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王者之荣耀神明 > 第328章

第328章

一想,赵昀那样的人,心怀赤诚,死过一遭后便大彻大悟后看破红尘,似乎也并不出奇。 霍珏放下手上的信,起身出了书房。 上一世,惠阳长公主与赵昀都死了。 这一世,二人夫妻缘止,赵昀出家为僧。 算不得圆满,可也不必唏嘘。 毕竟这世间,哪有处处皆是圆满之事? 主院里,姜黎正抱着一小坛糖渍青梅,吩咐云朱去给余秀娘送去。 “记得同秀娘子说,她回中州路途遥远且舟车劳顿的。这青梅酸甜可口,最是适合带在路上醒醒胃。” 云朱笑着应:“知道了夫人,我定会同秀娘子说,这是您亲自给她做的。” 说罢,便笑嘻嘻抱着那坛子青梅,往和鼓大街去。 霍珏进门时,恰巧听见姜黎说的话,便道:“秀娘子已经定好离开的日程了?” 姜黎“嗯”一声,一惯来爱笑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语带不舍道:“秀娘子说五月十六便要启程了。” 霍珏眸色微微一凝。 五月十六,那是齐昌林离开盛京,流放至中州的日期。 肃和帝登基后,天下大赦。 齐昌林那两封交与朱毓成的密信,在周元庚之事上又立下一功。 大理寺借着大赦的机会,重审了他的案子。功过相抵之下,免除了齐昌林的死罪,改判流放之刑,流放之地便是中州。 余秀娘的弟弟在中州,齐宏也在中州。 宗遮将流放之地定在中州,大抵是要给齐昌林一个盼头。 自古流放之刑,皆是步行,数千里之路全凭一双脚走到服刑之地。路途艰险,大多数人未到流放之地便死了。 余秀娘既然选在那一日走,大抵是为了陪齐昌林走上那么一截路。 霍珏沉吟半晌,便唤来了何舟,道:“五月十六那日,你带上二人,亲自护送秀娘子回中州。” - 霍珏猜得不错,余秀娘在知晓了齐昌林减刑后,便去了大理寺狱,同齐昌林道:“从前我陪你入京赶考,今儿我亦会陪你远赴中州。齐昌林,你若是活着到了中州,我便带宏儿来见你。” 这话一落,便见坐在草席上的齐昌林微微一笑,道了句:“好,我会活着到中州。” 对他来说,能活着,已是上苍对他的仁慈。 那日他亲往大理寺自告己罪,便已经做好了十死无生的准备。如今峰回路转,多了一线生机,他自会好生把握住。 五月十六那日,是个好天,晴空万里,风娇日暖。 朱毓成亲自来送齐昌林。 这两位承平一十六年的进士,如今一人位极首辅,一人成了阶下囚。 可临别之时,他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不曾分道扬镳的那个从前。 朱毓成为齐昌林解了镣铐,对他道:“那夜在老孔那,你说若我能实现抱负,务必要让这世间之人,不因父辈犯下的罪过而受人轻视、前途无望。肃和帝会是个明君,你之所期亦是我之所盼。” 说到此,朱毓成后退一步,面容微微一肃,道:“淮允,活下去!看看我们所期盼的太平盛世究竟能否来临!” 齐昌林怔然片刻。 他那夜说下那样的话,不过是为了齐宏,为了给齐宏求一个不因罪臣齐昌林而遭人唾弃的将来。 可眼下朱毓成说的话,倒是勾起了恩荣宴那日,他与朱毓成酒后醉言里所描述的那个太平盛世。 一个,人人皆有所依,强权不得欺压弱小的盛世。 曾经的齐淮允在成为凌?钡淖吖分?前,也曾有过这样壮志凌云的抱负的。 只如今,他的抱负落了空。 可还有人,还有无数人在为他们曾经的抱负,曾经期盼的太平盛世而努力。 齐昌林喉头微哽,沉默几息后,他抚掌一笑,郑重道:“昌林在此谢过由抚。” 城门处,余秀娘望见从长安街走来的犯人,回头看着前来送行的杨蕙娘、如娘与姜黎,爽朗一笑,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会将状元楼的酒带到中州去。