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地也在此处。 裴冲是个固执而古怪的男人。 他将自己的夫人埋在后院,独居于此寸步不离的守着,不许旁人靠近。 汀兰院满目孤清,好似不在繁华的中京城。 此时此刻,站在院落水榭边看着裴冲喝酒的,是一身战甲头戴缨冠的裴獗。 他安静地站在飞雪绵延的夜幕下,等裴冲喝完酒壶里的最后一滴酒,这才扶刀慢慢走近。 “父亲,时辰差不多了,该走了。” 裴冲没有抬头,摇了摇酒壶,又放下来。 “没酒了。” 一只焰火飞过上空。 裴獗抬头看一眼,微蹙的眉头松开了些。 “你跟我走,我买酒。想怎么喝,就怎么喝。” 裴冲这才抬起醉意熏熏的眼,看着他道:“你阿母在这里,我不会走的。” 裴獗眼神寂静,语调冷沉而有力,“在中京,我只有一万五千人。父亲认为,一万五千人,能抵挡十万禁军多久?还有虎贲,龙骥,这时定已迅速回防中京……” 裴冲听着他凉凉的声音,沉默一下。 “李宗训不会束手就擒,更不会任你闯入禁苑。一旦禁军疯狂反扑,局势将于你不利……” 顿了顿,他问:“秦王何在?” 裴獗:“已送往西京。不出意外,五日后,会在西京称帝。” 裴冲微微一怔。 事实上,不仅李宗训没有看懂裴獗的下一步棋,就连他这个当爹的,也没有想到,裴獗要的不是中京,而是把目光放到了西京。 “你有你的打算,为父就不过问了。”裴冲寡淡的脸,硬生生挤出一个微笑来,看着高大威武的儿子,“西京太远,为父一个残废之人,就不跟去添麻烦了。” 裴獗道:“小七已接到阿姐,会在西京等着父亲。” 裴冲点点头,沙哑着嗓子笑了一声。 “你安排便是,我不走。留在这里,陪你母亲。” 裴獗问:“父亲是不想做反贼,怕把裴家声誉一朝败尽吗?” 裴冲眉头揪起,摇摇头,苦笑一声。 “从带你回裴府那日,为父便知,这一天早晚会来,裴家是躲不过的……” 又是一声长叹。 他道:“反不反贼由他们说去吧,我将忠骨埋此,便无愧裴家先祖。” 黑暗中,裴獗的眉头蹙起又松开,松开又皱起,半晌只低低一句。 “带走。” 两个字冷冰冰的,好似不带情义,又似雷霆万钧落下,饱含父子深情。 裴冲看到两个侍卫大步朝自己走来,浓眉竖起,一声沉喝。 “谁敢过来,我必血溅当场,让你背上弑父之名!”(本章完) 第325章 破釜沉舟 侍卫怔立当场,不敢再动。 浓郁的夜色,将裴冲一张脸衬得幽凉凉的,却有一丝笑,缓缓从唇角逸开。 “快走吧,孩子。” 北风呼号,府门外是短兵相接带来的金铁争鸣,时不时发出一声惨叫,浓烟冲天而起,火光仿佛照亮了天际。 纪佑疾步奔过来,“大王,再不走来不及了。” 李宗训派来的人,存的是诛杀之心,上来便放火箭,这会儿裴府已被燃烧大半。 火焰冲天,倒映入裴獗的眼睛里,肃杀异常。 他冷冷问裴冲。 “你是想我在这里陪你一起死吗?” 裴冲看着他不怒自威的表情,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冯十二娘远在安渡,你死了,她可怎生是好?” 还有心情戏谑于他? 裴獗冷冷一哼,慢慢上前一步,盯住裴冲,“与其让你丧身火海,或是落入李宗训手里用来威胁我,不如亲手弑父。” 轰隆一声。 正厅的横梁在火焰中倒塌下来,发出一声巨响。 裴冲猛地转头过去,有刹那的失神。 这是他的宅院,这里有他和爱妻的点点滴滴。可这一切,转眼就要被火魔吞噬干净…… 裴府没了,他也将葬身于此,长久与妻子为伴…… 几乎就在这片刻,裴獗看准时机,抢前一步,用力扼住了他的胳膊,示意左仲—— “拿绳子来。” 裴冲这才回神,眉头紧锁,“你敢!” 裴獗不看他,两三下将人捆绑了,一脸木然的表情,好似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以下犯上,捆好裴冲,冷声吩咐纪佑。 “我掩护你,带人杀出去,将老将军护送到西京。” 纪佑抱拳应声,“是。” 左仲:“大王,你呢?” 裴獗回头望一眼被大火吞噬过半的裴府,将桌上的灵牌用锦布裹好,一并塞入裴冲的怀里。 “走。” 北城门战况惨烈,北雍军将士正与一群禁军精锐厮杀血战。 城里到处是游龙似的火把,士兵跑动的脚步,震天之响。 李宗训还在调度兵马,前来救急。 裴獗一马当先,带着侍卫营杀到北城门。 城门口的守城禁军,乍然看到裴獗杀过来,登时蒙了。 