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这事最敏感的人不是别人,真是不可能有儿子的宣妃,该因她心里清楚,别说亲生儿子,就是养子,皇上都不会给她抱养,如今天天瞧着惠妃那副得意的表情,宣妃心里岂能没有火。 云果闻言却皱眉道:“惠妃姐姐最近的确是高调了些,只是……” “只是什么?”宣妃见状好奇的问道。 “宣妃姐姐就没有发现吗?对于大福晋的人选,现在可都是惠妃姐姐一头热,别说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了,皇上和主子娘娘可半点表示都没有。”云果说道。 如今可不是上辈子,上辈子这个时间点是众妃共同执掌后宫,哪怕佟氏是皇贵妃也不能一言堂。 这辈子皇后还在了,这种事情哪怕就是惠妃能插手,也应该是由皇后出面,什么时候轮到惠妃主导了。 复选到殿选的这段时间,皇后是召见了一些秀女,但却半点口风都没有透露出来,实在是不像皇后之前的作风。 就算说皇后严谨,可某些流言蜚语传出来,皇后却没有管,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宣妃回忆了一下之前的事情,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靠近云果,压低了声音“你的意思是,惠妃或许不会得偿所愿?” 皇上不会真为了皇太子给大阿哥胤禔指一个三流家世的嫡福晋吧。 那也太…… “圣心岂是妹妹能猜测得到的,妹妹只是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劲,不过又说不上来。皇上英明,想来心中是早就已经有了大福晋的人选。”云果笑着说道。 宣妃闻言回过神来,点头“皇上的确英明。” 所以有些时候残忍的可怕。 抿了抿唇,宣妃不在说起这事,换了一个松快的话题和云果聊着天。 事情就和云果猜测的那样。 三天后大选落幕,随后便是赐婚的圣旨。 户部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指给大阿哥胤禔做嫡福晋。 “啪嗒~”惠妃 手中的茶碗掉落,满脸的不可置信“是户部尚书之女指给了胤禔?” 前来报信的福宝缩了缩头,小声的回答道:“主子,赐婚圣旨上是怎么写的。” “怎么会是伊尔根觉罗氏!”惠妃咬牙切齿的说道,她明明看上的是舒穆禄氏和董鄂氏。 皇上,皇上为什么要将户部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指给胤禔了? “主子,您该去翊坤宫谢恩。”叶嬷嬷脸色难看的提醒道。 谢恩,谢狗屁个恩。 惠妃内心狂躁,恨不得冲去乾清宫询问皇上为什么要将户部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指给胤禔。 可到底惠妃是理智派,干不出热血派的事情,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给本宫更衣,本宫去翊坤宫谢恩。”惠妃压抑着心中的不满和震惊道。 她不敢去想那个她心里已经有了猜测的答案,只能将这事怪罪到别人的头上,肯定是皇太子或者是某些贱人使了计,不会,不会……是皇上厌恶了她们母子。 ??? 得到皇上赐婚圣旨的内容后,云果一脸不出以外的表情,果然还是户部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 想来惠妃怕是要气炸了。 “去打听打听,其他人可去了翊坤宫。”云果吩咐道。 这年头看热闹的人,绝对不少,如果都去了,那云果肯定也要去,即便是她心里并不想去。 这一次,惠妃终究是失望了。 而且她不知道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她会失望无数次。 有人或许会问了,为什么惠妃会气炸,云果在幸灾乐祸。 户部尚书之女家世差吗? 老实说并不差,这家世甚至于比后宫一大半的嫔妃家世都好,但只能说架不住有对比呀! 有对比,那就肯定会有个高下之分。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的家世不算差,但对比其他皇上亲自指的皇子嫡福晋,家世却最差的。 伊尔根觉罗氏无疑是大族大姓,然而官场上显赫的却是瓦尔喀、建州这两支,人多势众的是叶赫、穆溪、胡纳赫这三支。 然而大福晋的娘家却不属于这五支,她家是嘉木湖伊尔根觉罗氏,和其他五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单纯的同姓而已,就好像明朝不是所有姓「朱」…… 的都是皇族一样。 