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根本没得打,咱们徐家军南征北战那么多年,没理由顶在最前头送死。当时有几名已经封官授爵的老将军喊得最凶,那会儿可真是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啊,徐骁找他们谈了一次,我当时是大将军亲兵,就护着营帐,记得很清楚,吵得很厉害,反正那之后这些将领大多就都回了太安城,留下的没几个,然后褚都护袁统领和燕文鸾尉铁山这些当时还算青壮的一拨人,都临危受命,当上了将军。不光是朝廷不看好咱们,其实自己人也都心里没底,好在褚都护和袁统领带头打了几场硬仗胜仗,赢得那叫一个匪夷所思,王林泉这些年在青州附近也见过几个当初退出徐家军的老人,加上许多因伤不得不退出军伍的徐家老卒,就被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付出不多但分明受惠的那些人,反而不懂感恩,喜欢经常说北凉的坏话,阴阳怪气。而那些付出很多但始终籍籍无名的老兵,反而不求回报,这么多年下来,一直说着大将军的好话,当年,人微言轻,没人愿意听他们的絮叨。” 徐凤年点头道:“眼下北凉境况也差不多,其实道理也不复杂,很多人在本质上是生意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利己,交友、做官、子孙联姻、诗词唱和等等,心里都有一本记得清清楚楚的账薄,但这种人毕竟还是少数。” 徐凤年笑了笑,淡然道:“因为从没有付出过,所以可以不在乎。” 王林泉感慨道:“王爷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徐凤年帮徐龙象洗完头发,又帮着束发,站起身倒掉那盆水。王林泉这位财神爷手头上还有一大堆事务要等着他定夺,就不再留在这里。徐凤年看着老人离开院子的背影,心想看来是该挑个良辰吉日娶亲纳妃了。否则这么拖着,现在还能井水不犯河水的王陆两家说不定就要恶言相向,吵来吵去,到头来里外不是人的还是他这个女婿。一个王林泉宅心仁厚,不意味着他身后的整个王家就人人淳朴,而陆家虽然暂时看来给清凉山惹了许多笑话闹剧,但以后北凉不得不靠着这个亲家陆氏去跟辖境内读书人打交道,徐凤年端着木盆站在台阶顶上,自嘲笑道:“都是斤斤计较的生意人。” 徐龙象站在哥哥身边,少年嘴边已经冒出微青的胡渣子,瘦还是瘦,但个子也高了许多。 徐凤年正想要跟黄蛮儿说些积压心底很多年的言语,空中那头青白隼冲刺而坠,带来一封简明扼要的密信,信上有两个消息。 南海观音宗近百练气士已经进入陵州境内。 江湖上突兀出现吴家剑冢一百骑,直奔北凉。 第643章 西北边塞,黄沙万里,衰草遍地,视野所及尽是苍茫黄色,那一行翩翩若白蝶的白衣男女就显得格外扎眼,他们沿着陵州边境进入凉州,路线继续画弧,悠悠然来到北凉道第四州流州,跨境没多久,就有一支铁骑守株待兔,名义上是护送这批来自南海孤岛的仙师前往青苍城,实则更多还是监视意味。宗主澹台平静对此不以为意,宗门练气士中倒是有些人感到愤懑不已,觉得好心被当成驴肝肺,那年轻藩王也太过不识抬举。不过之所以无须宗主安抚人心,缘于那人马轻甲的六百骑实在太过彪悍,领军头领更是鼎鼎大名的龙象军副将李陌蕃,是个在北凉军中都能捞到一个“杀人如麻”评语的魔头,此人的马战本事公认仅次于骑军统帅袁左宗。 