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神秘复苏:我为姜尚,敕鬼封神 > 第79章

第79章

情?” 虽然郭家阿弟刚才的被主公委以重任的样子很令人心动,但是人还是要有点自知之明,他们家父亲可没那么好的脾气,还是不要难为自己了。 孙权歪着脑袋听他们兄弟说话,看到曹昂惊恐的模样立刻骄傲的说道,“我大哥就敢管我爹,他们两个刚才还在吵架,你们肯定都看到了,我大哥骂人可厉害了。” 孙三弟放下盛满甜汤的碗,挥着拳头给二哥助阵,“二哥说的对,我们大哥可厉害了。” 曹昂:…… 曹丕嫌弃的看着拿不出手的大哥,摇了摇头长叹一声,低头继续吃他的红糖糍粑,还有他超级喜欢的葡萄汁。 酸酸甜甜的,好喝! 孙权和孙翊成功压过曹家兄弟一头,开心的举起杯子碰了一下,将杯子里面的甘蔗汁豪饮而尽,顺便感谢一下自始至终都不知道他们说过什么的大哥。 大哥和老爹吵完架要挨揍关他们什么事,他们现在倍儿有面子就够了。 小家伙们填饱肚子也坐不住,侍女将他们各自送回家,回去了也闲不住,没一会儿就又凑在一起玩儿去了。 原焕没有饮酒,将所有人都安排妥当,这才牵着袁璟的手回房休息,过两天要祭祀天地,不养足精神可撑不下来那种场合。 接下来要忙的不只有祭祀,还有搬家。 都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然而三九之后的四九五九并没有暖和到哪里去,天气真正回暖还要在立春前后。 乌程侯在中山待了七八天就回兖州了,他能跑出来还是趁曹孟德反应不及才成功,但凡他动作慢一点被那家伙抓住,离开兖州的打算就要泡汤。 孙坚离开之后,荀攸也很快离开中山,郡县公务都送去邺城,那地方不能没有人坐镇,即便可以笃定沮授等人不敢有异心,防人之心也不能没有。 郭奉孝为了喝酒也是拼了,田庄和军营里找不到空子,就从他们家主公当时的命令中找疏漏,还真让他给找出了可以操作的地方。 他们家主公只说去邺城之前不让他喝酒,没规定他们什么时候去邺城,他要是和荀公达一起提前去邺城,禁酒令不就能提前解除了吗。 他可真是个大聪明。 郭嘉说行动就行动,先去找他们家主公据理力争,当天就收拾好行李带上儿子催荀攸离开。 荀*工具人*攸:…… 原焕实在是服了郭嘉的脑袋瓜,鬼才神谋是让他用在这上面的吗? 他人可以走,孩子得留下,邺城公务繁忙,荀攸没空帮他看孩子,让他自己带孩子更容易出问题,奕儿继续跟在他身边,等开春之后再去邺城。 原焕原本以为郭嘉会舍不得儿子,万万没想到这家伙就是拿郭奕当幌子,听到他开口留人立刻将小家伙松开,反倒是郭奕拉着即将出远门的亲爹叮嘱个不停。 小家伙不傻,车上只有他爹自己的行李,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要走的只有他爹自己。 唉,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危险,他爹这傻兮兮的样子没人守着真的行吗,太不让人放心了。 原焕哭笑不得的看着父子身份调了过来的郭家父子,不能指望郭奉孝的自觉,有事还得看谁跟在他身边,好在荀攸的性子非常可靠,管一个郭嘉不是问题。 有郭嘉提前去邺城,他也可以提前着手邺城方面的事情,郭鬼才向来不耐烦处理那些繁琐公务,有荀攸在,那些事情也到不了他手上。 朝廷暗弱,天下不宁,不少大儒名士都在躲避战乱隐居乡野,纵观天下,最适合居住的无外乎冀州。 邺城是魏郡治所,也是冀州最繁华富庶的城池,原焕手上有从郿坞运来的各种书籍简牍,书简数量过于庞大,其中不少孤本秘籍,一时半会儿清理不出来,那些东西堆在仓库实在可惜,不如去他们该去的地方。 