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435章

第435章

地在眼前变小,显出不曾见过的样貌。 “哈哈!快哉快哉!” 俞坚白忍不住拂须笑了出来。 没有年轻时的猖狂,做不到狂摆衣袖起身高呼,心中却也自有万般豪情畅意。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为逆旅,同悲万古尘!” 高声伴着鹤鸣,随风而去。 山河人间,尽在眼前。 …… 下方村落老宅之中,原本悲痛哭泣的人纷纷停下,原本挤在俞坚白房中病床前的人也全都出来,站在院子中,或者宅院外,高仰起头,看着远方巨大的仙鹤挥舞着翅膀,乘风穿云,不知去往何方。 “神仙!真是神仙!” “祥瑞之兆!” “俞公果真贤相也!” “仙鹤上有人!” “怕是神仙来接俞相了!” “……” 俞家子女表情呆滞,这才知晓,方才父亲病床上所说的话,既不是安慰他们的豁达言语,也不是病睡迷糊间的胡言乱语,而是真的。 又有人议论纷纷,窃窃私语,都说此前在门外看见一名道人,带了一个女童,颇有些出尘仙气。又有人说,就在刚刚,进门之前,见到那名道人站在离人远的地方,举止颇为怪异,像是在与鬼魂行礼交谈。 礼部尚书刘长峰亲自询问,那道人与女童长得什么模样,官员恭敬回答,刘长峰听完便不再说话了。 俞家子女也是这时才想起来,此前似乎曾听说过,自家父亲在逸州任知州之时,正是受一名道人点悟,这才开窍,此后与刘尚书闲谈时,也曾数次谈起这名神仙高人。 第六百七十二章 再访故人 “俞公,到了。” “多谢先生。”俞坚白满脸感慨,“乘鹤一日,山水千重,比俞某自命清高不凡、空逐仙道风雅的前五十年还更精彩啊。” “……” 宋游听了只是微笑不语。 若是俞坚白觉得飞天一日比他此生的后十八年还要精彩,宋游多半是不赞同的,可若只说他的前半生,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宋游就不在这上面发表什么意见了,只对他拱手道: “俞公,保重。” 俞坚白闻言,也连忙回礼: “先生亦该保重。” 相比起道人,他的语气要郑重得多。 此前的他一生只是一个凡人,自然不知宋游近些年来都在做些什么,胸中又有什么图谋,只是隐隐也能有所察觉,定不一般。 事关古老神灵,又有天帝亲自问责,怎能是寻常小事? 自古以来,大事哪有易成的? 然而他也只是刚死的新鬼,既无道行,也无法力,即使上任赴职,做了阴间地府的殿君,于这般大事,怕也不见得能帮得上什么忙,甚至身边就连践行壮志的水酒也没有一杯,空空如也,两袖皆风,作为故人,只得拱手祝愿一句,愿他前路好走。 道人听了也只是微微笑。 “告辞了。” 随即乘鹤而去,直去平州。 丰州距离平州也不算远。 乘鹤只是半日的功夫。 …… 云顶山下,镜岛湖边。 初夏的镜岛湖边,芦苇与荻花都开得灿烂,透着几分刚开的新鲜娇嫩,好似凑近了还能闻到水汽,与秋日变干变白的花穗并不一样。 路边仍是一条小土路,沿湖而走,恍惚之间好像还听得见当年得得的马蹄声,又能想象到黄昏时节天光与湖光皆暗、满天萤火的画面,然而此时却只是一个带着露水的清晨。 道人拄着竹杖,抬头看去。 碧水千顷,湖面如镜,中间又有许多小岛,有的建有房屋,有的修有亭台楼阁,有的也长满了芦苇,都抽出了白色的花穗,对面山上、云端之巅则显出一座巍峨雄壮的仙山,被云纱半掩。 道人慢慢的走,感受此地风景灵气,也感受着当年的感触余韵。 “没有欺骗三花娘娘吧?”道人一边走一边说道,“确实是一个更大的湖,更利于垂钓,除了钓鱼,还可以钓到镜岛湖有名的蟹。” “对的对的……” 三花娘娘也拄着一根小竹杖,一边走一边扭头往湖边的方向看,尤其是湖上的一个个小岛,她几乎是挨个挨个的看过去,目光炯炯,透着一种钓鱼人对于地理环境的特殊鉴定。 “这里好!湖边可以钓鱼,湖里也可以钓鱼,还可以去湖中间的小岛上钓,肯定很好钓!” “三花娘娘所言有理。” “三某要钓个畅快!” 轻轻细细的声音,语气却很笃定。 “?” 宋游不禁转头看她:“三某?” 三花娘娘却是一脸严肃,点了点头,见他目光中似是有些疑虑,又修改了下: “三花某!” “哪有这样说的。” “那怎么说?” “一般都是用姓加某。比如在下姓宋,便叫宋某,陈将军姓陈,就叫陈某,舒大侠姓舒,就叫舒某。三花娘娘又没有姓,不必这样说。” “为什么三花娘娘没有姓?” “自然是没有人给三花娘娘取过姓。” “为什么没有姓就不可以用某!” “有道理。” “猫某!” “……” 道人摇了摇头,不与她说了。 抬头看看远方天上,云顶仙山仍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再低下头来看看远处,已到镜岛湖边的渡口,能见得到许多游人。 远胜于当年啊。 只是宋游此次前来,却不为云顶山。 迈步走向渡口,湖中飘着大大小小船只不少,许多船家都招呼着他。 “客官可是要乘船去对岸?” “还差两人,这就走了!” “客官坐我的,孩童半价。” “客官坐我的大船,大船稳当,孩童不怕,不易落水,也不犯船晕,走得慢可以多看风景,船上还有美酒与琵琶助兴。” “……” 许多声音杂乱入耳。 甚至有人来拉道人衣袖。 猫某对此很不适应,只得板着一张小脸,直愣愣的站在道人身边,强装镇定。 道人也不太适应。 尤记得十几年前来的时候,渡口比现在要小一些,相对原始,虽然也有大大小小不少船,也会揽客,却都遵循着基本的秩序,会按照到达渡口的先后排出远近,近的优先揽客。如今渡口大了,游人多了,船家也更多了,却似乎更混乱、更不讲规矩了。 寻视一圈,找到一艘小船。 乃是一艘瓜皮小船,篷顶也没有。 就是最小的那种船,一排只能坐一个人,一列倒是能坐几人,只是船太小了,人稍微一多,水就快要漫到船沿,船家划船也不方便。 道人迈步走了过去。 “神仙要去对岸?小人的瓜皮船才是最适合赏景,伸手还能触到湖水,而且刚刚送走了一波客人,早晨怕是没有多少人来了,神仙要走,就是只有两人小人也给神仙送去对岸!” “船家的船租么?” “租?怎么个租法?” “借船家的船,去往湖上,明日此时还给船家。” “神仙不是去云顶山?这是要泛舟湖上?还是要去湖中垂钓?” “垂钓。” “可要小人划船?” “不用。” “今日借船,明日回来。”船家稳稳站在船上,皱着眉头,一本正经的盘算,“今日白天的客人倒是没有多少了,然而每到黄昏时候,必有客人来湖边租船泛舟水上,赏星赏月,饮酒高歌,这也是一笔钱,加上明日早晨生意最好的时候……” “船家说笑了,哪有人租瓜皮船泛舟水上赏星月湖景的,人稍微一多,连躺都躺不下来。” 道人微笑着说道。 身边女童顿时朝他投来目光。 船家闻言也笑了,挠挠头说道:“先生是知晓的。既然先生也不需要小人出船,便收先生五十文吧,赚个清闲钱,看先生并不普通,也算是小人沾点仙缘了。” “多谢。” “若是明早此时先生没有回来……” “便再算一天。”道人对他说道,“也可能不止一天,两三天,三五天都可能。” “先生爽快,只是须得留个凭借。” “一两银子如何?” “可以。” 道人递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银锭,乃是钱庄为了流通方便自己熔铸的,没有锉剪过的痕迹。 船家接过之后,仔细查看,拿出戥子称了一下,刚好一两,便也无需多记,将之揣回怀里,对道人说道:“先生应是会划船的吧?” “自然。” “便托先生的福,享一天清闲了。” 