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分手后,捡到憨憨小女友 > 第122章

第122章

事见得多了。 秋华年当然不是担心这个,他在心里叹了口气,“你带我去瞧瞧吧。” 管事笑着应声,弯腰在前面引路。 这三个人老的老小的小,也没个特别擅长的手艺,要买还只能买一家子,其实并不好卖。 不过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对秋华年来说,这三人已经够用了。 官牙后院盖了几长排低矮的排房,里面一应是大通铺,等待售卖的下人们按小家庭住在一起。 毕竟是要卖了赚钱的,官牙的人没有刻意磋磨他们,里面的下人们都还算衣衫整洁,脸色健康,但神情具是惶恐不安。 管事领着秋华年过来,站在院中,所有人都规矩的低下头,忍不住偷偷瞄秋华年。 见秋华年年轻面善,不像那种爱折磨人的主子,许多人都祈祷他能把自己一家买走,别继续挤在这里担惊受怕的吃苦。 如果一直卖不出去,官牙也不会养闲人,谁知最后会落个什么下场。 角落里一个形单影只的年轻姑娘咬了咬牙,漂亮的眼睛微微眯起,有些意动。 这个哥儿这么年轻,自己出来买人,肯定是已经成家了。他家男人年纪也不会大,只要能进去,总有办法往上爬,只怕这哥儿有些心计,不愿意买漂亮的丫鬟回去…… 她掐着辛苦留住的葱长的红指甲,犹豫要不要拼一把。 走神的时间有些长,被人从背后拍了一下。 “皂儿,管事让我们各自去干活呢,你愣在这里干什么?” 管事洞察般的目光已经看过来,皂儿咬碎一口银牙,只能转身离开。 太可惜了,如果今日这个哥儿的男人陪他一起来,她就能找个法子摔一跤扭一下,扑进怀里勾引对方带他走了。 下一次再有主家来挑下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她曾经可是像副小姐一样,从小陪着过去的主家小姐享福的,何曾住过这样腌臜的地方! 都怪那个人面兽心的宋太太,表面上慈悲心肠放她走,实际不过是演个戏让迟清荷宽心,转头就给县衙送了帖子告她偷盗主家财物,她去县衙消奴藉,被逮了个正着。 她被官牙收了后,运到西边去卖,好不容易爬上了小妾的位置,又得罪了正房夫人,被重新送回官牙,兜兜转转带回了襄平府。 皂儿长长的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 回到襄平府,这万里挑一的几率,何尝不是天意?如果有朝一日她能发达,绝对不会放过害自己沦落至此的宋太太和迟清荷! …… 秋华年没有亲眼见过皂儿,自然没认出这个当初为了自己能回家,教唆小姐迟清荷投河自杀的丫鬟。 他的目光放在被管事带来的那爷孙三口身上。 三人大抵知道自己不好卖,都有些忐忑,脸上堆着小心翼翼的笑容,祈祷能入秋华年的眼。 秋华年温声问了他们都会什么,与管事说的大差不差。 三人的脾气都很温驯,看手脚和身形,是常勤快干活的样子。 秋华年问管事价钱,三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小姑娘转身拉奶奶的手,年长的女人赶紧示意她继续站好。 “老的这两个一个二两,小的是三两,若是一家全带走,便宜个五钱,六两五钱银子就可以了。” 不是青壮劳力,不是美人坯子,也没有特别的手艺,一个人不值一亩好地。 秋华年沉默不语,从刚领的月俸中取出六两五钱银子,签了文书,拿过三人的身契,带着三个人回了自家宅子。 已经买了人,那巧婆子和周老汉就不用了,秋华年给他们结了月钱,周老汉干了不到一个月,也按一月的算了。 新来的三个下人见秋华年如此行事,心里更加放心,抄家之后被一路运到北境的心酸与紧张,终于彻底放下了。 第77章 春暖花开去约会 周老汉拿了工钱, 给新来的人指清楚常走的几条路就回家了,巧婆子还要留几日,交接清楚了账目和活计, 再回祝家交差。 这家人本姓金, 老汉当初兄弟行三,叫做金三, 老伴常年被称为金婆子。 至于小姑娘的名字, 金婆子说原先那个是之前的主家起的,不吉利了,请新主家再起一个。 秋华年看他们的神情,知道这个名字不起, 反而会令他们不安。 不过这个名字他不打算自己起, 而是交给九九。 九九如今在祝家小学堂读书,同窗好友里无论是祝娴还是苏信瑶,身边都带着丫鬟, 秋华年打算让新来的小姑娘跟着九九,不要求她干什么活, 起个陪伴的作用就够了。 秋华年对金婆子说,“我们家人口少, 宅子也不大,事情并不多。你和巧婆子多问问,以后管好一日三餐,再做些日常穿的衣裳就行了。” 接着他吩咐金三,“你照顾好马, 顺便充当门房, 每日赶车送孩子上下学堂,早起把院扫了, 把水从井里打出来就行。” “等我妹妹回来,让你们小孙女跟着她,各项事宜由她安排。” “后院的罩房空着好几间,你们挑一间自己打扫了住进去。待会儿我开库房,给你们布,你们做一身新衣服穿。” “至于月钱,你们两个一月各二钱银子,小孙女拿一钱,以后是涨是跌再说。” 金家三口这种正儿八经签了卖身契的下人,月钱是要比普通雇佣低的多的,遇上黑心点的主家不给也没办法。 金三和金婆子都没想到能遇到这么宽厚的主家,用带些口音的官话连连感恩戴德。 