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行。 结果刚挺胸抬头,衣冠还没整顿好,就被猴子一拳闷倒。 黄半云知道他们没有名分,别说池清如今的太守位置都是硬抬上去的,就算是之前掌握实权的常家,也别想名正言顺地杀苟稀。 但反正做都要做了,黄半云也懒得管许多,根本不和这帮家伙耍嘴皮子。 甚至于,他还让百姓们上来帮忙,用上绳子,把一群士子如串葫芦般,梆成长队,拖进城内。 一时间,街道上出现奇景。 几十名百姓紧张地押送着一大群文官士子,一通游街,最终拖到了内城刺史府花园前的广场上。 炎奴此时已经进入了金角洞府,外面只剩下修羊公。 修羊公化形为人依旧显得头角峥嵘,相貌奇伟。 他带着朱金刚,一通游走,将城中军队尽数降服。 当然,大部分招揽、豢养的高手武者,早已逃跑,留下的都是底层武者,甚至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普通兵卒。 至此,城中苟稀的势力,算是被一网打尽。 大约到了傍晚,池清领兵进驻了临朐城,接管了一切。 他揪着苟稀,循循善诱,拷问一夜。 第二日,他就摇身一变,成了新任青州刺史,统领九郡! 上到朝廷文书,下到各种官印、令制,皆是齐全。 而得到这一切后,炎奴、张辟疆等人,也从金角洞府中出来。 他们在金角真灵的帮助下,进入那里,内部是金角妖国之都,还住了不少妖邪,被炎奴等人统统清理。 但要说有什么宝物,却搜遍了也没得到什么好东西。 太岁二号,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更别说奇物的踪影。 唯一的好处是,那个洞府本身,非同反响,竟然是一座小洞天! 除了各大仙宗的洞天外,世间还有一些小洞天,为一些福缘深厚,奇遇连连的强者认主。 小洞天说起来小,其实也有方圆千里! 它只是相比起动辄百万里的大洞天来说,很小而已。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小洞天没有山海国民,没有上古异兽。 但修仙者想要的各种材料,以及两仪、四象、五行、八卦法则都俱全,孕育矿藏和法则之物的功能,和仙宗洞天是一样的。 “这小洞天,感觉比大洞天,还好用啊。” “收放自如,能随身携带,还所有法则都俱全。” “这简直是加强版的道藏,道藏空间里住不了人,没有自然规律,但洞天里有。” 炎奴将金角的洞天,直接收走,纳入体内。 和道藏比起来,洞天有一个洞天之门的功能,可在任何地方,留下一座通道。 平日里通道可以隐藏,完全封锁。 所以张辟疆他们,完全找不到,就像进不去蓬莱洞天一样。 迄今为止,修行界基本一统,只剩下蓬莱洞天闭关锁宗,若干弟子躲藏其中,苟延残喘。 “大帝,大洞天乃是昔日黄帝所创,是为山海界,寄生于洞天之余,同时和神州大地绑定,神洲灭则洞天灭。” “小洞天却不同,是天道自行衍化,或者玄尊弄的,谁的福源深厚,谁就可能捡到,而且可以融合绑定元神。” “也就是说,小洞天,其实才是最适合你的。” “此物与你融合,等于共享了你的抗性。哪怕天地灭,它也不灭,只要你还在。” 张辟疆的话,让炎奴连连点头,眼睛放光。 大洞天,他也得到过一座,那就是庐山洞天,击败庐山大仙匡仁后,其身上的庐山玉,已经被炎奴共生。 可随之,他也发现大洞天的弊端,那就是与神洲的名山大川绑定的。 庐山洞天,绑定于庐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只要庐山没了,那么无论把洞天之玉带去那里,入口开在哪里,整个洞天以及其中的物质也都会没。 而共生后,只是庐山玉得到炎奴抗性,洞天本身却没有。 如今这金角的小洞天,对炎奴来说,作用反而比庐山洞天更大,可以直接融合进他的灵魂。 “咦?这是金角二号的元神印记吗?” 炎奴的共生,是自己强行掌控,原主人也不变。 也就是说,那金角二号,有第二控制权。 不过,这种小瑕疵,如今修炼太平道经的炎奴,已经可以弥补了。 “哼,别让我再逮到你。” 