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分手后,捡到憨憨小女友 > 第258章

第258章

文晖阳马上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元化二十四年六月十日, 天帝赦罪,万里无云。 秋华年凌晨五点打着哈欠睁开眼,被杜云瑟从床上扶起来。 夏日天亮得早, 纱窗外已经隐隐有微光, 清晨的寒意与未散去的残梦交叠在一起,空气中浮动着祥和的味道。 秋华年在杜云瑟怀里蹭了蹭, 贴着他的体温, 抗拒起床。 杜云瑟的拇指一下下刮过他的耳后,指肚有一层常年握笔形成的薄茧,带来微微的痒意。 秋华年笑着缩了一下,人清醒了不少。 “唉, 好久没有这个点起床了, 你每天上班真不容易。” 杜云瑟把秋华年抱下床,让他搭着自己的肩膀穿好鞋,去一旁的珐琅脸盆架洗漱。 “等我们到天津, 就不需要这个时间起床了。” 秋华年用丝帕擦掉脸上的水珠,回头问, “定好日子了吗?” “此事已经筹备许久,只待开始, 陛下登基后马上就会下旨。” “天津府会沿用原河间府的知府官衙,吏部已经派人去修整了,到天津后,我们一家可以直接住进去。” 华夏古代的行政建筑,上至皇城、王府, 下至县衙, 都采用“前事后寝”的设计,即建筑前后一分为二, 前面用来办公务,后面用来住人。 对紫禁城来说,前面是文武官员上朝和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后面是后妃们的宫殿。对县衙来说,前面是县令升堂办公的地方,后面是县令家眷们的住所。 虽然规模、形制和地位高低天差地别,但本质上都是一个道理。 杜云瑟去天津府任知府,这是一府的最高官员,自然能带着家眷住进知府官衙里。 天津府是两府合并而成的直隶府,知府官级正三品,比普通知府高出两级,官衙按理说也该建得更加宽阔与华丽。 不过杜云瑟着急上任,没有时间扩建或新建知府衙门,把原本河间府知府衙门简单翻修一下,就能住了。 无论是杜云瑟还是秋华年,都不在乎排场等虚物,只要住得舒适顺心就行了。 想到要离开住了一年多的京城,秋华年心中升起一股不舍,不过这股不舍很快就被大展身手的豪情冲散了。 天津港设立,海运正式开启后,他终于可以了解这个时空其他国家的情况,去寻找那些珍贵的作物、技术和财富了! 虽然自己一时半会儿肯定不能出海,但组建队伍派他们出去探索世界也很有趣。 与此同时,天津港未来还会出现形形色色其他国家的商人与使团,想想就好玩,他可以研究一下,怎么快乐地赚洋人的黄金与白银,把国际贸易搞起来。 秋华年带着憧憬与期待,参加了新帝的登基大典。 这几乎可以算是封建王朝最盛大的仪式,把传承数千年的礼乐与规制发挥到了极致。 秋华年作为功绩满满的县主,位置非常靠前,只比栖梧青君落后一位,许多宗室出身的郡主、县主都排在他后面。 有些人觉得被落了面子,脸上带出一点不悦,不过仪式站位是礼部按照礼法和皇命严格排列的,不容丝毫质疑,没人敢在新皇登基大典上出一点岔子。 杜云瑟站在文武官员行列,同样是接近最前端的位置。 新帝的即位诏书由名满天下的大儒文晖阳写就,宣读则交给了文晖阳的弟子,前无古人连中六元的翰林院修撰杜云瑟。 秋华年站在殿内,能看清仪式的过程,更多人排在了殿外,站满了奉天殿前宽阔的场地,他们什么都看不清,只能跟着礼部官员的高声唱喏一遍遍跪地起身。 饶是如此,进入皇城在奉天殿前参加登基大典,也是无数权贵挤破脑袋都得不到的殊荣。 秋华年再一次见到了避居坤宁宫中的太上皇元化帝。 上次他见到元化帝,是一年前的万寿节,那时候的元化帝虽然年逾五十,却龙虎精神,一派雄主气象。 不过一年时间,元化帝急速衰老了下去,他的头发黑白参半,脸上的肉挂不住骨头,身形也迟钝缓慢起来,不像长了一岁,倒像长了十岁。 元化帝什么都没有多说,他淡淡地看着奉天殿内外的群臣,把象征国祚的玉玺交给了新帝。 杜云瑟单手捏着朝服衣摆,一步步走上高台,从礼部官员捧着的托盘上双手捧起明黄色的诏书,面向一片肃穆的人群,展开卷轴。 所有人不约而同想到,今日之后,杜翰林就不会再只是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了。 他身上的朝服,是正三品的样式,登科一年便直上青云,真是令人眼热心妒。 文晖阳的诏书写得文采飞扬,庄重恢宏,配上杜云瑟金玉击鸣般的声音,在高耸的大殿内外回荡。 最后一个字落下,天空中的云彩突然全部消散,灿烂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下,照亮朗朗乾坤。 新帝即位,改年号为“昭新”,取大道昭明,吐故纳新之意。今岁结束,明年便是昭新元年。 属于昭新帝的大裕,到来了。 元化帝毫不停留,在诏书宣读完毕后径直走出了大殿,人群垂首低头,目送这位雄主帝王不断扬起的衣摆,直到他彻底退出象征着天子无上权威的奉天殿。 登基大典还未结束,主体仪式完成后,刚刚接过玉玺的昭新帝要封赏天下。 新帝登基,普天同庆,大赦天下、减赋税和开恩科都是惯例,也都是会被无数人歌功颂德的实实在在造福万民的好诏令。 礼部官员捧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开始宣读。 