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分手后,捡到憨憨小女友 > 第30章

第30章

腐乳的第一步是发酵臭豆腐,这个过程不能有一点杂菌,否则得到的就不是能吃的臭豆腐,而是真的“臭豆腐”了。 秋华年把放簸箕的架子搬到阳光一直照不到的墙根,将五十斤上锅蒸过的豆腐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平铺在簸箕上,待其在温热通风的环境里自然发酵。 三天多后,豆腐表面长起一层绵密细软的白色长绒毛,臭豆腐已经发酵好了,如果绒毛是黑色和绿色的,则说明臭豆腐已经坏了,不能吃了。 秋华年给三个大坛子高温消毒,把盐、花椒、辣椒、红曲米分别炒熟后捣成粉末,混合成腌料,用长筷子夹着臭豆腐,先沾一遍黄酒,再厚厚裹上腌料,放入坛子里。 最后,秋华年用炒过的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加葱姜煮成水,冷却过滤后倒入坛子中,又倒入剩余的黄酒,密封好坛口。 等发酵个一周左右时间,红腐乳就做好了。 为了不外泄配方,秋华年依旧在买调料时打乱了比例,还买了一些用不到的东西,让有心之人无法通过打听购物清单顺利推出具体配方。 红腐乳在坛子里妥善保存能保质几个月,秋华年做了两坛满坛的,打算进城卖给黄大娘,前面两坛没装完剩下的散装进第三个坛子里,待做好之后可以留着送人和自己吃。 秋华年对人说红腐乳的方子是自己生母教的,自己研究改进了一下,提坟之事后杜家村的人多少都知道梅雪儿来历有些不一般,没有人怀疑什么。 到了参加桃花宴那天,天蒙蒙亮,叶桃红就带着存兰来接九九了。 两个小姑娘都穿着干净的衣服,衣领绣着桃花,乌黑的头发上别着漂亮的野花发钗,看上去可爱极了。 秋华年给九九装了一小荷包的高粱饴,又给了她几枚铜钱以备不时之需,千叮万嘱后,目送她坐上族长家的骡车远去。 一直等到太阳快下山,还不见九九的人影,秋华年有些着急,去族长家问了几遍,都说族长的二儿子宝义已经去接了,但还没回来。 问了三遍后,杜云瑟做决定道,“我们赶车去看看,到那里只有一条大路,说不定半路能遇到。” 族长家的人也在着急,闻言纷纷赞成。 秋华年和杜云瑟把板车和骡子拉出院子,伴着夕阳出了村,走了大概一刻钟路,就看见了宝义的骡车。 “宝义叔,我家九九呢?”秋华年见对方骡车上没有人,有些焦急地问。 宝义看见他俩,知道他们担心孩子,没有卖关子直接说,“九九被留在宋举人府上了,桃红带着存兰陪她,我怕家里担心留了一会儿就回来报信了。” 秋华年稍微松了口气,但心还是提着,“宝义叔,桃花宴上具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偏偏是我家九九被留下了?” 三人把两辆骡车赶到路边,宝义给他们解释起来。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当时宋太太和宋太太娘家的小姐都在场,气氛不太对劲,我没好意思多问,你得等见到九九详细问她。” “桃红给我说,桃花宴上,宋太太娘家来探亲的小姐不小心失足落了水,跌进了小河里,九九恰巧在旁边,下去把人救了上来。” “九九身上都湿了,宋太太怕她感染风寒,便留她在自己府上住一晚再走,因为九九年纪小怕生,桃红和存兰也留下了。” 宝义宽慰道,“华哥儿和云瑟你们放心吧,我瞧宋太太是个和气人,真心喜欢九九,不会让九九受委屈的。” “今天晚了,明天一早你们就能去宋府接九九回家了。” 秋华年听完后,没有完全放松。 这件事必定另有内情,宋太太娘家的小姐为什么会好端端的落水,九九又在其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一切都还是未解之谜,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天天刚亮,杜云瑟和秋华年便驾着骡车去隔壁镇宋举人宅邸接九九了,宝义有事要忙,托他们把叶桃红和存兰一起接回来。 宋举人极爱家乡的桃花,在秋闱中举那年受当时县令之邀,亲自为家乡镇子题名桃花镇,桃花镇的人都以此为荣,镇子的旧名已经没几个人记得了。 宋举人并未通过会试,赶上好时候,以举人的身份补了一个西北小县的县令,几年前自觉年岁已长,索性告老还乡,带着夫人回到桃花镇安享晚年。 宋举人府建在桃花镇北边,占地两亩,是一个三进的合院带一个小花园,宅子粉墙青瓦,花窗露景,颇有几分江南风情,应该是照顾了南边出身的宋太太的喜好。 在桃花镇,稍稍一转头,就能看见鹤立鸡群般的宋宅,秋华年赶了一个半时辰的骡车,终于到了桃花镇,远远就看见那座与众不同的宅邸。 他欣赏了几眼,心想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盖得起这样的宅子,脑海里又多了一个具体的努力目标。 在古代没有空调Wi-Fi小汽车也就罢了,至少要住大房子、顿顿白米白面有肉有蛋、做得起漂亮衣服吧! 到了宋府,说明来意后,宋家下人礼貌地把他们请进宅中,杜云瑟留在外堂和宋举人聊天,秋华年则被领去后堂见九九。 宋举人的一双儿女都已在外面成家立业,没有随父母回乡,宋府没有几个主子,下人也少,秋华年一路走来,只觉得宋府里的一切都收拾地恰到好处,不见冗余,从中可窥见宋太太的治家手段。 