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他。 “教头,这是?” “易先生,这是我早年所得,一本算不上多高明的武学,但上面也留下了老头子我毕生的心血,先生可以拿回去看看,凭先生玲珑聪慧之心,理解字意问题应该不大,若不懂也可再来问我……” 易书元面带诧异地接过册子,他还没说话,老教头又以极为真诚的语气说道。 “先生若是感兴趣,也,也可自己练一练,但得买一点医道书籍研究一些经脉穴位,若真要尝试,务必先来老头这边问一问,老夫也随时恭候先生来问……” 这本书分量不轻啊!易书元点了点头,郑重作揖道谢。 “多谢陆教头厚爱,易书元一定会细细研读,争取让故事生动完满!” “哎……” 老教头欲言又止地应了一声,他最终还是没忍住,易书元表现出的武学敏锐性实在太惊人了。 …… 今天易书元没有磨洋工,只用半天时间就快速收录和整理的数千字,算是把昨天的工作也补上了。 到了午后,易书元终于取出了清晨在校场所得的那本武学书籍。 书的材质很好,虽然有些泛黄,但纸张没有明显缺损,封面上既无图案也无文字。 易书元打量过后翻到扉页,从这一页开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不算太工整的文字,应该当是老教头写的,都是各种感悟各种心得。 易书元皱着眉头将所有字看完,硬是没找出一句有营养的,反而看得他有些脑壳疼,甚至很多字糊在一起了。 “没个名字吗?” 易书元在扉页和后面几页上来回翻了翻,没见到这所谓秘籍的名称,他也不再纠结这些,继续往后看去。 还好老教头的字没有盖住书上本来的文字,易书元打算先通读一遍,然后再看老教头留的内容。 整本书原册从头到尾没有一张插图,正常来说单靠书本文字描述来练武是非常困难的,据易书元所知,很多武学在最初阶段都是师父传徒弟,需要手把手指导。 不过在书本中间页位置夹着几张纸,这些纸全都是人体摆架势的姿态,根据纸张材质来判断,这些纸是后加的,应该是老教头琢磨出来的图案。 不过对于易书元那丰富的想象力而言,单纯理解文字层面的意义问题也并不大。 渐渐地,易书元也明白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了,这书严格来说算不上完整的秘籍,不是说它是什么残本啥的,而是整本书记录其实算是一种运劲方式。 显然成书者可能是描述水平不够,洋洋洒洒写了一整本,有很多文字归纳起来,用易书元的话来理解就是在写“这个很厉害”、“这样非常强”之类的话。 “调动全身经脉么……” 易书元喃喃自语着,书里废话不少,但能看出来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成书者武功造诣或许并不低,只是文化程度稍有欠缺。 接着易书元又打算结合老教头的心得来看,瞬间头都大了,这老教头记录的习惯明显有些特殊,外人看来显得有些乱,易书元只能硬着头皮解读。 等再一次通读一遍太阳都西斜了,不过易书元也能理解老教头的心思了。 按老教头较为杂乱的记录来看,也是认为这秘籍是有缺漏的,老教头用自己的方式尽一切努力想要补足那方面缺漏。 往往是时隔很久忽然想到了什么,老教头就会在某页某句处,在原本批注的基础上再补上新想法,所以整本书看起来比较乱。 所幸老教头还附上了图。 时至今日,老教头应该是自觉圆满,确实算是毕生心血了! 这书中武学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熬筋骨,弥补基础的不足,同时又能生出内气,逐渐进入内功之境。 看得久了,易书元就想自己试试,书中虽然没有插图,但固有描述加上老教头自己绘的图也算够了,对想象力丰富的他来说问题不大。 易书元放下书站起身来,就在文库内摆出架势,这种武功同样没有什么能被称为内功心法的东西,内力靠几个桩功架势化五谷之气产生。 易书元这一站,直接站到了天色变暗,他经脉中原本就有内气在也在缓缓运转,所以根本不用经历书上一些复杂的阶段,很快能感受到一些内气的变化。 