袁府地方小,邺城可不小,腾出来地方建一所藏书阁再容易不过,将邺城建造藏书阁的消息放出去,再以整理书籍的名义广求天下名士,愿意来的应该不在少数。 董卓强行迁都长安,焚毁洛阳城,朝廷的藏书之所兰台也未曾幸免,兰台这座国家图书馆里的藏书对外说是搬迁途中遗失大半,其实丢的那些基本都被董卓弄到了郿坞。 书简是好东西,世家大族靠这些东西起家,董太师对典籍不感兴趣,但是对书简带来的好处很感兴趣,别管能不能看懂,先把东西扒拉到自己的地盘再说。 这种不管有用没用先抢了再说的霸道手段放在董卓身上一点也不违和,好在他是把书籍简牍弄到了郿坞,如果真的丢在了洛阳到长安的路上,对天下人来说才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郭嘉随荀攸先去邺城,别的事情不用他管,只要处理藏书阁相关事情就好,府上书籍陆续运过去,纸坊的匠人也搬到邺城,如果能在大儒们抵达之前完成纸张改良的活儿,大儒名士留下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荀攸公务繁忙,原焕不敢保证他能看牢郭嘉,郭鬼才在他眼皮子底下都能想着法子耍滑,去了邺城那种地方,能让他想歪点子的机会更多,荀攸又不能时刻盯着,必须做两手打算。 郭鬼才主意多,原老板不比他差多少。 有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尝过清香馥郁的佳酿之后,再喝别的酒水总会觉得少了点味道,原焕在郭嘉离开之前特意让他尝了口新年那天差点让他馋出口水的酒酿,尝完之后把人推回车厢回味余韵,然后转身给荀攸准备了两坛子一起带走。 郭奉孝听话,就一天给他一樽,郭奉孝不听话,一天连一樽也没有。 有美酒在前面吊着,不信那家伙还能想着法儿的祸害自个儿的身体。 荀攸和郭嘉离开,原焕自己也没闲着,藏书阁对名士大儒很有吸引力,请他们来冀州做客的书信也不能少,有些大儒脾气古怪,不放低姿态请人,想让他们主动过来,难于上青天。 邺城建藏书阁以招揽大儒名士,建学堂、设学官来招揽天下士子,天下大乱,正是打破世族垄断学问的最好时机。 汝南袁氏身为关东世族门阀之首,没有人能想到他会打压世族,趁世家大族没有反应过来,先把庶民求学的基础打下来,现在把基础打牢,将来世族反扑,手下也不愁没有能用之人。 悄悄的来,慢慢的来,怎么不惹人注意怎么来。 冀州富庶,这两年却几度易主,他这个新任冀州牧曾经遭逢大难,不信任冀州原有的官员,想要培养亲信,让亲信来充当冀州各郡县的官职完全说得过去。 董卓曾为袁氏故吏,结果却把屠刀挥向袁家,他只是担心身边人背叛而已,何错之有? 更何况如今留在他身边的都是世家子,学堂对世家子开放,只有少部分名额才归庶族所有,世家大族底蕴深厚,如果连这一点名额都在意,未免过于斤斤计较。 不如学他,他们汝南袁氏大度的很。 第75章 山雨欲来 乌程侯舒舒服服的过了个年,舒坦了之后带着一摞食谱回到昌邑,先是到官署找满脸写着不开心的曹操赔罪,然后把食谱交给官署的厨子,让厨子按照食谱准备宴席来给留在兖州的兄弟们当做补偿。 还有那吃了之后浑身发热的祛寒娇耳汤,全都安排上。 他们在兖州兢兢业业干了大半年,屯田事业颇有成效,开垦出来的荒地不在少数,再等几个月就是大丰收,到时候就不用再每月从冀州运粮过来。 大家伙儿去年都有功,过年的时候多犒劳犒劳自己,犒劳自己之后才有力气继续为兖州的发展出力是不是? 在一众过年也没怎么休息的同僚面前,乌程侯的笑显得格外欠收拾,要不是他这次机灵带了食谱回来,少不得要被小心眼的曹孟德想法子套麻袋揍一顿。 