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只是以前,他没考虑到这点,没有专门去学山海国民的语言。 毕竟作为魔道中人,来洞天都难,每次来都是搞了事情就跑,哪有那功夫。 “刚才在外面,我已经收集了山海国民的语言数据,大体已经能交流了。” 说着,他剖开自己的心肺,取出了一块青铜器官。 “这是我的部分机心,用它说话,可以翻译。” 果然,罗阎这最后一句话一说,青铜器官立刻发出怪异的声音,离得近的山海国民都楞了一下,看向罗阎,因为他们听懂了。 “在这幻境里,机关之道竟然还能用?”炎奴惊奇。 妙寒在一旁解释道:“这阵法不懂机关之道,而罗阎的机关其实就是他的身体,所以一概被算作肉身功能。” 炎奴恍然,罗阎一笑,当即又取出一块,扔给了场中一名山海国民。 这让众人,终于得以听懂那佶屈聱牙的呼唤。 “炎帝!炎帝!” 那山海国民朝着炎奴呼喊,在场所有人都愣了。 不是刑天吗?怎么唤其炎帝? 妙寒看向罗阎,心说你这翻译库是不是有问题?亦或者,罗阎加入了私货,故意把刑天,记录为炎帝。 毕竟炎奴要成为逆天仙帝的,而他为火德,名字又是炎,称为炎帝,正是合适。 可没有必要,非要以古帝之称为其背书啊,称呼不重要,罗阎这有点多此一举。 妙寒低声劝着,怎料罗阎面对这情况,也很茫然错愕:“别看我,我不可能这么做。” 这下子妙寒也懵了,炎奴这断头形象还不明显?为何叫他炎帝? “把牛角摘下。”妙寒看向炎奴,发现他戴了个牛角盔,估计是这个误导了。 炎奴照做,摘下牛角,然而声音还是不断从青铜器官里发出。 “炎帝!炎帝!” “炎!炎!” 第211章 玄学起源 山海国民的称呼,令众人困惑。 非要说炎帝与刑天有何关系,那就是古籍有载:炎帝乃命刑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卜谋》。 是以人人都认为,刑天是炎帝臣子。 不过炎奴没管那些,直接问道:“你们是人变得吗?” 妙寒莞尔,炎奴永远是这样简单直接。大家都惊愕山海国民为何叫刑天为炎帝,可他不管别人怎么叫他,直取核心问题。 山海国民听到这个问题,有些愣神。 “炎帝炎帝。” “您不记得我们了……” “我为互人国民,是您的子民啊。” “我为驩头人,是祝融后裔,先祖亦曾随炎帝刑天。” “帝女娃曾言,终有一日您会归来,炎炎不死,敢磨青天,填沧海。” 这些山海国民非常激动,七嘴八舌,无比混乱。 炎奴都没听懂,还是问:“互人国、驩头人,变成如今这副模样,是为何?” 山海国民纷纷点头:“天命造化弄人,以众生为鸟兽,乃昊天之大罪也,当大复仇,这不是您说的吗?” 他们开始有些不解了,看向炎奴的眼神有点困惑了。 在他们看来,炎帝归来,应该知晓这一切,难道他不是炎帝? 那为何解救大家? 山海国民有些惊疑不定了,茫然议论起来。 而炎奴则大怒,果然是这样,本一切只是他的猜测,而这群山海国民想跟着编都编不了。 罗阎急忙抢先问道:“为何如此?天道为何异化众生为图腾?” 他意识到这些事还是他来问比较好,当即按捺住炎奴。 一番追问后,他才终于搞清楚了‘异化’之事。 首先这帮人不知道‘天道’这个词,这都是神洲后世的说法,他们把那摆弄命运的东西,直接翻译做天命,也可以叫‘昊’、‘上帝’。 昊这个字,严格指代‘奇物天道’。 其象形为‘天上一只眼’,俯瞰大地,监察众生,意会为‘摆布命运的眼睛’的意思。 天道到底是个一套规则,还是至高神,这些山海国民也搞不懂,再加上山海国民彼此也没有统一,所以说法多样。 因为人族原本的信仰,就是将伟大的领袖、始祖,称之为帝,譬如炎帝、黄帝。 所以天命这东西到底是个啥,上古先民自己都有很大分歧,如果认为没人格就叫昊,如果认为其有人格,就叫上帝。 正可谓:“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什么叫‘求民之莫’,在诗经里,这是发现民间疾苦的意思。 然而这其实是因为天命已经掌控了人心,人世间已经有了‘天子体系’。 