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如果说爱(h)(1v1) > 第259章

第259章

执斗气等等。 信中说她有一次做梦,梦到他们被欺负,气得半夜在梦里和人打架,气醒了就怎么也睡不着,又看不着他们,着急地满院子转,第二天跑去坟地,找他爹狠狠抱怨一通,要他爹在天之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她嘱咐卢栩要照顾好君齐和卢舟,也不要委屈了自己,凡事他们三个要多商量…… 还和他悄悄八卦,二叔这一年总往北境跑,先前还了大狗,今年又抱回来两只小狗,小狗脖子上挂的铃铛好看,但像是女孩子家会喜欢的东西,她怀疑二叔好像看上了个蛮人姑娘。 还有什么卢锐越大越不听话,老是追着小狗玩,她怕狗咬他,又怕他把小狗玩儿死,气得不行,一揍他,卢锐就满县城往别人家跑,还学会上树了,多高的树都敢爬,她把卢锐塞进书院,卢锐还翻墙逃学,先生隔三差五就到铺子里告状,她管不了了,将来等卢栩回去要帮她好好揍卢小锐…… 和卢锐形成惨烈对比的,就是腊月多么懂事可爱,在县城多么受欢迎。 但是八成是因为腊月害羞,这部分写得很简略,写着写着,腊月还自己补了批注,“阿娘瞎说”。 卢栩看得直乐。 阿娘还在信中和卢栩商量,村里如今条件好了,里正想修缮祠堂,每家摊钱还是不够,她想以卢吉和卢栩的名义,多捐一些,但有些拿不定主意…… 家中大大小小琐碎的事,她们母女俩写了十多张。 信中还提到她、奶奶、婶婶她们去给他们求了平安符,都在包袱里。 爷爷、奶奶的信,是卢轩代笔的,全是叮嘱他们自己要注意健康,财不外露,不要和人起争执,嘱咐他们三人要团结,不要闹矛盾,询问他们往回寄了那么多书和东西,还有没有钱花,还叮嘱卢舟到了京城见到许多读书人,多交朋友,但不要和别人攀比,他们都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好孙孙种种。 相比之下,颜母和文贞写给颜君齐的家书,就含蓄很多,文贞写他最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不懂的地方翻看从前哥哥的旧书和批注,豁然开朗,对哥哥的崇拜,简直扑面而来。 文贞还说,他以哥哥为骄傲,县学的先生经常夸赞哥哥,每次听到,他都鼓起劲儿好好学,不能丢了哥哥的颜面…… 还有家中生意如何,母亲如何等等。 他还代母亲写了书信,两篇无一字提到想他,却通篇都是想他。 到了卢文他们,画风就突然务实起来,卢文、卢轩都是写生意,观阳的生意如何,观阳联盟的生意如何,兴许是怕书信路上会被人瞧见,他们都没写具体的银钱数据。 但只从他们写的拓展了几倍,又远去了哪里,卢栩大概也能有个概念。 让他意外的是,卢文竟然好像自省一般,感叹了一大页做生意多难,从前他想得太简单,大哥不在后,他才懂了经营不易等等。 不过最后他还是很豪气地让卢栩放心,有他卢小文在,家中一切无须担心,他会替兄弟们守好家的。 卢轩的书信则更加意气风发,他又将商路向南、向东拓展了不少,还和罗家几个兄弟想着过两年去海边看看。 他还调侃了他爹脾气越来越孩子气,不放心他跑太远,想跟着,他心疼他爹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劝他爹回去陪陪他阿娘,帮他娘照顾年幼的弟弟,他爹回家找奶奶和他娘告状,说他翅膀硬了嫌弃亲爹…… 他爹抱怨了几句他不如二哥,叫寒露听见了,出卖给他娘,他娘把他爹赶去山上看鸡舍了,说他爹这个当老子的都比不了卢辉,凭啥让儿子比。 另外,家中的大事,就是卢辉定亲了。 定的是三婶娘家那个镇上的姑娘,姑娘初看不是很漂亮,但是很耐看,脾气也好,上次来家里做客,对家中年幼的弟弟妹妹也好,看得出来很喜欢小孩。 但最让三婶满意的,是姑娘不觉得卢辉不如家中兄弟能闯能拼,夸卢辉顾家孝顺,又细心又能干。 卢轩暗戳戳附上从奶奶那儿听来,奶奶从媒人那儿听来的,人家姑娘怎么夸卢辉长得好看,吐槽他二哥那么不开窍一个榆木疙瘩,去人家姑娘家里干农活,还能和她聊上好半天,逢年过节就往姑娘家送礼…… 还说有一次那家姑娘和家人来饮马镇走亲戚,俩人在镇上遇见了,隔着半条街就开始脸红。 只是不知道卢栩、卢舟他们能不能赶上卢辉成婚。 