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后,很多时候不敢开方,临床不知如何下手。 其实,胆大心细即可,尤其处处都有老师,现在风气又比以前开放,自己开不好还能请前辈把关,主要得积极临证积累经验。 “病人主诉是近两月,每晚七点左右,即会难以自制地入睡,不管在做任何事,不管什么姿势,甚至在和人聊天,也可能忽然昏睡。一个小时后,又自然苏醒。再怎么努力控制睡意,七八点的样子,总是会睡着。她尝试了很多药方,治疗,甚至怀疑是中邪了。” PPT这一页只放了病人的主诉,和诊查而已。 下面还有周锦渊的四诊记录,比如病人舌淡红瘦瘪,脉沉实稍数,大便干燥,偶有胸闷等等,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地方,除此之外也没有异常状况。 很自然,大家就陷入了思考。好古怪的病,每天定时昏睡一小时,无法自制……难怪治好后被列入了大佬的经典医案。 在场包括了好几个年纪的学生,水平也各有高低,一些学霸从诊查记录,其实也能琢磨出不少东西来。 一般多眠古人都从阳虚论,但病人不止是嗜睡,睡一个小时又醒来了。而且根据诊查的舌、脉象等看,病人可能有阴虚、血燥,清阳不升…… 其实,有诊查记录,已经是完成了十分困难的开头部分,尤其脉诊。 周锦渊是精于脉诊,但对很多人来说,是“心中易了,手下难明”,这是十分易学却难精通的诊法。幸好还有其他三诊合参,现在又能用现代医学仪器辅助。 虽有准确的四诊记录,但一时之间,大多数在校生还是无法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辨别这个病案到底什么情况,该如何辨证论治。 “我当时的辨证方法很简单,都在书里。”周锦渊解释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学过,嗜睡,很多时候是和心、脾、肾等肺腑功能失调有关系的,病人也确实肾阴虚,肝血燥,胸闷。” 因为周锦渊选的病案好,症状蹊跷,教室内外几百人,听得都十分入神,就跟悬疑推理似的,特想知道结果、自己猜对了多少。 “诸《景岳全书》里提到不寐,说‘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则引起心阳偏亢,出现夜寐异常’。《素问》说,‘肝热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病人胸闷,和肺有关,《黄帝内经》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诸气,也就包括了卫气。《灵枢》又是怎么描述,‘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卧,阴气尽则寤’!” 周锦渊一口气就背了一大段医书原文,都是PPT里没有的,别说停顿,速度甚至有所加快,但又很清晰,字字入耳。 “嗜睡和心、脾、肾等肺腑有关,同样是因为他们可以影响到卫气。卫气循行失常,则睡眠失常。病人犯病都在每晚七时,又恰恰正是卫气从行阳转为行阴的时候。 “于是证据环环相扣,我可以得出结论,症结全在卫气。阴虚血燥,清阳不升,故此在卫气要行阴时嗜睡,又行阴之路不通畅,转醒!” 整个判断过程,从周锦渊口里说出来,清清楚楚。医书经典张口就来,连磕巴都没有,显然是烂熟于心。既然当时能想到,那就是至少十六岁已烂熟于心了。 “喔——”台下响起了掌声,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个辨证过程真是有理有据,又十分清爽啊! 大佬年少时就熟读经典,临证时还能立刻想到对应典籍,互相参考。透过表面看实质,揪出问题关键。将看似古怪的病症,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佬自称很简单,都在书里,其实是特别体现功力才对啊。只有一个字可以说了:服。 “所以这里我要岔开话题,提醒你们学医非常重要的一点,博览群书,培养中医思维。有翔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实践。”周锦渊实事求是地道,“这也是我学有所成的原因之一。” 周锦渊说得很直白,“我父亲的医术也很好,家里世代行医问道。有的人可能会想,我是从小家传,言传身教,所以更容易取得成就。但是,还有句俗话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医者,更是一定要兼得众家所长,如果我只学到家传,那么我很难超越我父亲。同样,即使有的同学没有家传之学,同样可以通过勤奋学习成就明医。 “当年我其实也曾经有些困惑,你们的助教做过一个统计,古代名医成名年纪、方式不一样,有的少年成名,有的年过半百才刚开
相关推荐:
鸳鸯相斗何时了
孽诱
继续捡小可爱
NBA:1号前锋
道之初境
惑爱酷船王
误删大佬微信后
古妖血裔
如果我和土豪做朋友(H)
火影中的库洛牌魔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