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解释道:“因为文帝是有汉一代,最为薄葬的皇帝。” 张辟疆肃然道:“文帝一生奉行节俭朴素,与民休息。其励精图治,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富足。” “在位二十三年间,没有新修一切宫室苑囿楼堂馆所,没有增添一件车马衣物,平时只穿粗厚丝绸制作的衣服,最宠幸的慎夫人所穿长裙也不会拖到地面,帷帐上没有刺绣。” “就连修缮露台,得知要花百金,也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于是废止此事。” “他一生节俭爱民,自然也不会厚葬,修葺陵墓时说‘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下令只陪葬陶制品,不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金属装饰。甚至不治坟,即不起高坟搭建大片地面楼阁,其意节省民力。” “死前又说‘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表示要带头破除厚葬之风,下令自己的祭祀大典不得超过三天,全国百姓三天之后必须脱下孝服,不得禁止百姓婚丧嫁娶。且保持霸陵山川原样,不得有任何改动,就这么自然的葬下去。” “我神识已看到,这陵墓里根本没有什么值钱东西,都是些瓦器、铁器、陶甬,多为其生前私用之物。仅有的一些金银首饰也是极小,乃是其皇后的首饰。” 他一番话说完,炎奴这才明白,为何张辟疆之前会对自己说‘你这是不知道文帝的功绩’。 炎奴本以为是其功绩太大,所以厚葬一下,没想到是指其一生节俭,带头坚决反对厚葬的。 “不对呀,这些金银珍贵的陪葬物哪来的?” 炎奴手指着那群羌渠氏胡蛮大车小车装满了的丰厚收获。 张辟疆咬牙道:“这些是从茂陵挖来的,即汉武帝陵寝。” 他是仙人,一眼分辨因果。 炎奴挠头,原来如此,这片到处都是帝王陵,羌渠氏发动了几万人到处挖。 如此多的财富,都是从其他陵墓挖来的,而霸陵这里才刚开始挖,这封土堆还没刨开呢。 “盗掘其他汉陵也就罢了,我早已为仙人,还坐得住。” “但这霸陵内,根本没有金银可充军资,此事就连当初的赤眉军,后来的董卓都知道,盗谁的陵都没有盗文帝的陵,明白劳师动工只会大失所望。” “可这群胡蛮,贪婪无知!竟然敢掘霸陵,他们见陵墓没有所得,恐还泄愤于文帝遗骸,徒扰其安息。” “我与文帝是至交好友,知他为人乃是世间罕有的明君。” “就算大汉已亡,但一群胡蛮敢教其暴尸荒野,我也万不能忍!” 张辟疆丝毫与文帝感情深厚,说罢,一剑已经挥出,根本不考虑后果。 对于张辟疆的行为,炎奴没有阻拦。 听到文帝是好皇帝,他也义愤。 但妙寒一个闪身将张辟疆的剑光收下,喝道:“有了人皇,我等才可收拾河山,驱逐腥膻,最终彻底根绝天道。” “你这一剑下去,就前功尽弃了,无限的毁灭与混沌下,也许我们不会输,但天道也永远不会输了。” 炎奴咬牙,他不怕天道,但想灭天道却只有一个办法,现在就差人皇路补完。 “那也要把他们赶走!” 妙寒点头:“放心,我来!” 她不是个喜欢一人一剑冲锋陷阵,杀戮万千的人。 但现在只有她可以在不提前开启最终决战的情况下,驱逐这些胡蛮。 当即红衣骏马,荡出一股剑炁,跨越数百丈,斩杀了一员明显是首领的老头。 这顿时激起骚动,正在挖掘的胡蛮,纷纷拔出兵器聚集列阵。 “大王死了!大王死了!” “可恶,有中原侠客!行刺了大王。” “该死的女人,抓住她!” 羌渠氏胡蛮叫骂着,嚷嚷着贱女人,全都眼睛通红,凶恶地扑杀而来。 他们没有被那跨越数百丈的可怕剑光吓到。 而炎奴他们也没想到,妙寒一剑宰杀了一员首领样的人,竟然就是羌渠氏的大王! “猴儿,给我雄兵百万!” “好嘞!”