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大美人错嫁当军嫂[七零] > 第227章

第227章

此坚定地反天,要刑杀苍天,此意志代代相传,留下刑天传说。 而刑天之路漫漫,眼前的生活还得继续,于是黄帝脚踏实地,利用天道的特性做出修正,把现实与虚构分离开,建立了玄学。 乃至要求异化者远居山海,不可与俗世混同。 从此就有了修炼……但是那与现在的修仙之路,依旧有很大区别。 现在随便从晋国挑个官员,其空谈玄学的本领都远超上古十倍百倍。 张辟疆严肃道:“当今之仙路,世人皆以为自古有之,实则大部分修仙概念,为八百年前春秋时期,猛然间如大爆发般出现的。” “甚至可以说……其最核心的部分,都是由一个人建立的。” 炎奴惊愕,一个人建立的? 当初了解上古往事后,罗阎也谈过这事,说恐怕是古之善政,今时为恶政。 像红尘火就是为了完善黄帝要求异化者远离世俗,而仙骨资质最开始可能也是为了避免普通老百姓异化。 还有绝地天通和皇气等种种修行界概念,最开始应该都是在打补丁,是历代人皇及其追随者在延续当初黄帝的作为。 所以大家认为,如今丰富的修仙之路,就是几千年来一步步形成的,一点点丰富的。 只是不知不觉变质了,积重难返,毕竟天道只会留下对自己有利的设定。 等人皇体系断代,天子体系出现,文明彻底落入天道的掌控中。 “竟然不是慢慢出现的?一个人?谁啊?” 张辟疆缓缓说出一个名号:“玄尊……古往今来第一仙。” “玄尊……”炎奴听过这个名号,说道:“他到底是谁啊?他在上古可有其他名字?” 张辟疆摇头道:“他不是上古之人,就是八百年前的人。” “诶?只是八百年前的人,为何说他是古往今来第一仙?明明上古有仙啊。”炎奴不解道。 张辟疆笑道:“上古之仙,与当今之仙,怎会是一回事?” “上古连‘仙’这个字都没有,最初就当是异化,夏商之时称为神人,周朝才有仙这个说法……” “所以现代意义的仙,玄尊确实是第一个。” “他掀起了仙道革命。” 炎奴震惊:“仙道革命?” 张辟疆解释道:“八百年前,玄尊革了上古异化之路的命,加入了诸多概念,加大地丰富了修行体系,创新了修仙之路。” “至此才有通灵、得道、登仙三大境界,才有天地人三仙之分,才有法力、仙力的存在,才有后来的诸多法术、阵法、结界、符箓、炼丹、炼器之道……” “境界的划分,每个境界的能力,功法、法宝、丹药的炼成应该贴合怎样的理念……这些都是玄尊设计的,他当然是古往今来第一仙!” …… 第306章 天子体系的由来 炎奴震惊:“修仙境界,全都是玄尊创造的?” 张辟疆说道:“也不全是他创造的,但主要是他。” “上古之时,‘成仙’为异化成图腾,亦不过是多了些神通能力,身上多出奇异特征,或人首鸟身,或披毛戴羽,像山海国民一样异化。” “黄帝之后又有人皇加以规范,譬如少昊,其鸟官人皇,专门指定一种人首鸟身的形象,作为长生不死的正果形象,不再是根据所属族群的图腾随意异化。” “至此,第一个‘仙人境界’也就诞生了,因其长出羽翼可以遨游太虚,长生不死,所以取了个名字,谓之‘羽化’。” 炎奴恍然,羽化期是仙人第一个境界,原来是这么回事。 登仙境有四期,羽化期、人仙期、地仙期、天仙期。 天地人三仙都厉害得很,设定复杂,名声赫赫,唯独羽化期寂寂无名。 固然有羽化期被奇物覆盖成神识期效果的缘故在,那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了,在此之前,修行界照样不是很重视这个境界。 天地人各有寄托,分别寄托天道、大地、人族,而羽化期却没什么功能,说是成仙,却也没有比更新期厉害多少,好像就只是个过渡的境界。 原来羽化期,是上古仙人的境界,难怪没什么特别的功能。 炎奴说道:“原来革命,就是给天命体系打补丁,加强天道的掌控?” 