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 第200章

第200章

行,这女子竟然强开天门,显然此门是为王仙芝而开,分明是要自作主张,送眼前这位举世无敌的武帝城城主一程。 姜泥嘴角渗出血丝,仍是继续推长剑入地,拼死去牵引另外一根天柱下落。 世间寥寥几人知道真相,她当年只是一个搬书上山就疼得以为自己会死的女子,只是一个只因为怕吃苦就不敢去练剑的胆小女子,只是一个读书挣些铜钱就心满意足的女子。 什么御剑,什么复国,什么剑开天门,她都没有想过,这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她从不认为自己做得到。 她就想趁着他哪天不注意,偷偷一剑刺死他。然后这辈子就算完事了。 王仙芝依然没有阻拦她的开门一剑。 我王仙芝不想过天门,天门大开又如何? 就在此时,王仙芝突然一脚后滑,做出拒敌姿态。 一道身影破开天门流华,一拳砸向王仙芝。 王仙芝倒滑出去整整三百丈。 第二根天柱在即将支撑起天地的瞬间,烟消云散天门闭。 姜泥甚至顾不得吐出一口鲜血,痴痴望向那个身影。 身影一闪而逝,直扑王仙芝。 又是简简单单一拳。 王仙芝虽然仍是身形不倒,但狠狠倒退七百丈! 世间从未有人,能让可杀仙人的王仙芝倒退一千丈。 第481章 微风拂过,王仙芝所退千丈直线之上,尘埃飘散,一些稍高土墩土坡更是被老人后背直接破开,所幸交手双方身处荒郊野岭,没有外人看到这惊世骇俗一幕。王仙芝抖了抖脚腕,干脆踢掉那双破败不堪的麻鞋,双袖碎烂,也被他撕去,露出古铜色的粗壮手臂,肌肉坚若磐石,蕴藏开山裂城的力量。武帝城临水而建,以观沧海,每年夏秋交汇,都会有白浪滔天,大潮横拖千里,拍打东城墙头。三十年以前,王仙芝每逢海上起龙卷,都会傲立东城墙头,以双臂拍浪弄潮,这三十年以来,先后换了两人替他去“打潮”,声势都不如王仙芝浩大。武夫以力证道,一直为三教中人所不齿,视作不合天道的下乘手法,是王仙芝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扭转了世人看法,尤其是拓跋菩萨和轩辕大磐诸人相继功成名就,更让这条武道的先行者王仙芝如日中天,始终不落西山。 王仙芝神情平静,遥望脚下一线远处,气机流转鼓荡,体内如汪洋肆意。仅论内力,武评前十人,曹长卿比之天下第三的邓太阿还要出类拔萃,直追拓跋菩萨,可自称对上王仙芝,仍是难以望其项背。单论战力,甲子之前的青衫剑神与广陵江一步不退的羊皮裘老头,大致持平,可王仙芝却比甲子以前的自己高出一大筹不止,这也是为何东海一战,哪怕面对重返剑道巅峰的李淳罡,王老怪也仅是使出九分力而已。江湖五百年来公认的天下第一出了六七人,到了这最近百年,最终敲定由王仙芝扛鼎,而这个自称天下第二的老人,无疑要比百年前的逐鹿山魔头刘松涛更加生猛无敌。当年有甲子高龄却面容清逸如年轻人的齐玄帧站在斩魔台看天下,为天道把守关门,世间便没有魑魅魍魉可以作祟。有老而弥坚的王仙芝做定海神针的江湖,也就没有武夫可以出头,因此何谈一棵新木秀于武林? 八十年潮来潮去,当初的四大宗师变成了十年一届的武评十人,高手换了一茬又一茬,没有谁知道这个老怪物到底在想什么。 王仙芝嘴角勾起一个酣畅笑意,终于来了。 百多岁高龄的老人双膝微屈,左手摊开向前缓缓伸出,右肩低斜,右手握拳。那名不速之客两拳赠礼,送了他王仙芝足足一千丈,王仙芝万万没有不还上一礼的理由。 