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重生之强强对决 > 第18章

第18章

“我要一碗炒面。” “我要炒粉。” “我要五毛钱的煎面。” ...... “好的。”林娟在塑料盒子里装满炒面,然后递过去,再给他们两根竹签,接过第一个小男生手里的五毛钱。 因为是卖给学生,分量很足,五毛钱一碗,炒粉和炒面里有菜和葱花,还有煎好的鸡蛋碎,林娟手艺很好,炒得很香。 林娟被小学生围住了。 今天是周一,生意比平时好,小学生们拿着五毛一块,朝林娟伸过去,七嘴八舌说着自己的需求。 有些学生没忍住,刚买就打开,吃着走进学校。 顾尘看到林娟忙不过来,走到她那边,接过她刚打好的炒面,拿着竹签一起递给一个小胖子男生。 “谢谢哥哥。”小胖子嘴还挺甜,递给他两张绿色的两毛钱,还有一张一毛钱,一共是五毛钱,因为一直攥着手里,还有点皱。 其他的小学生见状,转换了方向,给顾尘递钱,动作十分一致。 林娟又递给顾尘一碗打好的炒面:“炒粉和炒面都是五毛钱一碗,一块煎面三毛钱,两块就是五毛。” 煎面只有巴掌心那么大,顾尘在家吃了好几个,但胃口小的学生只吃一块也够。 “好。”顾尘化身收银员,他一边接着打包好的早餐,往里面放叉子,然后给小学生找钱。 一开始有些生疏,逐渐也上手了。 他还能腾出时间,给两个小团子打了一碗炒粉,对他们道:“多吃点。” 小嫣嫣胃口倒很小,小子嘉吃完两块煎面,还能再吃一小碗炒粉,他接过爸爸递过来的炒粉,埋头乖乖吃。 林娟一个人忙的时候,难免有些手忙脚乱,因为学生上学的时间很集中,还要分心看着她的两个孩子。 有了顾尘加入,就好了很多。 很快,煎面卖完了,炒粉和炒面也卖了大半。 不仅学生买,好些家长也会买,虽说配料不丰富,没有肉,但有鸡蛋碎,而且才五毛钱一碗,分量不少,经济又实惠。 再加两块煎面,或者来份炒粉和炒面的双拼,仅需一块钱,就能吃一顿早餐,相当划算经济。 而且,林娟都给她的两个孩子吃,那肯定干净,味道又不错。 人流量渐渐少了,林娟才想起顾尘还有事,“你赶紧去忙吧,不是赶时间吗?” 顾尘:“我去忙了,你怎么回去?” “到时候看看吧,走路也行。”林娟想着,村里也有不少人会去镇上,遇上了就搭个顺风车,没遇上就走路,也就几公里。 “然后再骑自行车出来接孩子?”顾尘一听都觉得麻烦,“都要卖完了,我送你回去再出去。” 林娟还想说什么,又来了一位带着孙女的老太太,“给她两个煎饼,再给我打包一份炒面和炒粉。” “好。”林娟接着忙。 老太太见顾尘拿着钱,就把两块钱给他,顾尘找了她五毛。 别看这些钱都是三毛五毛攒的,短短这么不到半个小时,顾尘手里就有一叠厚厚的零钱了。 “这是你老公啊?”老太太说。 林娟点头:“嗯。” “我都没见过,但一下就认出来了,你这两个孩子都像你老公。”老太太接过炒面,指了指林娟的小子嘉,“尤其是这个儿子,真是一模一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正在吃炒粉的小子嘉看了看顾尘,噘着嘴,有些不开心。 他才不要像坏蛋爸爸。 “是挺像的。”林娟已经挺习惯了,村里的人都这么说。 老太太又看向顾尘:“我经常和你老婆买早餐,都没看见你啊,都是她一个人,还带着两个孩子。” 话语间,还是有点小小说教。 一个镇子就那么大,都是附近村里的人,来来往往接送孩子,哪家什么情况,一打听都知道,听说林娟的老公不作为,都是她赚钱养家。 林娟替顾尘解释:“他有自己的事情,一会还要去忙呢,因为早上我赶不及了,所以他才送我们过来,耽误他时间了。” “这样啊。”老太太可听说她老公什么都不干,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但当面也没多说,她把孙女送到校门口,推着自行车就走了。 “我要一份炒粉。” “最后一份咯。”林娟见少了一点,“收你三毛钱吧。” 小女孩很开心,她给了顾尘五毛钱,他找了她两毛钱,她甩着小辫子走了,想着剩下的两毛钱要买什么好吃的。 林娟今天早餐准备得比平时多,还以为要多卖半个小时,等一些家长买,没想到还不够卖,可能是多了一个人,动作快了,留住了不少小学生和家长。 “走吧,妈妈带你们去学校。”林娟合上盖子,牵着两个小家伙,往校门口走去。 两个人高兴得蹦蹦跳跳,一直和林娟不断在叽叽喳喳说话。 顾尘停留在原地,等林娟回来后,他把手上的钱给她。 厚厚的一叠,都是一块五毛或者两毛一毛,她的钱就是这么一毛一毛攒出来的。 “一共多少?”林娟问。 “不知道。” 顾尘把锅和桶往车上抬,然后固定住。 林娟数了一遍,六十八块钱。 