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边,那是不是你哥哥?” 林千秋扭过头,虽然恰好几辆自行车过去,有些遮挡视线,但还是一下确定那就是林健太郎——她不假思索跑了过去,还好林健太郎也没打算跑,倒是赶上了。 “哥哥?你怎么在这里,是来看我的毕业式的吗?怎么不去学校里?”林千秋抓住林健太郎的手臂,确保人跑不了。 林健太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将手里原本拿的一束淡红色康乃馨递给她——虽然华夏人说起康乃馨,就觉得是送给妈妈的花,但其实康乃馨适合的场合很多,送给毕业生的花里,它也很常见。尤其是淡红色康乃馨,代表的是钦佩和爱护,哥哥送给毕业的妹妹就很合适。 林千秋一只手接过花,另一只手依旧抓着林健太郎的手。 “因为怕妈妈生气,到时候让你的毕业式也被影响到,那就不好了。”林健太郎回答说。 “你一直不回来,该不会是怕妈妈生气吧?那你可真是大傻瓜,就是因为你一直不回来,妈妈才更生气的啊!”林千秋忍不住说。 “啊...一开始的确是这样,但后面...因为错过了认错的最佳时机,就越来越不敢回去了。”林健太郎尴尬地看着地面,不敢看‘指责’他的妹妹。 林千秋知道这事上是说不出什么花来了,只能撇撇嘴问:“这个先不说了,你这这段时间怎么样?看起来好像还不错,至少能独立生活的样子了?” “那个的话,现在生活是不成问题的。从家里出来后,先去朋友家住了几天,然后就是到处打工和表演。要么是在工作的地方睡,要么就只能去通宵营业的地方碰碰运气...别哭丧着脸啊,我运气很好,那种日子只过了一两个月。” “我想如果时间再长一点儿,我也会忍受不了,再不敢面对母亲和你,都会回去吧——总之,我们的乐队被唱片公司看上了,之后就签约培训去了。” 听到这种展开,林千秋忍不住上下打量林健太郎:林健太郎和早逝的林父很像,个头很高,是这年头少见的180以上了。而除了这个优点,其他就不行了,也不是说不好看,就是普通偏严肃的长相。 如果是普通人,这当然无所谓,可要是成为歌手,这好像就是一大缺点了。 不过他们是乐队,说不定讲的是个性和实力,外表不重要——对这个不太了解的林千秋这样想着。 “所以,你们现在是要出唱片,成为明星乐队了吗?”林千秋顺着这个思路,很自然地问。 没想到林健太郎又摇了摇头:“也没有,嗯,因为经过培训之后,公司对我们的鼓手不太满意,然后吉他手又说他要回老家继承家里的大农场了,所以——最后只剩下了我和贝斯手,虽然可以再找鼓手和吉他手,但......” “总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公司最后只留下了我。” “哥哥是要单飞做歌手了吗?”林千秋不太确定地问。她倒是知道林健太郎在乐队是主唱,还能写歌,所以才有这话。 “呃...也不是,是制作人。” ??[56]霓虹物语1981(25): 林千秋抱着一束淡红色康乃馨走到自家租房楼下时,还有些茫然。…… 林千秋抱着一束淡红色康乃馨走到自家租房楼下时,还有些茫然。 就在刚刚,她接受了太多的信息——突然见到了很久没见、杳无音讯的哥哥,然后就是一辆轿车突然停在街边,里面钻出来两个人,就把林健太郎叫走了。让林千秋想抓他回来都没反应过来。 不过,终于确定林健太郎这段时间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这始终是个好消息。更好的消息是,他过的还不错,除了开头一两个月着实吃了苦头,之后就是住唱片公司提供的宿舍,衣食住行都有人包了...... 现在的话,他倒是依旧能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了,只是不再是乐队,而是做制作人。林千秋不知道这半年多他经历什么,曾经那么坚持的乐队也放弃了。不过看他说到这时没有丝毫勉强,那就可以了,林千秋也没有多问。 而且说实话,相较于前途渺茫的乐队,成为大唱片公司的制作人什么的,感觉就要稳定不少——大概妈妈也会更高兴吧...