身穿粗麻衣裳的老人这一平淡无奇的起手式,天地之间既没有风卷云涌与其交相呼应的意境,四周也没有任何飞沙滚石的雄烈气象。王仙芝收回视线,轻轻呼出一口气,耳膜剧烈震动。穿过天门那人在两拳过后,没有乘势追击,只是在七百丈外微微停顿了一下,等到王仙芝站稳身形,这才开始第三次冲击,一步一个脚印,却不是踏在地面上,而是凌空而行,如同石子打出一串水漂,离地数尺,形成一圈圈气流涟漪,每一次踩地,都如洪钟大吕敲在王仙芝心坎上,使得王仙芝不光是耳膜震动得幅度越来越大,甚至连两侧太阳穴都开始一凹陷一突出。王仙芝仍然没有出拳的迹象,等到那人最后一跃,一步跨过百丈,重重踩地后,蓄势到了极致,一拳砸来,王仙芝耳膜与太阳穴同时猛然静止不动,这才一拳轰出! 两拳相撞。 砰一声巨响。 两人双拳之间侧面横生出由磅礴气机散开的一扇“湖面”,这抹纤薄湖面狰狞扭曲,震天响声传遍荒野,几只冬雀低空盘旋,不经意间撞上这面气墙,立即被撕裂粉碎得面目全非。 王仙芝脸庞那张不见老态的面皮如同湖水吹皱,浮现一层层细微起伏,然后缓缓归于平静。 两人出拳手臂都不约而同往后荡去,然后同时换手一拳,几乎又是一场响彻平原的冬雷震震。 王仙芝微微一笑,轻轻缩手。 那人晃了晃手臂,也没有怎么胡搅蛮缠。 两人都没有挪步,但两者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大地撕裂出一条宽度长度都在逐渐拉升的沟壑。 王仙芝缓缓问道:“是该称呼你北凉世子还是真武大帝?” 有一双熠熠生辉金黄眼眸的年轻男子笑道:“徐凤年就行。” 王仙芝望着年轻人那双逐渐黯淡下去的古怪眼眸,全身气机如一挂长虹向身后飘伸出去,老人有些遗憾道:“原来才一炷香的风光。也不知道规矩是谁定的,无趣。” 徐凤年讥讽道:“想要有趣,你怎么不去天上找神仙打。” 王仙芝笑道:“腐草为萤,就算真有飞升证道的天上仙人,也未必是什么好货色。” 徐凤年问道:“你是想在人间打输了一架,才能心甘情愿跨过天门?” 王仙芝摇头朗声道:“生而为人,死而为鬼,才是最实在的道理。至于神仙不神仙,在老夫看来无非是些贪生怕死的窃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命者仙,所以鬼神之说,老夫只肯信一半。” 徐凤年摆手道:“不说这些有的没的,你现在要杀我轻松得很,你到底怎么说?” 王仙芝笑问道:“你还有没有机会恢复方才的境界?” 徐凤年无奈道:“难。” 王仙芝点头道:“只要有就行,老夫下次就在东海等你。” 徐凤年见老人就要转身,追问道:“你跟隋斜谷没有打起来?” 王仙芝仍是转身径直离去。 徐凤年咽下一口血水,蹒跚返身。 剑开天门处,姜泥拔出大凉龙雀,神情犹豫不决。 她不远处,白衣洛阳蹲在地上,抓起一捧泥土,望着远方。 姜泥一抬手,驭来紫檀剑匣,放好大凉龙雀,背在身上。 洛阳站起身拍了拍手,转身跟那八百年前真正倾了国的女子对视,冷笑道:“还是这副天生让男子我见犹怜的皮囊。不过如今比起以往,有心有肺多了。” 姜泥对她的说法感到一头雾水,只是对这个白衣女子天生恶感,当即瞪眼道:“要你管?!” 洛阳莫名其妙抬手,朝她做了个举杯一饮而尽的手势,哈哈大笑,然后问道:“你渴不渴?” 姜泥不想跟这个疯女人一般见识,眼角余光瞥见那个走近的身影,咬了咬嘴唇,毅然转身。 徐凤年停下脚步,闭上眼睛。 那一年,一望无垠的金黄麦穗,被当成贡品选送入宫单名狐的女子,怯怯走在他与大秦皇后身后小路上,还未饮下那一杯鸩酒。 徐凤年睁开眼睛,揉了揉脸颊,继续前行,走到洛阳身边。 