风沙中,李陌蕃一骑当先,除了北凉骑军标配的矛刀弩三件,马背两侧还挎有两只戟囊,装了不下二十枚短戟,除此之外,左右腰间还悬有两柄长剑,这一眼看去,简直就像是一座马背上的兵器库,李陌蕃当然不是什么绣花枕头,既是北凉军前三甲的神箭手,剑术刀法和枪技都是炉火纯青,徐骁对此人就十分倚重,曾经开玩笑说李陌蕃啥时候娶个娘们回家,就给他一个副统帅当当,骑军步军随他挑。之所以有此说,是因为李陌蕃有个登不上台面的怪癖,嗜好男风,帐外亲兵清一色历来都是眉清目秀的年轻士卒,徐骁对此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委实是李陌蕃太过骁勇善战,搁在离阳随便一支军伍中,都是担得起一把手重任的栋梁大材。水至清则无鱼,北凉军的能征善战,付出了很多隐性的代价,比如排斥门阀出身的谋士,褚禄山李陌蕃之流的存在,更是把许多人推出北凉门外。 李陌蕃所率领的龙象骑军跟观音宗练气士并无交流,双方默然前行,如同一黑一白两尾长蛇在一块黄色缎面上滑过。 临近青苍城,为首李陌蕃看到远处一人,猛然停马,扯了扯嘴角,露出满脸的幸灾乐祸,轻轻瞥向不远处的白衣仙师们,这位北凉猛将轻轻抬起手,整支骑队几乎同时静止不动,绝无半点噪杂声响。李陌蕃拨转马头,朝向观音宗众人,他一只手轻轻摩挲着羊皮囊里的戟尾,打定主意隔岸观火。在练气士正前方出现一驾没有乘坐马夫的马车,一名黑衣少年安静站在车前,脚下趴着一头巨大黑虎,这头畜生懒洋洋打盹着,即便趴着,高耸背脊也快到了消瘦少年的腋下。李陌蕃下意识伸手揉了揉脖子,他可是记忆犹新,当初大统领入主龙象军,他和同为副将的王灵宝可都不怎么服气,结果他们两个一起上了校武场,王灵宝硬抗硬,结果被一脚踹出七八丈远,整个人直接跌出武场,李陌蕃倒是多坚持了几招,可下场更惨,拎小鸡一般被徐龙象抓在手里,挥舞了一大圈后,才丢出校武场,而徐龙象从头到尾都懒得去拍一拍身上的尘土,少年显然没打过瘾,朝一大批观战的校尉勾了勾手指,示意他们顶替上李陌蕃和王灵宝的位置,到最后,连两位副将在内,校尉十二人,都尉四十余人,蜂拥而上,无一例外都被新任统领打得找不着北,这期间,徐龙象挨了不下百余下拳打脚踢,除了偶尔身形摇晃,挪开一两步,从没有一次倒地。就这样,徐龙象坐稳了龙象军统领的位置,这才有后边的万骑开莽的壮举,更有徐龙象领着一大群都尉充当普通游弩手追杀大队马贼的闲情雅致。 只是李陌蕃虽然敬佩徐统领在战场上万人敌的惊人武力,可心底还是有些隐忧,校武场的技击,毕竟不是两军对垒的生死相搏,往往越是惹眼的陷阵将领,越容易陷入重重包围,李陌蕃本人经历大小战役六十余场,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不是跟那些成名已久的敌人将领在万军丛中碰巧了捉对厮杀,而是被一名不起眼的老卒猫腰凑近,递出的那阴险一刀,刀尖不但几乎刺穿了李陌蕃铠甲,还差点把李陌蕃的腹部绞烂,滑稽的是李陌蕃至今还不清楚那名普通士卒模样的老刀客 是何方神圣。而且李陌蕃见多了不可一世的军中高手,最终不是惨死箭雨中就是死在马蹄下。远的不说,近在眼前的北凉军中,就有专门针对敌方陷阵猛将的鱼凫踏弩,春秋战事之中,不知有多少身怀绝技的江湖草莽被此弩穿出个透心凉。江湖人士不肯去沙场建功立业,很大程度上在于个人的超俗武艺,很容易被蚁海似的军队逐渐吞没,而且军伍一向是最讲规矩的地方,江湖高手大多闲云野鹤不愿拘束,习武之路本就艰辛,既然已经出人头地,何必再去军中画地为牢。 李陌蕃叹了口气,望向纹丝不动的大将军次子,有些走神,还记得当初跟着大将军赶赴北凉,中途一次庆功宴上,大将军醺醉后举杯指了指太安城方向,咧嘴笑道:“文臣老爷们的腿,一天天跪在那里。