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剑侠风云志 > 第246章

第246章

幕府将军》...这些不都是为了满足大众这方面的兴趣而出的么?看这些游戏的受欢迎程度、影响力就知道了,日本人是吃这一套的。 不,应该说世界人民都吃这一套...国内就不说了,类似的历史穿越文、争霸模拟游戏数不胜数。国际上,《文明》系列、《十字军之王》、《欧陆风云》等,也是拥趸众多。 但在仔细考虑了后,林千秋又暂时放弃了这个构思。构思挺好,但林千秋拿不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战争场面。《女医》到了后期也涉及到了一些朝堂阴谋,其实涉及的不多,只是主角团被时代浪潮卷了一下,就这林千秋也觉得写的很勉强了。 至少现在林千秋是没有这方面的笔力的,而众所周知,历史穿越争霸文要写得好,政治斗争和战争就得写的好...所以还是先放着吧。 至于另一个构思,说起来也挺费脑子的,但林千秋觉得可以一试,是智斗大逃杀类。 这也是日本人很吃的一个题材,实际上这个题材就是由日本而起,后来在全球走红的——最开始就是1996年高见广春撰写的小说《大逃杀》(发表是在1999年),不过这部小说的主旨倒不在大逃杀本身,即使小说全篇多数内容都在描写一场由一个班42名学生进行的大逃杀。 小说的主旨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大逃杀,这不是什么外星人的阴谋、不可理解的神明的游戏、更不是特权阶层的‘真人秀娱乐’。它就是这个国家真实存在、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国家规定了,每年会在全国所有国中三年级毕业班里,抽出一个班进行大逃杀。 而这是独.裁政府高压统治的扭曲产物...作者其实是为了反独裁、反暴力,才写了一部如此惊悚暴力的小说。 因为太出格了,《大逃杀》1999年时参加的明明是恐怖小说比赛,却因为‘读了以后很不愉快’这种理由落选。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褒奖了,难怪即使没得奖,最后也有出版社帮他出版。 不过,在这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小说的影响力始终有限。所以《大逃杀》的小说虽然经典,但真正使其出圈的还得是电影版《大逃杀》——这真是一代神作! 电影的侧重和小说不太一样,着重于‘大逃杀’本身。这不能说谁高谁低,毕竟立意只是立意而已,作品的高低还是要看作品本身出色与否的。 总之,就是从电影《大逃杀》开始,这个题材就走红了。而《大逃杀》作为一代经典,也直接成为了这类题材的小说、游戏、影视剧的代称。 后来智斗类和大逃杀类相融,智斗大逃杀也是非常常见了。凡是大逃杀,多多少少有些智斗的成分,毕竟如果只是人性权衡以及暴力,这个题材恐怕不久就会同质化,而智斗可以让故事异彩纷呈起来。而智斗题材,如果少了大逃杀的暴力、紧迫、危机四伏,恐怕也容易变得无聊吧。 林千秋上辈子就很喜欢看这个题材的影视剧,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有了写这类小说的野心。唯一的问题是,要设计很厉害的游戏这很考验脑子的。所以常有人说,智斗大逃杀类的作品,作者的智商就代表了主角们的智商。脑子不够的话,就不要写这类小说了,不然容易显得主角们都是傻瓜。 这方面林千秋没什么把握,因为这是过去没有写过的...不过她觉得可以试一试,万事都有第一次嘛!如果说历史穿越争霸题材,是明知道自己不行,所以暂时不去动。那智斗大逃杀,还没有试过,怎么能直接放弃呢? 而如果要写智斗大逃杀类型的作品,最关键的就是设定好‘游戏’,以及‘游戏规则’。相比之下,主角、配角、反派的人物设定都不那么重要,只要不离谱,不妨碍大家代入就行。这上面花样太多,反而还影响阅读体验呢! 想到‘游戏’,林千秋就有了不少想法...