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趋吉避凶:从瞎眼皇子开始 > 第85章

第85章

所见,辽源县令确系残民之贼,虽百死亦无冤。然而,天王入城以来,只知坐视麾下违抗军令、残害百姓,又与之何异?” 他的语气不轻不重,漆黑的眼眸宛如一面镜子,抬眼看来时倒映出人心一切不堪。 如此严厉的指责令人心头一跳。 方鼎张了张口:“竟有此事?” “贫道亲眼所见。” 方才还慷慨陈词的方鼎顿时偃旗息鼓,被看得脸皮发烫。他支吾了两声,想到什么,顿时将严厉的目光投向狗头军师。 “怎么回事?”他越说越是神色俱厉,质问道,“‘只劫富户,不伤小民’,此事不是再三强调过吗?为何依旧有人抗命?” “” 被迫接锅的宋军师欲言又止。 明明他早就向天王通报过此事,是天王犹豫不决,难以对当初发誓同富贵的兄弟狠下辣手,而狠不下心肠,自然约束不了他们。到头来就只好“苦一苦百姓”了。如今天王怎能厚颜无耻地假装一无所知? 罢了,大概这就是狗头军师的宿命吧宋军师默默背下这记黑锅,当场请罪:“天王恕罪,诸事繁杂,是我疏忽了。” 方天王板着脸申饬了他一顿,便下令道:“传我军令,再强调一遍:只劫富户,不伤小民。再有违禁者,绝不轻饶!” 至于已经违禁者如何处置?他却是绝口不提。毕竟陌生百姓哪及得上天王军兄弟! 少年道人不置可否,突然问道:“听闻张、王两家献城有功,天王答应保全其家,入城后果然守信,未动分毫?” 见他不再对前事紧追不放,方鼎舒了口气。又听他提起自己与张、王两家的约定,方鼎心头升起几分自豪,昂然道:“本王答应不动他们,自然言而有信。” 自身的经历令他恨透了所谓的大户人家,却依旧做到言而有信,岂非豪杰人物? 闻言,连宋军师都生出几分掩面的冲动:该守的信用不守,不该守的信用瞎守,天王还亲口下令不扰民呢,做到了吗? “我来辽源不足两月,已听闻张、王两家纵奴行凶、劣迹斑斑,岂会诚心悔改?献城投降,只是见势不妙、‘屈身从贼’而已。彼辈与天王从始至终便是两路人。一旦情势生变,他们未必不会‘拨乱反正’。” 越殊说话的语调有种局外者的漠然,却听得方鼎紧紧皱眉,眼中渐渐泛起凶光。 他自以为理解了越殊的意思。 原来小道长是来提醒他小心张、王两家背刺的,这就是所谓“大祸临头不自知”? 他一面感谢小道长的提点,一面不以为然:麻烦或许是有的,不至于酿成大祸吧! “所以我才问天王意欲何为。” 回应他的是少年道人的一声冷笑。 大堂中,越殊一振衣袖,目光头一回锐利如刀,带着无言的气势向方鼎逼视而去。 “天王出身卑微,不为豪强所喜,纵然用之亦难归心;又出尔反尔,践踏自身信誉,尽失百姓之心;天王麾下得胜即骄、见利忘义,今日敢为区区小利罔顾天王之令,来日未必不能为大利而出卖天王。毕竟,天王这一颗头颅少说也值千金” 越殊素来少言,今日说的话抵得上过去十日。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口若悬河。 堂中众人的面色随之而变。 从愤怒、不满,到震撼、呆滞。 他一人的气势已然压倒众人。 于是,上至方天王,下至守在门口的小卒,只能呆呆听着少年道人字字如刀: “我看天王还是速速逃命去吧!遁入山林,不失逍遥一世。一旦朝廷天兵到来,不知天王的头颅将会成全谁家的富贵!” 一袭话落,满堂鸦雀无声。 好利的口舌!好大的胆量! 宋军师坐在原地,目瞪口呆地望着堂中的少年道人,一时竟生出心旌动摇之感。 哪怕明知是激将,也很难不动容。 犹记得儿时听祖父讲古,说到古时纵横家的风范,指黑为白,指白为黑,死的都能说成活的,他还不信,今日他算是信了! 身为旁观者的宋军师犹且如此,当事人受到的震撼只会更深。他侧身向主座上看去,果然见到脸上一片空白的方天王。 后者回过神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虫族之先婚后爱   高达之染血百合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左拥右抱_御书屋   下弦美人(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生存文男配[快穿]   缠绵星洲(1v1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