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分手后,捡到憨憨小女友 > 第259章

第259章

冕旒遮住,无人能够看清。 “文爱卿知恩图报,朕自然应允。有功当赏,封赏已经定下,爱卿不必推辞。” 嘉泓渊的声音平静无波,他已经适应了去做一位合格的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 文晖阳背后已被冷汗浸湿,此时才察觉到冷意,他在心里舒了口气,再次行礼谢恩。 在文晖阳的判断中,请求昭新帝重查梅氏旧案,难点在于此案牵扯到干系重大的汾王之乱。当年之事虽然是嘉和晏查办的,但派嘉和晏去办案的人是太上皇,最后批准嘉和晏送上的折子的人也是太上皇。 如果新帝要顾念太上皇,认为“子三年不易父政”,那么重查梅家旧案就根本不可能推进。 因此文晖阳才想在登基大典封赏功臣时,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自己的功劳和封赏请求新帝答应此事。 文晖阳教导过尚是太子时的新帝,在他看来,这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时候。 好在他赌赢了,虽然新帝的情绪有些许异常,但只要能为梅家申冤,文晖阳无所畏惧。 负责宣读圣旨的礼部官员小心翼翼看向丹墀,得到昭新帝的示意后,刚开了个头的封赏仪式终于再次进行下去。 文晖阳升职为翰林院学士,成为翰林院的一把手,同时加赠正二品资德大夫,昭新帝显然认为文大儒还是一直留在翰林院搞尖端学术研究比较好,这也最合文晖阳的意。 文晖阳后第二位受封的是栖梧青君,诏书中写的功劳是识破乱臣贼子的阴谋诡计,于宫乱中保护了太上皇。栖梧青君已经足够尊贵,新帝给他的封号加上了“护国”二字,让他的地位更高了。 第三位稍有些出乎意料,不是杜云瑟也不是吴深,而是秋华年。 秋华年听见宣旨的官员念出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才出列接旨。 栖梧青君此前偷偷给秋华年透过底,新帝有意直接封他为郡主,但宗室勋贵间反对的声音非常大,认为没有这样的先例,所以此事暂且搁置了。 秋华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心态放得很稳,没有特别期待,谁知反而得到了一个惊喜。 嘉泓渊的倔劲是深埋在骨子里的,宗室们反对本朝出现一位非皇亲国戚的郡主,打压秋华年,嘉泓渊明面上暂且妥协,反手就给秋华年家又封出去一位乡君。 秧秧小朋友还爬在摇床里不会走路呢,身上就落下了一个爵位。 这么小的孩子自己肯定没有功劳,只能是承袭父亲的功劳。而在裕朝礼法中,只有郡王和国公的孩子可以封为乡君。 所以这个郡主虽然没落在实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处于一个“如封”状态。 嘉泓渊封赏自己人时从来不小气,大约是觉得在爵位上让秋华年吃了亏,所以在其他地方更大方。 秋华年在元化帝手里受封县主时,没有得到封地食邑,只有二百亩的土地,但这一次,昭新帝给他把“县主”落实了。 原河间府现天津府下属的蓟县,正式成为了他的封地。虽然蓟县的县令依旧由朝廷统一任命调度,但他可以留用一部分蓟县的税收,还可以在这里征收徭役,动用土地。 虽然县主看字面意思是“一县之主”,但有裕一朝来,还从未出现过县主真的有县作为封地的先例,昭新帝的这个封赏,可谓创新。 圣旨宣读完后,那些站在殿内外的老牌宗室、勋贵们尽是面色复杂,不知自己当初的反对究竟是不是正确的,究竟是索性让齐黍当郡主划算,还是让他有封地更好? ——好像哪一个都很糟心。 眼睁睁看着新贵崛起,马上就要挤走他们的地位,抢夺他们的特权与资源,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接下来受封的是杜云瑟和吴深。 杜云瑟和说好的一样,成为了正三品的直隶府天津府的知府,两府合设为天津府的消息正式公布,也震惊了一帮人。 吴深则受封伯爵,封号定疆,可见昭新帝对他的器重与期待,他的未来绝不会止步于伯爵。 以后便是一长串需要封赏的人,一些人在奉天殿,一些人则不在这里,需要稍后由专人把圣旨送出宫去再宣读一遍。 值得一提的是,清荷因为立功,也被封为乡君,同时赐封号“诗池”,她这一支的迟氏旁系不会受到主家牵连,有举人功名的父亲还被恩赏了一个县令官职。 原本的翰林院学士石琛被文晖阳顶了官职,自己往上升了升,大摇大摆成了工部侍郎。 文晖阳得了满意的职位,却是从同僚手中拿来的,原本有些不好意思,石琛却压低声音悄声对他说。 “我很早就想去工部了,要不是陛下需要我在翰林院观察拉拢新科进士们,也不会在翰林学士的位置上待这么多年。” “工部正在督造大船,我这一去,大有可为啊!” 有人爱研究典籍文章,两耳不闻窗外事醉心学术,有人却爱大开大合的制造业,石琛显然是后者。 这场封赏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新帝登基大典大赏功臣,肯定要把该赏的一个不漏全部赏过,秋华年站到后面,腿都有些麻了。 他悄悄看了眼侧前方的栖梧青君,发现对方也在走神发呆,再往上看丹墀上的昭新帝,对方的脸被冕旒遮住,看不清晰。 文晖阳今日在殿上突然请求昭新帝为梅家申冤,秋华年事先并不知情,也没有相应的准备。 