炎奴念动间,太平天轮运转,赤霞一闪,就把那元神印记抹除。 “炎奴,青州已定,我们该启程去始皇陵了。” 炎奴一愣:“你们来得真快。” 池清走过来说道:“是老弟来得巧,之前不是说好了你们除妖,而我来找苟稀。” “没想到等我赶来,你们已经把苟稀都拿下了。” 炎奴冷眼看向被羁押的苟稀:“这苟刺史与一妖神狼狈为奸,我们追踪妖国之地,来到这里,正好一锅端了。” 说着,他提起枪,就要戳死苟稀。 苟稀大惊,看向池清:“你怎么答应我的!” 池清连忙拦住:“且慢!” “嗯?你要保他?别跟我说什么大义名份啥的,这狗东西祸害青州十几年,我非除了他不可。”炎奴当年灭张家,杀了无数士子,也是被劝说得不到士林支持啥的。 怎料池清笑道:“老弟误会了,我只是想说,你一枪戳死他,太过便宜。” “像这等大人物,当论述其罪,枭首于市,示众于百姓,再将首级腌制,传檄各州郡。” 苟稀听了这话,破口大骂:“贼子,你言而无信,说好不杀我呢!” 他将青州刺史让位于池清,乃至写下亲笔信送出,传令各郡,上表朝廷。 可以说,把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一切就是为了苟活性命,而池清答应的好好的,没想到还是要杀他。 池清幽幽道:“我答应不杀你,却没法代表百姓宽恕你。” “乱臣贼子,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诛之。” “你死后下地狱,见了罗阎……呃不,见了阎罗后,自还有后账要算。” 说罢,他将苟稀,交给了炎奴。 炎奴将其拖到街市,下身磨得稀巴烂,那苟稀功力早就被废,此刻连自杀都做不到。 他被绑缚,连同麾下亲信和官吏,都扔到淤泥之中。 池清早就听炎奴说过一些苟稀的事迹,这两日又专门打听查了一番,可谓早有准备。 此刻做足了派头,身穿官服,手持绢帛,利于高台之上,周围文武两班仪仗俱足。 他大声宣读,历数苟稀诸多罪状。 永平三年,苟稀骁勇好斗,为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因仗剑杀人而被官府通缉,干脆伙同狐朋狗友,拉起一支土匪队伍。 当地官府昏庸,苟稀匪军日益壮大,附近百姓,经途商队,多遭洗劫。 永平四年,苟稀率部投奔起兵的赵王,因没有世家关系,行事无忌,反得到赵王器重,被委以军事,大破常山县,破城之后屠城,富室豪家,恣意残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永平五年,苟稀升任虎威将军,统帅三万大军平定乱军而惨败,流窜青州各郡,大索乡间以劳军,致使百姓无粮,米一升数万钱,人相食。 永平六年,苟稀转投齐王,升任平东将军,强征民力,掠走各县劳夫六万,行事酷烈,饥劳鞭挞而死者无数,填塞于道连绵数十里。 永平七年,苟稀因诏安有功,升征东将军,督镇四郡。强令各地出资劳军,强征百姓修缮城池,死者无算。致使四郡之地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 永平八年,青州大旱,赤地千里,难民无数,苟稀杀良冒功,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号称大破流贼,斩首逾万。以至于数县人迹绝。 永平九年,苟稀转投东海王清君侧,屠城巨鹿,城中积尸不暇掩埋,有已死未敛,或将死未绝者,苟稀皆令聚而焚之,臭气弥漫十余里。 永平十年至十三年,苟稀升青州刺史,骄横跋扈,鱼肉百姓,以金玉充实府库,常断人手足,割舌劓鼻,以震淫威。 连连加赋四年,有不从者,掠民入营,不限贵贱,昼夜不息,乱加殴棰,百姓因杀以填山,号哭之声动天地。 永平十四年,苟稀强征大军二十万,会战秃发氏于济水,惨败逃跑,拱手让出数郡之地,以致秃发氏长驱直入,肆虐青州,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随着池清的概述,张辟疆、鱼秧子等人,全都怔怔无言。 苟稀之罪行,他们都知道,但此刻再听来,还是难以忍受。 