而被徐凤年误以为会一路逃回太安城的柳蒿师,他的那颗脑袋已经被一记手刀割下,被小姑娘一脚一脚踢着向前滚动。 第482章 (今天一章。明后两天总计要有六章更新。) 徐凤年本想以春神湖请神一战作为江湖收官,就已经对得住这几年拼命练刀,返回北凉以后,一般来说就再难做到心无旁骛,一品四境,已经有过三次伪境,不说后无来者,最不济也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徐凤年已经对以后的境界提升不抱期望,在北凉安安心心做个土皇帝就足够。可怎么都没有想到真正的官子局,会是如此惨烈,宋念卿地仙一剑仍是战死,柳蒿师的天象碎境,最后甚至要跟王仙芝打上一场。徐凤年静静站在这位白衣魔头身边,一身修为都已还给洛阳,一来一回,她的境界损耗巨大,天下第四应该仍是天下第四,可与武评随后洪敬岩等人的差距却不可避免地缩小,徐凤年自己更是一穷二白,原先跌到二品的内力,也所剩无几,如果说身躯体魄是一栋气机充盈的楼房,那么徐凤年就称得上是家徒四壁了,尤其是被柳蒿师毁去大黄庭池塘中的紫气金莲幼株,更是让他苦不堪言,徐凤年默诵口诀,试图凭借在北莽悟得的起火得长安之法,尝试凝聚真气内观起火,去流转百脉,可惜些许真火自脚下涌泉穴起,才至玉枕便强弩之末,连泥丸都过不去,徐凤年神情枯槁,放弃挣扎。乡野一阵清风拂面,一股泥土气息扑鼻而来,徐凤年手脚冰凉,只得双手插袖御寒。 洛阳淡然问道:“王仙芝到底有多强?” 徐凤年跺了跺脚,望向天空,轻声道:“王老怪硬扛两拳时也就出了五分气力,最后约莫有八分左右。” 洛阳对此不做评价,平静道:“我会带丹婴回逐鹿山,三年后在城外相见。你现在仅余下邓太阿赠送的几把飞剑,别随随便便死在归途。没死在宋念卿和柳蒿师手上,没死在王仙芝拳下,要是到头来死在无名小卒手里,就是个天大笑话。” 徐凤年坦然笑道:“我的确是没什么后手,可赵家天子那边也差不多一样黔驴技穷,没有韩貂寺和柳蒿师两大顶尖高手坐镇的太安城,也比纸糊稍好一点,我要是曹长卿,直接就去京城摘了皇帝头颅。江湖事了,以后就看北凉如何见招拆招,我的武学修为如何,其实已经无关大局。” 并肩而立的洛阳讥诮道:“拼家底,你们徐家拼得过赵家?曹长卿这时候有胆子去太安城闹事,恐怕就没命复国了。” 徐凤年皱眉道:“不就还剩下个鬼鬼祟祟的吴家剑冢给朝廷撑腰吗?” 洛阳冷笑反问道:“就?” 徐凤年感慨道:“确实,我娘亲出自吴家,邓太阿也是,吴六鼎和他的剑侍翠花更是,宋念卿的第十四剑就已经有那样的气魄,想必那柄素王剑的主人,更是高深莫测。” 洛阳犹豫了一下,问道:“你为何不练剑意?” 徐凤年自嘲道:“珠玉在前,见过太多剑道高人,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徐凤年猛然回神,“是剑意不是剑?” 不过洛阳已经不见踪迹。 原地驻足不前的徐凤年环顾四周,天地清明,气象萧索,就这么一直发呆,不知过了多久,慢慢闭上眼睛,记起了许多往事,许多旧人。在脑海中走马观花,直到幽燕山庄的那场亲手借剑,刘松涛疯癫后的无用歌,以及亲见城内天地并拢一线。当一个人手头太过阔绰时,往往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珍惜什么。 徐凤年抬臂伸手一拂,好像是推掉了杂乱案桌上的一样物件,“山岳退散。” 不见武当,不见龙虎,不见徽山,不见所有名山。 拂退脑海中的天下山岳之后,徐凤年第二拂,“江海退散。” 