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分手后,捡到憨憨小女友 > 第265章

第265章

些,他见猎心喜,要带回去给杜云瑟尝一尝。 包子铺子旁边就是炸麻花的摊子,蓟县的麻花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卷麻花的面条非常细,摊主上手飞快搓了几下,就变成了拇指粗细的纹理漂亮的小麻花。 摊主把麻花丢进翻滚的油锅里,十几个呼吸后,白色麻花变成金黄色,一看就知道极其酥脆。这还不算完,摊主用大漏勺一搂,这一批麻花从油锅里出来,颠几下控油,紧接着就被送进隔壁锅的糖浆里,裹上一层清透的糖衣。 秋华年笑着随口问道,“老板好手艺,麻花怎么卖?这么多糖浆,本回得来吗?” 摊主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娘,在乡里县里,年纪大的妇女没有不能出门的讲究——都是为了生活。 大娘看清秋华年的模样后哎哟一声,也不见外,直接捡了根新出锅的麻花给秋华年,麻花有些烫,秋华年用方才垫包子的油纸垫着小口吃起来。 “哪来的好俊俏的小哥儿,随便吃,不够还有!” 大娘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后热情介绍。 “小麻花四文一根,十文钱三根。这裹糖的法子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别家都是仿我的,绝对没我炸得香!” “至于回不回本,原本肯定不行的,但打去年开始,京里出了一种能榨糖的甜菜根,据说是天星下凡的齐黍县主向神仙求来的,白糖的价便宜了三厘,成本就打得住了。” “您在这儿各处瞧,现在好多摊子上用糖做吃的呢!大家每天风里雨里地讨生活,就爱这口热乎的糖味儿。” 星觅见有人夸自家县主,听得开心,凑近秋华年想说俏皮话,秋华年使了个眼色,叫他别暴露身份。 最后,秋华年如大娘所愿买了一大包麻花,这种麻花裹了糖衣,凉了后依旧酥脆好吃,可以带回去慢慢吃。 大娘接了一两银子的大单,乐得喜笑颜开,吉祥话不要钱似的往外面冒。 秋华年先付了钱,让她不着急慢慢炸,自己待会儿回来取,然后继续往胡同里面逛。 接下来,秋华年见识了很多特色小吃,也看到了秋记六陈的高粱饴、爆米花、熏鱼等小吃的仿品,这些小摊子非常会,吆喝的时候直接说自己卖的是齐黍县主的秋记六陈的同款,生意都不错。 秋华年还见识了另一个时空的“正宗天津煎饼果子”,不像现代其他地域常见的会加火腿肠、辣条、培根等配料的杂粮煎饼,煎饼果子里只加鸡蛋、馃子和面酱,简单美味。 秋华年接过煎饼后,开玩笑问摊主要不要试着在煎饼里再加些别的东西,比如菜啊、肉丝啊之类的,周围人包括摊主的神情顿时变了,有种秋华年在现代看见草莓麻婆豆腐时的感觉。 秋华年皮了一下,打着哈哈把这事接过去,接下来花了半日的时间把蓟县的基础情况全了解了一遍。 这次实地考察,他知道了蓟县县令是什么样的人,对蓟县百姓的生活情况和民风有了直观的了解,这让秋华年更有把握实行心里的那个计划了。 秋华年婉拒了贾县令的挽留,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天津府城的家中,正赶上杜云瑟从前面下班回来。 一日不见,两人像小别胜新婚一样,一不留神就抱在了一起。 “华哥儿今日事情办得怎么样,累不累?” 秋华年在杜云瑟怀里蹭了蹭,“还好,幸好京畿地区的府都不大,蓟县又离府城很近,要是在东北,几乎不可能一天走个来回。” 秋华年一边和杜云瑟分享今日的见闻与带回来的美食,一边讲述自己的规划。 “咱们在这里安顿好,该写信给信白和经诚他们了,机会难得,祝家也要早做准备。” 第207章 祝经诚一家要到了 在天津港开海禁一事, 已经准备了一年多,再往前推,元化帝应该在三五年前就有连通海外诸国的意愿, 因此到这个时候, 出海的大船已经造得差不多了。 秋华年看了送到杜云瑟手里的造船册子,裕朝的造船技术袭承自前朝, 为了打击倭寇, 保护沿海疆域,兵船建造一直没停过,几大船厂都有造大船的能力。 不过裕朝从未派使节出海过,想要造出能远洋出海的船, 还需要多加钻研和试验。 第一批出海的大船造了十二艘, 目前船体的雏形已经完成了,但在桅杆、船舱等地方的细节设计上,工部和造船厂的官员还未完全拿准主意。 杜云瑟并不擅长此道, 只能先做批示,让他们细心研究, 同时发出悬赏告示,广泛地从民间征集相关人才。 秋华年先后推出的两本算学浅要在裕朝打下了一个算学的基础, 目前这个基础还很浅,离全民学数的目标很远,但已经拨开了一批本就需要这些技能的人眼前的迷雾,据说造船厂里不少工匠已经用上了几何学问和方程来解决问题。 秋华年想得更多一点,除了召集人才自己研究, 还可以去找现成的成品分析学习嘛。 裕朝虽然不派使节或商队出海, 但并不完全禁止外国商人到来,福州一带的通商口岸经常有远洋而来的商船停靠。 这些商人不被允许进入港口之外的地方, 但他们带来的外国的玻璃、珐琅、钟表等工艺品却会流通入裕朝腹地,换走一船船的丝绸、瓷器与茶叶。 目前的海贸商品种类非常单一,在秋华年看来,这完全是浪费机会,暴餮天物。 