除去成本,她能赚接近一半,其实收入不错,但周末不能卖,寒暑假也不能卖,冬天也会有影响,只能卖一点点。 这点钱,仅仅够一家人生活,不过她已经很满足了,能赚钱还能兼顾两个孩子。 林娟上车的时候,顾尘问:“还去镇上吗?” “你还要去忙。” “不差这一会,都来了。”顾尘掉头,往镇上开。 林娟没耽搁,想到自己要买的东西,就让顾尘带她过去。 菜家里有,主要是每天都得买点猪肉给孩子做肉丸,还要买点骨头给他们炖汤,再买些面和粉。 买完后,顾尘把林娟送回去。 平时她都是骑着三轮自行车,也没什么丢人,路上很多人都骑自行车。 摩托车自然比自行车快,到家后,才八点半。 林娟还是第一次回家这么早。 “我先去忙了。”顾尘在原地就调头。 “等一下。” 林娟进了屋子,出来时手里拿着三张十块,塞给顾尘,“你不是要去帮人打探消息吗?还要到处跑,不知道油够不够,不够你就加点。” “对,不知道要跑多远呢,中午别给我留饭了。”顾尘没推脱,把钱收起来,冲她笑道,“等我这一单赚到钱,都给你孩子花!” 这是他第二次说这话了,林娟望着他开车离开的背影,唇角染上一丝笑意。 就算赚不到,也没关系。 钱本来就难赚,他努力过就好了。 林娟看了看时间,真早啊。 她浑身都是干劲儿,争取多忙活点事情。 * 顾尘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处瞎转悠。 养殖场分布在什么位置,规模怎么样,经营的人是谁,他都了解得很。 现在不过是去更细致地了解,现如今小镇子还没有形成很大规模,养殖场很零散,普遍不大。 因为本地没什么产业,这些养殖场大多数都是家庭小作坊,养个好几百上千只鸡鸭,赚点钱糊糊口。 顾尘第一个去的是王文伟家。 刚到鸡场门口,就看到王文伟正在里面清理鸡粪,这些可都是废料,收集起来能卖出去。 “王文伟。”顾尘喊了他一声。 王文伟戴着草帽,看到顾尘,放下铲子走出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 他们都五六年没见了吧。 “我什么不知道?”顾尘停下摩托车,“有好事找你。” 初中时,他和王文伟还有周明,玩得比较近,王文伟的性子有些沉闷,不太开朗,但没什么坏心眼,周明在背后说顾尘坏话时,王文伟还会维护。 周明看不惯,就拉着顾尘疏远了王文伟。 毕业后,王文伟没去工作,也没什么朋友,几次联系过顾尘,而他和周明他们打成一片,就没理他。 前世的时候,最后都没人理会顾尘,只有王文伟来找他,得知他们家困难,还会是不是拎来一两只鸡给孩子补一补。 “好事?”王文伟不解。 顾尘往鸡场里走:“你家的鸡能出栏了吗?” “能,都过三斤了。”王文伟说着发愁,指了指另一边,“你想吃啊?去那边抓好了,那种用椰丝喂的鸡,吃起来更好吃,拿回去给孩子煲汤。” 他毕业后没事情做,父母就拿钱投资了这个养鸡场,让他管理,有份赚钱的活也好讨媳妇。 养鸡场原本只养椰丝鸡,每天去市区拉淘汰的椰丝回来喂养,没什么成本,后来又养了散养鸡,结果鸡都到出栏时间了,没人要。 鸡越长越大,吃得越来越多,那都是在亏本。 “我不跟你客气,一会我就抓只肥的,”顾尘又问,“一共养多少只啊?” 王文伟:“七八百只。” 顾尘走过去,快速拎起一只鸡:“不错!够重了,得赶紧卖了,不然要亏死了。” 王文伟刚要和他说去抓椰丝鸡回去,又见顾尘放下了那只鸡,他接话道,“得有人要啊。” 王文伟话都没说完,顾尘笑着道,“我这不是来要了吗?” “啊?”王文伟一直没反应过来。 顾尘拍了他一下:“大海不知道从哪认识一个富二代,家里开批发市场的,富得流油,这一次要五千只鸡,让我帮他找,我第一个就想到你。” 他说着,拿出纸笔,用牙咬住笔帽拔开记录:“你这里能出多少只,报价多少?” 王文伟都没反应过来,一听顾尘第一个想到自己很高兴,说到报价,脑子卡壳了下,想到马上要亏本了,尽量往低了报。 “啧,”顾尘看了他一眼,“你这是散养鸡,一年就指望这些糊口,我给你多报三毛五。” “会不会太多啊?万一不成——”王文伟紧张起来,这样的话,一只鸡就多了一块钱左右。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数风流人物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痞子修仙传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致重峦(高干)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