不见春神,不见波阳,不见青渡,不见一切江湖。 第三次推拂,“城楼退散。” 不见襄樊,不见神武,不见太安城,不见一切城池高楼。 第四拂,拂退草木。第五拂拂退日月。第六拂拂退世上众生。 这一刹那天地之间,徐凤年仿佛茕茕孑立,仍然闭眼,却在漆黑中“茫然四顾”,不知在寻找什么。 等到徐凤年以为就要无功而返的时候,却骇然发现无法睁眼,如同练刀之前许多次午睡时遭遇的鬼压床,如何都睁不开眼睛恢复清明,分明是误入歧途的征兆!以往有道门大黄庭傍身,徐凤年修行路数不管如何驳杂,不管如何剑走偏锋,根本不用担心会沦落到走火入魔,可此时大黄庭已经荡然无存,正是徐凤年根基最为动荡不安的时刻,他又一时起意,想趁着与王仙芝巅峰一战后残存余韵,抓住那一丝可遇不可求的明悟,希望可以一步登天,直接跻身天象甚至是陆地神仙的伪境,学练气士去撷取那稍纵即逝的凤毛麟角。欲速则不达,何况徐凤年经历过三次伪境,本该每次升境都更加如履薄冰,外人根本不敢想象有人会像徐凤年这样不知死活,无异于自寻死路。既然无法醒来,徐凤年竟然在不知深浅的伪境中笑了,先前拂退山河,此时便慢悠悠一抱一揽渐渐收回所有山河景象,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可徐凤年发现在此境中完全颠倒乾坤,好在他也不急,按照常理,无论武道还是天道修行,都以心猿意马为大忌讳,徐凤年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放任自流。依稀之中,徐凤年好似看到了怀捧布鞋的宋念卿被一众心神凄凉的剑池弟子抬入一辆马车,看到了一个脚踢头颅的少女背影,看到了袈裟飘摇的僧人长掠而来,看到了白衣女子带着一袭朱袍去而复返又去。 然后徐凤年的“视野”瞬间抛远千万里,既看到了一位年轻俊雅道士为人守坟。也看到了南海的潮涨潮落,一名中年剑客御剑劈波斩浪。还看到了一头似马非马似鹿非鹿拾级上山,到了天师府门前。 最后看到了山清水秀的一个小村外,一个蹲在河边痴傻发呆的幼龄稚童突然开了窍,灵气四溢,回到村子见到一扇窗户所贴剪纸的那一抹红,稚童便心生莫名欢喜。 徐凤年终于睁开眼睛,抹了抹脸,不知不觉已是满脸泪水。 第483章 (还欠五章。) 有一骑往快雪山庄而去,马蹄轻灵,面容清逸的年轻骑士戴了顶红狐皮帽,双鬓垂下黑白相间的两缕发丝,腰间挎了一柄乌鞘短刀,一人一马没有急于进入庄子,而是沿着春神湖边上的青石路板,下马步行。 正值晌午,日头温暖,冬雪消融,湖水澄清如镜,赏景行人络绎不绝,快雪山庄的变故让人目不暇接,传出一连串小道消息,当初真武大帝法相临湖之后,先是雁堡少主李火黎领着六百里加急的紧急军令,携带精骑扈从返回边境,随后是春帖草堂谢灵箴也离开庄子,尉迟良辅说是这位草堂的老前辈观湖有所悟,要回蜀闭关,此生有望跻身天象境。东越剑池李懿白也说要去迎接恩师宋念卿,不知所踪,快雪山庄原本想要凭借选举武林盟主这桩盛事提升山庄声势地位,三位正主相继离去,就要成为整座江湖的笑柄,可徽山紫衣女子的横空出世,一天之内连败十六位成名高手,一时间风头无二,隐约要趁势一鼓作气夺魁,让许多都已经离开庄子在返程路途上的江湖人士,纷纷调转马头车头,涌入快雪山庄,无疑解了山庄的燃眉之急。 