张辟疆唔了一声道:“也不能这么说……” “革命革命,就是革除天命的意思……” “对于天命,炎黄各行己道,炎帝之道曰刑天,黄帝之道曰革命。” “刑天之路漫漫无期,而文明总还要继续,所以黄帝脚踏实地,一步步来,以人皇体系致力于改变天命,以人心而主导,令天命如人意。” “如此代代制约,等到合适的奇物诞生,让天道自己引导出刑天,最终革除自己,这就是黄帝制定的革命大纲。” “可以说革命重于过程,刑天则是结果,炎帝只知道要结果,黄帝才是真正拿出了方案的实施者,对炎帝的设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当然,这是最初的含义了。” 炎奴歪头道:“后来变质了?罗阎他们都说人力有穷而天道无极。” “黄帝、少昊、颛顼,一代代完善,可最终还是变成了这副模样。” 张辟疆感慨道:“是啊,时间最终改变了一切。” “天命经过了多次革新,从最初鸟官人皇、绝地天通的单纯遏制天道,到后来越来越夹杂私心。” “当初殷革夏命,就是商朝人改变了夏朝自上古沿袭的炎黄体系,重新开始祭祀众神。” “绝地天通的秩序下,众神虽然不能回归世间,但依旧掌握着人世间万象权柄,只是不再办事。” 炎奴咧嘴道:“岂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张辟疆笑了,点头道:“对,绝地天通驱逐众神,但终究无法消灭众神,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众神可以堂而皇之地不再履行自己的神职。” “但这在颛顼之时,已是最好的选择了,可惜已有的体系只能打补丁,却无法彻底抹去。” “而时代在前进,文明的需求在变化……” “夏人祭祀大禹,相信人力可以移山,但他们却没有大禹的智慧和毅力。” “而商朝人革新祭祀,以人殉神,愿意与神灵沟通,于是众神助商人战胜了夏朝。” “商人夺了天下虽然还是人皇治世,但却开始依赖神灵的力量。” “自此只要人们求到神灵头上,神灵就可以管世间,同时不想管也可以不管……因为绝地天通的设定,他们本来就可以不管……。” 炎奴再次感受到什么叫古之善政,今之恶政。 绝地天通本是好事,但不能一劳永逸,而商人沉迷祭神,借此获得神的力量夺取天下,开了个坏头。 从此在人管人,神管神的基础上……人如果求到神头上了,神还是可以管。 但管不管,怎么管,又可以看心情,因为绝地天通后‘人应该靠自己’。 两种设定一结合,就成了今天这副鬼样子。 难怪天下灾难频频,却没有神灵管事,还要人不断地奉献香火和祭品,到头来还是不管。 甚至出现张家那种,与神勾结,反过来害人的情况。 这都是商人,为了夺取天下,对神灵做出的妥协…… 革除天命之路,走到这一步,开始了变质。 “那天子体系,到底是怎么来的?”炎奴忍不住问道。 张辟疆叹道:“源于武王伐纣……周革殷命所致。” “当时周武王剪商大业虽然成功,却惴惴不安,睡不着觉。” “周公问他为何睡不着,武王说……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 炎奴怔住:“啥意思?” 他没了各种读过书的副人格,这些又听不懂了。 张辟疆一笑:“武王说上天不享用殷商的祭品,从他姬发没出生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郊外怪兽成群,害虫遍野……这都是上天不保佑殷商啊,才使我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殷朝建立以来,曾经任用有名之士三百六十人,虽然说不上政绩光著,但也不至于灭亡,才使殷朝维持至今。而我还不能使上天赐给周朝的国运永葆不变,哪里顾得上睡觉呢?” “我要确保周朝的国运永葆,依上天的旨意找出所有不知天命的恶人,惩罚他们,像对待纣王一样。我要日夜勤勉努力,确保我们故土的安定,要处理好各项事务,直到我们的功德光耀四方。” 听到这,炎奴眼睛直瞪。 “有个屁的功德,依靠天道来让自己国运永葆,难怪天命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这段历史,妙寒给他讲过,本只是一段普通的记载,但炎奴结合前面殷革夏命的坏影响,哪还不知道,这正是导致了天子体系的建立。 原来就这么简单,武王认为他能灭了商朝,是因为天命不保佑殷商,而他希望周朝国祚绵长,不像商朝一样被灭。 “不知天命的人,又怎么就成恶人了?还要惩罚他们?这武王是哪里来的想法?” “他灭了商朝,自有他的能力,为何还要惴惴不安,说这都是上天不保佑殷商?” 炎奴不理解,武王这是怎么想的?给天当儿子。 活活让前面历代人皇的努力,化为泡影。 张辟疆告诉他:“武王起兵之前,极为惶恐,他们的兵器极为低劣,和殷商的青铜器差了一个时代!在人口数量上,更是处于绝对劣势,身为‘小邦周’,如何战胜‘大邑商’?” “这种差距,以至于武王在西边起兵之后,商纣王根本不屑,反而派大军去东边征讨九夷。” “结果事实是,武王的军队一路攻进朝歌,堪称摧枯拉朽,牧野一战,敌军更是全部倒戈。” 炎奴迷茫:“为啥啊?真就是天命灭亡了殷商?” “可那时候,还没有天子体系啊,而且殷商有神灵相助啊……” 他想起来,前面有说殷商连续六十年野兽成群,害虫遍野,这显然是神灵的灾难。 张辟疆解释道:“不,其实武王就是靠实力和人心赢的。” “纣王虽然武德充沛,能生撕虎豹,托梁换柱,勇武至极。” “但尚书记载,纣王有三大罪状,第一是听信妇人言。” “第二是不敬神,荒废祭祀。” “第三是不亲信贵族兄弟,反而重用低贱之人。” 炎奴挠头:“我怀疑你在说我……” 张辟疆一愣,哈哈大笑。 炎奴不正是总听信妇人言,不敬神,还重用低贱身份的人吗? 他也勇武至极…… 张辟疆说道:“你……确实还真像啊。不过纣王残暴,杀戮极重,贵族兄弟被他残害众多。” 炎奴又挠头,他杀得人更多…… 张辟疆见状,快速说道:“总之纣王有革旧鼎新之心,奈何他革的是自己的命……” “不用贵族,商朝的传统,在纣王手上被打破,继而让他失去了所有同宗贵族的支持。” “又因为不敬神,失去了神灵的帮助。等于殷商起家的国本,都被他抛弃了,继而他也就被众神与贵族抛弃了。” “反观周武王克商之后,分封安抚商朝贵族,稳固了统治,继而完成了以小博大的壮举。” “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但是武王赢得太顺利,加上过去没有先例,以至于他焦虑不堪,怕自己德不配位,整天睡不着觉,担心小邦周无法统治大邑商。” 炎奴无语,武王担心德不配位是好事,可也不能焦虑过头了啊。 “这里有没有天道的影响?”炎奴问道。 张辟疆沉吟道:“不好说,应该是有的,譬如天道曾托梦启示武王,可以灭商。” “这应该是天道看准武王的能力和性格,鼓励他灭商。” “但武王毕竟是依靠自己能力笼络无数诸侯与百姓的人皇,当时又没有天子体系,天道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归根结底,当时真正能影响武王的,还是人。”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听到最后,炎奴怔住:“啥意思?这箕子是谁?” 张辟疆解释道:“箕子是纣王的叔叔,殷商的贤臣,殷商灭亡下他不愿事周,远去朝鲜。” “武王摧枯拉朽战胜商朝后,兢兢业业,生怕自己治理不好这么大的国家,两年下来患得患失,于是去问箕子,殷商为何亡。” “这其实就是武王想寻找认同,想确定自己奋周人历代努力所做的剪商大业是合乎道义的,是顺应民心的,是自己的能力与纣王的昏庸,以及殷商的腐败导致的。” “箕子只要说实话就行,但是箕子不忍说殷商的坏话,就转移话题向武王讲述了国家存亡的道理。武王感到难堪,于是问天道是怎么回事。” 炎奴不解:“这有啥难堪的?” 