黄半云的猴儿应声。 妙寒则骑在马上,横剑而立,红衣似血。 羌渠氏整顿兵马,刚要冲杀上来,突然都脸色惊恐,看向妙寒身后。 只见那里,从山坡后面涌上来黑压压无数的骑兵。 全都是重甲,肃杀之气滔天。 漫山遍野都是,约莫有三万铁骑! 有烈旗招展,上书大字‘漢’。 “啊?” “哪来的这么多骑兵,深入到长安腹地!” “敌袭!敌袭!” 羌渠氏慌乱起来,虽然他们也有几万人,但阵容分散,且马儿都在拉车装财宝。 再加上大王一上来,就被妙寒宰了,群龙无首,指挥混乱。 顿时没有战意,萌生退意。 “胆盗皇陵者,杀无赦!” 三万铁骑喊杀声震天,冲山坡上俯冲而下,场面极度震撼! 更可怕的是,有一股霸气和杀气,夹杂着浩然正气,呼啸而来。 定睛一看,一员烈甲少年,横枪屹立在山头,目视着他们,其威压盖世,震惊百里。 “这是谁的兵马!” “看旗号……是汉。” “啥?汉军?是猃狁氏的军队终于打进关中了吗?” “不对,这不是猃狁氏的兵,看这装束,好像还我们盗掘的皇陵里的陪葬陶俑一样……” “什么!难不成是大汉?” 羌渠氏的军队吓懵了,本就混乱的他们,心中回想起了曾经被大汉支配的敬畏。 他们被大汉统治了数百年,哪怕是汉末,亦效力于董卓、马腾等人麾下,尊其号令。 今日突然见到汉军铁骑,再加上他们在盗掘西汉皇陵,顿时感到恐惧。 莫不是各大皇陵留有超乎想象的设计,他们的盗掘惊动了先汉守护皇陵的英灵,让大汉铁骑复活了? 他们可刚刚挖了汉武帝的陵啊!这不会是汉武帝的军队吧?那烈甲少年将军难不成是冠军侯? “撤!快撤!” “是大汉!是大汉啊!” 不可一世,纵横关中的羌渠骑兵,竟然心虚到不行,两股战战疯狂逃窜。 纷纷化为好几股部队,零散向西边逃离。 直接士气崩塌,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连抱在怀里的陪葬品都丢掉,满载的马车直接遗弃,生怕带着这些汉陵之物,会被什么诅咒纠缠,被汉军追杀到天涯海角。 …… 第356章 我愿为你的将军 “簇簇簇!” 妙寒领兵不断追击,时不时挥剑,隔空斩杀一个将领。 羌渠骑兵更加崩溃,越逃越远,头都不敢回,最后直接逃出了长安地界,向陇西而去。 妙寒追击三百里,没有再追。 回来时,附近不断有百姓汇聚,他们震惊地看着这支军队,奔走呼叫,紧密跟随。 他们都是昔日住在长安,及长安附近五陵的居民。 羌渠将他们赶走,然后在五陵大肆挖掘。 百姓没有地方住,只能困缩在乡野搭建简单棚屋,或在遭遇大火早已是一片废墟的长安城里落脚,日子过得十分困苦。 没想到突然天降雄师,将羌渠全部驱逐,再一看,竟是大汉。 他们不断跟随,想要求庇护,但那些汉军冷漠不言,好似军纪严明。 默默回到五陵城邑附近后,在一处山坡上消失无踪。 “啊!消失了!” “是英灵军队!” “定是胡蛮盗掘皇陵,激怒了大汉英灵。” 百姓们胡乱猜测,肆意脑补,和羌渠氏的人想的一样。 毕竟这特殊时候,特殊地点,而且这支军队气势极强,来得诡异,消失得也离奇,好似鬼神一般。 百姓们没有深入大山,而是重回陵邑,想要重新在这安家住下。 有大汉英灵守护,比什么官府都还管用,他们当然哪也不去。 “大汉灭亡一百多年,竟然还有如此威风。”炎奴震撼道。 妙寒让猴儿给他百万大军,乃是想故技重施,效仿荡出震退秃发氏的情况,用分身变化出虚假的军势。 不过张辟疆却拦住了猴儿,表示没有必要百万大军。 如果化成汉军的样子,三万足以。 他见过汉武帝时期的军队,当即教猴儿变化,并以仙法掩盖妖气,再加上炎奴的气势…… 真有如冠军侯再生,大汉铁骑又起。 旗号往那一立,三万人默不作声,就让羌渠士气崩溃。 “刘秀、王莽之前,大汉任何时期都没有过百万大军,三万就足以横扫大漠。” “这等威名,别说大汉灭亡一百年,就算是一千年、一万年,也会矗立在那里。” 张辟疆无比自豪地说着,随后看向回来的妙寒:“你若让猴儿变出太多军队,反而可笑。” 妙寒感慨,拱手道:“受教了。” 