咱们这些带兵打仗的大老粗,边关走一个!春秋九国,除了被咱们当成残羹冷炙丢给顾剑棠那小子的南唐,咱们都走了一遍,现在就剩下那北凉三州了。总有一天,就算我徐骁没法子亲自带你们去北莽王庭走一遭,我的儿子也会带你们去那里逛一逛。” 李陌蕃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坚毅起来,等了将近二十年,老子都四十好几的人了,他娘的自家那五岁大的孙子都知道调戏邻居小闺女了,总算有大仗打了! 徐龙象轻轻扭了扭脖子。 不光是那些擅长望气的观音宗高手,就连跟吃剑老祖宗隋斜谷一个年代的宗主澹台平静都如临大敌,停下脚步后,这位身材高大的女子眉头紧皱。卖炭妞翻了个白眼,这个瘦不拉几的愣小子是想怎样?难不成是想一个人挑翻整个观音宗?敌我不分吗?她在蜀地捕蛟失手后,心情一直就糟糕至极,为了捕杀那条黄蛟,梅英毅那师侄女敛气入瓶算是得了天大便宜的,提磐龙礅子的孙哑也没啥损失,唯独她最可怜,白白搭上两块好不容易从大奉皇帝墓中取出的螭符玉佩,一块玉佩捏碎后就可化为一条如同活物的灵螭,真正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物件。卖炭妞一看到那个知晓身份的黑瘦少年就烦躁,心思一动,就飞掠出去,她就不信了,这个杀气勃勃的小子真敢杀人。 徐龙象开窍未全,但终究是开窍了。 他知道哥哥在幽燕山庄外的湖上,跟这些人起过冲突,后来有个是什么剑胚子的年轻女子还三番两次心怀不轨。 徐龙象独身前来拦路,就是告诉这个观音宗他现在不是什么三万龙象军统帅,他只是徐凤年的弟弟,黄蛮儿。 至于观音宗懂不懂以及是否愿意接受这份“迎客礼”,徐龙象不上心。 徐龙象原本还有些犹豫是直接揍人还是如何,结果看到那一身剑意而非剑气的赤足女子一掠而至。 徐龙象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双脚,嘴角翘起,碰上个一样不喜欢穿鞋子的。 可这不是我不把你打趴下的理由啊。 卖炭妞骤然感知到一股气势磅礴的杀机,她闭上眼睛,没有直奔那边功之盛连南疆都有所耳闻的人屠次子,而是在飞掠途中轻轻一点,身形在空中转出一个半弧,然后急速下坠,就在脚尖即将触地的时候,又预先察觉到徐龙象的出击,娇躯微微弓腰,加速又掠出去三四丈距离,从始至终,她都是在空中飞飞停停走走,如同脚下生莲。悠哉游哉隔岸观火的李陌蕃发出啧啧笑声,不简单,还是个最不济悟得一招指玄的小娘们,就这份既好看又实用的轻功,拿到江湖里去也足以横着走了。徐龙象左脚脚底板在黄沙地里横向滑出一寸距离,与此同时,卖炭妞马上转换飞掠轨迹,身形拔高数丈,倒栽葱向后退去些,然后身体旋转,雪白长袖飘渺,灵气动人,愈发凸显出她在雷霆出手之前的无迹可寻。 徐龙象动了。 很直截了当就笔直一线撞向了那个动作花哨的女子。 卖炭妞在徐龙象膝盖弯曲的那个瞬间,还在犹豫是驭剑御敌还是凭借轻功避其锋芒,然后在下一瞬间,她就再没有机会出手。 徐龙象在空中抬起一记凶狠膝撞,就将那个门外汉看来是自己撞向他的卖炭妞撞飞出去。 速度之快,快到了在场高手中只有澹台平静一人看出端倪的地步! 卖炭妞竟是在徐龙象抬脚的那一刹那,就完全丧失了先机,不过之后在两人撞面之际,卖炭妞还是做出了双手下推格挡的守势,可徐龙象那一刻出手五指如钩抓住卖炭妞的额头,往自己膝盖那边一带,依旧是将卖炭妞撞飞出去。 澹台平静眯起眼睛,缓缓吐纳,蓄势待发。 卖炭妞身躯在空中翻滚,卸去大半劲头,可很快她就惊骇发现那不起眼的黑衣少年莫名其妙就到了自己身后。 接下来卖炭妞在击退之后又被一脚踹在后背,扑倒在沙地中摔了个狗吃屎。 