不是说雍怀王去了禁苑吗? 怎么会杀回城门来。 不知是外面赫连骞率领的北雍军攻势太猛,还是裴獗猝不及防神兵天降,击溃了禁军士气。 短短一刻钟,北城门的防守便被裴獗冲散。 裴獗:“开城门!” 沉重的大铁门在哐哐声里拉开。 赫连骞率北雍军铁骑,呐喊着冲了进来。 看到裴獗,北雍军声嘶力竭的大吼,一个个脸上全是浴血奋战后的亢奋和喜悦。 赫连骞勒住马绳大喊,“大王快走,我等断后。” 尽管他们突破了北城门,可身为战场老将,赫连骞很清楚,以中京的驻军情况,一万多人要啃下这座城实在艰难,可以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然而,裴獗并没有走的打算。 “北雍军将士听令。” 他骑在马上,沉声道: “李宗训倒行逆施,专权逾礼,混淆皇室血脉,祸乱朝纲,今日我等杀入禁苑,誓为秦王,为北雍军,讨回一个公道!” “喏!” “喏!” “喏!” 一声声断喝,如山呼海啸,在中京城的夜空传出老远。 - 城外十里,施奎横刀立马,驭一声停下,看了片刻城里的火光,慢慢抬手,制止了大部队行进。 “好大的火!”参将骑马到他的身侧,倒吸一口凉气,“看这情形,城里只怕已是乱成一团。北雍军进了城,禁军那一群养尊处优的草包,不是敌手。” 他沉了沉眉梢,突然露出兴奋的表情。 “此时此刻,正是我虎贲军大展神威,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施将军,我等快快入城,救驾去吧。” “救什么驾?”施奎笑了一下,“陛下宾天了。” 参将愣了愣,尚未听出施奎的弦外之音。 就听身后传令兵大喊:“报——” 一个人影飞快地跑到施奎跟前,喘着气道: “施将军,发现北雍军小股人马,正往西京方向逃窜……” 施奎扬起头,看一眼火光熊熊的中京城,双眼慢慢眯了起来。 “让他们走。” 传令兵讶然。 参将也呆呆地看着他。 “施将军……” 施奎僵立片刻,慢慢将刀归鞘。 “我等是行伍之人,不是大内缇骑,追逃拿凶,不是我等该管的事。” 四下众人全是他的心腹。 一听这话,就沉默了。 中京的局势到目前,谁也看不透。 今日厮杀成一团,明日坐到龙椅上的人是哪一个,也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插手的。 与其站错队,死无葬身之地,不如退而求其次,作壁上观,耐心等着锦上添花…… 四周的人,都放下兵器。 施奎这才撸着胡子,长长一叹。 上次借了冬衣,这次再送个人情,他也算对得住裴獗了吧? 有朝一日,要是他落了难,裴獗难道不高抬贵手? 参将问:“施将军,我等眼下该怎么办?” “停兵休整。”施奎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只道:“好汉不吃眼前亏。观望一下战局,再行决断。” - 寒风卷过长街,苍鹰冲入火光弥漫的天际,发出凄厉的叫声,裴獗骑在马上,衣角猎猎翻飞,望着城门的方向,黑亮的眼里划过刹那的光芒,如辟雍嗜血,又似杜鹃生暖。 “施奎这个人情,我记下了。” 赫连骞道:“还是大王神机妙算,料准了施奎不敢跟北雍军正面宣战……” 裴獗没有说话。 赫连骞又道:“事不宜迟,不如放弃争夺城门,举大军杀入禁苑……” 施奎带着虎贲军都袖手旁观了,赫连骞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 裴獗却道:“不可鲁莽,依计行事。” 昨日去北雍军大营,他便与赫连骞定下了今日之计。 趁着李宗训派兵围剿,大将军府唱一出空城计,再将城内私兵悉数调到禁宫外面埋伏。这边火势一起,那边裴獗带城佯攻,让李宗训自乱阵脚。赫连骞再借机带北雍军攻入北城门,掩护府里妇孺老小离开…… 可今日之局,大为不同。 城中的混乱已然惊动了百姓,在这个年初几的夜晚,因为禁军的火箭而无辜被点燃的民舍,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火势呈连天之势,飞雪扑不灭大火,短短时辰,火光已然映红了半边天,到处浓烟滚滚,叫喊声声,中京城如同人间炼狱…… 一听裴獗阻拦,赫连骞有些不服。 “我们还等什么?