这些商人的船是现成的经过远洋检验的参考物,他们手中的海图、航海技术和口口相传的海外各国风土人情都非常有价值。 这些东西,裕朝官方不好直接收取,那会起到反作用,激起对方的警惕和逆反心理后,效果就不好了。 最好的方法是派同为商人的裕朝商贾以非官方身份去交涉,说好听点叫合作,说现实点叫你坑你的我骗我的。 没人是真傻子,想从能组织起远洋海贸的外国商人手上弄到好处,裕朝这边派去的商贾绝不能简单,心眼就算不是七窍玲珑,也至少该和九尾狐狸一个级别。 秋华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祝经诚。 一来祝经诚本人的资质极高,聪慧世故,行商经验丰富,绝对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二来祝家本身就是很有实力的大商户,还和辽州左布政使联姻,摆出去唬得住人;三来就是帮扶朋友的私心了。 举贤不避亲,秋华年和杜云瑟商量后,拍板定下了这个计划。 就算这世上还有条件比祝经诚更合适的人,秋华年和杜云瑟也不敢用,因为了解和信任是需要时间去建立的,祝经诚与祝家在几年前种下了因,今朝才能收获兰果。 秋华年早就在想念苏信白了,计划好后立即去给苏信白写信,讲完了正事,又说了很多有关谷谷和秧秧的事情,最后表示欢迎他们一家来天津常住。 ——祝经诚接下这个活,日后肯定要常住天津,秋华年不信他舍得把苏信白和小狸奴留在家里。 等写完了信,外头天已经全黑了,秋华年把信封好放在一边,明天派人快马送去襄平府。 这个时候,厨房也把秋华年从蓟县带来的各色小吃加热了一遍,摆在一套碎冰纹雀蓝色缠丝玛瑙盘里端了上来。 秋华年带了包子和麻花,煎饼因为放久了就不脆了,所以没有带。 这些民间小吃胜在一个现做现吃的氛围,本身味道不见得多么惊艳脱俗,不能与高门大户的精致点心比,但杜云瑟还是吃得很开心,因为这是华哥儿特意给他带回来的。 大晚上的正是吃夜宵的好时机,秋华年看着看着也馋了,双手捧起一个大包子,刚咬了一大口,脸就被人捏了一下。 “唔嗯?”秋华年鼓着嘴,眼神疑惑。 杜云瑟唇角带着笑意,作案的手还没拿下来,觉得手感很好,又捏了两下。 “华哥儿最近又瘦了。” “有吗?”秋华年把包子咽下去,“是之前怀宝宝长胖了,正在恢复正常。” 对自己到底是胖是瘦,杜云瑟显然和秋华年本人有完全不同的标准。 秋华年笑着躲开杜云瑟的手,反手去勾他的下巴,挑起来后啧啧评价。 “我看小杜大人倒是风姿绝佳,容光更胜当年了。” 杜云瑟不作挣扎,就着这个姿势敛目看他,俊眉舒展,唇角含笑。 秋华年怀疑,杜宾之这厮绝对知晓自己的脸的杀伤力,并总能在合适的时机巧妙运用。 虽然两人老夫老妻相处几年,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但每次认真欣赏杜云瑟的脸,秋华年心里还是会难以抑制地升起一股隐秘的快感。 他把这世上最皎洁的月光揽入怀中了。 “快尝尝这个麻花。”秋华年放开杜云瑟,意味深长地说,“不然待会儿运动的时候要喊饿了。” 杜云瑟的眼神骤然危险起来,抬手揽住秋华年的腰,压低声音说,“喊饿的是华哥儿吧?” …… 接手一个新的地方,需要做的事五花八门,入住天津府后,秋华年和杜云瑟一直在忙碌,时间在不知不觉间飞速掠过,一眨眼功夫,就来到了七月。 秋华年一直在关注十六的消息,却什么都没打探到,只能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十六让他等,他目前只能等。 当夏日的热浪一阵阵袭来,后花园小湖中的荷花争相绽放时,秋华年还是没有等到十六,却先等来了其他友人。 祝经诚收到秋华年和杜云瑟的消息后立即安排事务,准备行装,前前后后历经二十几日,终于来到了天津。 苏信白和小狸奴都来了,不过还在路上,过几日才能到,祝经诚快马加鞭先行一步,来天津府购置宅邸,安顿行李,这样苏信白父子到来后就能直接入住了。 第208章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两年未见, 祝经诚整体的变化不大,只是面容稍微成熟了些,语气与行事风格更稳重了。 他已经正式继任祝家家主之位, 此番来到天津, 是带着整个家族的厚望来的。 杜云瑟和秋华年让人准备了一桌酒席,做了些天津这边的特色佳肴, 为祝经诚接风洗尘。 官邸后宅原本的厨房负责人到底显得出来, 她是天津本地人,在官邸二十多年了,一手厨艺出神入化,周围人都叫她鱼大娘。 鱼大娘年轻时配过小厮, 没几年男人死了, 她和主家求了恩典,没再嫁人,只养了一个女儿, 大家随她娘亲的名字叫她小鱼儿。 鱼大娘不止厨艺好,为人处事上也是个人精, 她知晓新知府带来的下人们肯定不乐意被人抢位置,

相关推荐: 毒瘤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壮汉夫郎太宠我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危险情人   他是斯文糙汉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在爱里的人   林峰林云瑶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