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婚蘼情未了_御书屋 > 第119章

第119章

抓住了萧祈安的手,用尽全力道,“你的后宫若是要安稳,就必定要……昭贵妃这样的女人才震得住。你不要……不要学你父皇,他……他糊涂啊!” “母后,儿知道!儿都知道!”听得太后直到这个时候,还在担心自己后宫的安稳,一向坚强的萧祈安,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夏韶宁也只是红着双眼心酸地别过头,不敢再看向太后那张已经形容枯槁的脸。 “不要哭,不要哭!我要走了……我要,去过好日子了……” 一颗晶莹的泪从太后的眼角滑落,滴在了仍死死握着她的手不愿松开的萧祈安的手背上,萧祈安痛苦地抬起头,发现太后已经没了呼吸。 “母后!母后!” …… 光启十二年七月初三,太后陈氏病逝于永寿宫,享年五十二岁。 帝大悲,辍朝五日以示哀痛,举国服缟素、止庆宴。直丧仪尽,葬于皇陵,谥号庄肃。 第266章 心思 等到庄肃皇太后的丧期完全结束,坊间已经可以自由宴会,婚丧嫁娶的时候,已经是光启十四年了。 夏韶宁依旧是那个夏韶宁,安安稳稳犹如一座磐石一般稳坐后宫唯一贵妃的位置。 后宫的任何人,无论是从潜邸就跟着萧祈安上来的老人,还是后来选秀入宫的新人,人人都只有仰望和嫉妒她的份,没有多嘴一句的资格。 久而久之,宫里无论是主子还是宫人们就都明白了,承乾宫的昭贵妃,惹不得。 若是谁胆敢去惹她,那圣上是绝对不会饶过你的! 后宫里那些没孩子的宫妃们早就已经开始躺平了。在她们的心里,昭贵妃是个顶顶好说话的,只要你不要没事惹到她面前,她从来不会找那些低位宫妃们的茬。 只是那些有儿子的宫妃,心思却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而变得活络了起来。 *** “娘娘,唐贤妃今日下午去了一趟紫宸殿,足足在里头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 如今的李顺,早就已经褪去了从前刚到夏韶宁身边时的青涩。说话做事也渐渐有了贵妃身边首领内侍的那股劲儿了。 这会儿的夏韶宁正在检查六皇子近日的功课,眼见着六皇子的文章是越写越好了,各类见解也是十分独特,夏韶宁心中那是相当骄傲。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咱们圣上居然能耐着性子和她唐贤妃在一块儿待那么久?” 夏韶宁小心翼翼地将六皇子的功课收好,摸了摸手里的护甲漫不经心地又问了一句,“知道她们在里头说了什么吗?” “娘娘恕罪,奴才不知。紫宸殿的人一个个嘴严得很,倒是难问出来。”李顺躬着身子道。 “紫宸殿问不出,那就去唐贤妃的华清宫问。这么些年了,这宫里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儿?” 如果说早些年的夏韶宁,往各个宫妃的宫里安插自己的眼线还会偶尔担心被发现。那么如今的夏韶宁,对于这种事情早就已经游刃有余了。 她往那群女人的身边插眼线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是想着哪一天方便陷害谁,她只是想要知道这群女人最近在做什么,才好方便一点点为昀儿铺路。 六皇子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很多事情,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 也没等夏韶宁等多久,那日吩咐了李顺之后,第二日夏韶宁就已经知道了她想知道的事情了。 “娘娘,那唐贤妃是去向圣上讨儿媳去了!”李顺将殿内伺候的宫人都赶了出去,满脸神秘地对着夏韶宁低声道。 “嗯,说起来也是,大皇子也就比安庆公主小一岁,给庄肃皇太后的丧期一耽误,眼瞅着也十八了。” 听得李顺的话,夏韶宁倒是没有十分吃惊。毕竟她一直觉得,没有哪个母亲是会不为自己的孩子考虑的。 “她看中了哪家的姑娘?”夏韶宁有些好奇的问道。 “娘娘您这可是问到点子上了。”这会儿的李顺一副就等着自家娘娘开口的样子。 “那唐贤妃的胃口可是真不小呢,她看上的,可是正三品中都护李从南的嫡幺女!” 本来夏韶宁初听这件事情倒是只想着看个热闹,可是李顺这话一出口,她的脸色瞬间变了。 “呵,这么些年了,我还以为她唐润玉早就歇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了。没想到,她这是在憋个大的啊!” 中都护这个官,细听下来好像并不大,但是他可是除了上都护以外唯一能够管理边境军事事务的官员。 简而言之就是,如今驻守越州的车骑将军傅赟和驻守漠州的怀化将军许青生,都得卖这中都护的一个面子。 不谈什么听不听他的,最起码他们若是要调动军队,首先就得和这上都护和中都护打招呼。 