另外,还有二叔、三叔、四叔,三婶、四婶她们的信,小夏、寒露、小满、卢福他们的信,陆勇、狗子他们的信,甚至还有石头、裘虎他们的信和贺礼,连苏合都给他们送了贺礼,祝贺颜君齐高中。 不过信也是卢轩来代笔的。 字里行间带着卢轩的调侃。 卢栩直摇头,“卢轩也就看着正经,越长越不正经。” 卢舟道:“三哥还是很正经的,就是对上寒露姐姐时候,容易破功。” 卢栩直乐。 家中所有人都让他们不要担心家里生意,不要担心家里,更不要担心花钱。 他们都打听过了,刚刚当官不赚钱,他们会多赚些,每年家里给他们寄,千万别省…… 卢栩看得好哭又好笑,从前是他赚钱养家,是他带着一家人做生意,如今,他们每个人都在大包大揽能养自己。 卢栩将信看完,眨眨眼睛,擦擦眼泪,眼睛鼻子红彤彤地问卢舟:“阿娘寄来几双厚底靴子?” 他才不信卢文只给他送了三千两。 卢舟伸出五根手指,“我只拆了一双。” 然后兄弟俩和颜君齐便翻出压在箱底的厚靴子,开始拆银票和金子。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他们全家给他们三个,凑了七千两银票,和一些碎金子。 加上卢文明面上给他送的三千两,还有卢舟先前拆出来的一千两银票,卢栩猜,这八成是把家中所有能动用的钱,全给他们寄来了。 卢栩攥着银票,吐槽道:“他们是觉得咱们多败家呀?” 颜君齐失笑。 他娘,也是沉默无声地,给他寄了好些钱,他猜,他娘可能只留了文贞上县学的学费和他们母子俩吃饭的饭钱。 三人又重新看起家书。 一字一句,一笔一画,轻松的,可爱的,充满叮咛的…… 晚上县衙后院又是热闹的大餐,卢栩还让有孩子的官差去把孩子叫来一起吃。 饺子,包子,面条,米饭,丸子……卢栩还跑去厨房用大锅炒了好几盆菜,然后在院子里支起架子,烤羊,煮火锅。 贺承业、魏定山他们也被邀来,和颜君齐、卢舟他们边吃边聊,不过没一会儿,卢舟就被阿维他们叫走了。 这一晚所有政务暂时靠边站,所有人先狂欢。 卢栩跑去每桌四处凑热闹,逗孩子,还去追问是哪个倒霉蛋没人收留,县衙房间又住不下,要去睡帐篷了。 已经和他混熟的蛮人少年们被问恼,边推他赶紧走,边用一点儿都不熟悉的大岐话喊“你走走走!” 卢栩在各处蹭吃蹭喝回来,问他们:“够吃吗?不够我去给你们拿点儿肉串。” 旁边桌给他烤肉的官差们:“……” 原来你是怕你们桌不够吃,才跑来我们这儿蹭的吗?! 颜君齐叫他坐下,给他盛汤。 这边菌子多,卢栩又很喜欢菌菇汤,吃得非常如意。 酒足饭饱好一阵子,卢栩忽然察觉好像缺个人。 他后知后觉想起来:“咦,梅榜眼呢,已经回去了?我还没谢谢他帮我们运粮食呢,舟舟,有给梅榜眼送点特产吗?” 隔壁桌和本桌的几人陷入诡异的静默。 卢舟放下筷子,“梅大哥还没走呢。” 卢栩:“啊?” 他茫然:“没走?没走他不来吃饭?他在哪儿呢,赶紧叫他来吃饭呀!” 卢栩想,他知道梅孟希人缘不好,但没想到竟然能差到这样,这么多人吃饭,都没一个人喊他吗? 人家好歹帮他们运来粮食了呢,怎么能嫌弃他呢? 卢栩醉醺醺地教育卢舟那桌小孩:“判断一个人好坏不能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梅榜眼人瞧着是不靠谱了点儿,说话是傲娇了点儿,不过人家辛辛苦苦来,来者是客,我们要好好招待。” 众:“……” 卢舟:“哥哥,梅大哥他,嗯,他跑去弩垛部了。” 卢栩:“嗯?” 弩垛部的少年:“他现在已经不在我们部落了。” 棘苍部的少年:“上次集市时候,他说要去我们部,现在不知道人在哪儿。” 卢栩:“……?” 卢舟:“江郡守也催他好几次让他回京……” 江家兄弟:“可是根本逮不到他,太子殿下都已经从卧虎关回京了。” 卢栩:“……” 他扭头问颜君齐:“梅榜眼志愿是去哪儿来着?你看他还有升职加薪入六部进内阁的希望吗?” 颜君齐:“……”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做人,不能只听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真乃名言也。一对比,我们家卢小锐,都显得不是那么熊孩子了。 梅孟希:这位家长,你清醒清醒。 第322章 呼呼呼 短暂的休息结束,一大早又开始新的忙碌。 卢栩原本要替卢舟去跑集市,可卢舟心疼哥哥刚回来,商队的所有安排又是他张罗的,便让卢栩休息,还是按照他的原计划实施。 