当今之世,酷烈如斯,乃前所未有之乱。 妙寒目光冰冷,炎奴的眼睛更是早已血红,有些事连他都不知道,而有些事是他亲身经历的。 原本畏畏缩缩的百姓,此刻都紧咬牙关,青筋暴起,气息粗重。 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十几年过得什么日子。 在苟稀的事迹中,他们总能找到一个,对应到自己的经历上。 此刻听闻苟稀连连升官下的酷行,恨得咬牙切齿,眼睛通红。 “还有呢……”炎奴挥手间,将金角放了出来,连同从洞天里救下的数百名红尘火微弱的百姓。 那小洞天是金角妖国之都,除了一些妖孽外,还有关押了很多百姓,尚没有被吃掉。 都是各郡县的供奉,其中苟稀给得最多。 毕竟连常鼎文都妥协了,更别说已经和金角狼狈为奸的苟稀了。 此刻所谓的太岁神金角,当场揭露,再加上洞天中百姓的哭诉,可谓轰动全城,百姓尽皆哗然。 原来他们信奉的太岁神,就是昔日在北地一日要啖三百女的妖孽。 本以为太岁神还好,让他们风调雨顺,物产丰饶,而没有好日子,只是苟稀作祟。 哪曾想,庇护一方水土,只是金角与苟稀的交易,是为了让苟稀能盘剥到更多财富。 而为了能提供给金角可食用的弱火之人,苟稀势必要把百姓压榨到底,无论产出有多好。 此刻知晓一切,又见太岁神被高悬拿捏,对于神灵的所有敬畏也都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名状之怒火和恨。 池清眼见民心激愤,朗声道:“神灵不法,天道不罚,今我等举民除之。” “散骑军侯何在!” 炎奴一怔,反应了一下才知道是说他。 “你习传太平道经,可救世济人,斩妖除魔,当速速格杀太岁,打入地府九幽,刑于刀山火海!” “好!”炎奴哈哈一笑,抬手就把金角又给宰了一遍。 他身蕴赤霞,势若烈火,脚一跺地,就有勾魂使者出,拘走惨叫的金角一缕残灵。 苟稀吓得瑟瑟发抖,咋还有地府的事?死已然可怕,死后更可怕! 池清手指苟稀,激昂慷慨:“苟稀之罪,罄竹难书,四海共愤。” “因其罪躬万民,今交托于众,暴之于市,人人可共诛之!” 此言一出,百姓再也按耐不住,轰然一声,冲到苟稀及其亲信身前,扑杀上去,瞬间淹没! 苟稀恐惧惨叫,被万民淹没,逐渐没了声息。 炎奴等人皆看着,心头发热,直觉快意。 不多时,深受其害的百姓竟将其分食殆尽,就连妇孺都流着泪咬牙切齿吃了一片。 还有家破人亡的百姓,将其骨头都拿去砸碎烧灼,焚骨扬灰。 炎奴不觉残忍,只觉终于看到了百姓,除懦弱畏缩以外的一面。 的确,他若一枪宰了,绝没有现在快意。 不得不说,还是读书人厉害。 只见池清还有动作,走入人群中,待百姓发泄之后,高举青州大印。 “在下陇右桓氏,名澈,字池清。生平最敬汉之武侯,故发大志向,望为一代名相,匡君辅国,洗清这浑浊世道,打造一个朗朗乾坤,海清河晏的太平盛世。” “为尝此愿,遍访名师,苦学二十载,太康九年,受得举荐,朝廷委以西域之任,掌屯田之事,为国戍边。” “奈何国运垂危,华夏分崩,西域尽失,胡蛮肆虐,腥臊遍地,桓某流落域外,忍辱异乡为奴,浮沉八载归国。” “眼见神洲陆沉,旧京幅裂,王室社庙金陵,士族衣冠南迁,百姓水火之中,江山万里如血。” “桓某不才,虽为寒门士子,但蒙国殊遇,常欲以身报国,成仁救民,保卫社稷。” “今苟稀委罪于民,人神共诛,青州刺史空悬,时局艰难,桓某承蒙不弃,推举受掌青州,当为非常之举,澄清吏治,尽扫邪氛,保境安民,摒除饥患,以报父老。” “还望青州百姓,接纳桓某诚心,信之无异,以布公道,共济艰难。” 他深躬一礼,一番话说得脏腑俱震,情真意切。 百姓俱都感动,还有没有哪个官员对他们如此广诚相誓,又兼苟稀已死,想起恶贼伏法,妖魔荡灭,顿觉拨云见日,不禁一齐欢呼。 一时间全城热烈,万民惶惶之心得以安抚,对未来之麻木一扫而空。 炎奴更是开心,池清一举数得,不仅严处了苟稀,令人快意,还借此坐稳青州刺史的名份,一扫百姓阴霾,凝聚人心,着实比他含怒一枪宰了苟稀要好太多。 张辟疆在他耳边感慨:“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良相之才。” 