澹台平静眉宇间浮现一抹阴霾,那少年在出脚之时有过数次不易察觉的停顿,是寸劲的叠加,如雷滚雷,但这根本就是有悖寻常武道常理的,一般人习武小成,都会知道一气贯注和一气呵成的重要性。 徐龙象简直就是神出鬼没,众人一阵阵眼花后,就看到这名少年拖拽着卖炭妞的一条腿,缓缓走向观音宗百余练气士。 卖炭妞连死的心都有了,不是她不想抗拒,而是这王八蛋那一脚踢溃了她所有气机,流转乱如麻,不受控制,这也就算了,直觉告诉她如果敢用剑道天赋驾驭飞剑,这个黑瘦少年真的会痛下杀手的。 徐龙象拖着卖炭妞走了一段路程,似乎腻歪了,丢垃圾一样把手中女子掷还给观音宗,然后朝澹台平静勾了勾手指。 那意思再明了不过,小的不够看,老的试试看。 澹台平静没有丝毫怒气,而是淡然问道:“你一直刻意把自己压制在金刚境和指玄境的界线?是试图直接跳过天象境界,一举成为陆地神仙?在你之前,还没有人能够做到。” 徐龙象没有说话。 他一向只听哥哥的话,小时候哥哥总给他说一些江湖故事,什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什么一力降十会,他那时候听不懂,只是牢牢记在心里,开窍之后自然而然就懂了。 还有就是哥哥说过跟人打架,可以一边打一边闲聊,如果是杀人,就不要嘴上说大套大套的道理了,拳头就是道理。 一骑扬尘而来,到了李陌蕃身边,禀报军情。 李陌蕃脸色古怪,清了清嗓子,对徐龙象喊道:“大统领,王爷发话了,打架可以,不许杀人。” 李陌蕃说着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王爷还说了,如果打输了的话,看他不削你。” 李陌蕃打了一个激灵,马上醒悟过来,郑重其事说道:“大统领,末将只是帮王爷传话啊,回头你别削我!” 那个被宗门一位长老抱在怀里的卖炭妞欲哭无泪,都想要破口大骂了,徐凤年徐龙象这兄弟两人,就没一个是脑子清醒的! 她比任何时候都想回到南海,这辈子都不要踏足中原陆地了。 第644章 澹台平静安静凝视着那名可谓天之骄子的少年,眼神中带了点怜悯,不过当她这么一位高大醒目的女子跨出一步,不光是南方练气士执牛耳者的观音宗都后退,就连李陌藩也不敢掉以轻心,举起手臂,做个了北凉军将校士卒都看得懂的手势,这支龙象骑军顿时绽放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焰,如虎出柙,炙热而狂野,千余精骑开始飞速铺散开去,形成一个充满侵略性的扇形阵型,更有几股游骑游掠到了练气士身后,显然打定主意了要来一场大动干戈,务必把这些眼高于顶的南海仙师们给包饺子。卖炭妞其实受伤不重,只是先前被徐龙象在气势上狠狠压制,不敢造次,此时师姐亲自出马,她就有了底气,跳落下地,揉了揉独子,咬牙切齿,恨不得把那个肌肤枯黄的少年千刀万剐,再把他的三魂七魄都丢进宗门专门用以镇压凶物秽邪的第一重器,月井天镜。 观音宗一宗之内有五个辈分,接近百岁高龄几近容颜永驻的澹台平静与卖炭妞,她们是辈分最高的一对师姐妹,年龄悬殊之大让人咋舌。接下来是六位都已白发如霜的年迈长老,梅英毅孙哑齐隆中是下一辈分中相对年轻的练气士,第四辈是六位长老嫡传弟子的开枝散叶,最后才是那些入门没多少年的少年少女。