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仿生人 > 第61章

第61章

下戒心。” 卖花郎泪落纷纷,房中其他侍者也跟着低泣。 李昭埋头书写,蹙眉轻声道:“你们很不必如此,我是李家子孙,这是我分内之事。” 何况他天生不足,本来就将不久于人世。 他挥了挥手,举手投足间,有种上位者自然而然的颐指气使。 侍者们不敢扰他,忙收起凄然之色,纷纷退下。 “朱铭。”李昭叫卖花郎的名字,“圣人那边如何?” 朱铭小声答:“圣人不知道大王的计划,宫中处处是眼线,卢公怕曹忠、李司空的人察觉,没有告知圣人。” 李昭点点头,写字的动作顿了一下,望着书几上堆成山的折子,道:“不要告诉圣人,以免事败牵连他。” 堂兄胆小怕事,过于依赖曹忠,事先告诉他要刺杀李元宗,他肯定会露馅。而且一旦事败,李元宗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唯有瞒着圣人,才能确保事败后圣人没有性命之忧。 李昭出了会儿神,咳嗽几声,继续低头批改折子。 若是这次死在李元宗手上,以后就不能替堂兄分忧了。趁着还有时间,再替堂兄改几份折子罢。 …… 朱铭出了房间,擦干眼泪,问旁边的人:“怎么没瞧见朱鹄他们,大王平时吃的药都是朱鹄熬的,他去哪儿了?” 戍守的卫士道:“朱鹄他们有任务在身,好像是去南边了。” “原来如此。” 朱铭点点头,没有再问。 …… 三天后,夜幕初垂。 汴州刺史皇甫宁旭备下丰盛酒宴招待司空李元宗。 傍晚时候,皇甫宁旭的府邸前便挤得水泄不通,马蹄声如阵雨,时响时停。 朝中文武官员陆陆续续赶到,连雍王、卢公和几位宰相也来了,群贤皆至,济济一堂。 厅堂内烛火通明,恍如白昼,管弦丝竹齐鸣,舞姬随着欢快的鼓乐翩翩起舞。 宴席准备充分,美酒佳肴、海陆奇珍,应有尽有。 李元宗姗姗来迟,在众人的簇拥中走进大堂。他这些天被人捧惯了,又刚刚从平康坊美人的肚皮上爬起来,喝得醉醺醺的,一进大厅,毫不客气地坐了上首。 河东军将迟疑了一下,斜眼看向雍王李昭。 李昭脸色苍白,坐在侧厅的席位上,气喘吁吁,神情委顿,对上军将们的目光,垂下眼皮,似乎不敢和他们对视。 河东军将们咧嘴大笑,雍王再贤能,也不过是个不中用的病秧子罢了! 他们跟着李元宗入席,贴身卫士们则分散至厅堂不同角落,手按在佩刀上,保持戒备。 席上众人推杯换盏、言笑甚欢。 皇甫宁旭姿态恭敬,频频向李元宗敬酒,言语极尽吹捧阿谀。 眼见卢公和雍王虽然面露不虞之色,但畏于自己的权势,只能坐在一旁心不甘情不愿地附和,李元宗心头畅快,不免飘飘然起来。 舞姬们一曲舞毕,皇甫宁旭给管事使了个眼色。 不一会儿,身段袅娜、舞姿曼妙的家伎入席,争着给李元宗奉酒。 “司空乃当世第一英雄,妾等心慕已久,若能常侍左右,不胜欢喜。” 李元宗哈哈大笑,很快喝得烂醉如泥。 其他河东军将见状,心生警惕,不再饮酒,而是互相交换一个眼神,死死盯住卢公和几个忠于朝廷的武将。 卢公转头和旁边的文吏喝酒,仿佛不想多看李元宗的丑态。 河东军将仍然不敢放松。 觥筹交错间,厅堂外忽然传来内官那特有的尖利的声音。 家仆进来通报,曹忠来了。 席上的文官们都露出厌恶的表情,武官也一脸嫌恶。 曹忠一面防着李元宗,一面又靠李元宗牵制卢公、威胁小皇帝。而李元宗身为世家子弟,瞧不起身为阉人的曹忠,但曹忠把持朝政对他来说是好事。两派关系不近不远,心照不宣地井水不犯河水,还算和睦。 得知曹忠来了,李元宗撩起眼皮,没有起身。 其他依附曹忠的官员站了起来,迎到门外。 曹忠一身最高品级的紫色团花华服,在众人环拥中踏进回廊,笑呵呵道:“听说雍王也来了?他的病可好些了?” 众人心领神会,曹忠不怕卢公,不怕小皇帝,甚至也不怕李元宗,唯独忌讳雍王李昭。他曾多次加害李昭,都被李昭身边的人和卢公阻挠。