炎奴笑道:“人皇路上,咱也要像汉武帝一样,建立一支无敌的军队,威震天下,名扬万古,教那些宵小不敢祸乱天下,日子也就太平了。” 妙寒眉头微皱道:“汉武帝之时,可不太平,光有天下无敌的军队,百姓还是会在水火之中。” 炎奴歪头:“诶?怎么会?你看那羌渠从汉武帝陵墓搜刮出如此多珍宝,可见当时的富饶。” 罗阎等魔道中人大笑:“这还算少了!不到茂陵之万一!” 炎奴骇然,看向那满载的几百辆车上的宝物,惊道:“这还少?” 罗阎撇嘴道:“汉武帝的茂陵,其规模之庞大,远超始皇陵。” “随葬品数目庞大,网罗天下奇珍,竟然偌大的陵墓里珍宝多到放不下,以至于数次扩建陵墓!” “茂陵共耗费五十三年之久,一直扩建到他死。” “大汉每年的收入有三分之一都用在了帝王修建的陵寝之上,茂陵在建设的晚期,甚至要消耗当时国家二分之一的收入。” “其投入之巨大,到了世人皆知的地步,于是皇室贵族,下至富商豪绅都开始效仿汉武帝,建造巨大的陵墓,埋葬大量的珍宝,在当时成为了一种风气。” 炎奴惊愕,那么多资源都用在造陵墓,造到死,这是何等巨量的财富,就那么埋在地下? 张辟疆无从反驳,只是抚摸着霸陵的残垣断壁,呢喃着文帝的表字:“孝仁啊……” 罗阎耸肩道:“我为何说这不足其万一?” “因为王莽篡汉时天下大乱,有农民起义的赤林军攻占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发掘诸陵,取其宝物’。” “其中茂陵中的宝物,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 “乃至于后来起义军,只要没有钱用时,就去盗挖茂陵。” 炎奴傻眼,那得是多少宝物,这么挖都挖不完? 罗阎大笑:“刘秀重立大汉,当然又没人敢挖,直到汉末董卓、曹操又去光顾!” “如今胡蛮崛起,羌渠氏又来挖,当然只是其万一!而且看这情况也是挖不完了。” “依我看,未来凡是战乱时期,乱军都会将茂陵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毕竟谁都知道,里面珍宝无数,如何不会引来垂涎者?” “汉武帝至死也想不到,自己埋进陵墓中的无数财富,未来一次次成为充实大汉敌人的军资,养活了无数大汉掘墓人。” 说到这,许多墨者都笑出声,杜宇更是满嘴歪比巴卜。 他们推崇节葬,汉之皇陵便是实实在在的反面例子。 炎奴看向妙寒,表示是这样吗? 妙寒点头:“武帝开疆扩土,追亡逐北,功劳甚大,但他也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修建宫室无数,追逐长生,哪一个都靡费巨大,徒耗民力。” “若非有无敌天下的军队,与挺立千秋的武功,恐怕国家都要崩溃。” 炎奴肃然,他太知道苛政猛于妖魔。 他知道汉武帝的事迹,那真是丰功伟业,本以为那时候的百姓一定很幸福,没想到是这样的。 不过他倒不会因噎废食,毕竟情况不同。 那强盛的武功依旧是值得骄傲的,而他最不缺的就是资源。 只要解决掉天道,他定要人间富饶无比。 因此他并没有得知强汉背后真相后,而有所动摇。 只是说道:“原来国家强盛,天下无敌,依旧是百姓苦。” 张辟疆无从反驳,长叹一声。 “白骨已消秦塞外,黄沙犹绕汉陵初。” “至今遗迹多荒草,空使行人吊古疏。” 他抚摸着霸陵的残垣断壁,呼唤着汉文帝的字。 “孝仁啊,你开了个好头,可惜拗不过人性。” 罗阎等人都沉默,墨家的节用节葬这般有理,可却就是没人听,就是因为人性啊。 人性就是倾向骄、奢、淫、逸。 文帝带头打击骄奢之风,废自古以来的厚葬礼法,如此努力,也就持续不了两代。 炎奴见状,询问大家:“这文帝呢?他治下的百姓如何?” 张辟疆说道:“文帝推行廉政,恪守节俭,躬劝农耕桑,施惠于四海,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 “即位十余年后,就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 “景帝遵循其制,四海安宁,万家富足,为文景之治。” 