首先第一个游戏要简单,最好是大家熟悉的童年游戏,这样可以增强惊悚感、荒诞感,同时也便于读者立刻理解游戏的玩法——明明是承载着童年回忆的温馨游戏,结果因为输掉代表的后果是那样严重,就变得紧迫和残酷起来了呢。 这种做法,在经典的智斗大逃杀作品里挺常见的,像《鱿鱼游戏》里的木槿花开、抠糖饼等,又像《欺诈游戏》里的少数决、抢椅子,还有‘赌博系列’里的猜拳、弹珠、麻将(麻将其实不能算规则简单的游戏,不过很多观众确实了解,所以门槛也算低了)......都是这样做的。 林千秋思来想去,觉得第一个游戏就定为‘不倒翁跌倒了’。 其实‘不倒翁跌倒了’就是日本版的一二三木头人,和韩国的木槿花开也是同一个游戏。而这个游戏不仅出现在《鱿鱼游戏》里,在更早的日本智斗大逃杀漫画《要听神明的话》里也有出场,同样经典。 由此可知,这个同年玩着就很‘刺激’的游戏,实在很适合出现在智斗大逃杀里。其惊险紧绷的一面,能得到极致展现,也有助于唤醒读者小时候玩这个游戏时的‘惊心动魄’。 而等到‘不倒翁跌倒了’之后,就可以上‘谁是卧底’这个游戏了。 ‘谁是卧底’这个游戏相当简单,不过是一开始就有两个有很多同类描述的词,让后玩家中多数人看其中一个,少数人看另一个,大家彼此不知道自己是少数还是多数派。然后就是每轮每人给一句描述,然后每轮投票产生一个推测是少数派的人,淘汰出局。 直到游戏结束,要么是多数派找出了所有少数派,多数派,即‘平民’获得胜利。要么就是少数派潜伏成功,所有人身份明了,而多数派剩余人数无法淘汰少数派,少数派,即‘卧底’获胜。 这个游戏非常简单,所以不为人所知也不要紧(实际上,‘谁是卧底’这个游戏诞生于21世纪初,非常年轻,这个时候都没人听说过)。而且‘谁是卧底’的策略性很强,在智斗大逃杀里做一个游戏,真的能展开很多智斗博弈! ‘谁是卧底’游戏之后,就可以上一个躲避球游戏了。躲避球也是很多国家的人童年,甚至青少年时期都会玩的游戏,规则简单、惊险刺激,就和‘不倒翁跌倒了’类似,超级适合做智斗大逃杀作品里的游戏。 是的,这看起来是一个纯粹考验反应力的游戏?其实不是。 淘汰的人会出现在外区,对场区内的游戏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每个人能力不同,安排到哪里,什么时候安排,对对面又如何...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所以这是个策略与动作都很重要的游戏。 第四个游戏,林千秋决定是弹珠游戏,但不是打弹珠那种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的。而是‘弹珠拉力赛’,就是她上辈子那会儿,视频平台里会出现的,让不同颜色的弹珠在各类赛道里滚,最先抵达终点的就算胜者。 这个太简单了,本质就是选个弹珠、赛道,然后就听天由命,看运气决定输赢,毕竟到底哪个赛道的弹珠能获胜这完全说不准。所以,这个游戏的要点会是‘作弊’,不是一般的作弊,要作弊做得巧妙才行。 至于第五个游戏,也是结局篇的游戏,林千秋决定是‘狼人杀’。上辈子林千秋自己就是狼人杀爱好者,会时不时登录APP杀一盘,也会看厉害玩家的直播,所以对这个游戏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 因为实在太拿手了,融入到智斗大逃杀的游戏里,她一下就想到了好多‘玩法’和‘策略’。 而且说起来,这个游戏和‘谁是卧底’一样,这个时候还没诞生(据说狼人杀起源于黑.党游戏,而黑.党游戏起源于1986年)。这对读者来说也是新鲜感十足,不像林千秋上辈子那会儿,狼人杀实在太常见了,写智斗大逃杀

相关推荐: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毒瘤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花花游龙+番外   我的美女后宫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作恶(1V2)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