孙坚也不想让自己显得那么欠揍,但是他忍不住,媳妇孩子环绕在侧的日子太美妙,要不是他成天到处打仗,把家眷带在身边太危险,他也舍不得这么聚少离多。 好不容易聚了一回,大儿子英姿飒爽很有他的风范,小小年纪就能立下军功,底下几个小的还显不出来,但是有父兄珠玉在前,怎么着也不会差了。 妻贤子孝,人生大幸哈哈哈哈。 乌程侯对自家虎崽子们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他十七岁清剿水匪,他儿子不到十七岁清剿黄巾贼,虎父无犬子,他们家虎崽子将来成就不会在他之下。 难怪他带兵围攻泰山贼的时候发现贼首少了个人,在兖州的时候没来得及审讯,到中山之后才知道少了的那个竟然异想天开想抓他儿子来威胁他。 他孙文台的儿子,能让人随随便便就抓住吗? 抓谁不好偏偏抓他们家虎崽子,这下可好,比他的贼兄弟们先一步命丧黄泉,惹了不该惹的人,天王老子也救不回来。 当然,他孙家的小子们很优秀,曹家的儿郎也不错,曹昂小郎君小小年纪举止得体,文韬武略都很出色,假以时日,也能成为孟德兄这样文武双全的当世英才。 诶诶诶,孟德兄,你拔刀干什么? 曹操吃了两大碗饺子,又干了满满一碗饺子汤,吃饱喝足之后煞气四溢的看向朝他炫耀儿子的孙文台,眼底的杀气越来越浓烈,终于在他炫耀虎崽子能杀贼立功的时候忍不住了。 混蛋!不就是欺负他儿子年纪小吗!有本事等他的昂儿长大! 呔!纳命来! 曹孟德杀气腾腾的冲上去,孙文台反应迅速,立刻转身往外逃,两个人一前一后跑到院子里,不一会儿就传来兵刃撞击的声音。 房间里,双方的小弟亲信们继续推杯交盏,对各自大哥的输赢一点儿也不在乎,甚至都希望孙坚能被揍一顿。 不为别的,实在是那家伙刚才太欠揍。 只是不管他们怎么想,乌程侯挨揍的可能性都不会太大,曹州牧在后方主持内政,孙刺史一直活跃在剿匪讨贼第一线,两个人的分工已经能看出谁武力值更高。 还有就是,个头体格在那儿摆着,想揍到人着实不怎么容易。 曹仁吃饱之后跑去门口看热闹,蹲在走廊里太明显,容易让两个人一起来揍他,门口的位置最好,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还可以迅速坐回去当自己什么都没干。 只要他死不承认,他就真的什么都没干。 曹洪吃掉最后一个饺子,擦擦嘴站起来,拿起头盔夹在手臂里,走到门口活动活动筋骨,一脚把看热闹的曹仁给踹出去,然后一溜烟儿跑没影儿了。 曹仁:??? “曹!子!廉!” 很快,打成一团的就又多了一对。 程普黄盖等人脸上挂着礼貌性的微笑,看向夏侯兄弟的目光也不对劲了起来,总感觉这俩人待会儿也要像曹家兄弟一样令人大吃一惊。 夏侯渊:…… 夏侯惇:…… 虽然但是,他们俩真的和曹子廉曹子孝不一样。 疲惫.jpg 迟来的宴席在兵戈碰撞的伴奏下步入尾声,孙坚活动开了筋骨,避开曹操的进攻跳到院外,朝吃完饭只等离开的四个兄弟招招手,扛着大刀飘飘然朝牢房而去。 程普、祖茂四人排成一排,挨个儿朝曹州牧拱手行礼告退,曹操嘴角抽搐看着他们走远,吩咐下人把食案收了,看屋里只剩下夏侯渊和夏侯惇脚步一停,“子廉和子孝呢?” 夏侯惇指指走廊尽头的侧门,声音中满是无奈,“吃饱喝足,出去打架去了。” 曹操笑骂了一声,把刀还给夏侯渊然后问道,“程仲德是不是快回来了?” 程昱程仲德,一个自从来到他身边就没提出过要休息的猛人,年前回东郡老家也没有空手而归,而是带着督促百姓开荒耕种的政令而回。 兖州能为他所用之人不多,在他手下用心干活的人更是稀少,用心干活还有才能之人,两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对程昱这样能干又愿意干的人,他恨不得把人捧在手上供起来。 