炎奴得意洋洋,回复仙人:“这可是我发掘的,当初在罗马我就看出来,他有大才学,还与我志向相同,欲求治世太平。” 随后他说起池清在西域沙漠艰难求生,遇到仙缘也不改其志,宁死也要面向中原的事。 沦落极西之地,都心怀祖国,为奴八年,都不放弃,最终煽动起义成功,还靠着一群没文化的角斗士把混乱的罗马城给治理得安定。 当时炎奴就看出他有大毅力,大志向,大才学,直接跟他兄弟相称。 其他人感慨,谁能想到一个沦落到罗马去了的奴隶,有如此大才。也或许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没有被大晋官场的风气所污浊,反而对太平的渴望越发坚定。 池清蹉跎一生,犹如明珠蒙尘,今日一朝执政,整个人精气神都为之一变了。 第347章 亚克救我 四月十七日,幽州辽东,魔戎氏的领地内,正在举办一场百蛮大会。 这里地处边陲,几年前魔戎氏不费吹灰之力就霸占了整个幽州。 他们令幽州部分地区几乎是一片焦土,魔戎氏大军攻城拔寨,杀得整个幽州尸山血海,根本没有打算长久统治。 不过这样的局面,在修行界庐山洞天沦陷,众多修仙者入世辅佐天命者后,得到了好转。 修仙者实力强大还饱读诗书,有先进的治理方式还带来世家的支持,迅速让魔戎氏这种毫无根基的野人部落,站稳脚跟。 完成了从野蛮强盗向统治者的转变,不再只依赖暴力地镇压和劫掠。 但是,魔戎氏人口极少,只有三四万人。 这一点和秃发、愚纹一样,他们三家曾经都仅仅是百蛮中一个小部落。 同属于鲜卑人,来自极北冰天雪地的群山森林。 跟如今已经占据中原的猃狁氏、占据关中的羌渠氏之底蕴,根本没法比。 那两大氏族,自古就极为强大,有百万之众,猃狁氏更是几百年前曾与大汉争雄,逼得大汉嫁出公主,这才有今日改姓刘的法理根据、光荣名份,可谓祖上就阔过。 不像魔戎、秃发、愚纹这三家,纯粹是小野人部落。 于是为了扩充势力,魔戎氏依靠辽东、渤海之地的世家支持,又反过来向塞外扩张,不断吞并百蛮部落,疯狂收服其他胡蛮小氏族。 通过中原的方式,将那些小部落氏族,分为一到九品,废弃部落旧制,改进教化为一个个世家豪族,逼迫他们效忠自己。 有才的当官,勇武的参军,将其团结于麾下,一时间魔戎氏势力大增,雄踞辽东。 这场百蛮大会,就是一场论功行赏,宣扬威仪的大会。 魔戎氏首领,魔戎炜,请来相助他的十几名强大修士,兴起天花乱坠,庆云千亩,还开山造河,立起一座巨大高台,彰显权势。 只见在高台上,魔戎炜扫视台下群雄俯首,顿觉豪迈。 可是突然瞥见位于角落的一名男子,好像在偷偷冷笑,面带不屑。 魔戎炜不禁瞳孔一缩,大喝其名:“秃发残灭!” 被当场点名,那男子顿时收敛表情,恭谨地出列:“大王!卑职已改姓,名曰拓跋残。” 魔戎炜虎视于他:“我听封玄真人说,虽然你之皇气隐而不发,但天命却越发浩荡凝实,稳步壮大,假以时日或可开基立业。” “看来这改姓迎合汉文,貌似深得天命真髓啊,可有什么说道?教一教我?” 他虽然语气平静,但却暗藏杀机,颇具威胁含义。 显然,他对于台下的拓跋残,非常忌惮。 半年前,秃发氏折戟青州,他还以为自己少了个对手。 没想到秃发残灭没死,逃到了冀州北部,和当地的董姓大族联姻,隐居了起来。 而那董家,势力也在短时间内飞速膨胀,降服了好几个小豪族。 魔戎炜得知消息后,立刻出兵,将那董家吞并,原本是要杀了秃发残灭。 哪曾想对方对他极为恭敬,自言秃发氏天命已失,自己愿意在他麾下效力。 竭力地阿谀奉承,说他魔戎炜为一代雄主,定能涿鹿中原,一统天下。 最后甚至愿意背弃祖宗,改名拓跋残,以表诚意。 魔戎炜见他这个态度,非常受用,再加上拓跋残极有才学韬略,于是便饶他一命,将其纳入麾下。 拓跋残凭借手腕,为他降服了好几个世家大族,并教他重用晋人,之后的发展,果然更加顺风顺水。 乃至还不断有修仙者赶来帮助,底蕴大涨,于是更加重用拓跋残。 以至于,拓跋残在他麾下,势力也水涨船高,私下里经常与幽州的豪族结交,府内还经常有修仙者拜访。 魔戎炜本以为秃发的天命没了,便没有在意。 