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纷纷。 “咱们襄平府的那位钦差大臣被抄家了!” “怎么可能,戏里不是都说钦差有尚方宝剑吗?谁抄得了钦差?” “光天白日下,大家亲眼看见的还能有假?都指挥使司调了兵马,已经把钦差的宅邸围了,据说带头的居然是个极其年轻的书生。” “能动得了钦差,难道是另一位钦差?” “这谁能知道?据说抄家的罪名是贪赃枉法,他贪了那么多钱,还要拿百姓的粮食填官仓,真是活该!” “我听说辽州很多大商人为了自保,给他送了无数珍宝古玩,那些东西全部抄出来,得有多壮观?” …… 襄平府城中心,坐落于繁华市井中的钦差府已被官兵团团包围。 负责抄家的官兵们把钦差家眷控制在一处,几房貌美的小妾垂泪瑟瑟发抖。 赵田宇一人坐在正堂,手边放着一盏喝了大半的茶,圣旨未到,暂时没有人敢动他。 院中平坦的石板路上传来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 赵田宇抬头,屋外的阳光十分刺眼,他眨了几下眼,看清了来人的长相。 “……杜云瑟,你果然是太子的人,圣上对太子果然念着旧情。”赵田宇的声音嘶哑晦暗。 杜云瑟穿着清风书院的湖绿色罩衣,仿佛只是一位闲庭信步的书生。 他在门外垂眸看着赵田宇,眼中带着怜悯,仿佛在看一个可笑的失败的优伶,那怜悯深深刺痛了赵田宇。 “成王败寇,不必多言,直接宣旨吧。” 杜云瑟抬手让身后的兵卒暂且停下。 “赵大人以为,自己今日之败,只因为党争吗?” “不然如何?”赵田宇怒道,“我对朝廷忠心耿耿,若非没有算到你这个变数,被你设计抓住了证据,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忠心耿耿。”杜云瑟缓缓念出这四个字。 “借钦差之名敲诈商贾敛财,无背景亦无重金贿赂者,一律不分青红皂白抄家下狱,便是赵大人的忠心吗?” 赵田宇冷笑,“那又如何?我奉圣命执鞭笞责辽州商贾,此为职权之内!商贾不过下等贱民,抓了一批,还有下一批。只要我做好本职,遏制了边境走私,这等小事根本无有大碍。” “那三番两次夺利于民,意图取官仓之粮中饱私囊,赵大人又作何解释?” 赵田宇言辞凿凿,“官仓之粮大多运往边境,我只取其中几厘,无关大局。夺利于民更是无稽之谈,若无我等朝廷命官用圣人之语指引,愚民百姓怎能得利?不过是让他们多交一些本就是他们沾光才得来的东西。” “我来辽州之后,截断走私路线,补充边境物资,兢兢业业,无一错处。” “杜云瑟,少假惺惺的做这些冠冕堂皇,颠倒黑白之言!” 杜云瑟缓缓点头,勾起唇角,笑意不达眼底。 “赵大人当真是,无药可救。” “你——” “在你眼中,商人是贱民,农人是愚民,只有士人最为高贵。” “可恰恰是你口中的愚民与贱民,养活了你这种不事农桑、高高在上的蛀虫。赵大人连田中五谷都未必分得清,有何颜面说自己指引了农人?” “……强词夺理,无稽之谈!” 杜云瑟摇头,从袖中取出明黄色的圣旨。 “我根本无需与你夺理。” “钦差奉旨查办商贾,我亦奉旨查办钦差。” “好叫赵大人知道,在杜某眼中,每一位黎明百姓,都不是小事。” 他抖开圣旨,最后补充道。 “这道旨意,一个月前便在我手中,大人最后一个月的表演,当真精彩。” “你——” “不必寄期望于左布政使苏大人搭救,你抓到他的把柄,一直是假的,祝家的破绽,是祝经诚故意漏给你的。” 轻飘飘的言语,杀人诛心,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田宇大脑一阵轰鸣,看着杜云瑟的嘴唇煽动,耳朵已听不见任何声音。 革职,抄家,刺面,发配,已成定局。 连带着赵田宇背后之人在边境之地的布置,被一口气拔去了大半。 抄家之人一直忙碌到深夜,十几大车金银财宝贴上封条,从宅邸中运出,短短半年便积攒如此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杜云瑟踏着夜色回到家中,见正房仍点着灯,快步走进去。 “我还以为今日你回不来了。” “我知道你在等,怎么会不回来?” “都忙完了吗?” “告一段落了。”杜云瑟拉着秋华年坐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秋华年浅浅打了个哈欠,“不好说便先睡吧,你一定忙了许多日了。” “好,我去给你烧水。” 秋华年扑哧一声笑了,“外面都在传神秘的年少钦差多么厉害,谁能想到他回家里,还要亲自烧水。被人知道,怕不是要惊掉下巴。” “为自家夫郎烧水,有何问题?” 杜云瑟端着水回来,散开秋华年如云般的长发,半抱着他帮他梳头。 秋华年也紧张了一天,舒服地靠在杜云瑟怀里,眯着眼睛蹭来蹭去。 杜云瑟只能把他抱紧些,免得他滚下去。 “这件事之后还有什么吗?” “自然是继续读书科举。” 秋华年不满的撇嘴,“你都还没被正式录用呢,就要给朝廷打工,连工资都不拿,太亏了。” 杜云瑟被他的话逗笑了,低沉悦耳的笑声惊动烛火。 “谁说没有工资了?”杜云瑟学了秋华年的用词。 秋华年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难道有赏赐?是金银吗?” 