可在上古,它刚刚出现,还没有掌控一切。 而天道有一种特性……即根据人们所幻想的概念,而扭曲这个世界! 创造世间本没有的东西、规则。 “竟是如此,所以各个上古氏族,本来是过得好好的,各有各的文化,各有各的图腾与崇拜物。” “然后天道,忽然出现,将这一切化作现实。” “传说为真,信仰为实,异化众生,扭曲世界。” 罗阎看向众多奇形怪状的山海国民,感慨这果然是天道所为,其实就是被奇物扭曲了。 天道这件奇物,是个‘生成世界观’的怪东西。 而世界观,它不会自己编,乃是根据众生所想来架构,这么看,应该是无人格的。 所以上古先民被异化后,不是变成稀奇古怪之物,而是变成了图腾模样,变成了人们本来所信仰幻想的东西。 之前就很奇怪,如果是惩罚,或者说有什么阴谋,为何不直接把上古先民灭了,或者变成彻头彻尾的怪物? 还非要按照山海经来?山海经说一只眼,就一只眼?山海经说人首蛇身,就人首蛇身? 有些形象,根据罗阎考证,其实就是古人看到其他部落戴着牛角,披着羽毛,继而忠实记录,画下来成那样的。 并没有真的长着牛角,长着羽毛。 可是不管,一概把人变成这番模样。 其实这一切只是单纯的特性:这个部落崇拜什么,就变成什么。 当然,天道会有一定程度地发挥,而且得是不存在的虚构物,但也显得死板,比如枭阳国民,善操管,直接变神通了。 这一切都是那样的不自然,无比生硬!典型的特性扭曲。 如果天道有思维,那这思维方式完全就不是人,是一种非人型的鬼才理解。 “不可能!这么大的事,为何古籍没有记载?” 庐山长老们,十分激动,虽然山海国民说的有鼻子有眼,但他们还是难以置信。 修士们都读书众多,就没听说过,上古还有这等异象。 万民异化成奇珍异兽?哪有这种事? 对此,山海国民呆滞,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们困在这洞天太久,大多数也并不是上古先民,而是其后裔。 毕竟三千年过去了,除了个别被异化为了‘长生种’,大多数早就老死了。如今的山海国民,多是在洞天繁衍生息,坚持着人族起源,代代相传到如今。 所以要他们说,为什么外面的历史没记载,他们哪知道?他们连外面的语言都不懂。 半晌,才有一巨人说道:“怎没有?怎忘却?” “万民化为鸟兽花草,就连炎帝族裔也不例外……” 听到他们这么说,妙寒一怔。 想起来,前面这些人,还提到一个人物‘帝女娃’。 仔细一想,难道是指炎帝的女儿,娃? 即……精卫! “你们说的帝女娃,是精卫吗?”妙寒连忙问。 山海国民回答:“炎帝女·娃,游东海而化精卫鸟。精卫不死,誓填沧海。” “帝女·桑,化为扶桑木……” “帝女·瑶,化为巫山草……” 他们七嘴八舌,说了一大通,后续还说了许多大家没听说过的人物。 妙寒愣住:“原来传说上古炎帝全家都变成花草鸟兽,其实就是天道异化。” 显然,上古之事流传,历经沧海桑田,不可能每个人都记录下来,再加上失传和人为删改,也就只能从炎帝全家都被变成山海经之物,来管中窥豹了。 “若上古有此大劫,为何现在没了?” “我等为何没有被异化?” 众修士说着,最大的困惑就是这个。这帮人说天道会扭曲世界,变化众生,那人族不早就没了吗? “有功德或者修行的人,才会被变化。”一名人首蛇身之人,越众而出。 他是轩辕国民,地位俨然与众不同,且似乎知道的更多一些。 看他装束奇特,首饰众多,其他山海国民,纷纷尊称他为:“巫坛!” 罗阎审视着他,原来这是轩辕国的一名巫。 “巫坛,我怎么没听说过?”罗阎思索道。 妙寒错愕:“为何非要你听说过?” 罗阎解释道:“上古之巫,明通天地自然,可不光是祭祀,他们认为万物演变自有规律,是可以人为主导的。” “医星相卜,皆有涉猎,还有一支专管奇物。我魔道最初的起源,就是由那一支大巫所传……” “所以我魔道,自有一套上古传承记载,而轩辕氏族的大巫皆有名,我就没听说过巫坛。” “巫之名号,世代袭传,亘古不变,恍如永生。” “如果洞天轩辕国,也是袭传上古人族轩辕氏,那么我魔道记载里,应该有巫坛的名字。” 