五个辈分百余练气士,几乎人手一件或者多样灵宝符器,像卖炭妞的那幅陆地朝仙图以及在蜀地捕蛟时毁去的螭佩,都是观音宗首屈一指的重宝大器,此外还有戒律长老的柳枝净瓶,小小一只三寸高的玉瓶竟然重达六百斤,自然内有乾坤,而孙哑那一方藏雷蕴电的磐龙石墩,压胜秽物克制阴邪,也是符合天道的鬼斧神工之物,符剑在练气士领域更是常见佩物,只是观音宗在当年南疆屠龙一役中损耗严重,十去七八,这才有了那场跟幽燕山庄龙岩剑炉索要八十一符剑的风波,后来又有两个天下有数的剑客不请自来,邓太阿和隋斜谷,后者以吃剑为乐,更是让原本底蕴深厚观音宗也难免捉襟见肘。 澹台平静没有师妹卖炭妞先前主动挑衅那般高人风范,仅是步行向前,不见玄机,只似寻常健壮妇人走路,就像遇上了熟人要打声招呼。但是这一次徐龙象伺机而动的等候时间无疑要更长一些,尤其是当澹台平静每次不易察觉的停顿甚至是后退一步时,徐龙象都流露出一些恍惚茫然,仿佛回到了清凉山王府内的孩提时代,变成了个痴痴呆呆的黄蛮儿。徐龙象不知想起了什么,挠挠头,一脸释然,他哥说过,遇上想不通的事情,干脆就别想了,打不打得过得用拳头证明,打不过就逃嘛,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大不了嘴上喊一声后会有期,江湖上的好汉都是这么个规矩走江湖的。徐龙象没了心结,整个人的气象面貌就焕然一新,这在李陌藩在内的龙象骑军看来并无奇怪,可在擅长望气的观音宗练气士眼中可就是奇了怪哉,大战在即,高手对敌,心境更迭是大忌,那种数次在生死大战中打破瓶颈,从而得以置死地而后生的怪胎,终究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近百年来群雄荟萃的离阳武林,王仙芝算一个,顾剑棠算半个,其他诸如李淳罡曹长卿这般公认天资卓绝的风流人物,境界攀升那也都是水到渠成,当然在徐凤年战胜王仙芝后,随着许多或真或假的小道消息逐渐流传开来,徐凤年成了王仙芝之后又一位精通“以战养战”的武学天才,否则江湖人士实在想不通一个中途习武还不到五年的纨绔子弟,如何能够一跃登顶,夺魁江湖。 难道徐家出了一个被说成已经无敌于世的徐凤年还不够,还要再冒出一个徐龙象,天底下的好事都给你们徐家占了,还要不要给别人一条活路了?是不是敢情哪天你徐凤年做腻歪了天下第一,拍拍屁股就把这把头号交椅交给弟弟去坐下?如今所谓的武林豪宗门阀,都是以宗派中能否同时有两名一品高手并肩而立作为界线,当然若是仅有一人达到天象境界,也足以率领帮派俯瞰江湖。可万万没有一家一姓或是一门一派出现两个武评高手的道理,吴家剑冢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可比庙堂士林上的什么四世三公父子两状元难太多了。 此时在练气士看来,那名身份显赫的少年的气机流转,就像由一团燎原大火转换成了一潭死水,前一刻还是勃勃生机,后一瞬间便气机全无,了无生气。 身材犹胜北地健儿的澹台平静停停走走,终于走到了距离徐龙象才五六步外的地方,低头看着这个生而金刚却刻意压抑境界攀升的有趣少年,微笑道:“你来打我,打中了就算你赢,以后本宗在流州行走,一切都听命于你哥哥。” 徐龙象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神色。 澹台平静会心笑了,少年的意思她已经心领神会,那就是在北凉辖境地界,不管是谁,只要双脚踏入北凉,就得听他哥哥的,这个道理,不需要他用胜过谁的手段来赢取,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哥哥没世袭罔替当上北凉王之前,清凉山一直就是徐凤年说话最大声,比他们爹徐骁还管用,如今成了藩王,那么不光是一座王府,整个北凉也该如此。