炎奴听完,看向妙寒:“是这样吗?” 张辟疆气到了:“吾亲眼所见,你难道还不信我?” “孝仁他临死前一日,都仍在田间劳作,死后好几年,关中百姓都在田垄中大哭而怀念他,家里为他立祠。” 炎奴说道:“我不是不相信你,只是多问一问。” “经过汉武帝的事,我发现你们眼中同一个时代是不一样的。” 罗阎等墨者点头笑道:“文帝之治,百姓确实富足。” “百姓可以自给自足,田野里牛马成群。仓库里的粮食放不下都堆到仓库外面去了,陈粮都已经腐烂得不能吃的地步,人人尊敬守法,都以犯法为耻。” “我魔道甚至可以说,从夏朝到现在,文景之治是百姓真正意义上最安康和谐的时候。” “当谓古今第一盛世,可惜就二十年……” 炎奴大惊,罗阎等人连武帝都不屑,却说文帝时是第一盛世,可见当时百姓的生活的确很好。 他连忙又问妙寒,妙寒想了想道:“文帝大幅度减税,赋税缩减至原有三分之一,田税更是三十税一,并连续十二年免掉全国田租。” “还有徭役,他大幅度延后了服役年纪,并只需要三年服役一次,除此之外让百姓做工,必须付钱。这么轻的徭役,古往今来也只有文帝做到了。” “当其之世,民户皆有田亩之教,无饥寒灾害之忧,纵有七年之水,三年之旱,民不必破产流亡。” “因为文帝一生,都在不断惠民。施利于四海。” 说别的,炎奴无有感触,只觉空洞。 但妙寒这一说,他立刻感受到了差距。 他和阿翁经历了太多灾祸,各种徭役战乱赋税劫匪灾害…… 单单一个旱灾,阿翁就破产了,成为流民,直接完蛋,再也不能翻身。 而文景之治,百姓可以经历‘七年之水、三年之旱’后,还不会成为流民,这是大晋百姓想都想不到的好日子。 是炎奴这等出身之人的心中,绝对认可的盛世。 这般好的皇帝,难怪张辟疆如此维护。 见胡蛮挖掘霸陵,气得要不顾重炼地风水火,宁可一劳永逸终结天道的机会放弃,也要拔剑! “对嘛,这才对嘛……若是随便一点灾难,百姓就破产流亡,岂能为盛世?” “不过你们说啥?古往今来,百姓生活能做到文帝这一步的,就这二十年?” 炎奴扫视众人,见罗阎等魔道都点头,不禁沉默。 妙寒沉吟道:“昭宣盛世可比。” 杜宇摇头:“歪比巴卜!” 众人看向他,他定了定神,把大家都拉进解密范畴,说道:“昭宣之时固然国力极盛,但国力是国力,百姓的生活实际比不上。” “我就是汉宣帝时的人,十六岁就在边境服了三年的兵役,十九岁才回家……” “因为缺少我这个劳动力,家里老祖母已经饿死,但我回去之后,家里还是很快殷富起来……或许这也是盛世吧。” 炎奴听完说道:“这不是盛世。” 他和阿翁都做多了徭役,知道徭役之苦。 军役也服过,被苟稀强行拉走,那真是很惨。如果那时家里还有其他老人,定然饿死。 妙寒所说的昭宣盛世,不管国力多么强盛,这种情况下,在炎奴眼中还是不能和文帝时相比。 听完魔道中人的说辞,妙寒也叹息:“宣帝对外军事强盛,徭役确实少不了的。” 炎奴问道:“文帝那么轻的徭役,还不断免税,外敌入侵怎么办?” 妙寒与罗阎等人同时说道:“和亲。” 炎奴挑眉:“这样啊……” 张辟疆肃然道:“猃狁氏寇关,文帝急得亲自鼓舞士气,御驾亲征,将敌驱逐。” “随后和亲换取数十年和平,其武功虽不如武帝,但亦保全国家安宁。国力随不如宣帝极盛,但却让百姓没有一人流亡。” “孝仁他作为一个人,真的做到极限了。” 炎奴微笑地看着张辟疆:“我知道,我佩服他,刚才我若知道这些,就直接一枪把那些胡蛮给宰了。” “这霸陵,你可布下阵法,好好守护,也省得日后,有人不懂,以为这像其他陵墓那样充满财宝,而害得他暴尸荒野。” 随后,他将挖开的封土收敛。 张辟疆等人亦是出手,但也不重塑门庭,而是施展仙法,布下阵法隐藏了霸陵。 做完这一切,炎奴感慨:“若给文帝一支无敌的军队,他也许就会做到真正的天下太平吧。” 众人也都遐想,文帝虽然让百姓安乐,但武功不足。 