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的憧憬吧。 换句话说,是个文艺青年...那种文艺青年的气质,只是打个照面就看出来了。 “参加‘文艺赏’评选的稿件啊?”看到问好完毕的林千秋拿出用文件袋装着的文稿,佐伯小姐想了想就点头:“是好像还没截止报名呢,今天是最后一天吧?小妹妹是替家里人送参赛文稿的吗...这也不是不行,先填报名表吧。” 这样说着,佐伯小姐在柜台后翻找了几下,很快找到了一沓报名表,抽出最上面一张递给了林千秋。然后又指了指一边靠墙的一排写字台:“可以去那边填写,那儿也有笔。如果遇到不会填的,可以过来问我哦!” 林千秋感谢了对方,就去一边填表了。表格总体来说还是很简单的,就是一些基本情况而已。很快填完后,她拿去给佐伯小姐看,佐伯小姐扫了一眼点点头:“没错,都是可以的...小妹妹你的字迹很漂亮呢!” 林千秋上辈子有个下棋的父亲,他是练毛笔字的,还有个美术老师的妈妈,两个人都觉得让林千秋练练字挺好的。所以对林千秋来说,书法是真正的‘童子功’——这辈子的父亲,那也是个传统派,即使没有特意让林千秋学过书法,也注重这方面。 总之,两辈子结合,她的字当然不错。也谈不到什么筋骨举架,至少外行看着都是挺赏心悦目的。 “诶,这个笔名吗?”看到报名表里登记的笔名,佐伯小姐才顿了一下。 “不太好吗?”林千秋不太自信地问。 毕竟这是第一次取笔名,尤其是她因为有了上辈子的记忆,脑子里增加了很多华夏人的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文化偏差’了。一个笔名她觉得不错,但在真正的日本人看来或许就会有些古怪。 本身笔名怪不是问题,日本人自己就经常搞一些怪东西,真等到林千秋成名了,说不定这还是一个美谈。但她现在不是还没成名吗?一个奇怪拗口的名字,说不定会让审稿人下意识厌烦...真要是那样,就不好了。 “不,挺好的,我觉得很好...看起来,小妹妹你家人是华夏文学的爱好者嘛!”佐伯小姐笑着说道。 再次确定了,的确是个文艺青年来着,而且还是对华夏文化有相当兴趣的文艺青年。如果不是这样,怎么会一眼看出林千秋笔名的出处? 林千秋给自己取的笔名是‘林雪堂’,‘林’当然就是她两辈子的姓氏,至于‘雪堂’,则是苏轼的典故。苏轼被贬黄州时,在黄州建了居所,因为是大雪时建成,又在墙壁上画满了雪花,所以有‘雪堂’这个名字。 《后赤壁赋》一开头就是‘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说的就是这个‘雪堂’了。 苏轼是林千秋最喜欢的诗人,她自己走上写作这条路,取笔名的时候用到苏轼的典故是自然而然的事——林千秋其实有点儿取名困难,所以也考虑过直接用本名。 直接用本名写作的日本作家也不是没有,只是这样一来,如果‘林千秋’成名了,就更容易影响到她的私生活了。 虽然这好像有些杞人忧天,才走上写作的路就开始考虑成名影响生活的事了。但林千秋是真的对自己挺有信心的,秉持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心态,还是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用以未来行走文坛。 “是啊,因为很喜欢苏东坡,特别喜欢他的《后赤壁赋》,实在太有才华了,也太乐观了!”林千秋顺着佐伯小姐说道。当然了,这也是她的真心话。 “这个笔名是来自诗人苏东坡吗?”佐伯小姐尴尬一笑:“对不起,我还以为是和林语堂先生有关呢...我很喜欢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读过不下5遍了。‘林雪堂’这个笔名,写下来和‘林语堂’很像呢。” 这就有点尴尬了,但林千秋还是很快找补:“啊,那个呀,我也很喜欢林语堂先生,他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都很棒!而且林语堂先生也是苏东坡的崇拜者哦,他写过《苏东坡传》,还曾经将苏东坡的作品翻译成英文,辑录为《东坡诗文选》呢!” “对对对,林语堂先生也是苏东坡的崇拜者...”