早年孝端皇后的父亲纪斌就是上都护,只不过他这个人十分迂腐,所以在萧祈安继位这件事情上他也没出什么力。年纪一到,自然就被萧祈安给撤了下去,挂了个体面的闲职养老去了。 如今的上都护是前几年萧祈安亲自升上去的,倒算是自己人,只是这个李从南……他却是个滑不溜手的老油条。 夏韶宁之前与夏宽闲聊的时候,也曾听父亲提过几嘴这个李从南。说他明面上似乎从不站队,但是私下里曾偷偷接触过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 刚巧她的嫡幺女今年已经十五了,明年就该及笄了。这打的什么主意,那可不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吗? “唐贤妃那日从紫宸殿回到华清宫以后,心情如何?”脑子里已经转了九九八十一个弯,夏韶宁终于又出声了。 李顺并不知道就这么一点时间里,自家娘娘就已经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了。听得娘娘又继续发问了,他便十分恭敬道,“听华清宫的宫人们说的,似乎并不好。那唐贤妃回宫以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里好几个时辰,说起话来语气也很冲。” “呵,如此正好,她这是打量着把圣上当傻子呢!”夏韶宁冷哼一声,不甚在意。 “含秋。”微微思索了一会儿,夏韶宁便对着门外的含秋喊了一声。眼见着含秋入了殿来,她才吩咐道,“你去一趟苏昭容那里,就说我新得了块好料子想请教她一些女红方面的问题,让她空了就来一趟承乾宫。” 含秋点头应了,即刻就去了。 且说那头的苏昭容,一听得贵妃娘娘要请教自己女红的问题,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往承乾宫去了。 “姐姐来了。”苏昭容入了殿来就要向夏韶宁行礼,没成想刚作了个揖就被夏韶宁眼疾手快地扶了起来。 “娘娘什么时候对刺绣的事儿感兴趣了?”苏昭容对着夏韶宁浅浅一笑道,“您从前不是最烦这等劳什子的吗?” “女红的事情本宫当然不忙,但是若是有关于二皇子的婚事,苏姐姐要不要听不听?” 夏韶宁一把扯过苏昭容的手,随即对着她神秘兮兮道,“二皇子今年也十六了,不知道,姐姐心中可有什么心仪的儿媳人选?” 第267章 挖个坑 听得夏韶宁谈到了二皇子的婚事,一向喜怒不爱形于色的苏昭容,面上瞬间露出了一丝忧虑的神情。 “娘娘今日既然问了,那臣妾也就说了。” 苏昭容揪着手中的帕子思索了一小会儿,便缓缓开口了。 “臣妾之前也同娘娘说了,二皇子有个口吃的毛病,性格也温温吞吞的,臣妾实在是怕日后若是圣上给二皇子指的是个厉害的皇子妃,会欺负他。” “咱们圣上平日里虽然看上去颇有些不拘小节。但是臣妾心中明白,他一直在暗处暗暗观察着这些皇子们呢!” “这儿媳的家世若是太高,难免引起圣上的忌惮。只是若是低了,又觉得委屈了二皇子……” “那苏姐姐觉得,中都护李从南李大人家的嫡幺女,好不好?” 没等苏昭容的话说完,夏韶宁便立刻出声打断了她的话。 “这……”苏昭容毕竟出身文臣清流世家,脑子也是十分聪明的,一听得夏韶宁这句话,刚刚才坐下的她立刻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娘娘您误会了,臣妾与二皇子真的没有别的意思。这些年来,您对臣妾与二皇子的好我们母子俩都记在心里!这一路若不是您一直护着我们母子,臣妾如何能一步一步坐到这一宫主位?臣妾只求以后的儿媳妇与二皇子能好好相处,二皇子能当个闲散王爷就好,万万没有旁的心思啊!” 苏昭容说这话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当然,这也是她最真实的想法。 这么多年了,圣上的心思是怎么样的,她们这些宫妃们早就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若是从前有些什么心思,也早就被夏韶宁的“怀柔政策”给收服了。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能不对一个十数年如一日对自己和自己孩子好的女人心存感激呢? “苏姐姐是聪明人,才能想得明白这些事情。但是这后宫里,多的是蠢人。”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其实也不用说得这么明显的。苏昭容一番表忠心以后,夏韶宁便只是缓缓地点了点头,而后才吐出了这句话。 “那李从南大概从去年开始就频繁地接触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了。本宫猜测二皇子与三皇子大概并没有明确地承诺过他什么,所以他最近与大皇子来往得很是频繁。” “昨日唐贤妃去了一趟紫宸殿,在里头足足待了一个多时辰。姐姐你猜,她在里头待了这么久,是在同圣上说什么呢?