中原世族大多集中在豫州,兖州没有像汝南袁氏那样的世代簪缨的大家族,在郡县中有名望的小世家却不在少数,曹操和孙坚的出身都算不上好,就算两个人上面有个汝南袁氏,兖州境内也还是有许多人不服管教。 曹操自己处理一郡的事务已经是手忙脚乱,现在整个兖州的事情都得他处理,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他身边有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自家兄弟,看着人是不少,能帮着打理内政的一个都没有。 一个!都!没有! 他每次看到曹仁那小子嘻嘻哈哈往军营跑就想揍人,其他人年岁大了,逼着他们读书也读不出子丑寅卯,那小子年纪轻轻多读两本书能怎么着,天天看见书就跑,连三岁小孩儿都不如。 自家兄弟靠不住,乌程侯显然也是个只喜欢打仗的,如果没有别人帮忙,他自己还能处理点儿政事,奈何现在兖州有人处理内政,他可不就放开了剿匪讨贼为州郡的安定卖力干活了吗。 党锢之祸刚解除没几年,世家对朝廷都不怎么友好,他们即便愿意出仕为官,也多是投奔同样世家子出身的上官,其他人想要征召他们做事,好话说一箩筐也得不到回应。 曹操已经被兖州的世家搞的没脾气,征召的帖子一份又一份送出去,回应的却寥寥无几,他自己的出身压不住那些世家子,乌程侯的出身也不够,他们的确能强行让人出仕,可是一旦动用武力,事情就变味儿了。 不动用武力的话还有一个法子,让远在冀州的袁家兄长出面来征召世家子为官,可是袁家兄长是冀州牧,他才是正儿八经的兖州牧,身为州牧却连征召官员都要别人帮忙,这让他的脸面往哪儿放? 曹操屡次征召世家子为官都没有回应,还被那些大儒名士明里暗里挤兑,脾气上来也和他们杠上了。 不来就不来,真当兖州缺了世家的帮助就治理不了了吗? 大大小小的世家掌握了绝大部分现有的良田,想要屯田搞建设只能从头开始,兖州前些年战乱频发,福祸相依,百姓流亡在外,各郡县荒芜的土地大大增多,正好能用来屯田。 没有百姓,他就接纳流民,没有良田,他就开垦荒地,反正他背后有袁家兄长做后盾,还有乌程侯的兵马保驾护航,他接下兖州牧的任命时袁家兄长就说过,两年内不管发生什么都不会让他们饿着,粮草兵力都有保障,他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青州徐州那么多流民涌入兖州,从中挑选能用之才慢慢培养,兖州不是世家一手遮天,世家和世家之间也有矛盾,有不愿意听他差遣的人,自然有愿意听他差遣的人。 他只诚心对待那些愿意听他差遣的士子就好,至于其他,他闲的没事儿干了才天天打听别人是怎么骂自己的。 曹孟德脾气上来十头牛都拉不住,宁可累死也绝对不求人,难得有程昱这样慧眼识珠的大才愿意为他所用,身边得了什么好的都惦记着给人家送一份。 夏侯兄弟听到程昱的名字相顾无言,兄弟二人非常笃定眼前这位现在想的绝对不是公务,而是等程昱回来给他送饺子吃,别问他们为什么知道,毕竟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曹操刚和孙坚较量了一番,这会儿精

相关推荐: 白日烟波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蝴蝶解碼-校園H   我的傻白甜老婆   交流_御书屋   猛兽博物馆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