嘉木湖伊尔根觉罗氏当然也是出过大人物的,比如噶哈善哈思瑚,就是太?祖努尔哈赤的妹夫; 拉萨哩,噶哈善哈思瑚同族,官至礼部尚书。 然而大福晋的娘家也不是这家人,大福晋的曾祖父叫穆奇纳噶哈,世居嘉木湖,国初归来,并不显赫。到了阿玛科尔坤,做到了尚书的职官,才提高了门第。 更重要的是大福晋的娘家没有佐领,连公中佐领都没有。 大清的门第看什么? 八旗?官职?爵位? 不能说错,但是没说到最重要的原因上。 大清的门第最重要的是看三样东西 第一、家族有没有和皇家联姻过。 尤其是你家里有没有人尚过公主、郡主、县主宗女,如果有,那别管是什么旗,你家肯定是高门大户。 至少在清初的时候,能让皇家下嫁女儿给你,那就代表这你家有一定的拉拢价值,比别人强,门第自然是上上等。 第二、世管佐领的数量有多少。 大清的根基是八旗,而八旗的根基是一个个的佐领,所以家里世管佐领多,就说明你人多。在满人数量不多的清初,人多就是势大。 然而很抱歉,大福晋的娘家没有佐领。 后世被人说成是五品小官之女的五福晋他塔喇氏,人家娘家有两个世管佐领了。 别小瞧两个世管佐领。 元后赫舍里氏当年嫁给皇上的时候,家里也就一个世管佐领而已。 后面还是皇上分别在:康熙八年擒拿鳌拜亲政后、康熙二十三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康熙三十四年扩军征讨噶尔丹,给赫舍里氏一族塞了三个世管佐领,让其有四个佐领看上去没那么凄惨。 嗯,是真惨。 至少对于大清国母这个身份来说是真寒酸。 不说和继后娘家钮祜禄氏一族比。 惠妃叶赫纳喇氏,叶赫纳喇氏一族有四个佐领。 荣妃马佳氏,马佳氏一族有五个佐领。 敬嫔王佳氏,本家是完颜氏,完颜氏一族在国初时有五个佐领。 因为在平三藩上完颜家出了力,所以平三藩后完颜家多了两个佐领之位,之后又是扩军征讨噶尔丹,又多了三个,加起来足足有十个佐领。 也就不怪敬嫔当年无子能成为七嫔第 二位,完颜氏之后还能出一位十四福晋。 第三、皇上的恩宠。 到底大清是封建社会,是帝王制。 帝王制的特点是什么? 君主,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换句话说就是皇帝拥有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 当然这话就是一个扯淡,皇上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也有被迫妥协的时候,更有被权臣逆臣当做傀儡的时候。 但是帝王制的皇帝,能瞬间让黎民变成达官贵人,也能瞬间让世家望族变成阶下囚。 所以,在封建社会,皇上的恩宠很重要。 有了皇上的恩宠,这官职、爵位那是迟早的事。 大福晋的阿玛科尔坤其实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他家是满洲镶黄旗的小门小户,当年满洲镶黄旗的钮祜禄氏一族势大,所以皇上采取了提拔拉拢满洲镶黄旗小门小户出色子弟的办法,分化钮祜禄氏一族在满洲镶黄旗的影响力。 正好科尔坤有点本事,就入了皇上的眼,和其他人一起被皇上提拔起来。 在皇上给大阿哥胤禔指婚的时候,科尔坤还算是皇上的心腹。 可到底是小门小户,见识的事情少,作为满人读的书也不多,等大福晋嫁给大阿哥胤禔后,科尔坤有些看不清形势竟然毫不掩饰的投向了纳兰明珠和大千岁党。 于是在皇上眼里他成为了不知感恩的叛徒,罢官后再也没有复起,他家里又没有其他有本事的人。因此在康熙二十七年后,大福晋甚至于可以看做是「平民」出身。 也就不怪大福晋会那么拼命的怀孕生子,不单单是因为争皇长孙的头衔,而是因为大福晋娘家不给力,让她底气不足,只能靠生儿子这一条路在夫家立足。 然而大福晋的好运全用在成为皇子嫡福晋上面去了,之后就是大写的悲剧,一连串生了四个女儿…… 那皇上是真的为了皇太子,所以坑大阿哥胤禔吗? 并不是! 此时科尔坤还是皇上的心腹重臣,科尔坤要是一直忠于皇上,得到皇上的圣恩,并非没有让家族做大,成为第二个富察氏的可能。 而且皇上也不知道大福晋未来连生四女的事情,如果知道了他肯定不会给将其指给大阿哥胤禔。 皇上现 在只是想敲打一下叶赫纳喇氏一族而已
相关推荐:
毒瘤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外婆的援交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和徐医生闪婚后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