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样的。” 两人相视,眸中都透露出心有灵犀之色。 “那宋氏一家,对梁梁和康康多有照拂,臣妾亦是去过几次宋家,看得出宋氏对梁梁和康康的一片真心,若是宋灵昀委以重任,想必在梁梁独挑大梁之时,能够一心辅佐。” 皇帝听罢,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道:“皇后所言极是。宋灵昀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朕也曾听闻他在刑部任职时,办事干练,颇有建树。只是……他毕竟年轻,资历尚浅,若是骤然提拔为丞相,恐怕朝中会有非议。” 皇后轻轻一笑,语气从容:“陛下,资历固然重要,但才干与忠心更为关键。宋灵昀虽年轻,但若能得陛下信任,必能不负所托。至于朝中非议,陛下只需稍加安抚,便可平息。况且,如今朝中局势微妙,陛下正需一位无牵无挂、忠心耿耿的丞相来辅佐。” 皇帝听罢,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皇后所言有理。既然如此,朕便考虑提拔宋灵昀为丞相。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皇后微微一笑,柔声道:“陛下英明。”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伸手握住皇后的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皇后,朕这些日子忙于朝政,倒是冷落了你。你为朕分忧解难,朕心中甚是感激。” 皇后掩唇哂笑,低眉顺目,语气温柔:“陛下言重了。臣妾身为皇后,理应为陛下分忧。只要陛下龙体康健,朝局安稳,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皇帝轻轻拍了拍皇后的手,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有你陪在朕身边,朕心中也安稳许多。只是……朝中局势复杂,朕心中总有些不安。” 皇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轻声道:“陛下不必过于忧心。只要陛下稳坐龙椅,朝中再大的风浪也能平息。臣妾相信,陛下定能化险为夷,稳固江山。”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殿外的夜色,语气低沉:“但愿如此。”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皇帝略显疲惫的面容。皇后静静陪在一旁,心中却思绪万千。她知道,皇帝对季汝珣的猜忌已深,朝中局势随时可能生变。而她所能做的,便是尽力为皇帝分忧,稳住朝局。 自那日之后,皇帝便开始频繁召见宋灵昀,意欲对他委以重任。 “宋爱卿,朕知道你为人正直,能力出众。”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朕需要你这样的忠臣来辅佐梁梁。” 宋灵昀心中一凛,知道皇帝这是在试探他的忠诚。他连忙跪地,恭敬道:“陛下厚爱,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皇孙,保我大周江山稳固。”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宋灵昀离开皇宫后,心中却并不轻松。 他知道,皇帝对季汝珣的猜忌已经达到了顶点,而季汝珣的反心也日渐显露。 作为丞相,他必须在皇帝与季汝珣之间找到平衡,否则一旦局势失控,整个大周都将陷入动荡。 - 宋灵昀的任命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皇帝有意提拔他,但朝中各方势力对此反应不一,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和权臣,对宋灵昀这样一个出身寒门、资历尚浅的年轻人骤然升任丞相之位,感到极为不满。 朝会上,礼部尚书率先发难:“陛下,丞相之位乃国之重器,非德高望重、资历深厚者不可胜任。宋灵昀虽才干出众,但毕竟年轻,恐难以服众。臣以为,此事还需慎重考虑。” 紧接着,兵部尚书也附和道:“陛下,宋灵昀虽在刑部有所建树,但丞相之位涉及朝政全局,非一隅之才可胜任。臣以为,应当从朝中老臣中选拔更为妥当。” 面对群臣的质疑,皇帝神色冷峻,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语气威严:“诸位爱卿所言,朕并非不知。然而,宋灵昀虽年轻,但其才干与忠心,朕心中有数。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朕需要的是一位无牵无挂、忠心耿耿的丞相,而非那些结党营私、心怀叵测之人。” 皇帝的话音刚落,殿内顿时一片寂静。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再轻易开口。 就在此时,御史大夫站了出来,恭敬道:“陛下,臣以为宋灵昀虽年轻,但其才干与忠心确实无可挑剔。况且,陛下既然已决定提拔他,臣等自当遵从圣意。只是,臣担心朝中某些势力会因此心生不满,恐生事端。” 皇帝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凌厉:“心生不满?朕倒要看看,谁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宋灵昀的任命,朕意已决,任何人不得再有异议!” 皇帝的强硬态度让群臣不敢再言。然而,朝中的暗流并未因此平息。 - 几日后,朝中开始流传一些关于宋灵昀的流言蜚语,称他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甚至有人暗中散布谣言
相关推荐:
痞子修仙传
捉鬼大师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差生(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屌丝的四次艳遇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致重峦(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