若不近观细瞧,在这个人靠衣裳佛靠金装的势利年代,牵马而行的佩刀游侠儿在拥挤人流中并不起眼,能到快雪山庄的江湖人本就豪侠居多,大多借着门派背景或是自身名号在家乡即便不能富甲一方,腰缠万贯总是逃不掉的,湖边沿途满眼锦衣狐裘,不弄顶动辄几十两银子的貂帽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众多貌美女子都小鸟依人在豪侠身边,眼光游曳,暗中比拼身家,还一些个携带妻儿家眷出行的武林中人,这些人无疑底气更足,多是江湖一二流大帮派的嫡系子弟,那些半点都不怯场的俏皮孩子,不顾爹娘叮嘱,嬉戏打闹,好似穿花引蝶,可能这些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朝廷上有官家子弟和将种子孙两个说法,而他们就相当于江湖上的世家子弟,他们以后继承父辈衣钵行走江湖,显然要比其他人来得左右逢源,熙熙攘攘的青石板路上,充斥着久仰大名的客套寒暄,以及熟人相遇后的把臂言欢,几对父辈恰巧是世交好友的稚童稚女,很快就熟络起来,一起横冲直撞,欢声笑语,偶有被他们磕碰上的江湖人,便是往常性子暴戾的汉子,今天也不以为意地扬起一张粗糙笑脸,还友善地伸出去揉一揉孩子们的脑袋,孩子们伶俐弯腰低头跑过,他们身后一脸无可奈何的父辈则不忘对汉子抱拳微笑,双方清淡一些,就是一笑而过,要是玲珑一些,就会停脚互报名号,顺手顺嘴的,花不了一颗铜钱,也就结下了一桩可有可无的香火情,何乐不为。 几个结伴孩子像几尾欢快游鱼在人群缝隙中游走,愈演愈烈,他们有几分轻功底子傍身,兴致所致,无形中都用上了家学身法,不巧有人牵马停脚站在湖边,遥望烟波浩渺的春神湖,为首一个孩子在即将撞上马肚子时,双手一抓马背,灵巧翻过,继续前奔,行云流水,让人眼前一亮,颇有惊艳观感,后边一个垂髫丫头也依样葫画瓢,翻过马背,最后一个孩童就没这份功底了,可又不愿绕道而行,没能跃过,撞在了马肚子上,倒地不起,不知是吃疼还是自觉在青梅竹马的伙伴眼前丢了面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头顶红狐皮帽的年轻人闻声转身,松开缰绳,笑着伸手要去搀扶那孩子起身,那孩子抬头看了眼陌生人,兴许是觉得他的笑脸是在嘲讽自己,哭得更加撕心裂肺。 年轻公子哥大概是劣马劣皮帽,没能有几分富贵气,才会如此笑意和煦,略带歉意,面对几乎满地打滚的撒泼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两名已经跃过马背的稍大孩子也折路返回,对这个年轻人虎视眈眈,率先攀马跳跃的男孩子一脸怒气,小小年纪就有了不容小觑的英武气焰,垂髫丫头是个美人胚子,脾气也要柔和许多,看到那罪魁祸首不像恶人,仅是瞪了一眼,妩媚天然,就去搀扶起满身尘泥的同伴,被扶起的孩子别看哭嚷得厉害,其实一直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到哥哥姐姐来了给他撑腰,身后爹娘也快步走来,他顿时胆气粗壮,跑过去朝那牵马拦路的家伙狠狠踹了一脚,踢在那人小腿上,年轻公子哥一笑置之,低头拍了拍尘土,不曾想那孩子犹然不解气,一巴掌拍在眼前这人的头上,拍掉了那顶他一看就不值几个钱的狐皮帽子,这才洋洋得意咧嘴一笑,那二十几岁的佩刀年轻人在帽子跌落后,露出一头与两鬓垂发相似光景的头发,竟是老衰的灰白颜色,一幅死气沉沉的迟暮气象。 