船家哈哈笑道,划船到渡口,与道人和女童换了位置,期间还不忘提醒他们带上水食、湖上太阳晒,随即便站在岸边看。 本以为会是道人划船,却不料道人上船之后,便在船中间一坐,倒是那名漂亮女童放下行囊,熟练的拿起船桨,轻松划着船驶离了岸边。 又有一只燕子飞来,贴着水面,飞近小船后,稍一上扬,便落在了船头。 湖面荡开了一圈圈涟漪。 瓜皮船缓缓驶入镜湖深处。 湖中岛屿如林,船在其中穿梭,很快就被岛屿遮住,没了踪影。 “就在这里了!” 三花娘娘睁大眼睛,仔细盯着水下,好似能透过碧水看到鱼群的走向,随即停了下来,拿起自己的小钓竿,一边自言自语的嘀咕着“猫某今天要有大丰收了”之类的话,一边费力的解着鱼线。 花了半天时间将缠绕在一起难以捋得出来的鱼线解开,鱼群又换了位置,只好又划着船追上去,继续嘀咕着甩竿出去。 同时不忘扭头询问道人: “你是喜欢吃鱼,还是喜欢吃虾,还是喜欢吃这里的盘海?” “三花娘娘钓的鱼太多了,吃腻了,便钓一些虾蟹来吃吧。只是此时的蟹似乎还不算好,要等入了秋才是最肥美的时节。” “鱼都能吃腻~” 三花娘娘摇头晃脑,又问燕子:“燕子你要吃什么呢?” “三花娘娘钓什么我吃什么。” “嗯!” 猫某连连点头。 随即手握钓竿,坐着不动了。 钓鱼的时候是她少有的能够安静下来的时候之一。 道人也不理她,只是戴上斗笠,拿出一本杂书,低头看了起来。 水面上偶尔有一阵风来,却很少吹皱湖面,倒是吹得瓜皮船微微摇晃,在水面上荡开两排细小涟漪,倒是更显得自在了。 中午拿出在长生县买的葱油饼,垫着荷叶放在床头,初夏越发毒辣的太阳自然会帮忙将之加热,加上微酸的浆水,便是午饭了。等到被下午的太阳晒得昏昏欲睡时,便在船头半坐半躺,用斗笠遮住太阳,睡上一觉。 不知不觉天便暗了。 黄昏之后的霞光带着几分媚态,群山尽成剪影,湖畔芦苇随风而动,直到星星出来,全都映入水中。 三花娘娘钓了不少虾蟹鱼儿,去湖中间无人的岛屿上做熟,成了晚饭,又回到小船上,学着道人盘坐,却忍不住时而仰头,时而低头,无论天空亦或水面都是璀璨夺目的星辰。 远方有船夜泊,大小不一,却都比道人乘坐的瓜皮船要大一些。 大的画船之上都是些达官显贵,有乐伎演奏,舞姬飘飞,隐隐还有唱曲声,好不快活。 小的蓬船之上则以文人雅士居多,大多吟诗作对,希望能以文采打动传说中的神女,得其青睐,亦或对着星辰谈论着云顶山上的神仙,古老的传说与这些年来的两次神仙之事,畅想仙道长生。 声音虽多,却都从远处传来。 在夜里飘到瓜皮船上时,已经十分微弱了,几乎不可辨别,只更衬托出夜的宁静与湖上的清寒。 “咕噜噜……” 湖上忽然冒出几个泡。 盘坐的猫某初一听见,立马便转过身,用手扶着船沿,俯下身去查看,怀疑是水下有大家伙在活动。 “咕噜噜……” 湖中水泡越来越多,又升起寒烟,片刻之后,竟从水下浮出几道婀娜的身影,看得猫某一愣一愣的。 “仙师驾到,有失远迎。” 站在最前面的,正是镜岛湖神,便是那些风流文人幻想的神女。 此时亲迎道人,互相行礼。 第六百七十三章 猫某喜好自食其力 镜岛湖神身材婀娜修长,白纱蒙面,看不清面容,可神灵自有出尘气度,风采仍非凡间女子可比,此时踏在水上,如履平地。 “在下只是一个来请教镜神的旧友,镜神如此生分与客气,反倒让在下无所适从了。” “道长,请去湖中一叙。” 镜岛湖神微微一笑,改了称呼,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船上的女童,做出请的手势。 “恭敬不如从命。” 道人再次抬手,与之行礼。 女童也抬起手,歪头挠了挠耳后。 “呼……” 只见镜岛湖神吐出一口白气。 一口气落到女童身上,也落到宋游身上,眼前登时升起氤氲,荡开圈圈涟漪。 再回过神,已到一处雅致楼阁前。 不知是多少年前的建筑了,通体木质,颇有古时风韵,头顶一个透明屏障,隔开了万钧湖水,却是别有洞天。 此时正是晚上,星光再亮也透不到湖中来,只是楼阁从外面的小路开始,便处处都有玉石灯柱,灯柱中嵌着一颗颗放出微弱白光的明珠,楼阁里头则更是灯火通明,许多婀娜的女侍正来往于其中,像是蝴蝶一样翩然。 “唔……” 十几年前的事情三花娘娘似乎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再次见到这番景象,不由十分诧异,此时拉着道人的衣角,显出内心的几分拘束,睁圆了眼睛到处瞄着灯珠里的明珠,忍不住伸手去戳去摸,也显出本性里的几分跳跃。 “道长,请吧。” 镜岛湖神带路往前走去。 直去前方楼阁之中。 楼阁中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又比白昼天光多几分温柔暖意,装饰清雅不失精致,既有神灵的韵味,又不似寻常神殿那般金碧辉煌,此般建筑即使是在天宫之中,也该是很讲究的。 楼阁中两张桌案,一主一客。 道人仰头打量四周,一如当年。 只是当年是刚下山不久,少有这样被神灵请去府邸做客,更别说是以半梦半真的玄妙独特方式,自然稀奇。如今眼界增长,修为加深,自然能够看得出更多玄机,却也更觉玄妙稀奇。 “妾身还是仿照当年,只为道长与童儿设了一张桌案。” 镜岛湖神的声音打断了他。 道人回过神来,面前就是镜岛湖神,自家童儿站在旁边,也仰头好奇的盯着自己。 “多谢。” 道人对她道谢,这才坐下。 女童则在他身边坐下。 桌案上摆着许多湖边产的水果,初夏正是水果陆续开始盛产的时候,种类也多,此外还有一些虾蟹鱼蚌,种类同样不少。 “道长在看什么,可是觉得妾身这间楼阁布置有何不妥之处?” “并无不妥之处,反倒精美雅致。”道人如实答道,“只是两次来此,都觉得镜神手段奇妙,因此忍不住多看一看。” “旁门小道,在道长面前献丑了。” 镜岛湖神招了招手,立马便有两名侍女走来,跪坐在道人与三花娘娘的桌案前,拿来一套繁琐的工具,开始为他们剥虾拆蟹。 “多年不见,倒是即使在这镜岛湖中,也常听说道长的传说,这些年来,非但一点不曾陌生,反倒有种越发熟悉的感觉。”镜岛湖神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手中的酒杯,又看向道人身边的女童个,“没有记错的话,足下应是叫做三花娘娘吧?” “对的!” “三花娘娘可还记得妾身?” “记得妾身。是湖里的神,以前请三花娘娘和道士吃过盘海。” “相识本是不易,再见更是难事,两位远道而来,妾身须先敬道长与三花娘娘一杯。” 镜岛湖神取下白纱,露出一张美丽的面容,以袖遮掩,饮酒一杯。 道人随之举杯,是很淡的水酒。 猫某见状有样学样。 只是她的杯中却只是清水而已。 放下酒杯之后,镜岛湖神这才问道:“道长正行大事之时,却不远万里,特地来我小小一个镜湖,可是有什么妾身帮得上忙的地方吗?” “确是来向镜神求助的。” “哦?” 镜湖神肯定了心中猜测,不由得将手从桌案上放下来,放在膝前,正襟危坐,也正色道:“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盛爱小萝莉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总统(H)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