秋华年开了库房,家里的棉布有些积存,他指了三匹颜色合适的,让金婆子自己拿木尺和剪刀把做衣服的量裁出来。 之后秋华年便回书房继续编自己的数学书了。 云成每次回来都要检查孟圆菱的课业,孟圆菱也在埋头苦读,卫栎和卫婆婆轻易不出房门。 院子里静悄悄的,金家三人挑了一间后罩房,把柜里的铺盖全部取出来铺好,清扫了一下灰尘。 金三不敢偷懒耽搁,去旁边的马厩看马的情况。 金婆子领着小孙女裁缝衣服,希望能尽快穿上新的,让主家看着舒心。 小孙女十二岁的年纪,已经算半大不大的姑娘了,自然会做女红,针脚缝的又直又快。 金婆子低声给她说,“新主家当家的哥儿是乡君,男人是读书的,未来肯定平步青云。前主家抄家之后,咱们被一路运到这里,本以为以后有口饭吃就不错了,谁能想还有这个造化。” “我和你爷爷年纪大了,不敢多想,你一来就被安排去小姐身边,小姐现在还没有别的丫鬟,你可一定要好好伺候,以后到底怎么样全看自己了。” 他们在南边某府的通判府的时候,只是下等仆役,最羡慕的就是那些主子身边的人,尤其是堪称副小姐的小姐的贴身丫鬟。 小孙女抿着嘴点头,这些道理她自然明白。 金婆子叹气道,“你把这个造化接住,以后不受苦不受累,我们也算对你爹娘有交代了。” 晚饭时候,金三驾着马车把九九和春生接了回来,两个孩子虽然知道秋华年要买下人,但一时还是有些不适应家里突然多了人。 九九给金家小孙女起了名字,叫珊瑚,是按她喜欢的首饰材料起的。 家里来了一个同龄人,九九是高兴的,她让珊瑚睡在自己所住的厢房的外间,以后陪自己出门。秋华年有意培养九九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没有插话。 晚饭是巧婆子和金婆子一起做的,金婆子打南边来,手艺与北方不太一样,做出的菜别有一番风味。 她还在摸索主家人都喜欢吃什么,巧婆子马上就要回祝家了,并不藏私,只要她问都告诉她了。 巧婆子尤其强调,“咱家的华哥儿在吃上极有想法,自己也会做许多新奇吃食,他让你做什么,你便做什么。他要进厨房你也别管,他叫你搭手你再进去。” 金婆子全都牢牢记住。 …… 秋华年这个乡君的身份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因为是皇上亲自下旨封的,而且他的夫君还是奉旨查抄了钦差的杜云瑟,所以襄平府城有些颜面的贵眷纷纷递了帖子道贺。 秋华年把帖子全收起来放在书房,集中查看,边看边列了个表。 苏信白抱着奶霜坐在一旁,看秋华年在纸上写写画画。 “你真是做什么事都要列个图表。” “图像比文字简明易懂的多,一眼就看清楚了,能列表的为什么不列呢?” 这是秋华年在现代学习和工作中培养出的好习惯,杜云瑟已经学了去。 秋华年把帖子整理出来,他一共收到了四十多张帖子,其中十几户是官家,二十几户是商家。 因为此前没有交集,所以贺礼都不重,多是一些比较新奇的小玩意儿,秋华年最感兴趣的是有一户在渤海湾一带有大渔船的商户送的海鲜。 海鲜最重要的是个鲜字,海虾和海鱼当即就吃了,一整筐生蚝秋华年让金婆子先留着,预备试一试做万能调味品蚝油。 他现在已经能做生意了,好卖钱的新东西自然得试起来。 秋华年通过苏信白的描述,对送帖子来的这些人家有了个大概印象。 “我办宴的时候,给每家人都送一张帖子,不过其中应该只有一半会来。” 又不是多么重要的宴会,秋华年的身份也没有足够高,那些有事情的或者不想出门的人,不会专门过来。 不过就算心知肚明,帖子也还是要下的。这是交际场上的潜规则。 到时候宴会上,还能顺便给新生意宣传造势。 苏信白见秋华年像小狐狸一样笑弯眼睛,“你一定又在想什么主意了。” “哪儿有?不过是想想生意罢了。” “我打算挑个铺子买下,然后把店挂在金三名下,卖东西赚钱。” “你书还没编完,又有其他活计了。”苏信白摇头,他时常会感叹秋华年旺盛的精力。 明明成天喝药的病弱身子,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有句古话,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秋华年笑眯眯的放下笔,双手抬起,伸了个懒腰。 苏信白膝盖上的奶霜,也恰到好处打了个大哈欠,团着尾巴换了个姿势。 “别的我不管,齐民书坊已经收到了一批书稿,我挑出一些尚可入眼的,过几日请你一同审阅,你可要把时间留出来。” 秋华年拿起旁边一本薄册翻了翻。 “放心、放心,空了好几个时辰呢。” 苏信白看那薄册上细细记着的全是事务安排,时间规划精确到每个时辰。 “……” 如果苏信白会一些现代词汇,那么他现在脑海里一定只有两个字——“

相关推荐: 地狱边境(H)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一梦三四年   靴奴天堂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摄春封艳   壮汉夫郎太宠我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