时不我待呀……” 裴獗看他一眼,“北雍军浴血拼杀,争的是一口气,不是皇位。” “大王!”赫连骞愕然一瞬,很快就明白过来。 军心是一面旗,为讨公道可以压着那口气往一面倒,为裴獗拼个你死我活,可若当真为了那一把龙椅而战,难保不生他想,军心动摇。 此刻城里的禁军,是他们的数倍之众。 不可掉以轻心,中了李宗训的圈套。 赫连骞:“末将明白了!” 中京生变,李宗训不会没有后招,裴獗的佯攻可以短暂的迷惑守卫,但骗不了李宗训。 他很清楚裴獗手上有多少人,而他有多少人…… 棋子都摆在明面上,但李宗训没有想到的是,久久等不到城外虎贲军的好消息。 “施奎这是被北雍军拖住了吗?” 李宗训满是疑惑地喃喃一眼,转头就看到李桑若一脸泪水的样子。 “你哭什么?” 他厉声大喝,李桑若的泪珠子掉得很利害了。 “阿父,你还没有醒悟吗?我们做错了,一开始就做错了,错信唐少恭的话,把裴獗当敌人。是我们把他逼上这条路的……” “是你!”李宗训没有给她留丝毫脸面,“要不是你色欲熏天,一次又一次破坏我的计划,哪里会有今日?” 李桑若臊红了脸,颤声道:“事已至此,我们便认了吧,他要立元尚乙做皇帝就随他去,反正无论谁做皇帝,我还是皇太后……” “愚蠢!不争气的东西。”李宗训正要训斥,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巨大的欢呼,接着便有人来报。 “丞相,施奎大军停在中京城外十里,驻足不前。北门城防被北雍军接管,西城门正在失陷,守城禁军不是北雍军敌手,裴獗亲自领兵杀到禁苑……” “阿父!”李桑若吓得声音颤动,站起身来,“你快拿个主意吧,再迟,就来不及了。” 李宗训走到窗边,仰望天空。 雪未停,风更大了,整座城池好似都陷入在一片火海中。 他闭了闭眼,“全让唐少恭言中了。” “阿父……那我们怎么办?坐以待毙吗?” 李桑若的声音,一句比一句紧张,周遭的侍从也眼巴巴地看着他。 是时候做个决断了。 李宗训怅然若失,思忖良久才道:“为今之计,只有破釜沉舟了!”(本章完) 第326章 举世哗然 正月初十,秦王在西京称帝,改元天寿,其养母端太妃,被尊为皇太后。 皇太后坐镇西京,发布的第一道懿旨,便是捉拿丞相李宗训。 称其结党弄权,矫诏篡位,事情败露后,又纵火焚烧中京皇城,毁了祖宗基业,再不顾廉耻逃往邺城,勾结相州节度使葛培,反叛朝廷,实为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第二道懿旨,是嘉奖雍怀王裴獗,举兵勤王,护驾出京,功在社稷,择日加九锡之礼,并称皇帝尚幼,自己又不通朝事,恳请雍怀王为小皇帝辅政。 几乎同一时间,李宗训扶植汝南王之子元硕,在邺城称帝,改元淳德,尊李桑若为皇太后,自称“承兴和帝大统”,同时也下了两道懿旨。 一旨称西京是“伪朝廷”,裴獗是“乱臣贼子”,不顾大晋江山,挟皇子举旗造反,司马昭之心,等整肃旧部,必肃清乱党,一统大晋河山。 第二旨,便是号召大晋旧部前来襄助,许以高官厚禄,等着“万众归心,共讨反贼裴獗”。 一国两朝廷,各说各话。 两个小皇帝,各自为政。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 齐对晋的内乱,自然是喜大于忧,大晋一分为二,正是萧呈朝廷对内发展的大好时机。 台城的大街小巷,炮仗声一天赛一天热闹,百姓敲锣打鼓,欢欣雀跃,朝堂上更是幸甚之言无数,个个等着大展拳脚。 与此同时,诛奸佞,杀小人的声音遍及北雍军,治下百姓纷纷唾骂李氏朝廷“无淳亦无德”,却往脸上贴金。 世人都认为裴獗会一鼓作气,讨伐李宗训。 不料,他安顿好西京朝廷和派兵驻防,没有休息片刻,就率五万精兵前往西北,抵御来犯的北戎部落。 裴獗的信件,迟了十日才传到安渡,是由左仲亲自带过来的。 左仲赶到安渡城的时候,冯蕴正坐在玉堂春里,隔着
相关推荐: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他是斯文糙汉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摄春封艳
作恶(1V2)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