到了后堂,秋华年见到了宋太太,宋太太今年五十多岁,因为保养的好,头发还是乌黑的,面容白净,不怎么显老,她的骨架比起北方女子要小上一圈,穿着松花色的绫罗锦衣,额间带着镶嵌红宝石的抹额。 九九坐在她下首和她一问一答,宋太太嘴角一直带着笑,看起来十分和蔼可亲。 在九九对面,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也是骨架较细,身形比实际年龄要小些,一张小脸温婉清秀,满脸凄苦地低着头。 秋华年看这个女孩的打扮,猜测对方就是那位宋太太娘家来的表小姐,心里有些诧异。 他昨晚听宝义说九九救了落水的宋家表小姐时,还以为这位表小姐和九九差不多年纪,没想到居然已经十五六岁了。 这个年纪还会失足落水,更不可能简单。 九九担心自己给哥哥们丢人,在宋宅一直努力规范着自己的言行举止,回答宋太太的问题时,话在口中过三遍才出口,看见秋华年来了,她眼睛顿时一亮,露出小孩子的模样来。 秋华年心头一软,对九九笑了笑,见过宋太太。 “我一直听九九说她家华哥哥有多厉害,今个总算是见到了,春水,给华哥儿看座。” 宋太太身边的大丫鬟春水引着秋华年坐下,秋华年和宋太太聊了一些家常事,都是些怎么种地,怎么做糖,怎么做饭吃饭的农家话题。 宋太太听了一会儿后叹道,“棉花这东西喜水喜热,又怕湿怕虫,很不好种,我家老爷在西北当县令时曾经买良种推广种植过,却没什么收成,你若能试出在漳县种棉花的法子,可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说不定还能得到朝廷的封赏。” 宋太太做了多年官眷,眼界和见识自然不同,给秋华年指了一条此前没有想到的路。虽然秋华年记录棉花种植之法是为了造福底层百姓,但若能因此得到封赏,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古代,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声非常重要,办许多事都能轻松起来。 宋太太又笑着指了指桌上的高粱饴,“这饴糖虽然粗糙,却有一种野趣,我很爱吃,办桃花宴时还专门让下人采买了一批放进甜果子拼盘里,没想到也是你做的。” 高粱饴能卖到桃花镇,自然是孟武栋的成果,他每隔几天就能找到一个新销路,销售额稳步提升,每日卖出去的量已经比秋华年在镇上卖出去的多了。 上次孟武栋一口气和秋华年进了八百条高粱饴,还没到下次提货的时候,秋华年此前尚不知自家高粱饴已经卖进了宋举人府里,出现在了桃花宴上。 他笑着说,“多谢太太照顾我们生意。” 宋太太欣赏他既笑脸待人又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他说,“宴上有好几家人问我这高粱饴叫什么名字,从哪里买的,我都让下人告诉他们了,以后怕是要辛苦你多做些糖了。” 虽然宋太太办桃花宴的本意只是请同乡的亲眷们乐一乐,但宋举人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漳县许多有头脸的人家都会想办法托关系,让后宅家眷来参加桃花宴与宋太太结交。 这场桃花宴后,秋华年做的高粱饴的知名度将不再局限于清福镇附近,而是会传遍整个漳县,如果打好渠道,销量应该会迎来一个猛增。 宋太太说了一会儿后,把话题转到九九身上,“昨日清荷意外失足落水,幸好有九九在旁把她救了上来,我心里喜欢九九这个孩子,想送她些衣服首饰,谁知她一概不要,说家中兄长教导不可无功受禄,连昨日落水后给她换的干净衣裳今早也脱下叠整齐放好了,我实在没办法,只能请你这个当嫂子的劝劝她了。” 秋华年略微挑眉,听出了宋太太话里的意思——无论如何,昨日之事宋家的官方口径只有“失足落水”。 秋华年没有探究其中真相的想法,他们家和宋家的身份差距太大了,这种隐秘之事还是躲得越远越好。 九九谨记杜云瑟的教导,没有贸然收下宋太太的礼物,但这样反而会让宋太太不放心,不如说清楚后收了谢礼,把这件事了结。 秋华年笑着摸了摸九九的脑袋,对宋太太说,“我代九九谢过太太了,我家云瑟一向教导孩子要严谨守礼,九九年幼,记着兄长的话,难免紧张了些,还请太太不要见怪。” 宋太太笑道,“哪里会怪她,我就喜欢这样聪慧又知礼的孩子,以后还想经常接她来府上陪我打马吊牌呢!” “你怕是还不知道,九九昨日可在桃花宴上得了个头筹!” 宋太太见秋华年松口,让春水去后面取准备好的谢礼,是两匹颜色鲜亮适合年轻人穿的提花缎,一匹丁香色,一匹杨妃色,还有一套小女孩戴的珍珠鎏金的头面,一只水头不错的玉镯,一包红布包着的银子,看大小怕是有五两。 秋华年看见这样的厚礼,理解九九为什么不敢收了,这些东西少说值个十五两,都够在杜家村盖一院砖瓦房了! “我这儿来不及赶针线,索性送两匹料子,看九九喜欢穿什么样的,就做什么样的。” 见秋华年想推辞,宋太太又说道,“这是救命

相关推荐: 莫求仙缘   林峰林云瑶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花花游龙+番外   在爱里的人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