很自然地,易书元又换成了另一个架势,仅仅片刻他就觉得不对,直接换到了下一个架势,内气的流动顿时更为顺畅。 然后是第三个架势,易书元同样微微皱眉,他能感受到全身经络穴位最细微的变化,凭着前几个架势和对书中理解,他便顺着感觉将不对的地方动一动,或意随内气,或摆动身形,甚至在某种时刻身形轻轻震动,化解一些淤积之气。 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整本书一共十二个架势已经全都被易书元尝试过或者改动过,直至子时,闭眼体会的易书元双手空抱,顺着感觉摆出了第十三个架势。 “唔吼……咕吼……” 易书元躯体内部的经脉和脏腑在这一刻,竟隐隐发出一阵低沉的啸声,内气更是随着啸声震动不止。 易书元每一次呼吸,那种啸声便会隐隐响起,这是一种脏腑和经脉的震动。 “咕~~~” 这次不是啸声,是易书元肚子叫了,他睁开眼睛摸了摸肚子,感觉不但肚子饿,身体更是觉得疲惫。 “这武功是有可取之处,但这么练对我来说有些死板了。” 自语的同时,易书元直接盘膝坐下,没有摆出任何一个架势,但周身经脉中的内气竟然像之前架势那样在震动运转。 而下一刻,不同于正常武学层面的变化在易书元身中出现,从身体的各个角落,竟然有一股股灵气渗出,化入经脉之中。 易书元嘴角浮现一丝笑容,果然行得通,我可以不需要五谷之气和药食大补! 慢慢的,易书元脸上笑容收敛归于平静,他竟然通过这种习武方式,感受到了身中内景的变化,甚至因为那种啸声,内景之中响起雷鸣。 天光逐渐变暗又随着时间流失渐渐变亮…… 当东方翻起白肚皮时,易书元眼皮微微抖动,缓缓吐出一股浊气。 “呼……” 一口气息吹出一阵风的感觉,文库内部地面上灰尘四起,好一会才平息下来。 书中言练习持续越久,效果就越强,但久练必损筋骨,过犹不及,循序渐进到能维持一个时辰便是上佳之境,但易书元却不间断从昨天傍晚练到今日黎明。 并且此刻的易书元更是由武学映射到仙道,他意识到身中内景一切皆虚,不过是照应身体所显化,但身中内景又一切皆实,因为世人修仙或许就是这种由虚转实的过程。 或许其实无所谓虚,也无所谓实,却又有些反直觉,动念为虚无为则实。 易书元睁开眼睛,眼神并无焦距,仿若还在看着身中种种,昨夜体悟,也符合他自身之道,武功如是,仙道如是,道无处不在,但你想看时又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眼神恢复清明,视线聚焦到门前,易书元露出笑容,天又亮了,以前在电脑前修仙,现在在这是真的修仙! 易书元站起身来,心神微微感受一下,能觉出此刻体内并非一般的内气,因为是炼化灵气而生所以更像是灵气和之前内气的综合状态。 这算什么境界呢?我的武功在江湖上能算几流? “还是多练一阵子吧,不可小觑天下人,改天去问问老教头。” 这么自语一句,易书元的念头一转,嘴上露出笑容,今天发工钱了! 第41章 月州来人 今日县衙吏员领取薪俸,易书元到得很早,毕竟本来也没睡。 从县衙账房出来的易书元心情明显更好了,看得出来县衙还是很照顾他的,一共领了薪俸四两二百文。 如果是才来这个世界的易书元或许对这笔钱没啥概念,而现在他就会在心中喊一句“妥妥一笔巨款!” 买什么奢侈品之类的是没有上限的,而如果仅仅用满足基本生活,说这笔够买普通人家一年的粮食是不夸张的。 当然,如果真的换算实际购买力的话或许也就是上辈子普遍工资的水准,但照比这里其他人的水平绝对算不错了。 今天又是休沐,易书元当然是直奔同心楼,先满足一下口腹之欲再说。 但一个匆匆跑来的衙役打乱了易书元的计划,人还没到账房边上呢,喊叫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 “易先生,易先生!县尊大人让您速速去官署!” 衙役来得显然比较急,跑到易书元面前都微微带喘,易书元第一反应就是林修要看他编撰的县志,心中不由有些无奈。 怎么这边的领导也兴在假期看工作进度这一套啊。 但衙役接下来的话让易书元知道自己想岔了。 “易先生,月州城那边来人了,是贾云通案子的事情,县尊大人让您快过去呢!” 