卢栩送他们出城,又爬上城墙,从高处远眺卢舟带着队伍走远,忍不住生出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还有雏鸟出窝,老鸟的心酸。 颜君齐替他道:“舟舟长成大孩子了。” 卢栩酸言酸语道:“可不是呢,我不在的时候都能出去打猎了,我见到狼都要跑,他见到狼嗖一箭。” 颜君齐好笑:“你怎么又翻旧账?” 为什么? 当然因为所有人都吃到肉了,就他没有! 他摸摸脖子上挂的狼牙,咬咬牙。 “不行,我得逮阿维给我干活儿!”卢栩又风风火火跑下城墙,去抓人了。 颜君齐直摇头。 卢舟去大岐的城市和镇子上做生意,阿维是没什么兴趣的。 除了最开始他去凑了一趟热闹,就懒得去了。 今日卢舟出城,贺承业也要忙着和颜君齐交接商量政务,课程算是结束了。 阿维没什么事,睡了个饱觉,正打算拿上弓箭出城打猎,不想他人还窝在被窝想去哪儿好,就被卢栩踹门而入,逮他做苦力了。 阿维:“我今天没课!” 卢栩:“我知道,走,跟我分粮去。” 阿维:“我又不是你们大岐的官差!” 卢栩:“你说什么?你们部落不想要粮了?还有谁不要了?” 阿维:??? 卢栩:“我数三声,要是还没起来的,都是不需要的。” 同屋的少爷们:“……” 想想冻死了牛羊的同族,想起忧心忡忡的亲属长辈…… 起,马上就起! 卢栩笑得得意,他可见不得他都起了,别人还在赖床。 他跑去找颜君齐要来他们登记的档案,按照受灾紧迫程度,位置,重新绘制路线。 再根据各部受灾人口算一遍保证人不饿死的情况下,每个部落该领多少粮食。 梅孟希到得太及时了,刚刚好能赶上他们去赈灾救荒,还给他们争取到了充分的时间能好好安排。 赈灾的粮草,也是县衙向卢栩赊的,所以颜君齐不但精打细算,按人头发放,而且要的全是粗粮。 蛮人本就不习惯大岐的食物,尤其是粗粮,贵族们普遍觉得那是草料,根本不爱吃的。 也正因为这样,颜君齐才全要粗粮。 发粗粮,才能保证他们的赈灾粮发下去,能发到普通牧民百姓手里,不会被贵族扣掉。 可即便这样,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颜君齐数着人头和天数,暂时只发三十天的。 时下已经三月末了,按照往年,四月开始长草,慢慢会生出野菜,等野菜长出来,就能充饥。 若今年春天来得晚,或还有其他情况,再发第二批。 人人吃饱肯定是不够的,但他能尽最大可能保证人人有得吃,人人不饿死。 至于想吃饱吃好的贵族们,那便掏钱买吧。 反正他们回来时已经联系了五个小部落未来到县城进货搞贸易,卢栩也打算自己组商队往西边去,到时候谁想买精粮,掏钱便是了。 颜君齐一大早将平均每人的开销算出来,卢栩则拿着档案挨个算,给每个部落发多少。 然后他全登记在新册子上,再拿纸条一一抄好,盖上衙门的章,然后交给对应每个部落出身的官差。 叫伙夫给他们装上几天的干粮,让他们拿着单子回去喊人带着空的车马,来县城领粮草。 大岐话都不利索的官差们自然是看不懂纸条上写了什么的,卢栩一一给他们念清楚,哪个部落先前报了多少人受灾,对应领多少粮草,等他们记住了,再让他们出发。 从远到近,优先受灾严重的。 那些受灾严重小部落出身的官差,甚至等不及厨房给他们做好干粮,就揣上纸条,上马跑了。 伙夫无奈,追出来给他们塞些从集市上换回来的肉干、奶豆腐之类的,甚至是几条生肉,让他们路上自己烤烤充饥。 那些贵族出身的小官差,人都看呆了。 他们当然知道自己部落的灾情,但他们从来不会缺吃喝的。 他们如今还无法理解穷困的牧民和奴隶们对食物的渴望。 因为他们年纪小,卢栩都不放心他们自己穿越草原,给他们部落的信函,都是让他们掏件信物,由别人带着信物和信,帮他们捎回去。 卢栩:“不用回去的,就在县衙好好学大岐话,背律法吧,活有的是,好好学好好干

相关推荐: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摄春封艳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花花游龙+番外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和徐医生闪婚后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