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分手后,捡到憨憨小女友 > 第196章

第196章

车都是加宽加厚里面粘了软垫的,拉车的驽马也换了上等的,速度能快个三四分,除了一家人吃住的行李,秋华年还带了许多从京城买的土仪,回村后送给熟人们。 这次回杜家村,状元郎祭祖是第一任务,除此之外,秋华年也想与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们聊聊天,看看族学办得怎么样了。 他可是每个月都给廖苍批经费送书呢,钱拿了成果可不能马虎! 马车驶离襄平府城,沿官道朝杜家村行去,一路上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想低调都很难,因为送他们到襄平府城后暂住在城外军营里的京兵们这次也会跟着他们回村,直到把他们平安护送回京,这队京兵的任务才算结束。 从襄平府城到杜家村的路,秋华年已经走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觉。 马车舒适了,心态平和了,手里钱也多了,原本觉得漫长难走的路便不再熬人,秋华年每天靠在柔软的坐垫里听杜云瑟念一念书,聊一会儿天,再小憩打盹一番,两三日的路程很快就过去了。 出发的第三日清晨,他们已经来到了漳县县城外。 见时间还早,秋华年说,“咱们进城休整一番再回村吧,正好瞧瞧县城的变化,顺路看一下孟二哥。” 孟武栋这大半年一直在县城里和沈赛一起开他们的食肆,孟家二老本就是心软的人,见二儿子如此坚持,沈赛姑娘又勤劳能干,性子好人也孝顺,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秋华年听孟圆菱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冬天前,孟武栋和沈赛应该就可以完婚了。 进城门之前,护送他们的京兵的队长来问要不要摆出仪仗。 秋华年对杜云瑟笑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状元郎过去想象过带着仪仗归乡的情景吗?” 杜云瑟脸上浮起淡淡的笑意,看着车帘外已经觉得有些低矮的漳县城门。 第一次见这座城门,它是那样的高大,十岁的杜云瑟被父亲杜宝言牵着手从骡车上下来,在城门外排队等待验明身份。他们要从县城雇车去府城考府试,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举动如天方夜谭,只有父亲相信自己的儿子绝无虚言。 如今的杜云瑟走过大江南北,见识过无数天然或人工的雄伟景致,曾在皇城唱名,御街打马,一个东北小县的县城大门,在他眼中已经称得上低矮。 而他的父亲,那个沉默寡言的汉子,在牵着他的手一枚一枚数出三百文钱雇车时,有没有想到过让自己无比骄傲的长子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把全套仪仗摆出来,奏乐进城吧。”杜云瑟开口。 京兵的队长领命离去,车帘落下之际,秋华年悄悄凑过去,在杜云瑟脸颊上落下一吻。 杜云瑟回头亲上他的嘴唇,咬了一下,把人搂得更紧了一些。 一番准备后,庄严肃穆的锣鼓声响了起来,一对京兵举着“状元及第”“钦点翰林”的大红木牌来到车队前方,更前面还有一人鸣锣开道,俱是高头大马,好不气派。 守城的兵卒们提前得到过消息,知道近些日子,他们漳县出的状元郎会回乡探亲,立即把拒马撤下,将城门大开,恭迎状元回乡。 车队缓缓进入漳县县城,道路上的百姓自觉让开到两旁,一路目送这一辈子也难见一次的仪仗,不断有人急急赶到路边观看,却不敢发出一点杂音,安静的街道上似乎只剩下了冲天的锣鼓乐声。 漳县南北城交界处的一条小巷里,一个富户家的马厩隔壁,有一小座低矮的院子,院子门吱呀一声,走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书生。 他年纪不大,精神气却有些沧桑,总是低着头阴着一张脸,叫人不大爱来往。 “外头什么在吵,你们都去哪儿?” 被拦住的人有些不乐意回答,敷衍着说,“新科状元郎回乡了,是咱们漳县的人,一大队官兵护送者打城门进来了,杜秀才你要想看可得抓紧过去。” “状元?状元?”书生呼吸急促起来,满脸难以置信,否认着心里浮现出的那个猜测,“怎么可能,漳县的读书人里怎么可能出得了状元!” “哎哟,你掐我干什么!” 被拦住的人挣扎着跑开几步,怒气上涌,“你爱信不信,仪仗现在正在隔壁那条街上,走两步就能看见。” “什么叫漳县出不了状元?自己读书不成,以为别人也不成吗?听说新科状元和你一样姓杜呢,你也不害臊!” 这个杜秀才去府城考试时得罪了学政,接下来九年考不成科举,人品也不怎么样,去年打跑了老婆,还放着亲爹挨饿不管,就算是位秀才公子,邻居们也不爱给他面子和他拉近关系。 邻居的怒目中,杜姓秀才双目赤红,踉跄了几步,突然摇摆着冲向不远处隐隐传来鼓乐声的街道。 “哎!你发什么疯呢?!找死别连累我们啊!” …… 秋华年和杜云瑟坐在舒适的马车里,揭开车帘看着外面的景色,突然听见侧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 “柏泉,去问问怎么了。”杜云瑟对外面赶车的柏泉说。 