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阳已经不那么晒了。 秋华年和杜云瑟用骡车把稀释过的生物酵素液体和几个喷水装置拉到田边,许多听到动静的村民们都来围观。 最早秋华年家把所有旱地换成水地,全部用来种棉花时,大家都不太看好,有些心酸嘴尖的人还在背地里说过闲话。 但现在几个月过去,眼看着秋华年家地里的棉花越长越好,已经开出了花朵,许多村人们的心思开始变了。 不少人已经打算好了,如果今年秋华年家和另外两家试种的棉花能够丰收,他们来年一定要和华哥儿打好关系,也学着种棉花。 是以秋华年家这边动静一传出来,有想法的人家全都呼前喊后跑来打探情况。 “华哥儿他们从车上卸下来的那个大木箱子是干什么的?旁边怎么还连着猪肠子?” 胡秋燕也在旁边看着,如果秋华年今天试验成功,他们家和族长家的地也要跟上了,啃食棉花茎叶的棉铃虫已经多了起来,再不防治,等它们咬坏棉桃就来不及了。 胡秋燕给旁边的人解释,“那是华哥儿做的喷水的装置,比手洒的均匀,华哥儿说喷上他特制的水后,棉铃虫就不咬棉花了。” 棉铃虫这东西遍布全国,对棉花的危害最大,但也会啃食玉米和蔬菜的茎叶,村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听胡秋燕这么说,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对此胡秋燕没有过多解释,反正华哥儿已经开始试验了,很快事实就能摆在眼前,比说一百句都有用。 虽然早就完全相信了秋华年,但胡秋燕还是有些激动和忐忑,毕竟一旦成功渡过防虫这一关,棉花的丰收就近在眼前了,她之前算过,哪怕按亩产一百八十斤、一斤棉花卖一百六十文算,一亩棉花也能赚接近三十两银子了! 他们家卖几年的鱼也到不了这么多啊! 胡秋燕热切地看着不远处地里笨重的大水箱,华哥儿已经答应过了,只要错开时间,他们家和族长家都能免费借喷水装置用,唯一的花销是猪小肠坏了得自己补上。 华哥儿不要钱,胡秋燕心里却过意不去,他们家占的便宜已经够多了,可惜家里没什么好东西,自己也不像魏榴花那样有好手艺,除了送鱼送虾外找不到别的补偿方法。 几米之外,秋华年站在地头,指挥着杜云瑟和雇来帮忙的人调试装置,他的身体还没养好,杜云瑟禁止他上手帮忙,只用动嘴就行。 胡秋燕看着秋华年单薄的身影,脑海中闪过了一个想法。 她娘家有一门远亲住在在辽州更北边,以挖人参为生,能入药的人参得长够至少三十年,寻找不易,但人参籽却是每年都结的,也是一种大补的药物,可以安神补气。 新鲜的人参籽保存和运输不容易,一般都是就近卖掉,除了原产地,其他地方容易买到假货。胡秋燕打算回头问问秋华年需不需要人参籽,如果需要她可以帮忙牵线,买到最好的原货。 …… 稀释过的生物酵素被倒入大木箱,雇工拿着喷头,按秋华年说的匀速踩动一侧的踏板,水流开始向管道涌动,几秒钟后喷出喷头,划出一道弧形水线,均匀喷洒在棉花上。 第一次看到这种神奇的装置,人群中不由自主发出一阵欢呼,秋华年也暗暗松了口气,虽然他已经在家试过喷水装置了,但实战时顺利运行还是不一样的。 秋华年抬起手掌遮了下不那么刺眼了的日光,想看得更清楚些,头顶突然投下一大片阴凉。 他转头看去,十六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后,手中撑着一柄油纸伞,伞面倾斜,为秋华年隔开了日光。 秋华年愣了一下,“谢谢。” 十六冷着脸嗯了一声。 “……” 秋华年觉得,十六其实没有乍看上去那么阴冷可怕,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甚至有点像上辈子二次元中挺流行的三无傲娇属性人设。 大多数时候无口无心无表情,少数时候有些情绪波动,也傲娇地不肯承认。 秋华年忍住笑意,以防十六发现自己古怪的想法。 两人在地头互动的一幕落入了周遭围观的村人们眼中。 在家里平安无事的躲了几天,终于补上了府城一行的噩梦,又重新抖擞起来的赵氏混在人群最后面,看见秋华年身边站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哥儿,忍不住问,“那个撑伞的哥儿是谁?” 前面的人忙着看田里的动静,没有回头,想都没想直接说,“那是华哥儿家的客人,据说是云瑟的故友,住了有几天了。” 故友?一个哥儿?还住了几天? 赵氏心头一跳,眯起眼睛想看清那个哥儿的样貌,可惜迎着太阳看不清楚,只知道年纪不大,长相也不会很差。 赵氏抿了下嘴,瞧着金贵的站在地头一指头活都不干的秋华年,一个歹毒的计划在嫉恨中油然而生。 第43章 拔棉花?他们怎么敢动庄稼! 赵氏想起自己在府城经历的一切, 心中依旧含恨。 学政府的管事以帮办婚礼为由,将他们一家带走,安排在一处别院里, 看似安排了好几个人照顾帮忙, 实则是把他们软禁了起来,以磋磨他们为乐。 那个管事每隔几天就要来带着赵氏出去, 美其名曰是帮她挑选各种婚礼用品, 实际上还是折腾人,一切东西全都挑贵的、挑多的买,她一旦露出点不乐意,便会换来绵里藏针的恐吓和苛待。 赵氏开始还想闹一闹, 结果每次闹完后, 换来的都是变本加厉的折磨,渐渐地再也不敢了。 