易书元微微皱眉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说了一个“走”字,就直接快步朝着县令的官署方向前去,那衙役自然是赶紧追上去为易书元带路。 还在路上呢,易书元便问起了一些细节,得知月州知州派了不少人过来,正在向林修当面了解案情的详细经过,而易书元作为承接案件前后发展的关键人物,自然不能缺席。 …… 县令的官署毕竟也在县衙范围之内,加上易书元和衙役脚步很急,所以片刻之后就已经到了。 那是一片单独的院落,两人才到门前已经看到至少十几个陌生装束的官差,打扮都是一身墨绿色劲装再戴着结式幞头,大部分人手中持公门标准的职刀,但也有人腰缠锁链或者背着特制的棍子。 似乎是听到了两人的脚步,很多人朝着门外看来,易书元没有理会那些人,而是径直走向那会客的厅堂方向,能见到里面除了县衙几个官员外还有几人,为首的一位戴着一顶长翅帽,应该是月州来的官。 易书元人才到门口,已经先一步向着林修行礼。 “县尊大人,易某来了!” 见到易书元来了,林修下意识从座位上起身。 “易先生快进来,来来来,我向诸位介绍,这位便是易先生了,易先生,这位便是月州的通判李大人,这几位都是月州城那边的公门差人!” 在易书元进门的时候,所有的视线就都看向了他,而亦步亦趋跟着的那个衙役则成了透明人,此刻正小心翼翼站在一边,连话都不敢说。 对比之下,易书元落落大方,向着几位月州高官拱手行礼。 “元江县文吏易书元,见过几位大人!” 月州通判和几个差人都在上下打量易书元,前者轻轻冷哼一声问道。 “哼,你就是那位能看见鬼的易先生?” 易书元眉头一皱抬起头来,这语气不太客气啊,他用余光瞥了一眼一边案几上,那天的案件卷宗正被摊开在上面,显然已经被看过几轮了。 不过易书元心不急气不燥,保持着该有的恭敬态度回答后,再度转向林修那边。 “正是在下,林大人,不知大人您招在下过来所为何事?” 易书元这是明知故问,但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也方便林修这一县主官拿回主动权。 但林修还没说话,那月州来的李大人已经先一步开口。 “据卷宗所言,此案中是你代那女鬼何欣开的口?可有此事?” 易书元,心中吐槽一句好大的官威,面上则是点了点头。 “确有此事。” “那你再让那女鬼上你身说说看?” 这明显有些强人所难了,一边的吴明高硬着头皮开口解围。 “通判大人,县衙之内鬼魂难进,且现在是白天,幽魂定是难以现身的,而且鬼魂也不是召之即来啊……” 易书元也开口道。 “吴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即便何姑娘不在这里,但贾云通的认罪状摆在这里是做不了假的,有些事情只要一查便知真伪。” “哼,卷宗上写得分明,贾云通认罪之前被用了刑,难保不是屈打成招吧?” “通判大人未免太过武断了吧,此人拒捕伤人,令我县衙折损不少好手,带到衙门里受点刑法再正常不过了!” 说话的是元江县的县尉,他肩头的伤还没好,一只胳膊挂着布绳,说这话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但那通判边上有人低声嗤笑一句:“好手?” 此话一语双关,激得县尉心头怒起,狠狠看向出言那人,刚要说话,易书元不太熟悉的元江县县丞就立刻出来说话了。 “呃,好了好了,大家都为朝廷办事,莫要伤了和气呀!” 一边的师爷也赶紧附和。 “对对,我们是在讨论案子呢,莫要伤了和气!” 林修深呼吸一口气。 “此案自有刑部给说法,通判大人不用过于费心。” 月州通判眉头一皱,扫视元江县众人。 “林修,你不知那梧州通判是谁,那总该知道前梧州知事乃是现任吏部侍郎,你如何让上头信服?就凭这鬼魂伸冤的卷宗?” 若是别的京官,林修确实有可能不知道,可吏部负责各地官员考评,而且尚书虽然是主官但只是总览全局,真正负责干活且说得上话的都是侍郎,林修当然不可能不清楚。 至于出点什么岔子?通判没有明说,但即便是易书元也能联想一二。 确实,对于元江县衙门的人来说,这案子是亲身经历,自然无有不信,但对于其他人尤其是上面的官员而言,这种内容陈述多少有些荒唐。 