柏泉应了一声,很快便回话道,“老爷,有个疯秀才冲撞状元仪仗,已经被护卫的官兵们拦下了。” 秋华年问,“是谁?” 漳县哪里来的和他们有关系的疯秀才? “人疯疯癫癫地问不出来话,但有认识他的邻居说他姓杜。” 杜云瑟淡淡道,“是杜云镜。” 秋华年反应了一下,从记忆里寻出这个人来。 杜云镜一家是秋华年来到这个世界后遇到的第一波麻烦,原主的死就是他们干的好事。 后来他们几次三番找秋华年的麻烦,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作孽不可活,被从族谱中除名赶出杜家村了。 第一凶手赵氏和福宝被判流放之刑,现在不知道是死是活,李故儿参与了襄平府拐子案,去年端午后被斩首了,只剩杜云镜和他亲爹杜宝泉还在漳县苟延残喘。 “他是真疯还是假疯?”秋华年有些怀疑。 “无论真假,都与我们无关。” 秋华年笑了笑,“是啊,和我们没关系。” 疯疯癫癫的杜云镜跑来冲撞状元仪仗,没见到杜云瑟的衣角,就被官兵们按住,交给县衙的皂吏暂且关去牢里。 说他没犯事?顶着“钦点翰林”这四个大字和御赐的京兵护卫们发疯,在古代已经是大不敬之罪了。 车队没有停顿,继续向前行去,王县令听到守城兵卒来报,亲自等在半途迎接。 “下官王楚慈拜见状元郎。” 县令是正七品,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哪怕不论前途,只论现在的官位,杜云瑟也已经高过了王楚慈。 杜云瑟下了马车,与王县令见礼。 红日东升,为长街上的一切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芒,仿佛是状元郎带来的光。 王县令看着眼前这位过于年轻的状元郎,一时有些恍惚失神。 他还清晰地记得两年多前在县衙第一次见成年杜云瑟时的情景,一个眨眼,那位珠光暗藏的青年已腾云而起,连中六元,超出所有人的期望。 “状元郎要前往何处,可否抽空与我一叙?” 杜云瑟回头看了眼秋华年,“我与夫郎欲前往食肆赛百味,王大人可要一道前去?” 第135章 “饿不死,但也别想吃白饭!” 秋华年发现, 当杜云瑟说出赛百味三字时,附近街上的县民们没有太惊讶,看来孟武栋和沈赛这食肆开得不错, 已经在漳县打响了名号。 赛百味开在南城, 属于漳县的平民区,里面的菜肴以家常味道为主, 主打一个量大又实惠。 秋华年他们是上午到的, 还没到午饭时候,但赛百味已经开张了,一楼的大门开着,里面好像摆了一张长案, 不少穿着贩夫走卒衣裳的人排队等着买食物。 买到了也不坐着吃, 而是直接拎在手里,出来后边走边吃。 状元仪仗声势浩大,这些不识字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看见许多骑着马的官兵不敢乱动,纷纷往旁边站了站。 孟武栋听见动静出来, 看见几乎占满了整条南城狭小街道的仪仗,先是一愣, 旋即脸上浮出狂喜之色。 他往前小跑了几步,在快靠近官兵时停下,想了半天措辞后问,“是咱们的状元郎回来了吗?” 秋华年和杜云瑟下了马车,让九九和春生也下来。 “孟二哥, 我们这么直接过来, 好像影响你们生意了。”秋华年迎着笑道。 孟武栋放松下来,“华哥儿哪里的话, 你和云瑟来这么一趟,赛百味以后就是漳县最有档次的食肆了!” 孟武栋邀请秋华年等人去里面坐,王县令也跟了过来,看见县令大人,孟武栋嘴角咧得更开了。 进门前,秋华年看见许多食肆的顾客手里拿着一个既眼熟又不眼熟的东西。 外面两大片喧软的方形白馒头片,中间夹着一块薄薄的煎过的肉,一片煎鸡蛋,几片绿菜叶子,似乎还有不知品种的自熬酱。 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后用一块油纸包着,从中间切成两半,横截面露出一层层里面的内容。 “这是?” “这是华哥儿你上次给食肆起名字时提过一句的小吃,赛姐儿试着做出来了,这东西方便又顶饿,早上卖得可好了,大家都管它叫方夹馍。” 秋华年眼睛扫过那一个个异世版三明治,忍着笑意说道,“我们上楼去,不打扰你们卖早点的生意,待会儿给我们一人上一个方夹馍就好了。” 方夹馍在赛百味的早餐中算是贵的了,除此之外,他们还卖普通的烧饼、包子和豆浆,味道好价钱实惠,已经有一群固定的回头客。 “赛姐儿说钱是一文一文挣出来的,所以早上也不能闲着,每天早起卖早餐,一个月能多赚几两银子呢。” 沈赛在桌案后麻利地给顾客们打包吃的,打完招呼之后,秋华年就让她继续忙着了。 赛百味二楼经过了简单的重新装修,有了几个雅间,因为王县令要说事情,所以杜云瑟、秋华年和王县令一起进了一个雅间,包括官兵在内的其余人则在外面吃饭。 坐下之后,王县令率先说道,“我当年殿试只是同进士出身,没有什么出色的才华,也没有高贵的出身和人脉,在漳县做县令一干就是十几年,一直没机会动一动,本已歇了向上晋升的心思。” “谁知上天给了我一个大造化,让云瑟这样连中六元的天纵奇才出在我治下的县里,我年近五十,竟捞到了一件大功,结合之前十几年无功无过的考评,能往上升一升了。” 王县

相关推荐: 花花游龙+番外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深陷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莫求仙缘   我的美女后宫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