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生脾性严苛,总板着个脸,所以鼻旁有两道深深的褶纹,看着就极不好相处。 据说从他口中听一句夸赞,比登天还难,倒是训诫从不离口。可他在花家的那座高阁里却恰恰相反,一句训诫都不曾有过。 他起初常常忍不住赞叹,说花信确实是“百年难遇”的好苗子,灵慧至极。后来这种夸赞翻来覆去也变不出花样,渐渐便少了。 再后来,那位先生偶尔会露出愁容来,无端轻叹一口气。 花信很少过问他人之事,所以常常叹气声听在耳里,抄着阵书和丹方的手却不停。 直到有一回,先生的眸光显露得实在直白,他才停了笔,抬头问道:“先生因我而叹气?” 对方良久道:“我看花家一众弟子修习都在弟子堂,既有刻苦用功之时,也会玩笑嬉闹。唯独大公子你一人自幼在此,日日修习不曾放松,不会愤懑不平么?” 花信平静道:“幼时偶尔会贪懒,后来便不曾再有。” 先生又道:“我常训斥一些弟子不知刻苦,到了你这,倒想劝你歇一歇,偶尔也玩闹放松一番。” 花信道:“先生费心。” 他这么说着,平静地收回眸光,又动起了笔。 倒是那先生愣了好一会儿,实在没忍住,问他:“大公子如此刻苦修习,是因为外人的那些评说,想要替花家争口气么?” 花信微微愣了一下。 还没回答,先生就懂了:“看来不是。那是为何?修士们总有所求,但我在你身上似乎从来看不到。” 花信:“修士们所求何事?” 先生说:“大多求长生。你呢?” 花信:“从未想过。” 他刚及弱冠,尚无惧于生死。 先生道:“我料想也是如此,人得先有舍不得,才想求长生。” 他又道:“还有些人修行是为了护住某一个、或是某一些人。大公子有格外想护的人么?” 花信道:“没有。” 他自幼便算是离群索居,就连亲缘都十分浅淡,与人交集点到即止,也早已习惯如此。 倘若碰到邪魔阴晦之物来犯,他自然会出手相挡,不论是为了花家还是大街上过往的车马行人。可要说为此而修行,又着实谈不上。 遑论什么“格外想护住的人”了。 他见先生面露忧色,缓声道:“若是为了护住某一个人,或是某一些人,那道便太短了。” 先生头一回听他说起“道”,忧色减了一些,问:“哦?” 花信说:“若是格外想护的人不在了,那他们当如何?就此荒废,或是再找一些支撑?” 先生点点头:“确实如此。” 先生迟疑着,问:“那……大公子是如何想的?” 花信想了想,道:“只要没有那个格外想护的人,没有极度想成的事,那便世人皆可,事事皆行,自然也不会有垮塌重来的一日。” 先生看着他,一时间也不知如何评判。 良久之后,先生才道:“倒也是个道理。只望你一直如此,那便是个好事,能成大道。” 他顿了顿,便收了话音。 花信一直都知道,那句话还有后半句,既然有“索性一直如此,是好事”,那便应该有“倘若某天骤然变了”。但他那时候并不在意。因为于他而言,有前半句就行了。后面的与他无关。 *** 这位先生的前半句说得很准。 花信年纪轻轻便修行大成,弱冠之后不再整日闭于高阁。他在花家地位甚高,有时甚至隐隐能超过家主,但他很少插手门派事务。 他常去外边游历,常作举手之劳,但与人交往依然如故,始终“点到即止”。 数十年下来,他从花家大公子慢慢变成了“高人”、“前辈”,但有人在他面前提一句“故交”,他第一个想到的,居然还是当年那个教他阵法和丹方的先生。 或许就是因为那位先生曾经认真地同他聊过那些话。 他同那位先生也一直保有联系,不多,只是偶传音书。 那些年因为他,花家变得颇有些名望。 但他并不关心。 也有人会在他面前提起一些封家的光景。说封家出了位佼佼后辈,颇有些天分,只可惜刚及弱冠就成了婚,生儿育女去了,荒废了修行。更可惜的是,听闻那双儿女还在前两日死了。 那天花信刚巧从梦都城里穿过,远远看了封家一眼。 偌大的府宅挂着苍白灯笼,那位据说“颇有些天分”的后辈正在送宾客,整个人几乎脱了相。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一个修者会因为生死之事颓然至此。 ***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失身酒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薄情怀(1v1)
碧荷衍生文
游戏王之冉冉
痛之花(H)
玩笑(H)
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