易书元见县令沉默不语,便开口说道。 “通判大人若是不信,可问问当夜在场的差役,也去那地牢亲自问问贾云通嘛,我相信此人是不会翻供的。” “哼,不用你说我也会去问!” 说着,月州通判叹了口气看向一边脸色不太好看的县令道。 “林修,朝野之争最为凶险,我也是怕你误卷其中,因为此事被人当刀使了,你这些年的考评我也看过,虽无什么功绩,但也没什么大错,有些事情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不论这案子结果如何,你都很难独善其身了。” 就像是被这句话激了一下,林修心中怒起,周身灵韵隐动,竟让易书元感受到他身上略显明亮,但开口却也没讲什么太激动的话。 “下官心中有数,所做的皆是分内之事,多谢通判大人关心!” 月州通判摇了摇头不再多说什么。 “走吧,带我去地牢!” …… 一行人很快来到地牢,但月州城过来的人几乎是同时就直接接管了地牢的防卫,各自占据了地牢的一些关键岗哨,原本的衙役和守卫既不敢擅离职守,又不敢呵斥这些人,在一边有些尴尬。 林修跟随在月州通判边上,皱眉质问道。 “大人,这是为何?” 月州通判看了他一眼。 “就凭元江县衙如今剩下的这些衙役,何谈防卫?本官暂行代管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如果刚刚是语气冲,那现在似乎有些来者不善了啊,元江县的一众官吏不好当面发作,维持表面平静,只能暂时认了。 地牢里,牢头六爷这会哪还有那种牢里唯我独尊的气派,如同一个殷勤的小卒走在前面为这些大人物开道。 “诸位大人,前面就到了,贾云通就在最里面!” 跟在月州通判边上的几名官差则全都被缩在另一个牢房中的人吸引了注意力,有人不禁叫出了声。 “长臂猿孙士万?”“嗯!” “你没有认错?”“不会有错,这厮身上背着好几条人命,没想到却被抓住关在这里!” “他竟然会护着贾云通?”“哼,这次新仇旧恨可以算一算了,也让他尝尝我们的手段!” 几人在议论中走过,而牢里的江湖高手则一言不发,脸色显得十分阴沉。 很快,众人就到了地牢的尽头,贾云通还是缩在那个角落,而听到动静的何欣已经先一步转向门外,见到这么多人,尤其是是这些煞气不轻的武者,下意识微微后退。 但当看到易书元和林修在人群中,何欣立刻面露欣喜,向着两人行礼。 “民女何欣见过林大人,见过易先生,易先生,林大人听不到,你告诉他我行礼了啊!” 易书元微微点头,但没有开口的意思,何欣也不敢催,就在边上干看着。 “贾云通,月州的大人和县尊大人来看你了,快出来!” “不要来找我,不要来找我,只是个办事的……” 贾云通在那瑟瑟发抖地回应着。 “贾云通,你给我出来!” “不要找我不要找我……” 牢头一连喊了几遍都是这一句回应,看得月州的人皱眉连连,低声道。 “此人若是疯子,证词可不太能作数啊……” 元江县衙的几人这会心中也顿时有些紧张,不希望贾云通真的疯了,林修立刻下令道。 “打开牢门,把他拉出来!” “是大人!” 牢头立刻打开铁门,犹豫一下扫视监牢内部,低语几句“勿怪”,然后和另一个衙役一把将贾云通从躲藏的枯草中拉出来。 “不,不要找我……” 贾云通剧烈挣扎,还以为厉鬼现身了,但被强行转向门口的时候,他第一眼看到了易书元,顿时仿佛看到了救星。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又或许是体重的巨大优势,贾云通居然一下子挣脱了牢头和衙役,趴到了门口向着那边不断磕头。 “咚咚咚……” “易先生啊,求您救救我,救救我,让那鬼魂不要纠缠了,我快受不了了,我已经全都招了!” “咚咚咚……” 一个月州官差伸手稳稳托住了贾云通的额头,然后看向一边的易书元,不只是他,其他人其实也在看易书元。 林修心中一动,忽然问道。 “易先生,难道那何欣姑娘就在这里?” 所有人都是心头一跳,哪怕之前再怎么不信,结合贾云通的疯狂和现在的环境,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 易书元面色平静,也不作什么隐瞒,身中灵韵之气随着心念而动,分出一缕飘向那鬼魂,随后点了点头道。 “何欣姑娘正在贾云通背后!” 易书元本意是想要助何欣凝实鬼体,让她能出点声音让大家感受到,但没想到随着他的动作,一阵诡异的阴风竟然在牢中刮起,吹得众人衣角拂动。 呼……呼…… 一个模糊的白色身影竟然在所有人眼中隐约浮现。 “嘶……” 一时间,所有人只觉得一股凉气直冲天灵盖,即便是武者也是鸡皮疙瘩炸起…… 真的有鬼! “啊——” 贾云通尖叫一声,拼命往门口爬,不过立刻被外头的人几人按住,牢头和衙役也在此刻往外跑。 第42章 情况有变 真的看到了鬼,在场的人无不惊悚,但易书元和林修是例外。 何欣看到众人的反应同样面露诧异,她只是觉得忽然间周围舒适了不少,忍不住舒展了气息,却没想到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了。 “易先生,林大人他们都能看到我了么?” 女子声音清幽中带着明显的惊喜,传到众人耳中却让人头顶直冒凉气,易书元随口说道。 “或许是此刻气机纠缠,或许是天地有感,不愿你含冤,在这地牢阴秽之地,令诸位大人能见得到你。” 说着易书元也看向身边的人平静地说道。 “何欣姑娘虽已身死,但并非厉鬼,不会害无关之人的,请诸位大人放心。” 这一刻,易书元也在观察着何欣,他发现随着他度了一口灵气过去,不但何欣突然显形了,而且她的身影清晰了不少,脸色也好看了一些,甚至就连她的额头也停止了渗血,伤口更是变小了一些。 就像是回应易书元的话,何欣像活人一样朝着外面施了一个万福礼。 “民女何欣,见过各位大人!” 很多人心中的惊惧也渐渐缓和了过来,再看着女子,似乎形容清秀不算恐怖,又加上她似乎能交流,心里稍稍安心一些。 “这便是那鸣冤之魂?” 月州通判言语中充满着惊奇,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见到鬼魂,若不是现身方式较为惊悚,这会细看竟和常人一般无二,也就是额头有一些血迹。 “回这位大人,正是民女。” 话语间,何欣还故意走向贾云通,引得他尖叫不断。 “别过来,啊,别过来——” 贾云通此刻瑟瑟发抖,挣扎着想要远离,但此刻臃肿的身体却被两个月州来的差人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之前贾云通都看不到何欣,而此刻自己能面对面同他对峙,更见到他在众人面前如此不堪的样子,对何欣而言也是一种快意。 “当初我曾如此哀求你,而今你如何请求终究难逃一死,更如易先生所言,会有阴间刑法在等着你!” 只是比起以往,何欣自己都没发觉今天的她没有那么冲动易怒,不是那么恨不得生撕了贾云通,反而能够面不改色地说出这样的话。 林修看向一边的月州通判。 “李大人,您有什么问题,便问吧,原告被告都在这了!” 面对此情此景,再说刚才在县令官署那些话显然已经不合适了,而不论何欣还是贾云通,一个激动一个害怕,此刻都是知无不言。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何欣已经再度消失不见,贾云通也在哭喊中被再度锁了回去。 等月州通判和林修等人一起离开地牢的时候,心情和来时自然也不再相同。 本来只是来验证供词真伪,没想到贾云通竟然又说出了几个名字,也让元江县的官员和月州通判更加心惊肉跳,心情也变得极度复杂。 又过去一个时辰,在县令官署的书房内,这位月州通判就起身告辞了,林修带着众人一直送到了县衙外。 县衙外面,通判和几名随行人员已经上了马,他看着林修,犹豫之后还是说道。 “林大人,知州大人那边我会去说的,还有我带来的那些人,都是月州公门内的好手,他们都暂时听你调遣!” “多谢通判大人了!” 林修郑重道谢,而那通判又看了一眼易书元,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多说了一句。 “我月州衙门内,也有人以侍郎大人的门生自居,这浑水我是不想蹚的,李某告辞了!” 实际上这公文此前一直被月州知事压着没有发,所以绝对是不利于案件的那一方会先一步察觉,但这些话李通判也没有说破。 