林千秋这样想着。 “我回来了,妈妈你知——”林千秋打开门,刚想和林美惠说林健太郎的事,突然就打住了。房间里除了毕业典礼后就回家的林美惠,还有一个年纪在50岁上下的女人。 说实话,这个女人出现在林家租的10叠榻榻米房间内,就显得十分的不合时宜。不只是因为她穿着一看就很贵的高级和服,头发打理得很有气场,看起来就不会履足这种地方。更重要的是气质吧,那种气质只有在合适的场合才有意义。 林千秋一开始根本没认出她是谁,还是这个女人见林千秋回来了,便笑着说:“哦呀,是千秋小姐回来了?一年不见千秋小姐,好像又长大了一些...林太太您总是有我没有福气,多么可爱的女儿。” ‘一年不见’这个提示,再加上对方的语气声音,林千秋终于想起来了——是神乐坂艺伎馆‘蝶屋’的女将,之前她就想要林千秋去蝶屋做艺伎学徒来着。 林千秋对她印象其实挺深的,毕竟她的身份和派头都不同一般,只要见过,想忘记都难。但或许是因为太久没见了,再加上恢复上辈子的记忆后,两辈子的记忆纠缠,总之林千秋一开始都没认出她。 这个时候认出来,便微微鞠了一躬:“坂东夫人,好久不见。” 坂东夫人就是‘蝶屋’的女将,她微微眯起眼睛看着门口的花季少女行礼,心里再次可惜地叹了口气——这绝对是好苗子中的好苗子,她入行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适合的!但没办法,时代不同了,穷人家的漂亮女孩也有好出路,不是走投无路,很少有选择做艺伎的。 门口局促的玄关区边缘,抱着淡红花束的美少女,一下点亮了因为今天天气阴沉,而有些昏暗的室内。大概只有现实中看到过这种场景,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古代形容外表、风度出众,会用‘光彩照人’这样的词。 坂东夫人还记得第一次见林千秋时的事,当时她是去看望艺馆的几位坊师,感谢那段时间对她们艺伎馆几个见习艺伎的关照。然后她就在艺馆的舞蹈教室里看到了当时才11岁的林千秋,当时坊师亲自弹三味线给她伴奏,显然这是很喜欢这个学生才会有的举动。 不过,那个学生也完全值得坊师的优待——只看一眼,坂东夫人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七十年代的日本艺伎行当,虽然不像战前,几乎每个艺伎都是从很小开始培养。也不像战后出生的第一代艺伎,从小培养也还算常见,或者就算不是从小培养的,十三四岁也该进艺伎馆了。但到底经历过那些的人还在行当里,所以年长一些的艺伎馆女将,都还有一双会看人的眼睛! 经常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小女孩有没有潜质成为艺伎,将来长大了能不能出人头地。 ‘看’当然不是看的舞蹈音乐上的天赋、接人待物上的性情,‘看’只能看外表,看气质。不过这也够了,毕竟艺伎的舞蹈音乐说是很重要,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可只要不是一个傻瓜,总能学的差不多。 而且,最受欢迎的表演者,多数时候都不是伎艺最精湛的,不然的话最受欢迎的歌手就该是音乐学院的教授,而不应该是那些或许科班经历都没有过的年轻人。所以作为表演者,伎艺这种东西够用就行了,其他还有更重要的。 而单纯从这一点来说,那个11岁的小姑娘,踩着她生而有之的天赋,就把当时在艺馆学艺的蝶屋艺伎学徒给衬成了路人甲路人乙。如果不是旁边人的提醒,她几乎要忘了,自己艺伎馆的学徒们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摄春封艳
高门美人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壮汉夫郎太宠我
迷踪(年下1v1)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林峰林云瑶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