澹台平静没有恼火,依旧是干干净净的笑脸,北派扶龙练气士都说观音宗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并非没有根源,除了此派练气士清一色白衣白靴,就连气质都如出一辙,都有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尘气,不敬苍生不敬君王,只亲鬼神,每一位练气士离开宗门,除了干粮衣物,都不许携带有任何一件己身养育多年符器之外的身外之物,无牵无挂,不沾尘世因果,方可做到道心无垢,例如此行中观音宗各个辈分的练气士,一旦进入南海孤岛修习大道,就等于切断了与生父母的所有缘分,哪怕父母去世,也绝不可去祭拜。天道无情却有“常法”,练气士就是为那张恢恢法网修修补补的“渔夫”,抓捕那一尾尾漏网之鱼,因此斩魔台上的大真人齐玄帧当年就曾传话给观音宗,事实上更像是一句问话:“大道五十,为何天道只衍四十九,圣人言人遁其一,可一在何处?”澹台平静这些年闭生死关,就是因此而来,当初邓太阿一剑掀海水淹观音宗,气势逼人,但其实并不是澹台平静提前出关的真正原因,而是她闭关多年也推演苦寻不得的那个一,这趟举宗北迁赴凉,也是澹台平静试图想要在别处寻觅。 澹台平静在观音宗中总是沉默寡言,也无收徒,执掌宗门将近一甲子,积威深重,就算是那几位长老见到这位几近得道的“年轻”宗主,也会感到不适,更别提梅英毅孙哑齐隆中这些小辈了,一年中能跟地位和身材都名副其实高高在上的宗主说上一句话,就能心满意足。这些人都感受得到宗主对这位少年有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罕见亲热,不论男女,许多心性积淀不深的观音宗子弟都有些“醋味”。澹台平静跟徐龙象相距不远,笑容恬淡而清净,只是她身前凭空浮现出一点虚无缥缈的幽绿水滴状玩意儿,水珠坠下,向滴坠出两条水线,如画月弧,涟漪阵阵,刹那间就构造出一块大圆镜,竖立在她与徐龙象两人之间,镜面波光粼粼,绿幽幽的水纹荡漾,两两相望,视线模糊,从徐龙象这边看去,只能看到对方的大致轮廓。 观音宗练气士都面面相觑。 甚至连眼界奇高的卖炭妞都极为动容,观音宗能够以一宗之力抗衡整个离阳王朝的北方附龙士,归根结底,其实就靠两件符器,那幅出自大奉王朝画圣手笔的陆地朝仙图,是镇压江湖“毓秀”,而宗主师姐身前的月井天镜,则是压胜世间那些执意打破大道桎梏的各色“钟灵”,前后两者都是因缘际会得到天地灵气孕育而出的宠儿,可越是势大之物,往往不服管束,就想要越过雷池,观音宗一脉就要镇压下这两种已得天道馈赠却犹然不知足的家伙。 澹台平静“出镜”之后,笑着朝徐龙象摊出一手,示意少年不用手下留情,尽管施展身手便是。 然后众人就看到徐龙象凶悍撞入镜面,出现在澹台平静身前,一拳砸下,大多数生平仅见这宗门国器的观音宗子弟,下意识都发出一声惊叹,可随后就看到宗主整个人就如琉璃锻造而成的器物,被打得支离破碎,焕发成漫天流萤。徐龙象没有任何犹豫,冲向下一处,果然在他面前很快就又出现一面镜子,又给他撞入后,打碎了那一个琉璃身的澹台平静,如此不知疲倦地反反复复,黄沙地上,短短一炷香功夫内,徐龙象已经不下百次入镜打破琉璃,每一次在碎身之前,澹台平静始终笑容平静,徐龙象的攻势越迅猛凶悍,就越发衬托出她的胸有成竹和道法玄妙。 一名校尉拍马来到李陌藩身边,一肚子狐疑,忍不住问道:“将军,这算怎么回事?那娘们难道真是神仙?” 