只不过这次连鬼都见到了,李通判也不敢照着本来目的行事了,就连官威都收敛了不少,官运虽好也怕厉鬼索命啊! “通判大人走好!” 林修再度行礼,易书元等人也在后面拱了拱手。 李通判点了点头,命令下属牵动缰绳,和剩余几名官差一同离去了。 月州通判这一走,元江县衙的人既是松一口气,心情却也又有些沉重,虽然还没发生什么,但已经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了。 好消息是,今天肯定没人有什么心情看易书元的县志进度了。 ……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易书元也没有潜心工作,不是他刻意要上班摸鱼,而是觉得现在这种时候,他更需要提升一下自己,所以一直在文库中修炼武学。 易书元的一拳一脚一招一式虽然没有展露劲风,但他练功和自己练字修仙一样,练的是那份意,到某一时刻才会突然在拳脚中融入一丝真劲,震得室内气息动荡。 易书元既练阿飞的拳法,也练从校场看来的一些招式,也有老教头那本秘籍上的一些附带的招法,同样重意重势而不重形,把握的就是那一份武者的神韵。 当拳脚招式练得形随意动之后,易书元忽然轻轻一跃,整个人跃到了文库的梁上,双手张开微微晃动一下就稳住了身形。 随后易书元又是轻轻一跃,身形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一般落向那边的书架,脚尖一点身形又旋转一周来到对面墙壁,伸手抓住屋内檐挂在了那边。 随后易书元松开手,自己又缓缓落下轻轻着地,那提起的一口内气却到此时都还没有乱,显然轻功还极有余力。 “嘿,难不倒我易某人!” 心中开心之下,易书元不由自语着赞叹一句,不过这结果其实并不意外,有些事情不会的时候觉得很难,一旦开窍了就一通百通。 这段时间易书元也去向老教头请教过一些问题,若真的一一对照起来,他现在的内功状态其实在本质上就和寻常武人不同,反而更接近传言中的所谓先天之境。 加上日日修行不怠,以灵气淬炼己身,身体基础加上内在不同,纵然易书元没与人动过手,也觉得自己的武功绝对不弱。 不过老教头是一直以为易书元只是了解而没有习武的打算,总是旁敲侧击般让易书元可以试试,也是苦心一片了。 这么想着,易书元又回到了书案边,取笔在白纸上写下一些心得,一页纸满,伸手隔空轻轻一拂,纸张就飘到了桌子一角,再挥手一招,另一张白纸就到了眼前。 这也是易书元自己琢磨出来的玩法,既有内气运用又带了几分身内灵气之韵,显得更加自在柔和,用起来十分顺手。 至于贾云通那边,易书元也不用额外留心,因为看守的不光有月州公门人和元江县衙自己的人,其实还有元江县城隍手下的游神。 虽然之前易书元已经了解到鬼神是不会干涉阳间事物的,但不会出手不代表不能帮易书元的忙,比如发现什么不对的苗头,来易书元这告知一声还是问题不大的。 就算是之前何欣求杜方来伸冤,夜游神也是观察过后选择不作处理,否则是一般的孤魂野鬼或者凶魂厉鬼,早就遭到处置了。 所以在易书元看来,鬼神也是能通融的,也是有人情味的。 时间连续过去多日,易书元都以自身修行为主,偶尔还去校场走走,或者请教一下老教头,似乎日子就这么一成不变地过下去了。 整个元江县衙都不再那么绷紧神经,觉得这案子现在至少也该到承天府了,或者说应该已经到刑部那边了。 或许最倒霉的是那个之前表现得十分硬气的江湖人孙士万,被月州的官差折磨得不行。 …… 这天晚上,易书元并没有修炼,而是在补之前的工作内容,一支狼毫笔在指尖挥墨不断。 但下一刻,易书元动作微微一顿,门外已经有一股阴气扫过。 “易先生,那贾云通命数有异,似乎是活不久了!” 什么? 易书元猛得一惊,立刻打开文库的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差生(H)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致重峦(高干)
鉴昭行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