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之前的每一幅图的公牛,牛尾巴都是搭在身躯之上的,或有或无的在暗示立体感。” “而现在,从这一幅图开始,公牛的尾巴自然垂落。” “为了把立体感带给自己的影响完全消除,毕加索省略了牛头,而是把牛眼睛所在的色块给留下了,来表达头颅。” “但是,这幅图也失败了,因为牛眼睛色块会被参观的人看作是牛脑袋缩小。” “而且是背面的牛眼睛的色块,被看成了是牛正脸的缩小。” “于是,第七附图出现了。” 第七幅图公牛的特点已经被完全提了出来。 牛尾巴,牛肩,牛角,公牛比母牛多的器官。 剩余的部分,全部用白色块表达。 然后,毕加索采用了和泼墨山水类似的手法,中心炭笔来表达正反两个方向。 “为了避免牛眼睛被认作是牛脑袋,毕加索用细线勾勒了牛脑袋。” “但是,第七幅图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那就是牛脑袋出现后,观察者并不能通过牛脑袋看出来这是回头的牛。” “他们会认为那只后眼的色块是前脸的眼睛色块。” “而且,用两条线去表达一条牛腿,还是利用了画的立体感而不是意向的立体感。” “于是,第八幅图应运而生!” 第八幅图,再次发生了变化,两个变化。 一个是双条线表现的牛腿,变成了一根线表现牛腿,四条腿从八根线减少到了六条线。 为什么是六条线? 因为表现在外侧的腿用两条线表现出三角形的留白色块,而背面的腿用单条线表现那是一条腿。 而眼睛色块不能留白,多加了一只眼睛。 有眼睛后,牛头的确是转过脸来了。 “如果说前面的道路全部走对了,那么这只眼睛将会是画龙点睛……” 说到这里,林轩顿了顿:“画龙点睛是一个龙国古代有关绘画的成语典故。” “古代一位张姓画家画了一幅壁画,那条龙惟妙惟肖,但是却没有眼睛。”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张姓画家说画上眼睛龙就会活过来然后飞走。” “旁人不信,于是张姓画家提笔点睛,顷刻之间乌云密闭大雨倾盆,壁画中的龙破空而去,墙壁也毁于一旦。” “地星龙国用画龙点睛来形容赐予事物灵魂的最重要的一环。” “毕加索的画牛点睛失败了,于是他继续在这条路上闯向了下一关。” “第九副公牛!” 图上出现了第九头牛,除了标志着公牛特点的蛋蛋之外,其余部分不再带有任何色块。 这已经非常接近于白描的绘画艺术。 几乎不用色块,全部留白,毕加索想要在不用描绘出立体的东西的情况下表现出立体。 想要在不描绘出大量特征的情况下表现出特征。 想要不描绘光线的情况下表达出光线。 想要在不脱离平面的情况下让牛活过来。 “又失败了,公牛在失去颜色特征后,本来非常好的眼睛,变得无神起来。” “第十副公牛应运而生!” “毕加索再次去掉了牛头,只留下眼睛色块的线条和中间的眼睛。” “去掉了牛腿形态只留下线条,去掉牛背、牛腹、牛肩形态,只剩下线条。” “用一条线段代替连接躯干和头的肩膀、牛头、牛耳。” 梅雷尔森大失所望:“失败了啊,好可惜,这条路走不通。” 林轩:“接下来我不说了,大家看第十一附图吧。” 第十一附图出现了。 牛背、腹部、肩部的线条隔离全部消失。 牛眼睛色块线条消失,脖子线条消失。 一条线圈出了牛的整体形态,四条线是牛腿,一条线是牛尾巴。 身躯的两条线直接连接在了牛眼睛上,一条U线是牛角。 这就是牛去掉了光线、颜色后,保留牛的特征形成的简笔画。 依旧看得出是牛,但是它并没有活过来。 从快要活过来,一直到死掉。 明明要活过来的。 但是死掉了。 证明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但是,毕加索已经穷尽所能,做了一切尝试。 在公牛身上增加光线效果,增加印象派效果,增加空间效果,增加多面描述立体效果。 然后一点一点刨除实验中证明的不需要的部分,留下了应该留下的重点。 但是,最后失败了。 这本身就不可能成功,就像一辆桑塔纳,有人感叹:车不错,就是牌子太low了。 然后去掉了桑塔纳车标,换成了奔驰。 本质上并不会让它变成奔驰。 林轩微笑:“这是一幅图至少描述了四个绘画流派的方向。” “真实派,光线派,立体派,抽象派。” “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流派,都不能走向让画中物活过来的艺术终点。” “石雕能做到让人物动物活过来,国画从另一方面做到了。” “但是油画如果以现在的派系发展,是走不到尽头的。” “所以,删减不是在某些方面完全删除然后再添加新内容就能达成的效果。” “而应该是整体上的减弱增强。” “所以,我用了五副画,向大家表达了地星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那就是从写实到写意。” “从写意,到意向。” “这是一个已经验证过的过程。” 