张辟疆见炎奴还没听明白,简单道:“就是武王短时间内赢得太多,赢麻了,以前又没有先例,所以患得患失,内心需要一个寄托,一个解释,最终导致他把一切归功于天道。” “当然,即便如此,武王也没有摒弃人皇之道,只是他后来都焦虑到病重了,而刚刚平定的天下还有很多隐患,无数周人非常恐惧,怕武王突然病逝会导致政局不稳,都在虔诚地为武王占卜祈福。” “周公更是斋戒沐浴,祷告上天,说武王是因为天的启示才能克商,弱小的周就像是天的孩子,天怎能忍心降灾于孩子?他愿意用自己去代替武王受难……于是武王的病好了。” “自此,周朝为了稳定天下,开始宣扬天命。” “从那之后,天子体系诞生了,至此人皇成为天道之子,王朝更迭,文明兴衰,皆由天定!” 炎奴一拳捶在神珍铁上,心说真是可恶。 天道干了什么吗?也没干什么,在人皇体系下,天道被限制得很好,无非就是托了个梦。 武王的成功本是自然的,但天道看准了这一切,在合适的时机做了一件合适的事,就这么一丁点影响,直接导致了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严格来说,武王始终是人皇,天子体系是周公建立的,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殚精竭虑便想了这么一套体系,借天命保证周朝的国运。” 炎奴忍不住道:“人皇也会有私心,也会犯错,黄帝的设想,从本质上就不稳定……除非他能永远活着,否则总有一代,会让天道钻到空子……” 张辟疆点点头道:“是的,但你又怎么知道……黄帝死了呢?” 炎奴没听出味儿来,老实回答:“雪儿他们都说黄帝死了啊。” “……”张辟疆没想到他这么老实,愣了一下。 随后朗声道:“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黄帝乘龙升天,臣子取其弓,葬于桥山,建衣冠冢曰黄帝陵……距今已有三千年。” 炎奴惊了,黄帝竟然没死? 乘龙升天?这是成仙了? …… 第307章 深空中有大恐怖 “黄帝成仙了,如今在太虚?” 炎奴非常惊讶,大家都说因为黄帝死了,才让后来人皇体系一步步崩坏,以至于所有命运最终被天道掌控。 如果黄帝能一直长生,稳住局面,等到刑天归来,那么当今天下不至于乱成这样。 所以众人普遍认为,黄帝一定是死了。 哪曾想,真的一直活到现在?那为何不当人皇了? 张辟疆隔空朝着一个方向行礼道:“黄帝确实还活着,就隐藏在太虚当中,当然,我没有见过,这是上古仙人们的说法。” “上古仙人始终坚持着黄帝的革命意志,一直在等待着新一代‘炎帝’归来……再举刑天大旗。” “家父便是上古仙人赤松子的弟子,此仙昔日为神农氏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随风雨上下。” “炎帝的大女儿追随于他,亦成仙得道。那时候没有逍遥自在的概念,每一名仙人都是为了辅佐人皇。” “黄帝分开玄学与世俗后,赤松子隐世不出,颛顼绝地天通时,他依旧远居太虚,遵守着仙人之礼。” “直到颛顼去世,到帝喾之时,他才再次出山,复为雨师,辅佐帝喾革新天命,帮助世间风调雨顺。” “可以说是许多人皇的老师、重臣,亦是刑革天命之道的重要传承者、护道人。” “三千年下来,不知培养了多少逆天仙人,家父只是其中之一……” “此次在下应劫而来,也正是作为大家的代表,看一看我们所期盼的那个刑天是否真的诞生了……” 炎奴恍然,原来除了山海国民外,上古逆天的核心势力,依旧有传承下来。 或者说,最早的‘仙人’,都是人皇的下属。 刑天之道不孤也,太虚里始终隐藏着一支逆天势力,默默等他诞生。 难怪张辟疆说哪怕他无法吞噬神珍铁,也会救他出来,之前的战斗看来只是一场考验。 毕竟所谓‘刑天诞生,炎帝归来’,只是个象征,他又不是真的炎帝转世,上古仙人们跟他都不认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力如何?是否如愿被引导为一个完美的永不会败亡的逆天者?