年轻人摇了摇头,不与顽劣孩子斤斤计较,上前几步,弯腰想要去捡那顶相依为命的狐皮帽子,不料一根软鞭如灵蛇吐信,勾住狐皮确是质地不堪入目的廉价皮帽,鞭子撩起,皮帽高高抛起,然后这根在江湖赞誉为虎尾秧的软鞭形如蛇盘,鞭头与鞭身相击,声响如爆竹,震响过后,骤然伸直,弹在皮帽上,迫使那顶帽子斜斜坠回主人,恰好覆在年轻人的头上,这一幕,果真赢了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古话,那年轻人想必是被孩子的长辈这一手给震慑住,在围观旁人唯恐天下不乱的阵阵叫好喝彩声中,安静站起身,扶正了狐皮帽,甚至没有去瞥一眼那抖搂了一手超群鞭术的精壮汉子。 见年轻人惹事后一退再退,那位家族在辽东世代豪横的汉子也懒得痛打落水狗,他生得五短身材,身边媳妇倒是高大妖娆得让人眼馋,不说其它,光是一修长双腿就差不多有到他肋下,这般身高的女子不说在南方,便是在北地也罕见,尤为不易的是她身材匀称,双峰对峙,即便披有厚裘,也是不甘寂寞地呼之欲出。身边还有两对跟他们家世渊源不浅的神仙侠侣,都是三十几的岁数,男子有雄气,女子婉约,四人看到这幅谈不上和气生财的场景,也都相视一笑,有些不赞同,只是眼神怜悯,却也没有给那陌路年轻人说上一句公道话,闯荡江湖,帮亲不帮理,大抵如此。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留意到那没有半两骨气的年轻人在牵马后,按下狐皮帽子之前,悄悄做了个不易察觉的摆手姿势,除了一直冷眼旁观的周亲浒,因为这个女子始终将视线都停留在这个龙尾坡上初见的徐奇身上,她如何都想不明白能让逐鹿山数十位大魔头知难而退的男子,一个能让魔教请去登山封侯的大人物,怎就如此落魄了。 周亲浒犹豫了一下,走到继续眺望萧索冬日春申湖景的男子身边,这些时日一直跟她朝夕相处的徐瞻紧随其后,背有一根祖传长棍的徐瞻才走出几步,很快就被一些眼尖的家伙认出,这些天快雪山庄在春神湖上摆下几座耗资巨万的擂台,除了被徽山紫衣夺尽风光的主擂,还有其余几座小擂,也是高手辈出,徐瞻就在其中一座擂台上一鸣惊人,跟西北一位老当益壮的高龄刀客酣战了四百回合,仍是胜出,然后接连成功守擂四场,才被声名远在徐瞻之上十万八千里的东南剑道名家谢槐柏击败,众人这才猛然记起徐瞻的父亲徐大丘著有《观技经》,曾是世间屈指可数的棍法大家,家道中落的徐家因为徐瞻的技惊四座,被许多武林前辈尤其是两淮高手视为有望家族中兴。那名比媳妇矮了一头的辽东豪侠收起软鞭,看到徐瞻突兀露面,稍加思索,爽朗一笑,主动问道:“这位可是将家学《观技经》发扬光大的徐瞻徐公子?” 徐瞻本来对这些恃力而骄的江湖豪侠没有好感,可被认出后仍是转过身,微笑抱拳还礼道:“小子徐瞻,曾听父辈说有辽东冯家,高手如云,既可一鞭摔死吊额猛虎,更有箭术出神入化,仅是扣弦声,便能让飞鸟惊弓而坠。” 那辽东冯家的偏房庶子听了这一席话,可谓是被麻姑搔痒,正巧搔到了痒处,通体舒泰,一句好话三冬暖,要是别人来溜须拍马,他大可以不放在心上,可徐瞻终究不同,既有不输辽东冯家太多的渊博家学,徐瞻本身也身手不俗,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一流高手。声名仅在两辽一带流转的冯茂林使得一手高明鞭术,箭术更是出类拔萃,若非冯家素来被胶东王赵睢不喜,以冯茂的家世本事,去捞个实权校尉并不难,这趟南下快雪山庄,为了避免麻烦,没有携带那张牛角大弓以便找机会崭露头角,让冯茂林引以为憾,仅凭软鞭,没有掌握冯家鞭术精髓的他自知斤两,打擂极难像徐瞻那般连赢多场,江湖难出头,就难在冯茂林这类世家子弟,就因为庶出,也要被长房嫡子压下一头,习武是销金窟无底洞,一个有野心在武林中冒头拔尖的家族,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人人兼顾,冯茂林尚且如此,更别说出身一般家族的练武子弟,锻炼体魄的药材,积攒或是借览秘笈的金银和人情双重开销,搬动名师高人来家族授业的种种付出,都会让人咋舌,故而穷习文富习武,半点不虚。