杜云瑟刮了刮他的鼻尖,“小财迷。” “我可是要养一家人呢,不财迷一点怎么行?”秋华年有理有据。 杜云瑟眼中盛满柔情,“不是金银,但我为华哥儿请了一道旨,华哥儿以后养家更方便了。” “什么?” “我上奏了棉花之事,请圣上先封你为乡君,以后农书正式上献,还会有更高的封赏。” 秋华年知道,裕朝给女子和哥儿的身份封赏共分为四档。 分别是公主、郡主、县主和乡君。 皇帝子嗣为公主,亲王子嗣为郡主,郡王和国公嫡出子嗣为县主,庶出子嗣为乡君。 除此之外,对朝廷有极大贡献的女子和哥儿,也有可能被封为乡君或县主,更上面的品级,便非皇亲国戚不可封了。 对秋华年来说,乡君这个身份,除了有月俸领,更重要的是方便他做许多原本暂时不能做的事情。 第76章 “你去买一壶春酒,骗他喝下去。” 钦差大臣赵田宇突然被抄, 流放千里,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朝野动荡。 在辽州落马的不仅是赵田宇, 二皇子及其外公在边境的布置, 大多都折了进去,暴露在阳光之下, 其中还隐隐牵涉到了平贤王。 此事一出, 正如去年太子身上的江南结党贪墨案一般,二皇子势必会吃个大挂落。 此前已经封王的三皇子,更加得意瞩目,风头无两。 因为负责查抄赵田宇之人, 是教导过太子的文晖阳的弟子杜云瑟, 皇上对软禁太子的态度,也重新被有心者评估了。 之前压错了宝或者蠢蠢欲动之人,心里都有了计较。 无论时局如何风云动荡, 杜云瑟都按之前所约,在休沐之日陪秋华年一道去复诊。 两人乘坐马车, 穿过繁华的府城市井,昨日查抄钦差之事, 仍是街头巷尾最大的谈资。 秋华年在马车里听到不少人在议论昨日带头的英俊书生。 有人说那书生是另一位钦差大臣,有人说那是京中的宗室贵人,还有些人编了些风月情话,虚构了几位红粉佳人,生生凑出一场夺情大戏来。 秋华年听得乐不可支, 朝杜云瑟使眼色笑。 杜云瑟无奈叹气。罢了, 华哥儿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赵田宇的家眷会怎么处置?” “赵田宇的发妻与孩子并未带到辽州,他的妻子是大族出身, 应当可以运作和离,不被发配。在襄平府的都是这半年收的小妾,连纳妾文书都没有,只能按丫鬟小厮来算,被收没充公了。” “充公?” “朝廷有专门的官牙,抄家所得奴人会被运往别地售卖,所得银钱充公。” “唉。”秋华年叹了口气,有些警醒,告诫自己一定要小心谨慎,在古代落入万劫不复之地,太容易了。 他没来由的想起了十六,十六似乎就是家族被抄之后,充入掖庭,被训练成了暗卫。小小年纪起便吃足了苦头,连原本的名字都无人知晓了。 杜云瑟拂起他鬓角的散发,“封号下来后,华哥儿便可以用下人了,到时候可以更轻松些。” 秋华年点头,穿越到这个时代,杜云瑟又迟早要科举做官,秋华年没有特别排斥使用下人。不过他肯定不会像很多古代人一样,不把下人当人看的。 “我去和信白问问,有几个就够用了,现在还不能铺张浪费。” 周老汉按指引把马车赶到了顾老大夫儿子所开的医馆,其子医术虽不如父亲,但也称得上名医,医馆门口有许多人来往。 杜云瑟提前递过帖子,顾家人把他们领到后面的宅子里。 神医在任何时候都是很吃香的,顾老大夫虽然是被迫离京,但日子过得很好,宅院修建的精巧别致,家宅和睦,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 秋华年坐在顾老大夫对面,顾老大夫拧着胡须望闻问切一番,缓缓点头。 “你的身子比我去年预计的要好,可见保养得当,名贵药材也从未停过。” 杜云瑟的神情一下子缓和了,郑重施礼道,“请老先生再赐下对症的新方。” 顾老大夫摇头,“我只是个退隐居家的老人,当不起你这炙手可热之人的礼。” “医者仁心,方子我自然会开。你也切莫忘了自己最初的许诺,不要辜负了这一切。” 顾老大夫写下方子,让家里人拿着去前面的医馆抓药,除了几样难得的药材,其余药都配齐了。 这次他们二人有钱了,顾老大夫不再客气,连同诊金一起收了十两。 价格昂贵,但也物有所值。毕竟襄平府很多权贵想找顾老大夫看病,都请不动人,排不上号呢。 “这个方子药性不大,是细水长流的道理,你一直吃到今年冬天,再来找我看。” 顾老大夫再次给秋华年诊了脉,重新确认了一下。 “如果一直这么养着,再过几年,说不定还是能有子嗣的。” “不过还是要看到时候的身体情况。” 作为一名医者,顾老大夫说的十分平常自然,秋华年脸上却开始发热。 之前还看苏信白的乐子呢,现在也轮到他自己了。 秋华年眼观鼻口观心,没去看杜云瑟,假装若
相关推荐:
一梦三四年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综影视]寒江雪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毒瘤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小人物(胖受)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地狱边境(H)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