总不能是同仪淑妃一样和圣上探讨那些书本上的问题吧?” 夏韶宁此话一出,苏昭容这才想起大概今年年初的时候,二皇子偶然一次同她一起用晚膳的时候的确提过一嘴这个李从南的事情。只是那个时候仍在庄肃皇太后的孝期,二皇子怕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对于李从南的邀请一直都拖着,既没有明确的拒绝,也没有次次赴约。 如今想想,这李从南……是在这些个成年皇子身上押宝呢? “不瞒姐姐说,其实本宫已经替二皇子看中一位姑娘了。只是之前一直在庄肃皇太后的孝期内,所以本宫才一直没有同姐姐提过这件事儿。” 说到这里,夏韶宁便笑着拉过了苏昭容的手。 “本宫父亲有个多年的好友,这两年已经荣升从四品的秘书少监了。他家有个孙女,今年刚满十五,算起来明年正好及笄。” “这姑娘本宫的母亲、长嫂、妹妹都见过,都说她性子虽然温和,但是平日里帮着她母亲管家理账都是一把好手。本宫瞧着,同二皇子正是相配。” 苏昭容听着夏韶宁同自己说的这番话,刚刚还有些纠结的眼神忽然就变得清明起来。 “秘书少监好啊,一看就文臣清流,以后也不容易卷入那些个是是非非里。而且听娘娘这话的意思,这姑娘应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二皇子今年正好出宫开府,日后就需要这样一位皇子妃帮他打理府中庶务呢!” “正是这个道理呢!”瞧着苏昭容这般满意的样子,夏韶宁心中不禁对这个女人有些刮目相看起来。 果然啊,这么多年了,从潜邸跟进宫里的那么多女人,死的死,降位的降位。只有她苏桐瑶一路稳扎稳打,走到了昭容这个一宫主位的位置。 其中的确有夏韶宁经常在萧祈安面前为她的美言的成分在里头,但是安能就说她苏桐瑶自己一点儿本事都没有呢?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不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本事吗? “所以……娘娘今日叫臣妾来,是有什么时候需要臣妾帮忙的吗?或者说……需要二皇子在宫外帮忙?” 苏昭容抬起头来,似乎已经明白夏韶宁的意思了。 “本宫与姐姐相处也这么多年了,很多事情倒是也不瞒着姐姐了。” 深吸一口气,夏韶宁又出声了。 “圣上有七个儿子,本宫知道姐姐的二皇子与丽充容的七皇子是一直都站在六皇子身后的。但是还有那么几个皇子,他们和他们的母妃心中是什么心思,本宫并不知晓。” “唐贤妃如今这般光明正大地到圣上面前去请求将李从南的幺女赐婚给大皇子,她存了什么心思,大家都知道。本宫相信圣上他也知道,但是他手中却没有证据。” 说到“证据”两个字的时候,夏韶宁的语气特意加重了许多。 果然,这话一说完,苏昭容就明白了。 “娘娘是不是希望二皇子给那李从南和大皇子挖个坑?”苏昭容试探性地问道。 “姐姐这个词用得可太好了,的确就是挖个坑。” 所以说人人都喜欢和聪明人说话,夏韶宁只说了前头半句,苏昭容自然而然地就将后头半句接下去了。 “倒是也不需要二皇子做什么,就是最近偶尔约几次那李从南吃顿饭,多同他说一说大皇子与他外家好的地方。当然了,也可以适当地说说大皇子的难处。比方说他刚刚开府手头有些紧啊之类的……” “那李从南是个精明人,二皇子这话不用说很多遍,他自然明白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了。” “臣妾明白了。”苏昭容站起身来对着夏韶宁福了福身子,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 第268章 所谓国本 大朝会。 “众卿家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张全和甩着拂尘刚说完这句话,便见正四品谏院丞方观站了出来。 “陛下今年的万寿节已过,再有两年陛下便将步入不惑之年。虽然早些年陛下曾放话称不立皇后,但是无论如何太子是一个国家的国本,微臣奏请陛下早日立下太子,方能稳定国本啊!” 坐在龙椅上的萧祈安眯着眼睛看着面前躬着身子,态度十分谦卑的方观,面上一丝多余的表情都没有。 眼见着上首的萧祈安一直不说话,一旁的礼部尚书柯胜也跟着附和道,“陛下!太子不立,国本不稳!此为一个国家的大忌啊!微臣恳请陛下早日立下太子,稳定国本!” 看着已经有两名四品以上的官员就立太子之事开口了,剩下的一大批官员们便纷纷躬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鉴宝狂婿   虎王的花奴(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万古神尊   弟弟宠物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新年快乐(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