这边冯茂林跟徐瞻套近乎,给一战成名的徐瞻介绍身边两双跟辽东冯家家世相当的夫妇,相谈甚欢。 周亲浒来到牵马站定的年轻公子哥身边,壮起胆子问道:“你怎么转性了,脾气如此好?” 徐凤年转头看了眼这位在快雪山庄里少有的旧相识,笑了笑,没有说话。周亲浒回忆那趟连环险境劫后余生,才发现这个身世晦暗不明的公子哥,好像确实一直不是个如何行事跋扈的人物,不管胡椿芽如何白眼如何挑衅,也都没见他有半点动怒。周亲浒瞥了眼他的侧脸,一时间有些恍惚失神,他之所以如此事事淡定从容,是由于他根本不在乎自己这帮人的起起落落吧?看待别人的荣辱起伏就像看孩子嬉闹一般,周亲浒想到这里就有些感到无趣了,转头看到徐瞻在跟那帮人笑语言谈,称兄道弟,好似相见恨晚,这段时日在快雪山庄,周亲浒见多了人情冷暖,随着徐瞻的成名,都已经有幸在庄子上住上独栋院落,三教九流的货色都来院子攀交,一刻不得清闲,徐瞻也对她旁敲侧击,一次对坐喝酒,他就差没有借着酒意袒露心扉,仍是被她岔开话头,周亲浒对一起出生入死的徐瞻观感很好,可惜却不是那男女情爱,周亲浒只想趁着年轻多走一走江湖,多看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至于有人相伴还是形单影只都不打紧,也许以后哪天出现了能让她一见钟情的男子,也就是她离开江湖的那一天了。 徐凤年之所以在死士寅秘密护送下返回快雪山庄,有三件事,第一件是跟龙宫林红猿做个了断,她还欠了他一招指玄“拓碑”,第二件是看能否等到年轻掌教李玉斧,替呵呵姑娘去游侠儿贺铸的坟头敬上一杯酒,再知会李玉斧一声那溪畔稚童的初次开窍。最后一件则是根据密信,轩辕青锋在主擂上大杀四方,有一举夺魁的趋势,早先承诺让她坐上武林盟主的宝座,如果有机会的话正好帮衬她一把。徐凤年自己对这座江湖已经念想无几,除了缩在龙虎山的那只赵家老王八未死,除了那场还不知道到底能否打得起来的东海一战,除了心底仍挂念逐鹿山的她与她,再就没什么可以去提起兴致的了。 不管愿与不愿,事未了也要拂衣去。 好在这一次,是跟在襄樊等他的徐骁一起回北凉。 第484章 周亲浒不想跟这个浑身上下云遮雾绕的徐奇有太多交集,瞥了眼他的红狐皮皮帽下的两缕灰白发丝,想着就要托辞离开。她心中有些女子天性的恻然,习武之人都知道思虑太过则神耗气血,不易充养骨髓,年少鬓白。周亲浒却也有自知之明,她所修习的武学,断然不会入他法眼。正在犹豫之间,看到一名腰间悬酒壶的年轻游侠大步行来,一巴掌拍在徐奇肩膀上,哈哈大笑,叫嚷着徐奇的名字,然后顺势转头对她恭维道:“周姑娘的黄梅剑,在下澄心楼不记名弟子黄筌,如雷贯耳。” 徐凤年看到周亲浒疑惑望来,笑着解释道:“黄老哥是我赶来快雪山丘路上认识的朋友,是一位老江湖了,言传身教,教会了我不少门道,为人厚道,值得结交。” 其实黄筌刚才就在旁边静观事态,当他看到姓徐的被那帮豪侠玩弄于鼓掌,就彻底没了打招呼的心思,只怕惹祸上身。可没想到近日随徐瞻一同名声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腹黑哥哥。霸道爱》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