他日你们来中州,一定要来中州的状元楼坐坐。” “那还用说!”杨蕙娘红着眼嗔她,“你也别忘了回来盛京看看我们,若不然,我去了中州肯定要寻你麻烦!” 状元楼的三位掌柜娘子,也就杨蕙娘能说出话来,一旁的如娘与姜黎早就泣不成声了。 此情此景,弄得一贯来不爱哭的余秀娘都红了眼眶。 她笑道:“我知晓了。等宏儿再大些,我定会带他来盛京,到状元楼喝一杯酒。” 说罢,她转头对小月与齐安道:“走罢,我们上车。” 暖风徐徐,余秀娘上了马车后便掀开了车帘子。 那列前往中州服刑的犯人缓缓从车边行过,余秀娘与其中一人静静对视须臾,淡淡道:“出发,回中州!” 第123章 番外.后续(三) 后续(三) 余秀娘离开盛京后, 姜黎消沉了两日,便又打起精神来。 正如余秀娘说的,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总归会有再聚的一日。 状元楼因着在白灾肆虐之时的义举, 又因着那位救下了不知多少百姓的卫大人是这家酒肆大掌柜的女婿, 如今的状元楼可谓是享誉盛京,生意昌隆。 才刚盘下两间新的铺子, 杨蕙娘便又将目光放在了长泰街、长安街这两条最繁华的商街。 酒肆的生意眼下蒸蒸日上, 姜黎自然是不得闲。 先前白灾肆虐,多了好多流离失所的苦命女子。 姜黎同杨蕙娘商量过后, 便将这些女子招入了状元楼,做酿酒娘子。 眼下状元楼的酒根本不愁卖,杨蕙娘又起了开连锁分铺的主意, 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这样的举措自然又得了不少盛京百姓的称赞, 连都察院那群嘴毒的监察御史都不吝赐赞地夸了两句。 如今的都察院依旧是鲁伸、柏烛掌管。 霍珏虽不在都察院任职, 可这两位年岁已然不小的都御史仍旧拿他当做自己人看待。 当初肃和帝将他提拔到翰林院, 两位都御史自是不舍的, 但他们在知晓霍珏的身份后, 再是不舍也放了人。 霍珏在都察院的最后一日,鲁伸率先将他惯用的一支狼毫放在霍珏的桌案上, 温声道: “我们都察院的传统,每位御史离任之时, 若他做到了不畏强权、为民请命,那他卸任之际, 都察院的所有御史会将最常用的一支笔赠与他。感谢他, 用手中之笔, 为百姓为苍生谋福谋公道。” 鲁都御史轻轻抚着花白的胡子,望着霍珏笑吟吟道:“霍大人,不,该叫卫大人!卫大人虽在都察院只做了一年御史,却敢为天下先,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本官这支笔,赠与大人!还望卫大人勿忘初心,时刻谨记为官者之使命。” 他话落,便缓缓退了一步。 柏烛笑着上前,放下一支用得半秃的笔,道:“从前卫太傅卸印归去,百姓、仕子、朝官摘帽立于长安街相送。那一日,本官也去了。今日本官送上一笔,唯愿卫大人秉承先祖之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支又一支半旧的写过无数呈文的笔放上了桌案。 便是连宗奎都放上了一笔,笑着道:“状元郎,我宗奎自愧不如你,输得服气!” 细密的光被窗纱筛出丝丝缕缕的光线,落在那一摞笔之上。 这一群嘴上不饶人,笔下更加不饶人的言官,在今日,赠与的何止是一支笔。 上一世,霍珏对都察院的诸多传统略有耳闻,对卸任赠笔之事亦

相关推荐: 女儿红   邻家少妇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掌中之物   医武兵王混乡村   呐,老师(肉)   炼爱(np 骨科)   进击的后浪   剑来   有只按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