巫坛躬身道:“我出生就在此地,不过一小巫,比不过巫咸等上古大巫。” 罗阎点头,原来如此。毕竟三千年了,洞天里又多了一些其他的巫,很正常。 妙寒奇怪道:“罗阎,你魔道既然有传承,为何不知天道异化之事?” 罗阎无奈道:“世事变幻,传承散落过多,三坟五典,我魔道也只有《三坟》之书,乃是极上古,三皇时代之事。” “至于五帝时代的《五典》,早已失传……” “总之在三坟之中,记录了许多上古奇物,且都被证实,可以说,奇物这东西,极其古早就有了……” “但三坟记录中完全没有什么天道的记录,有很多奇物比天道要古老得多……” “所以我们认定天道是一件奇物,而且出现的时间,最早也得是五帝时代,不可能更早了。” 各派长老们十分激动:“魔道妖言!天地开辟之初,就诞生了天道。” “你竟说天道晚于人,怎么可能!那这天地从何而来?” 罗阎蔑视地看向他们:“悠悠千古浑如此,何来一物敢称天?” “你……”长老们只觉得这是异端,刚要喝骂,却见炎奴转身凝视他们:“安静。” “……”残留的修士,张了张嘴,为炎奴气势所慑,当即安静。 妙寒看向巫坛:“你说被异化,还要修行是何意思?” 巫坛平静地解释,众人这才明白,天道异化,不是一瞬间所有人都变了。 如果是这样,人族早就没了,何来现在的神洲人族? 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有前提条件的,每个人变异之前,都做了不同的事。 或有大发明,功德福泽众人,或有大能力,在某个领域达到顶尖。 譬如一个部落,善于制陶器,那么陶器做得好,就可能突然变成图腾模样。 “我轩辕氏族,善于卜筮、医药与结绳记事,三者任意一事达到巅峰,或者有所发明,即化为人首蛇身。”巫坛说道。 罗阎恍然:“这不就是修仙吗?那时候没有修仙,所以生活中的大事……就是修仙。” “天道扭曲世界,其实是根据文明,缔造修行体系,生成法则。” “但因为各个氏族,文化不同,想法不同,一片混乱,所以上古之时,万民被异化的前提条件,也是没有规律的。” “其实所谓异化,本质上就是‘修行体系的不确定’导致的!” 大家终于听明白了。 越有名气、越权威的概念,越容易实现。 越正统规范,越能代表文明精神体系的,则形成的体系规矩就越稳定。 天道就是在根据‘集体意识’,生成‘自然本不存在’的体系,上古的混乱,本质上是天道刚出现,各种体系还不稳定。 其实现在,也有‘异化’,只是不叫异化,叫‘成仙’! 上古人变成‘人首蛇身’这种图腾,其实就是‘修成正果’。 只不过,前提条件,太简短了,太粗糙了,太简单了。 什么制陶、什么搓绳、什么熬药、什么占卜,这些现在看来,稀松平常! 但这些对于上古先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不是谁都能学得会的,地位上比现如今有一定的升华,继而在人们心中非常‘神圣’。 再加上人们幻想的种种事物,于是最初的精神文明修行体系出现了…… 熬药熬的好,或者发明了新的配方,有了功德,天道唰的一下就会将这人变成怪物。 何其朴素? 而且每个氏族的体系还不一样……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体系。 这无疑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什么修仙?”巫坛困惑,他没听懂这个词。 罗阎简单讲述了一下,巫坛恍然大悟。 “黄帝之道!你说的是黄帝之道!”巫坛眼神激动,显然作为轩辕国民,他崇拜黄帝。 妙寒楞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 “什么?你们把仙道,叫黄帝之道?” “是黄帝发明的修仙体系?” 