相请,我们也难以腾出空了,省下了为难和拒绝的功夫。” “足下有自己的事要做。”宋游平静而诚恳,“何况足下本是妖族,又已得了通往大能的路,实在不必为人间之事犯险。” “有理。” 女子点了点头,认同他的话。 若是这名道人十年前在丰州业山开口请她们相助,她们抽空留下越州狐族的修行、法术传承,哪怕是人间之事,哪怕确实是犯险,她也难以知晓自己是会拒绝还是如自己曾经说的那样,舍命相助,可如今却是很难再做出别的选择了。 时间果真会替人做出抉择。 狐狸多痴情,却也务实而理性。 太阳逐渐沉下山底,西方的云倒是越来越红,业山仗着山高,仍然沐浴着阳光,不过光线也逐渐上移,过了一行人的脚边,往山顶去了。 山间湖上起了雾,沉在地面上。 “足下何时离去呢?” “这就离去。” “又将去往何方呢?” “还记得我们曾经在江上说的吗?”女子转头看他,“自然该效仿道长,‘洗却平生尘土,慵游万里山川,去做江山风月的主人’。虽然只是当年泛江舟上闲谈间随口一说,却非假话。” “我们几百年说过的假话,实在比这世间绝大多数凡人还少。”侍女也笑着道,语气难得正经。 “足下如愿了。” 宋游也想起了当年长京城外、玉曲河上,蓬船听雨,琴声推舟。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 如今的狐狸既没了族群血仇,也无需再费心苦求长生、谋求上古大能之道,在业山鬼城的镇守也已经完成,可谓一身轻,唯一还需做的正事便是将越州狐族的修行、法术传承下去,可在她们漫长的生命中,也完全无需紧迫。 清闲下来,世界自会美好。 “下方那条河通往哪里?” 眼见得天色越来越晚,女子低头看向了下方,在千山千湖之间,又见了一条小河,如玉带似的。 “我不知道。” 宋游如实回答着说。 三年前没有这条河。 旁边三花娘娘正伸手欲捉虫,手都伸出去了,听见声音,又从虫子身上收回目光,看向他们又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对这二人说道: “通到外面那条大江。” “这条河是去年夏天下大雨涨水才有的,开始只是一条小溪,今年又大了一些。”燕安也说道,“与隐江相连。” “与隐江相连……” 女子不由微微一笑,这才说道:“据说晚江自傍晚的江上来,如今正好是傍晚,晚江便也从江上去。” “天要黑了,不好赶路,打个灯笼才好些。我有一个灯笼,带了很多年了,赠予足下,愿能为足下照亮前路。” 不远处有了铃铛声。 马儿从山腰的另一处横着走来,身上驮着行囊,被袋上左右各插着一个灯笼。 一个简约古朴,几乎没什么样式。 一个红木杆,鎏金刻花,灯笼则是小马儿的样式,颇为精美。 道人取下了简约古朴的那个。 “这是我们下山的第二年春天,刚刚下山不久,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妖鬼集市中,一位颇为投缘的鬼友赠给我们的。它没有别的神异,只是寻常风雨难以侵蚀,跟随我们多年,寻常水火也难以损坏,正适合出游。” 宋游将之递给女子。 “这个灯笼没有放蜡烛的地方。”女子伸手接过灯笼的木杆。 “只需一点灵光。” 宋游朝天边一伸手,虚空捻一把夕阳余晖,投进灯笼之中。 灯笼立马亮起了红黄色的光。 “多谢道长。” “送足下到河边。” “好。” 一行人沿着山坡慢慢往下走。 天地暗淡,青草如丝,女子一身白衣,美得不似凡人,也不染凡尘,只提着一个灯笼,走在青草山间。 一路到了湖边。 湖水清澈,倒出光影。 女子终于向道人欠身行礼。 “告辞了。” 侍女也跟着行礼。 三花娘娘终于不再到处乱蹦,而是走回了道人身边,手上抓着虫子,一脸严肃,与她们对视,尤其是与侍女对视。过了许久才再次见到活蹦乱跳的道士的喜悦渐渐沉了下去,被中和掉了不少。 “三花娘娘,要道别了。” 侍女露出笑意,对三花娘娘说。 “我们还能再见吗?”三花娘娘直盯着侍女,严肃的问。 “三花娘娘却是糊涂了,我只是一条尾巴罢了,我都不能决定我去哪里,这种事情,我怎么知道呢?”侍女笑吟吟的说。 “有缘分就会见!” 三花娘娘的声音轻细而笃定。 “三花娘娘跟着道长学的么?” “三年之后,三花娘娘会回阴阳山的道观,在逸州拙郡的灵泉县,你们要是路过,可以来找三花娘娘。你们最好过两年再来,到时候那片山上会全部是三花娘娘养的野生兔子。这个不是跟着道长学的。”三花娘娘说着,顿了一下,又改口了,“啊不,你们最好早点来。” 说完还小声的嘀咕:“早点来好些。” “一定。” 侍女对女童欠身行礼。 女童也学着她的样子回礼,很是别扭。 只见侍女从身上不知哪里摸出一个雕花木盒,托在手上,将之打开,翻找之下,找出一个拇指大小的船,朝着河面上一丢。 小船迎风便长,缓缓落入水中。 河水被排开一些,荡开波纹。 又抓出一只蛤蟆来,往船上一扔,变化成人,像是以前那个马车夫,如今又成了船夫。 “可还有再见之时?” “三年之后,若是有意,可来逸州灵泉县阴阳山寻访,在下这一代,伏龙观的山门始终为故人敞开。” “从此应多好消息,莫忘江上一闲人。” 天光真是暗得快,只是一小会儿,天色就彻底暗了下来,头顶竟然显出了星辰,山边也多了黄黄一轮山月,小河之上有小舟,提着灯笼的女子与侍女一同站在船头,灯光黄中透红,水面隐约可见灯光与她们的倒影,又难辨是灯笼还是山月。 船夫轻轻一划船,满船明月从此去。 道人带着两只小妖怪站在岸边,一匹枣红马安静的等在身后,目送她们远去。 “又与一个故人道了别……” 身边响起了一道颇有磁性的声音。 宋游转头一看。 岳王神君不知何时来到了他的身边,也随着他看向下游的方向,河面上灯光已越来越远了。 “神君为何也有感慨?” “这种事情,你以为本座就经历得少了吗?”岳王神君说道,“还好你是人,若你为神,得了长生,那才更加感慨。” “原来如此。” “你真要与天宫斗?” “神君觉得,在下的魄力不如扶阳祖师?” “扶阳道人神通广大,魄力无双,可他也是顺应大势,而且也只是换了一个天帝罢了。”岳王神君对他说道,“天上多有古老神灵,你要做到天宫不受无德之神的控制,你想要改变登天路,可是触及神灵的底线啊。” “伏龙观是天宫的

相关推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小白杨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致重峦(高干)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烈驹[重生]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快穿]那些女配们   痞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