李陌藩虽然精通十八般武艺,样样娴熟,更是沙场骑战的顶尖高手,可还真没领教过练气士的晦涩神通,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又不好拉下脸皮在属下面前说不知道,只好故作高深地捏着下巴,缓缓说道:“练气士南北对峙,各有千秋,北派像是大仓里偷粮食吃的硕鼠,不过他们进补的是帝王龙气,至于南边观音宗这群人,侧重从天地中餐霞吞雷用以养神气,这观音宗宗主的古怪镜子,大概类似道家真人袖有乾坤和佛门中纳须弥于芥子的手段。” 那络腮胡子的校尉憋了半天,憨憨干笑道:“将军,你见识可真够广的啊,连这个也晓得,难怪大将军都说你是咱们北凉军排得上号的儒将。” 李陌藩笑骂道:“滚一边凉快去,这么多年拍马屁,半点功夫也不见涨,儒将个屁!老子龙象军副统领的位置,那都是一次次身先士卒赚来的,儒将哪个不是躲在战场后头摇扇子耍嘴皮的王八蛋。” 那校尉委屈道:“我倒是想当儒将。” 李陌藩白眼讥讽道:“就你这杀猪的邋遢样子,下辈子都甭想当个儒将。” 战场上当事人之一的徐龙象停下身形,没有半点气急败坏的神情,略作停顿思考后,就往观音宗弟子聚集的那个方向疾奔而去,显然是用上了兵法上的围城打援,你观音宗宗主躲得过,可你的徒子徒孙躲不过,到时候你要不要显出真身光明正大打上一架?澹台平静出现在徐龙象身后的位置,背对龙象骑军的扇面冲阵,伸手轻轻一拍身前镜面,下一刻,梅英毅那拨观音宗子弟身前就多出了一块镜子,徐龙象一冲而过后,竟然眨眼间就来到了澹台平静身前,这幅完全有悖世情的场景,诡谲至极。徐龙象钻牛尖角的性子上来了,也不冲向那不敢正面交手的女子,返身继续奔向观音宗弟子,而是速度更快,也第一次在奔跑途中展开了方向转折,速度之快,以至于让人先是只看到一抹恍惚身影,然后就是方圆百丈之内,处处是徐龙象,这一幕,倒是颇像王仙芝当时与无用和尚一战时的手段,天下武功,只要登峰造极后,往往殊途同归,逃不过快和准两个字,一个是占尽先机,一个是有的放矢,两者兼备,那就等于在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下做到稳操胜券。世间剑道剑术之争,不论两派拥趸分歧如何大,对于快准二义,都没有任意异议,桃花剑神邓太阿正是因为他的飞剑有天上流火美誉,快到了极致,才可以在李淳罡重出江湖之前压制得天下剑道之士完全抬不起头。 随着时间的流逝,徐龙象始终没能摸到澹台平静和观音宗子弟的一块衣角,就连李陌藩都有些焦急上火,更别提那拨性子如西北风沙一般粗粝刚烈的校尉都尉了,一个个跃跃欲试,只等一声令下就策马冲锋,杀他个鸡犬不留,管你娘的是什么仙师练气士。 就在此时,远处一个黑点不急不缓地愈行愈近,逐渐让人看清身形。 他孤身一人前来,站在龙象骑军和观音宗之外的地方,三者如同互成犄角。 但一千龙象骑军和百余练气士,人数都占据绝对优势,可都不能夺去此人丝毫风采气势,甚至他一人站在那里,就完全掩盖了两者风头。 战力冠绝天下的北凉军一向就只认两样东西,大将军徐骁的那个徐字,还有就是以力服人的手段,其实归根结底,都是那个力字,因为老凉王徐骁当年文衔大柱国武勋北凉王的权倾天下,都是靠杀了春秋半数青壮赢得的地位。 然后在徐骁之后
相关推荐:
我以力服仙
大唐绿帽王
赘婿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阴影帝国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宣言(肉)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狂野总统
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