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剑侠风云志 > 第166章

第166章

还谦虚:“一点菲薄之礼...只是听人说,这种茶很不错。” 和送别的邻居的礼物,福丸和果子店的点心礼盒不同,送给高桥家的拜访礼物是用高岛屋百货的包装纸包着的,里面是高级茶叶。这个礼物明显更昂贵,同时也更体贴——林美惠知道高桥一家都是爱喝茶的。 “哪里,太客气!”高桥丽子一只手去接礼物,另一只手迅速跟上,最终两只手拿过了礼物,露出了笑容说道。 “晚餐已经准备好了,快入座吧。”高桥丽子将林千秋和林美惠引入到餐厅,等到她们和家里其他人也见礼过后,才去厨房端菜。 这时候,林千秋才终于见到了高桥家的男主人——那是个年近五十,有些瘦小的男人,看长相很普通,穿的也很老派。这倒让人完全联想不到,他是在电视台工作的。毕竟在此时大众想象中,电视台员工都是光鲜亮丽、新潮时髦的呢。 高桥先生注意到了林千秋,笑呵呵地说:“上次见到千秋,已经是好几年的事了,当时敏郎才出生呢,时间过得真快——对了,冒昧问一句,千秋想要做演员吗?刚刚看到千秋就想说了,千秋这么漂亮,不做演员太可惜了。” 高桥先生确实是职业病犯了,他在电视台(具体来说是TBS电视台),也是属于电视剧制作部门的,平常会接触到不少演员。以少女演员来说,他还从没见过林千秋这样条件出众的。漂亮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气质出众,就很有‘星光’,一看就是能捧红的。 ‘星光’这种东西说起来挺微妙,但确实是存在的。有的明星长得好看,业务能力也不差,但就是比不过一个各方面都不如他的。除开背后资本的运作之类,只能说是有观众缘、星光这种摸不着,却看得见的条件差异了。 最典型的就是如今大火的‘偶像’这一明星类别了,因为偶像卖给观众的不是歌曲、影视剧这种商品,而是自己。所以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外貌、业务能力,这是明摆着的——那不是那些,能是什么呢?就是观众缘、星光、个性之类了,讲的是‘感觉’。 “高桥叔叔是因为平常工作会接触这些,所以会想到这上面吗?”林千秋委婉拒绝道:“不过,那个我不行啦,面对镜头表现自己,总觉得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现在的话,我只想享受简单的高中生活。” 林千秋是不可能过上简单的高中生活的,至少不会有哪个高中生怀揣着她那样的秘密,一边读书,还要一边当一个棋手、一个作家。 所以林千秋这样说,必然只是借口而已。而知道她意思的高桥先生也就笑了笑,不再多说了——人家都拒绝了,还要说什么呢?再者,当演员是太多长相出众的少年少女的梦想了,还真不缺人。所以高桥先生也没必要上赶着介绍机会,没有这个习惯。 当然,可惜还是可惜的,所以他之后还聊到了最近自己所在部门要制作的电视剧:“...暂定名是《野野村病院物语》,预计是5月中旬开播,接档现在火曜日晚九点档的节目。这档节目需要很多演员,儿童演员也很欢迎。” 《野野村病院物语》林千秋没听说过,毕竟是1981年播出的日剧了,这个年代的日剧极少数能为国内观众知道。大家熟悉的那些日剧,看起来风光无限、纸醉金迷,其实都是九十年代,甚至两千年后的作品了。也就是说,早过了日本经济的盛期,根本不是泡沫时代的作品。 1991年的《东京爱情故事》、《101次求婚》,1993年的《同一屋檐下》,1994年的《无家可归的孩子》、《东京仙履奇缘》,1995年的《星之金币》,1996年的《悠长假期》,1997年《跳跃大搜查线》,1998年《GTO》,1999年《魔女的条件》...... 大概也就《东京爱情故事》和《101次求婚》算泡沫时代之作。 只能说,相较于政治经济,文化对时代的反应是有滞后性的。一个实体很牛,等他衰落以后,文化上的产出和影响力,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譬如英国早就衰落的年头里,但大家谈起英国还是很憧憬,英国也能稳定出产优质的英剧什么的...... “听起来像是要说医院发生的故事啊,医院这种地方总是生离死别、人性较量,确实很适合拍摄电视剧呢......”林美惠特意捧场地说。 她当然了解自己的女儿,知道林千秋对于当偶像、当演员都没有兴趣(她曾见过女儿是怎么拒绝追着递名片的星探的)。她这也是担心高桥先生一直说这些,引来女儿生硬的话语,那就不太好了。 医疗剧一向是电视剧的一个大类,不过在1981年的日本,医疗剧还没有经历后来的定型与突破。所以林千秋也把握不准,这个《野野村病院物语》会是哪种医疗剧。但不管怎么说,就像林美惠说的,医院是个经常有故事的地方,天然就适合做电视剧题材。 也难怪不管哪个国家,医疗剧都很容易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大类。 “是啊,这次打算做一个很严肃的剧,不是现在很多电视剧里娱乐化的展现,我们要真实地演出医院里的悲欢离合。”高桥先生顺着就说起了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不过也没有说太多涉及到电视剧内容的话,毕竟是还没播出的剧呢。 日本电视剧这个时候就很常见边拍边播了,除了某些特殊的大制作,边拍边播比拍完了再播出更常见。不过,考虑到剧组压力,还有可能的意外,在播出之前总要有一些拍好的‘存货’。所以虽然是5月中旬播出的剧,现在3月底也组好了剧组,打算开播前至少拍好三四集呢! 是严肃向的啊,林千秋回忆自己看过的日本医疗剧,确实是严肃向居多...这也不奇怪,‘医疗’这个东西多数时候还是很沉重的,用喜剧的方式去展现不是不可以,但总归不可能成为主流。多数时候还是正剧,甚至悲剧的,像谈到日本医疗剧必提的代表《白色巨塔》就是典型。 聊着眼下正在制作的电视剧,高桥先生多少是带有一些炫耀心理的。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八九十年代,电视机是日本大众娱乐的绝对主流。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电视台上班的人都是很厉害、很神秘的——大家如痴如醉的节目,就是那里面的人制作出来的啊! 事实上,就算是林千秋对高桥先生爆出的‘内幕’也是很有兴趣的,晚餐期间听得津津有味。 ??[62]霓虹物语1981(31): 就这样,这次得拜访可以说的上是宾主尽欢、完满结束,也是为林…… 就这样,这次得拜访可以说的上是宾主尽欢、完满结束,也是为林家初来此地、拜访邻居这件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等到第二天时,林美惠就该忙采购的事了,这次林千秋也得和她一起去——如果是买零碎家居小物,那林千秋没必要去,但今天要买的是大件。 林美惠希望林千秋也参与进来。 于是吃过早餐后,林千秋就和林美惠一起出门搭车,直奔日本桥三越百货公司。 三越百货公司可以说是日本最早的百货公司了,其历史悠久,江户时代就设店于日本桥一带。只不过当时开设的并不是百货公司,而是高级吴服店‘越后屋’——日本人以前管‘和服’就叫做吴服,所以当时的‘越后屋’就是高奢女装专卖店。 到了1905年,三越屋发表了著名的‘百货公司宣言’(此前因为店址改到了三越站,已经改名‘三越屋’),说明自家会转变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一切像外国百货公司看齐。之后三越屋就从女装相关商品做起,一步步扩展商品品类,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货公司’。

相关推荐: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壮汉夫郎太宠我   毒瘤   外婆的援交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一梦三四年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