巫坛不懂她想问什么,只是说道:“如你所言,最初变化为图腾的方法,各不相同,一片混乱。” “于是黄帝联合大巫们,开创了专门对应异化的修行法,并且将异化所需要的功德概念,也与生活分离开来。” “凡是信奉此法的人,再也不会因为生活、发明而变化。” “而修行最终所化的,也不再是图腾怪物,不过也很可怕……” “是以黄帝要求,以前混乱导致的图腾怪物,必须飞升到白泽世界,修黄帝之道的异化者,也必须远离世俗,隐居山中。” 妙寒皱眉:“白泽?” 传说黄帝东巡至海滨,遇到一头神兽白泽,白泽是祥瑞之兽,能口吐人言,通万物之情,晓天下万物状貌。 白泽给黄帝讲述了天下异兽怪类的情形,共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 “你们说的白泽世界,可是这洞天山海?” “正是,黄帝命白泽统计天下万类,最终将我等,迁移至此……”巫坛颔首。 众人沉默,原来这就是仙道的由来,洞天的由来。 黄帝将上古的混乱体系规范化了,全部统一,然后将生活、自然的部分,与鬼神、虚无的部分脱离,概念分割开来。 如此,制陶、绳艺、琢玉等事物,归于生活。而淬体强身养气,等虚无概念,归于修行。 发明创造的这类功德,归于人心。斩妖除怪,镇压奇物的这种功德,归于天命。 至此世间的一切事,分为两大类,一曰‘世俗’,一曰‘玄学’。 后者,到了今日,体系越发丰富,继而成了‘修仙’,乃至又有了武道之类的细支。 黄帝甚至把最终异化的结果都给改了,不是‘山海国民’了,而是‘仙’。 当然,黄帝时还没‘仙’这个称呼,甚至可能境界都没分。但规定了只要异化了,就要远离大家,隔离到山里面去修自己的。 显然,后世由此衍生出了‘仙’这个特殊群体,发明了这个字,正是人在山中,远避世外。 至于更早的图腾异化者,则全部进入了洞天,到如今被称为异族了。 “玄门之学,古称黄老之学……本以为假托黄帝之名,原来真的是他开辟……” 在场许多修士呢喃,不知如何反驳。 玄学的由来,他们都知道,正是源于黄帝与老子学说总结,所以叫黄老之学。 原来黄帝建立玄学雏形的真相,是为了解决‘天道异化众生’的问题。 是为了把天道种种可怕的直接干涉,逐渐从人们生活中剥离出来。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修仙之道,自古长存!” “上古不懂修仙,不代表没有修仙之路。” “怎么可能是人创造了仙道?而且最开始……还如此的……粗陋……” 长老们激动地说着,眼神已经满是惊恐。 他们修了一辈子仙,自认为直至大道,直至一切终极奥妙。 结果告诉他们,这特么是人造的? 是黄帝外加一群大巫合伙编的?然后天道还认了? “噗……”许多人接受不了这种颠覆,但心里又隐隐相信,以至于憋出了内伤,体内气血混乱,急吐了血。 “竟是编的……竟是人心所生……以至于反制众生。”元符呢喃着,嘴角苦涩不已。 他已经完全相信了,三观刷新,不禁以另一个视角,去看待‘天道’。 而这类视角,显然与魔道差不多,所以用玄学一点的话来说,他心堕入魔了。 “既然一切是黄帝决定的,那你们为何看到他,如见救星?”妙寒指着炎奴,追问巫坛。 巫坛明显是黄帝族裔,毕竟是轩辕民。 然而此刻,却又无比狂热地看向炎奴。 “黄帝之道,乃是利用天命,在人与天之间,寻求平衡。以至于我等永居于此……” “可是……上古炎帝,不是这么想的……他要将我等都变回人,他要罢黜天命。” “他要刑天。” 第212章 炎黄之争 见巫坛提到了刑天,又看着炎奴,众人有些发懵。 所以山海国民还是知道刑天的,那为何又叫炎帝? “难道刑天就是炎帝?”罗阎追问道。 山海国民听了这话有些迷糊。 巫坛平静说道:“炎帝刑天,为天帝断首,不屈不挠,不死不休,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执干戚而舞……” 众人哗然,被砍的是炎帝?断首之后,才叫刑天? “这么说的话,刑天确实不是个人名,而是个代称。” “指代其人被天降刑罚,断了首,故曰刑天。这是典型的因事迹而命名,而其本名到底叫什么,反而不为所知。” 罗阎思索着,不禁问道:“可是不对啊,炎帝曾命刑天作扶犁之乐,他们分明是两个人啊。” 山海国民又呆愣半晌,似乎在奋力理解大家在说啥。 