这都需要确认。 说白了,炎黄布局三千年,无数人所等待的刑天,还需要‘验货’。 而张辟疆,就是这个验货的。 如果不行,思想有问题,天道留了后门之类的,那张辟疆就会顺天,真的把炎奴封印,还能得到大笔功德。 “可既然黄帝、上古仙人都还活着,为何让人皇体系败坏成这样?他们长生下来,不就是为了坐镇人族,不断革命,避免天道掌控一切吗?” 炎奴奇怪,黄帝死了也就罢了,可既然选择长生,怎么结果还是这样? 躲在太虚,根本没管世间。 张辟疆就知道他有这样的困惑,严肃道:“首先修仙……或者说走向异化,隐患颇多,几乎等于把命交给了天道。” “所以黄帝在建立人皇体系时,就要求必须是纯正的人族,修行者不为人皇。” “他为了长生,选择登仙,就也得遵循自己立下的仙人规矩,远避世外。” “这个规矩一直影响到现在,为何皇家无法修仙,便在于此,秦皇汉武皆求长生而不可得,历代天子也不能修行,根就在这里。” 炎奴点头,罗阎也说过人皇必须是人,这里的人,原来指的是‘凡人’。 想当人皇就得放弃修仙,想修仙就得放弃人皇。 人皇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对抗天道,保障人们的幸福,而不受天道主宰。 那自然是‘人皇与修仙不两立’。 这是黄帝为了保证人皇的纯正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人皇寿命不长的缺陷,只能代代相承,最终在时间下走向崩溃。 “那也可以暗中引导,庇护人间啊,就像赤松子一样,他不就又出山,复为雨师,辅佐人皇吗?” “怎么后面开始又不辅佐了?” 炎奴追问道,他之前听了周武王的事,就唏嘘不已。 此刻得知上古仙人留存下来,就不禁想,当初武王身边若有仙人指点,也不至于出现天子体系啊。 武王这人皇,跟上古时的人皇差远了,身为凡人内心迷惘,无人为他解惑,心灵需要寄托,最终投向天道。 张辟疆摇头:“刑天,你想简单了。” “首先人皇体系,只是坏在武王身上,但根子却是从夏后启开始烂的……” “人皇代代相传,上古时还好,天下共主皆为时代娇子。可从夏朝开始,家天下,子承父业,人皇体系等于是注定败坏。” “活活坚持到周朝才彻底变质,已经算是不错了……” “至于黄帝为何升天之后不回,而上古仙人们陆续放任人皇体系败坏,则是因为他们对天道的理解,更深了……” “不断地利用人心削弱天命,一味地排斥‘异化’,实际上对人族……没有好处。” “在你诞生之前,对天道妥协,才是最佳的选择。” 炎奴惊奇道:“啥?你们变心了?” 张辟疆笑了:“不能这么说,黄帝、赤松子等革命派的心,从来都不是一味地对抗。” “黄帝之道长袖善舞,而又脚踏实地,不断革命,延续文明,都是为了那最终的胜利。” “之前削弱、对抗、隔绝天道影响,是为了这一点,之后放任、纵容、甚至推动仙道发展,更是为了这一点……” 炎奴不解道:“啥意思?妥协还有理由?建立人皇体系,要代代约束天道的是他,放任人皇败坏的也是他。” “他长生是干什么的?成了仙,初心都变了,怕不是受了天道影响。” 张辟疆依旧淡笑:“你真像他们口中的炎帝啊,一颗心坚韧不拔。” “不过光有信念不够,请你记住,炎黄是互补的。” “黄帝的任务,就是保护人族,等你诞生。” “当他还是凡人时,和你现在的目光一样,只看到眼前的危害,所以压制天道。但当他成仙之后,他的眼界提升了,才知道天道的可怕。” “深空中有大恐怖,若不发展天道的力量,我们的文明早就消失在这个宇宙中了

相关推荐: 成瘾[先婚后爱]   我以神明为食   我在末世养男宠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小寡妇的第二春   认输(ABO)   痛之花(H)   带着儿子嫁豪门   我有亿万天赋   珊璐短篇C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