梅雷尔森呆呆不语:“所以……如果我想要在光线派的画法上再进一步,只能去学习国画的绘画风格,去删减光线派本身最强的东西……” “没错!是这样的,我已经走到极限后,没人比我更懂光线派。” “既然我都走不出下一步,那说明这条路已经探索到了尽头,下一步不在这条分支上。” 梅雷尔森激动:“那第六幅,第六幅是不是油画的未来!!!” “我想要看油画的未来!!!” “地星上的艺术家们做到了对不对!!!” 林轩笑而不语。 做到个德尔塔。 地星上的那些西画画家,在资本的压制之下,压根就不知道油画的发展历史是世界绘画艺术的交融史。 指望他们在洒颜料的过程中突然顿悟飞升? 不像国内,国内大众早八百年就接受过完整的绘画艺术发展历程的熏陶,但凡有资本敢于搞出泼墨洒水大师的噱头,就会被往死里喷。 林轩微笑:“第六附图,印象派也就是光线派的色彩运用于意象派的一种交融尝试。” “不过不是油画,而是国画。” “龙国画?龙国画也行!!!”梅雷尔森激动:“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只要有出路,颜料又算得了什么?!!” 当梅雷尔森说出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时候,林轩已经成功了。 西方特别喜欢用XX是不分国界的忽悠,咱们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第六附画,来自于龙国古代一位天才少年,他的一生只留下过一副正式画作。” “与他同时代的《清明上河图》画成之际,作为当时大艺术家并且还是当时的皇帝的宋徽宗只是看了一眼,夸奖了一句还不错。” “而这一幅《千里江山图》却被宋徽宗视如珍宝,永久性珍藏。” 0117、千里江山,给绘画盖了帽了! 屏幕上出现了一排字,这字,精彩至极。 字笔锋极瘦,却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 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张培恩忍不住感叹了:“好字啊,不输蓝星历史上的楷圣程前堂。” 书画书画,书画一家,张培恩自己也是书法高手。 自然能看得出好坏。 瘦金体太特殊了,很容易查找到行迹,所以很容易看出强烈的风格,加上整体性的漂亮,结合起来当然是一种顶级书法。 画面在切换,出现了一幅画。 画是绢画,上面有花鸟亭台。 林轩:“字是瘦金体,画是院体。” “这两种东西都是由龙国古代一位皇帝发明的。” “他就是龙国历史上书画方面的最强帝王,宋徽宗。” “虽然当皇帝方面他可以说是历史皇帝中倒数级别的,但是画画写字方面,他是历史艺术家中正数top级别的。” “宋徽宗以皇权推动绘画艺术在宋朝的推广,绘画艺术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天下才子多得是,前朝每一千文人中有一个画家,今朝一千文人中有二百画家。 这种大幅度的提升,带来的是整个时代的绘画艺术的跃迁。 张培恩冷静下来,点了点头:“当皇帝首要是要当好皇帝,而不是画画,别说画画,就算是做人也不及做皇帝重要。” 做皇帝后,各方面的要求就产生了变化了。 皇帝里面出大画家,不算什么好事儿。 当然了,开国的另算。 艺术家当皇帝,容易亡国。 林轩点头:“宋徽宗提高了宫廷画师的社会地位,并且亲自教授有天赋的青年才俊绘画写字。” “《清明上河图》的画家,只能算他半个弟子。” “而《千里江山图》的画家,却是正儿八经的宫廷画师。” “那一年,王希孟,十七岁。” “王希孟要画江山,宋徽宗允他画江山。” “王希孟要世上最好的画绢,宋徽宗赐他最好的画绢。” “王希孟要世上最好的笔墨,宋徽
相关推荐:
归宿(H)
宣言(肉)
小怂包重生记(1v2)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姑母撩人
心情小雨(1v1强制)
大唐绿帽王
下弦美人(H)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虫族之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