佐伯小姐的尴尬得到了极大缓解,然后就和林千秋聊起了林语堂,以及他的《京华烟云》。 倒不是佐伯小姐没事做了,这个时候和一个来访者聊这些。而是这时候恰好没有别的访客,再加上她真的是《京华烟云》的粉,而哪怕是在博闻社这种地方,要找到一个能聊华夏作家作品的同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聊了几分钟后,佐伯小姐忍不住问道:“所以,小妹妹你投稿的家人是谁,是你父亲,还是你的哥哥姐姐呢?” 她主要是觉得,林千秋的文学积淀远胜同龄人。而能培养出这种孩子的家庭,大概文学氛围很浓厚吧。就这样,好奇起了投稿参赛的那个人——她到现在依旧不知道,投稿人就是林千秋自己! “其实不是的,我这次报名是为我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林千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她虽然没有宣扬自己就是参选者的意思,但也不会骗眼前的佐伯小姐。毕竟说到底,欺骗对方有什么意义呢?对方也不是她的审稿人,不会因为写小说的人年纪小就下意识轻视对方,进而影响到作品的入选。 这时候还不比几十年后,通俗小说这一领域,作家年轻化的迹象很明显,很多奖项都有二十多岁,甚至十几岁的未成年拿到了。当下的话,哪怕是写通俗小说的作者,很多也是三十多岁才能拿到一个奖项。十几岁的获奖者?那是闻所未闻的! 更进一步说,十几岁的小说作者,几十年后随处可见的少年作家,这个时候都还是真正的稀罕物呢! 果然,佐伯小姐露出了极为惊讶的表情:“...这样啊,很有行动力呢...” “说起来,我十几岁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将心里的故事写出来,参加征文活动什么的。但结果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写作这件事比想象中容易,但又比想象中困难。原本想象中那么有趣的故事,结果就是无法在稿纸上达到自己想要的呈现。” “这样看起来,你至少比我厉害...更进一步了。”佐伯小姐鼓励地说。 当然了,说是这样说,佐伯小姐也不认为林千秋就有机会获奖了。她之所以保持鼓励的态度,一方面是林千秋之前和她聊了那么多,就算是同好了,她对林千秋的印象极佳。这种时候,本就不可能说泼人冷水的话。 另一方面,则是她曾有过的,写小说打算参加征文比赛的经历了。这种相似的经历,让她更能理解林千秋,而不会下意识觉得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又或者觉得林千秋就是闹着玩的,看不上她的努力。 但是,从内心深处真实想法来说,佐伯小姐一点儿也不看好林千秋。 等到林千秋告辞离开之后,中午时她和同事一起吃便当,就说起了这件事。 “...那个小妹妹看起来很有劲头呢,那么厚一沓稿纸,要写满也不容易吧?不过这件事可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现在‘文艺赏’的有效投稿都有多少份了?” 这个同事是后勤,负责的还就是《文艺》的编辑部,所以佐伯小姐才会问她这个。而现在这一问,她想了想就说:“好像听副主编统计过,到昨天为止已经有2300份有效稿件了...再加上今天的,真是竞争激烈啊!” 今天是截止日最后一天,所以有不少人赶这一天来报名投稿,因此收到的稿件应该会高于往日平均。而就算不算最后一天的投稿,只看2300份这个数字,那也很惊人了! 这可不是网文时代,那时大家在网文平台上写小说没有门槛! 这个时候手写小说参加比赛,等于是一个人单机写完了一本才投稿。不只是费
相关推荐:
在爱里的人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他是斯文糙汉
林峰林云瑶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地狱边境(H)
毒瘤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