妙寒在一旁确实早就注意到巫坛两次对刑天这个词的用法,提醒道:“罗阎,对他们而言,刑天是个行动。” 行动?罗阎眉头一皱,没错,之前这人说炎帝时,说的是‘他欲刑天’,这是把‘刑’当成动词。 “你是说,炎帝打算刑罚于天,结果失败,被天帝断首?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罗阎指着炎奴的形象说道,他当然知道炎奴既不是刑天,也不是炎帝,只是样貌被人误解。 但既然大家这么认为了,姑且就当是人们心中的那个古老存在又复活了,省得解释过多。 只见山海国民们纷纷点头:“万民有罪,天降罚民,天若有罪,何以刑天?” “故轩辕氏,吊民而罚罪,烈山氏,举民而刑天!” 众人怔住,真是狂妄。 站在这个时代去看,修士们从来就没听说过,万民能觉得天有错,要给天施以刑罚的。 这就好像说,一切都是世界的错一样,人凭什么定义天错了?不接受现实? 不过魔道众人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们认定天道是奇物,是不自然的,搅动命运,扭曲了种种规矩,妨碍了众生。 炎奴就更振奋了,他和妙寒对视一眼,原来上古先民早就想拿天开刀。 是啊,人有罪,天就要降罚,天命者就要替天行道,那天有罪怎么办?谁去替人刑天? “世间本没有天道,它忽然出现,压制人心,正该处刑。”炎奴说道。 罗阎眉头却微微一皱:“这只是现在的情况,上古之时,人皇治世,大势什么的并没有成形,只是存在异化问题。” “如果说天道把人变成图腾是罪的话,黄帝已然非常妥善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乃至将天道视为工具,加以利用。” “上古炎帝,为何还非要刑于天?就为了报仇么……” 众人都在沉思,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当时的天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心对它的影响巨大,另外人变成图腾还拥有超凡力量,其实是有点好处的。 当然,弊大于利,因为太简陋,动不动变成怪物,也没人好好发展文明了,这样下去,会再无人族,未来整个天下变成怪物之间的厮杀。 可这个情况,被规范了啊,黄帝的处理非常妙。 他统一了天下,区别玄虚与世俗,解决了当时怪物乱舞的混乱局面,堪称完美,非要说遗憾,就是不能把以前变成图腾的族人,都变回来。 以至于又利用天道创造了洞天世界,把所有这类族人,都流放至此。 从此不再管了,各过各的。 不过,说是流放,也有失偏颇。洞天世界比神洲大得多,资源充沛,生活乐无忧。山海万族繁衍三千年下来,人口早就破亿。 若非生活太轻松,他们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是原始时代。 至于现在的修士杀劫,这是黄帝没有料到的,当时仙道没这么强,也没有天子体系,没有大势干涉人族兴亡。 总体来看,黄帝的时代,已经处理的极为妥善了。 那为何,炎帝还要刑天,最终被天帝断首? 巫坛有些错愕,随后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说道:“只有相信黄帝之法的人,才能从此摆脱被变成图腾的命运。” “可在当时,炎帝才是天下之主……” 他说着,众人恍然,他们把这个情况给忽略了。 黄帝统一思潮,不是一句话就搞定了,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期间,他要做很多事,要收服万族,要让万民归心,要让大家都信奉他那一套…… 否则天道不会承认啊。 在这一套被所有
相关推荐:
交易情爱(H)
满堂春
带着儿子嫁豪门
我以神明为食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