大赦天下会将犯人的罪罚减轻一等,但不是所有犯人都可以享受到的。谋反、谋大逆、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等罪名不在大赦范围之中,统称为“十恶不赦”。 所以那些被关在牢房中的谋逆世家的人,不会因为大赦逃脱刑罚。 大裕这几年风调雨顺,在秋华年这位齐黍县主的带动下,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全国粮食产量一直增长。 有了这个底子,昭新帝直接减去了今年与明年两年里天下所有农田五成的赋税,圣旨宣读后,许多对税收有了解的臣子暗暗诧异,想明白缘由后,心里不约而同升起对齐黍县主的佩服。 除此之外,开恩科之事也正式昭告了,恩科会连开乡试、会试与殿试,今年八月加开一场乡试,明年昭新元年在京城开设会试与殿试。 如果云成今年乡试顺利中举,明年他就能不浪费机会,入京下场一试了。 宣读完这些大的惯例,终于到了封赏具体的人的时候。 按照礼制,昭新帝要先加封给自己写继位诏书的人,这个人的身份上去,才能显得自己的继位更加顺应天命、完美无缺。 秋华年站得靠前,在文臣队伍中看见了穿着正式朝服的文晖阳。 文晖阳面色平静,双眼中含着坚定的光,他整理了一下衣襟,双手平握象牙笏板,在诏书宣读之前,突然一个侧步迈出队伍。 秋华年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文晖阳马上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198章 “梅氏沉冤昭雪,臣,死而无憾。” 殿内的人都看到了文晖阳出列, 宣读圣旨的礼部官员停下动作,悄悄看向坐在高高丹墀上的昭新帝。 杜云瑟意识到什么,放在身侧的手微微握紧, 但这个场合下, 除了昭新帝,没有人可以随意出声。 嘉泓渊平静地问, “文爱卿有事要奏?” 短短一句话, 让无形的压力在恢宏的大殿中加剧。 文晖阳面色不变,手持笏板躬身道,“臣有事想请陛下开恩。” “但说无妨。” 嘉泓渊没有在意,这里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下, 能臣一点小小的冒犯无伤大雅。 文晖阳吐了口气, 他能感到云瑟和华年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能感觉到两人的焦急,但他没有动摇。 他曾是当殿直谏暴怒帝王的状元郎, 曾是拔剑斩亲王帽缨的意气书生,曾是一人一马云游天涯的潇洒浪客。 年岁让他学会了审时度势和隐忍, 却不能磨损他的勇气与一往无前的决心。 这一日他等得太久,已经不想再等下去。胸中浩然之气蕴养二十载, 为的是蓬勃爆发的一日,而非苟且妥协。 由他来开这个口,是他多年的夙愿,也不会让孩子们承担失败后身份暴露的风险。 他这辈子走到今日,完成这件延迟了二十年的事, 称得上有始有终, 再无缺憾。 文晖阳抬起头,直视丹墀之上等待他开口的昭新帝, 说出在心中默念万遍的奏言。 “庶人嘉和晏曾贵为亲王,却久谋叛国,欺君犯上,罪无可恕。” “其人虽已伏诛,此前种种恶行却未完全查实……” “为显陛下仁厚之德,明君之范,臣请陛下重查嘉和晏过往二十载所办公案,平反冤假孽案,为逝者安魂赦罪,为生者讨还公道。” 嘉泓渊坐在龙椅上,修长的眉毛突兀地皱了一下,身体微不可查前倾了一丝。 文晖阳继续朗声说道,“臣有此请,既是为公也是为私。” “臣昔年曾受孤竹梅氏之人救助,梅氏在汾王之乱中被嘉和晏定罪,满门英烈背负骂名,亲朋遗孤凋零散落,令人哀叹惋惜。” “如今既已查出嘉和晏早早便包藏祸心,他当年办理汾王之乱时定的罪,必有蹊跷之处,不可轻信。” 文晖阳迎着满殿意味不一的目光,话语毫不停顿,掷地有声。 “臣不需任何官职、爵位、金银封赏,陛下若想赏臣之功,便请下旨彻查梅氏冤案,寻找梅氏遗孤,恢复其身份与家族名誉。” “梅氏沉冤昭雪,臣,死而无憾。” 文晖阳震起宽大的朝服衣袖,俯身拜下,不再说一句话,亦不肯退回行列,用沉默表达自己的决心。 文晖阳不只是闻名大裕的大儒,执笔即位诏书的文臣,还曾教导过嘉泓渊学问,有帝师之实。 他在登基大典上出列,想用所有功劳换皇帝重查恩人家族的旧案,找回并善待此家族的遗孤,理由堂堂正正,还能给皇帝一个好名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昭新帝都不该拒绝。 但嘉泓渊一时没有动作,也没有说话。 他的沉默让大殿中每一个人都心中忐忑,隐隐察觉到一丝异样。 文晖阳闭上双目,再次震袖以大礼拜下,额头触在冰凉的地板上,“臣,请陛下重查梅氏旧案。” 大殿一片寂静,昭新帝异常的态度让群臣心思浮动,就在秋华年和杜云瑟忍不住想出列时,坐在最上方的嘉泓渊终于回神。 他的神情被通天冠前垂下的

相关推荐: 深陷   Black Hole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一梦三四年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靴奴天堂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