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趋吉避凶:从瞎眼皇子开始 > 第104章

第104章

长不都说了吗,他擅长的是雷法而非医术。给他些许时日,待他琢磨透彻,区区外邪自当灰飞烟灭! “或许有人等不到功成之日”当时,少年道人的语气是如此坦诚,“无论如何,望诸位不要放弃,哪怕多坚持一刻” 奇迹,或许就发生了呢? 凝视着他清澈而坚定的眼眸,一瞬间,不少人几乎以为眼前的少年是众人中的一员。 他对每个人的绝望、恐惧、不安、期冀,是如此的感同身受,仿佛亲身经历。 这样的他,教人如何不信服? 旁观的向豹等人又是另一番看法。 什么擅雷法不擅医术的偏科道士,这样的鬼话居然无人不信。小道长成天挂在口中的“封建迷信”,大抵就是如此吧? 无怪乎每逢乱世道教佛教往往能轻易组织起大批信众,事实证明,对百姓而言,“封建迷信”的确比正经医术更令人信服。 几人顿感大开眼界。 越殊倒是没什么特殊感想。 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万事万物,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封建迷信亦是如此。 或许唯一值得忧虑的是,一旦谎言破灭,操控“迷信”之人必将迎来反噬。 这一后果于越殊无足轻重。 反复横跳的[寿数]早已向他宣告:成则生,败则死既然已将生命作为筹码摆上赌桌,还有什么“反噬”比死亡更可怕? 合县百姓在希冀中度过了第一日。 然后是第二日、第三日 他们按照越殊的要求,每日清理街道、保持个人卫生、照顾重症患者,每每从城中最大的医馆前路过,都不禁翘首张望。 医馆中寄托着所有人的希望。越殊与合县仅剩的两名大夫都在其中埋头钻研。 短短几日的功夫显然不足以创造成果。 越殊白天在一个又一个患者之间穿梭,观察、探索、总结、试验,回到医馆继续挑灯夜战,不知不觉已写满《行医手册》。 他的智慧之光开始高强度地燃烧。从习医开始,过往十余年的经验几乎汇作一炉。 偶尔他会有灵光一现的感觉,然而这一线灵光消失之后,他又被眼前的关隘难住。 倘若此时有一道任务进度条,越殊自认他已经将之推进到90%,却依旧差上一些。 这10%的差距意味着,他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却无法帮助他们摆脱死亡。 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 终于,自越殊入城以来,出现了第一个死者。 那是一名年仅十六岁的少女。她拼尽全力地挣扎,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至死不曾埋怨越殊。她只是很遗憾,遗憾于生命的戛然而止,遗憾于无法等到奇迹降临。 越殊看着少女阖上眼眸,嗅着周围浓重的药味,仿佛看见前世惨白的医院。 他曾经在那里送走过许多人,熟悉的人,陌生的人。最后,是奋力求活依旧失败的自己。 而今,又一条挣扎求活的生命在他眼前逝去。他习以为常的同时,生出淡淡的惋惜。 无数道沉默的目光落在越殊身上。希冀与信任依旧,怀疑与失望同样在蔓延 浓烈的情绪几乎将目光凝成实质,厚重如山岳。心志稍有不坚者都将被它压垮。 而越殊神容平静,无波无澜。 尽管遗憾,但他并无愧疚与自责。身为医者,他已尽己所能,自然无愧于心。 如今他只想赢得最终的胜利。 夜幕渐渐降临,一轮明月高高升起。它撕开万顷夜幕,将无垠的光辉洒向大地。 少年道人迈步而去,月色为他披上一层闪耀的银甲。他踏入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 千里之外,同一轮明月下。 大楚皇宫彩绸飘舞,明烛高照,绢花高挂枝头,神都雒阳好似一夜之间春暖花开。 广德皇帝五十大寿,京师百官、各地州牧,统兵在外的大将,尽数入京朝贺。 夜宴正酣,华灯初上。宫娥腰肢如柳,鱼贯而来。金殿亮如白昼,秋色化作春光。 丝弦声起,伶人献舞。水袖飘飞,肤光胜雪。高居御座的天子将一切风光尽收眼底。 他一边满饮美酒,一边抬手打着节拍。苍老的面容上,好似浮着一层霞光。 歌舞稍歇,不断有人起身恭贺。 文武百

相关推荐: 倒刺   她太投入(骨科gl)   姑母撩人   阴影帝国   老师,喘给我听   祸国妖姬   沦陷的蓝调[SP 1V1]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魔界受欢之叔诱(H)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