直到有一名大能修士,告诉他拓跋残的天命没丢,乃至还在不断壮大,只是隐藏状态,这实际上更加危险,要他早点除之,不可养虎为患。 魔戎炜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顿时感受到极大威胁。 可是对方已经是自己麾下重要的力量,不能平白无故地杀了。 于是一方面各种打压,明升暗降,肢解其党羽,一方面想要找到把柄,将拓跋残杀掉。 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他做好准备,打算在这次百蛮大会上,找个理由杀鸡儆猴。 他的想法,拓跋残当然也清楚。 深知自己非常危险,已在悬崖边上,随时会丢掉性命。 但拓跋残雄才而有大略,面色冷静道:“我之天命,不过是家父的余荫,最多是个小王。” “而大王的天命,是苍天所赐予,是皇帝之命,乃万王之王!” “如今大王扫荡百蛮,麾下人才济济,雄师数十万,当早立大统,称帝建国!” 他当场劝进,再次激励吹捧起魔戎炜。 这骚到了魔戎炜的痒处,他吞并无数部落,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其实也想趁机建国,有个正式的名份,不然连封官都不知道怎么封。 “哦?称帝?”魔戎炜早有想法,此刻被手下主动提出,心头亢奋。 一时间台下歌功颂德声无数,许多臣服的胡蛮首领、世家家主,也在附和,纷纷劝进。 魔戎炜感觉气势烘托到这了,就想趁机答应,摆脱自己蛮王的头衔。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拓跋残的安排,他心头大定,暗想自己又混过一关。 如果现在魔戎炜顺势答应,称帝之事就得忙活一阵,而且立国大喜事下,也就不好再滥杀大臣。 不光不好杀他,还得大封群臣。 如此,自己就又有一段黄金发展期,可以谋划独立。 然而,就在这时。 魔戎炜的一名儿子,突然站出来怒指拓跋残:“贼子,这个时候劝进我父,妄言称帝,你是何居心!” 他的呵斥异常刺耳,在歌功颂德中鹤立鸡群,瞬间让热烈的场面冷却下来。 “当今天下局势不明,我父虽有天命,尚雄踞一隅,正当锐意进取。” “自古以一州之地而称帝者,莫不天下共诛,岂不知仲朝袁术旧事?” “你秃发氏在青州时,觉我所知,也是称了帝的,可结果如何?一日就亡了!贻笑大方!” 当年袁术称帝,三年就凉了。 人家同样是人才济济,雄师数十万,还是占据淮南富庶之地,有四世三公之底蕴。 可那又如何?立国不正,那就是个大靶子,天下群雄共诛之。 秃发氏被灭掉之前,也曾短暂称帝,想要用国运抗衡逆天者,结果失败。 “这……”拓跋残暗叫不好,抬头一看,说话的是魔戎炜的嫡子,魔戎光! 此子是魔戎炜所有儿子中最聪明的,勇武刚毅,颇有谋略,也崇尚汉学,研究经典。 再加上是唯一的嫡生,继承权毋庸置疑,父亲称帝他就是太子,所以拓跋残觉得他有可能不会阻拦。 没想到气氛都烘托到这了,魔戎光还如此清醒,竟然当着这么多劝进者的面,几乎是直言自己的父亲不配称帝。 “不好了……” 拓跋残暗道糟糕,如果魔戎炜听从了儿子的话,那他劝进不成就反有大错,魔戎炜顺势就能把他杀了,以儆效尤。 果然,魔戎炜也想到这一点,目光幽深地盯着拓跋残,现在他只要否定称帝,一拍桌案,故作大怒,就能下令把拓跋残拖下去宰了,可以说是个大好时机。 可是,魔戎炜又确实想称帝,心头火热,难以放弃,今天就这么反驳,杀了重臣,那么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有人提这事了。 而且自己的儿子反对自己称帝,这也让他心里不舒服,不禁有些愠怒地看着儿子。 拓跋残见状,意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深海gl (ABO)
小寡妇的第二春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玩笑(H)
南城(H)
我有亿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