不过昭新帝已经当殿答应了,皇帝金口玉言,不容反悔,他可以暂且放心,等待调查结果出来。 第199章 “你想和我问十六,对吗?” 登基大典直至傍晚才结束, 封赏完群臣后,紧接着便是一场盛大的宴会。 因为后宫没有皇后也没有太上皇后,所以无人主导贵眷们的宴饮, 昭新帝原本想请仍住在长乐宫中的文太妃出面, 但被文太妃婉拒了。 最后这个角色只能落在栖梧青君身上,虽然有些不伦不类, 但至少比没人管好。 栖梧青君现在全称栖梧护国青君, 有裕一朝来,此前只有一位公主和一位青君曾被冠以“护国”的头衔。 一位是开国皇帝的姑母,加封护国长公主,这位长公主是位神人, 曾在开国皇帝率大军出征时独自坐镇后方, 严守一座三十万人的城池三个月不被敌军攻破;另一位是开国皇帝生的哥儿,自幼擅长武艺,跟随父皇南征北战, 后来被封护国青君。 这两颗闪耀的明星都是立国乱战时升起的,裕朝建立后, 一代代公主和青君们全部养在深深宫城之中,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再也没有出过这般厉害的人物。 时隔上百年,裕朝又出现了一位护国青君,封赏结束后,许多人精们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 栖梧青君是番邦胡女所生,血统尴尬, 不受当时的皇帝喜爱, 一度连正式的青君名号都没被封过。 后来元化帝即位,念着栖梧青君生母当初照拂之恩, 对他颇为宠爱。但两人的年龄差距太大了,栖梧青君那时太小,身上只有帝王的恩宠,并没有进入权力中心,身上没有实权,因此贵族和世家们对他的态度仅仅是敬而远之。 但是现在,昭新帝即位后,栖梧青君不但没有失去圣眷,还更上一层楼。 昭新帝与元化帝不同,明显是要重用栖梧青君,那些追着权力的影子跑的人精们敏锐地意识到,新的通天梯出现了。 贵眷宫宴以栖梧青君为首,秋华年很快就发现,今天真心奉承青君的人一把一把几乎数不清,话里话外,都在试探青君驸马的事。 晋州解氏卷入宫变,全族被抄家没籍,昔日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一夕之间崩溃瓦解,锦绣堆里的公子小姐们哭天喊地,沦为世代官奴。 唯一的例外,就是栖梧青君的驸马解檀光。 从某种程度上讲,解檀光身为解氏嫡系,自然在抄家没奴的范围内,但谁叫他尚了青君。 驸马与青君结亲,用的是“尚”而非“娶”字,同时在管理宗室事务的宗人府中登记身份,被纳入皇族体系。 所以,只要栖梧青君想袒护他,解檀光就能像解氏的外嫁女一样,逃脱被没入奴籍的命运。 解氏如日中天时,能与解氏结亲是无数人梦寐以求之事,解氏的女子和哥儿们一个比一个抢手。 然而树倒猢狲散,解氏涉嫌谋逆被抄家后,许多解家夫婿怕他们带累自己,纷纷用一纸休书将夫人或夫郎逐出家门,撇清关系。人情冷暖,令人心惊。 相比起他们,在外人眼中对解驸马抱有极大恶意的栖梧青君却一直没有动作,青君府的大门谁都叩不开,没人知道解檀光的现状。 之前栖梧青君有宠无权,血统不纯,性格嚣张跋扈,是块烫手山芋,大家都不愿惹麻烦。 现在栖梧青君摇身成了护国青君,当初避之不及的家族,一个个都打起了送驸马尚青君的主意。 所以打探解驸马的情况,就成了他们的重中之重。 秋华年轻松看出了里面的门道,他也有些好奇,栖梧青君对解檀光到底是什么想法。 与这些外人不同,秋华年不止一次见过二人相处时的样子,感觉并没有外面传闻的那么剑拔弩张。 他看着栖梧青君强压不耐敷衍叽叽喳喳的贵眷们,心中失笑。 栖梧和解檀光一定有什么别人不清楚的过往,这些人的主意打错了。 秋华年没有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宫宴上,他一直在等十六。 十六回京后就失去了消息,今天宫宴,秋华年觉得十六肯定会趁自己入宫悄悄过来见一面,然而一直等到宴会进入尾声,他也没有等到那个人。 想到文晖阳请命重查梅氏旧案,昭新帝已经当殿答应,秋华年才稍微安心了一点。 不过秋华年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疑云。不同于文晖阳,秋华年知道十六就是梅氏遗孤,也确信昭新帝肯定知道此事。 以十六的功劳和在昭新帝心中的地位,按理来说,昭新帝登基后,应该很快就下旨为梅家洗清冤屈。然而此事却被拖到了登基大典上,拖到文晖阳当殿求情,昭新帝才应诺下来。 秋华年不清楚背后的原因,眼下十六不出现,他不敢轻举妄动。 宴会结束,众人离席,秋华年咬了下牙,找上喝了许多酒水的栖梧青君。 栖梧面颊绯红,眼神飘荡,见他有话要说,挥了挥手让身周的人全退远。 秋华年试着扶他,栖梧哈哈笑着把他的手按下去,“我要是这点酒就走不动路了,也太丢护国青君的脸了。” 今天所有人恭维他都叫他护国青君,栖梧用它开起玩笑。 两

相关推荐: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迷踪(年下1v1)   地狱边境(H)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浪剑集(H)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深陷   一梦三四年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