武帝乃至之后昭宣之时,虽然大汉强盛至极,可支撑这等国力,百姓的劳苦也是不可避免。 文帝的文治若与武帝的武功合一,那也许真的是太平盛世了。 张辟疆看向他:“就算给文帝一个冠军侯,他也养不起一支纵横天下的骑兵……” “人间事往往不可兼得,因为人是有极限的。” 炎奴一笑:“但我不是人!” 众人也都一笑,是的,炎奴的能力可以弥补这一切缺憾,养不起?不存在的。被迫加重百姓负担?不需要的。 只要选一人皇,其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又擅长治理,再灭掉天道那种盛极必衰的干涉,则世间可以同时强盛与富饶,八荒六合一统,开万世太平。 届时天上仙帝赏善罚恶,地上人皇治隆极盛,又有地府轮回弥补遗憾,重头来过……或许就完美了。 炎奴说完,看向妙寒:“雪儿,你若为文帝,我当你的大将军!” …… 第357章 秦始皇陵 对于炎奴的期待,妙寒没有回应。 众人祭祀完文帝之后,一道流光从华山方向而来,落到霸陵前。 “萧兄!”张辟疆一笑,自己在华山的道友终于来了。 炎奴打量来者,共有两人,一个年轻人模样,剑眉星目,腰间佩剑,湛蓝色长袍,一个老者模样,满头银发,背负一个巨大葫芦,身穿黑袍。 两人都有种木讷的感觉,好像很久没有出来见人。 对于张辟疆的热情招呼,没有多么激动的表现,对于炎奴等人,更是全部无视。 “是接他们吗?”老者问道。 “是!此人张辟疆,与我莫逆之交,其他人应该就是刑天一伙。”年轻人说道。 “好,出发吗?” “出发!” 没有任何寒暄,年轻人与老者自顾自一番对话,最后直接喊了一句,就和老者咻得一下飞走了。 这搞得大家很不适应,咋的连句客套话都不说,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也没有,直接扭头就开始带路了?赶时间啊? 张辟疆脸上挂着无奈笑容:“他们就是这样,世间礼法都已忘却,行事简洁从速,从不客套。” 炎奴咧嘴,他才无所谓呢,反而这样还挺对脾气。 “走吧走吧,赶紧去始皇陵。” 大家全都飞遁跟上,只见华山仙宗的二人,飞到骊山一带,四处兜转。 老者取出罗盘状法宝,一手不断掐算。 年轻人则背负双手,默然等待。 张辟疆述说着:“秦始皇陵有迷阵隐藏,都知道应该在骊山一带,但根本找不到入口。” “就好像这里没有埋葬任何陵墓一样,正常挖是挖不出来的,重叠于夹缝空间。” “萧兄与那位道友,都曾是始皇帝的方士,他们能够破解这第一层迷阵。” 炎奴则见那年轻人闲着也是闲着,飞过去打招呼:“我叫炎奴,请问你是萧兄,还是他是萧兄啊?” 年轻人回首盯着炎奴,又将目光转向张辟疆。 张辟疆笑道:“萧兄,你就介绍一下吧。他就是刑天,当代炎帝。” 年轻人点点头,终于对众人开口:“贫道,青梅老去。” 他又指向老者,代为介绍:“他是我师兄,竹马枯萎。” 说完,又没了,负手而立,继续默默等待起来。 “……”罗阎等人全部无语,问一点说一点,应付差事呢。 杜宇冷声道:“这华山仙宗也太傲了,明明已经认怂,助我等拿人皇名额,结果还是如此目中无人啊。” 当然,这话听到华山二人耳中,都是谜语,他们无丝毫反应。 张辟疆急忙解释:“莫要误会,他们这是习惯了,在华山的幻象宇宙中生活久了,只会师兄弟彼此沟通,从来不会和幻象人物深入交际。” “几百年都如此,以至于一时间回到现世,都不知道如何与真人交流。” “世间都传华山剑修,眼高于顶,傲气至极,实则都是误解,他们其实是非常好的人……” 众人面色古怪,的确是一直传言华
相关推荐:
痛之花(H)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我有亿万天赋
薄情怀(1v1)
仙道空间
岁岁忘忧(完结)
我在末世养男宠
火影之最强白眼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