后来她千方百计的打听,才知道这位管事与他们之前租住的那户主人家有点交情, 帮忙办婚礼这件事,都是管事专门提醒学政的, 为的就是借机替友人出气。 赵氏知道了原由也没有好办法,他们被放在别院根本见不到学政, 真就算见到了,学政也不见得会按她所愿的那样帮忙。 直到掏干净了赵氏一行人兜里的最后一分钱,那管事终于肯放他们离开府城,赵氏咬牙当掉了自己的银镯子,才换来了回程的车费。 回到杜家村的头几天, 赵氏还时不时在夜间惊醒, 就怕又要被管事变着方儿的戏弄。 她好不容易缓好了这些毛病,回过神时, 才发现杜家村的日子也没有以前那么舒心了。 之前赵氏因为家境优渥,又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在村里一直是众人巴结奉承的对象,走到哪里都仰着下巴,像一只骄傲的老母鸡。 但现在随着她做的坏事的败露,以及秋华年一家的崛起,原本围在赵氏身边奉承的那些人渐渐消失了,本就看不惯赵氏的坏脾气的人也将态度表露得更明显了,这让赵氏在村子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不舒心。 与村里人的相处不如以往,自己家里的日子也发生了变化。 之前赵氏在家中说一不二,大儿媳魏榴花根本不敢说一个不字,但他们去了几个月后,魏榴花不知为何越来越有主意有底气了,赵氏说的话一概不听,有时甚至会和她对着干,气的赵氏气不打一处来。 她倒是想整治魏榴花,但现在家里的钱差不多花光了,她的宝贝儿子杜云镜可不能干活受委屈,全家都指望魏榴花与云湖干活挣钱,魏榴花真的强硬起来,赵氏一时也不敢拿她怎么样。 赵氏想回过头来折磨李故儿,李故儿去府城走了这么一趟,比之前可机灵的多,滴水不漏地躲着她的挑刺,实在躲不过。就又拿学政吩咐的“善待”出来说事。 赵氏这次是彻底怕了学政相关的一切。每每听到这两个字,就会激起恐惧的记忆,气焰瞬间弱了下去。 赵氏回忆着自己这半年里的经历,发现一切不顺心的开端,都是从秋华年身上开始的。 自从福宝推了秋华年一下,秋华年突然硬气起来之后,他们一家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与之相对的,秋华年家里反而越来越好,赚到了钱,考中了院案首,这次他们回来,连足有两进大小的城里样式的砖瓦房都盖起来了。 自家的不幸让人难受,仇人的发达更令赵氏妒火中烧无法控制情绪。看着秋华年一家生活幸福,赵氏比自己受苦还要难受。她与两个亲生儿子,底子里本就是一脉相承的性格。 赵氏吸了口气,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她不信秋华年能一直这么得意下去。不过是一个两斗高粱换来的下贱小哥儿。凭什么能有今日? 她现在知道杜云瑟有多厉害了,襄平府走了这么一遭后,赵氏一个农村妇人终于对学政、对官员阶级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知晓了杜云瑟当初跟着走的那位老师到底是怎样的大人物,杜云瑟这些年在外面有多么风光。 赵氏深恨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是自家儿子的,也自认为对杜云瑟有了深层的了解。 杜云瑟这样一个前途无量、背景深厚的年轻男人,凭什么看得上秋华年这样一个乡下长大的哥儿。城里的老爷们大多三妻四妾,秋华年不过是一只运气好占了位子的土鸡,她就不信杜云瑟会没有别的心思。 说不定杜云瑟在外面的那些年早就有了得意的人,现在不过是回乡后条件有限暂且将就罢了。 那个据说远道而来来找杜云瑟的年轻哥儿。恐怕就是这样的来头。 否则一个哥儿,千里迢迢来到男人家里,非亲非故住着不走,是什么道理? 赵氏想把这些话散播出去,让秋华年家闹起来,也让村里人的注意力从自家身上转移。这样的一石二鸟之计一旦成了,不但可以让秋华年变得不幸,也可以让自家日子过得舒坦些。 赵氏躲在最后面想着这些阴谋诡计,被人群围住的田里喷洒工作正在有序不紊地进行着。 为了多储存一些液体,水箱的体积比较大,无法随身背着行动,帮工每喷洒几米远的范围就得挪动一次水箱,不过比起提着桶手动喷洒,这样的效率已经很高了。 秋华年默默计算着时间,四个喷水装置一起使用,半个时辰就能喷完一亩地的棉花,三亩地一天就可以全部干完。 确保喷水水装置没有问题,帮工们的操作也变得熟练了起来后,地里就没有秋华年的事了,杜云瑟催秋华年回去休息。围观的村人们也陆续离开,赵氏收回怨毒的目光,混在人群里面悄悄的走了。 她要回去好好谋划一下,争取一次性就弄倒秋华年。 在赵氏看不见的地方,十六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人群。 太阳落山之后,杜云瑟和帮工们才忙完把喷水装置用骡车运了回来,三亩地已经全部
相关推荐:
摄春封艳
在爱里的人
迷踪(年下1v1)
外婆的援交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毒瘤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浪剑集(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