今晚皇甫宁旭宴请李元宗,李昭前来陪坐。曹忠怕李昭暗中说动李元宗帮他铲除阉党,这是试探来了。 “大王。”一名仆从膝行至李昭的席案前,小声道,“曹阉人来了,您可要回避?” “不必。” 李昭抬起头,可能是酒吃多了的缘故,双颊泛起两抹不自然的嫣红,握拳抵唇,咳嗽了几声,眸底闪过一抹淡淡的笑意。 所有人都到了。 事成事败,就看今晚。 他端起琉璃酒杯,饮尽杯中龙膏酒,站了起来。 …… 今夜无星无月,千里群山、绵延城郭皆被茫茫白雪覆盖。 黑沉沉的夜色中,大雪扑簌扑簌飘落下来,官道两旁密林内时不时传来野兽嚎叫声。 几千江州兵身着白甲衣,负弓佩刀,整装待发。 周都督肩披大氅,坐于马背上,回首遥望长安的方向。 他遵守约定牵制李元宗、吸引李元宗的注意力,如今交易已经完成,没有多做停留,于今天一早带着几千江州兵离开波云诡谲的帝都。 本来周都督很想多留几天,看看李元宗是什么下场。 但一想到李昭要亲自刺杀李元宗,周都督不敢多待——不论李昭能不能得手,京中都将翻天覆地,不是久留之地,而且他还得防着李昭暗下杀手。 他们一早出发,瞒过京中各派耳目,走了一条别人绝对想不到的路线,就算李昭派神策军前来围捕,周都督也自信能够带着自己的部下安全回到江州。 他很好奇李昭能不能杀了李元宗。 黑暗中,长安方向骤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几匹快马飞奔而至,雪泥四溅。 江州兵立刻警戒起来。 快马快到近前时,马上之人一勒缰绳,滚下马鞍,跪地道:“都督,长安还没有什么大动静,李司空、雍王和卢公都去皇甫使君府上了。” 周都督拿鞭子挠了挠发痒的头皮,“都到了?” 报信的人道:“都到了,连曹忠也到了。” “曹忠?他也去了?”周都督笑了笑,“那可热闹了。” 几息后,周都督忽然想起什么,笑容一滞,神色骤变。 裴望之发觉周都督的反常:“都督?” 周都督毛骨悚然,只是一瞬间,冷汗已经湿透重重衣衫。 是他大意了! “传令下去,不绕道了,快马加鞭,立刻赶回江州!” 第53章 疯子 这个李昭, 简直是疯了! 什么刺杀李元宗、为朝廷除害, 根本不是他举行这场宴会的目的。 李元宗固然可恶,但他不是李昭的目标,曹忠也不是,周家远在江州当一方霸主, 更不会碍他的眼…… 从始至终, 李昭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威胁皇权的藩镇和权宦。 今晚皇甫宁旭设下的酒宴不是针对李元宗的鸿门宴,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大屠杀! 曹忠,李元宗, 那几十个跋扈的河东军将,包括酒宴的主人汴州刺史皇甫宁旭,其他李昭许以诸多好处请来的帮手, 还有那些等着李元宗死后占便宜的权臣……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难逃一死。 想到自己差一点就要和李元宗那厮一起共赴黄泉, 周都督心底生寒,手脚一阵阵发凉。 这个计划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早在几个月之前, 不, 早在一年前,卢公在朝堂上和曹忠撕破脸皮, 南衙北司明争暗斗, 朝中大臣争相邀请各地藩镇入京开始, 李昭就已经埋下陷阱了! 那时候他才仅仅只有十三岁! 周都督甚至怀疑长安附近的贼寇□□很可能就是李昭故意纵容的, 还有宰相赵令嘉的死, 小皇帝的懦弱无用,朝中的乱象……一桩桩,一件件,看似没有联系,现在回头细想,这一年多年来发生的事情也许全都是陷阱! 这一切,只是为了引诱各地心怀不轨的野心家们,让他们利欲熏心,丧失理智。 在曹忠的淫威下苟延残喘、深宫里长大的少年郎,设下这场瞒天过海的棋局,将所有人全都囊括其中,皇帝,大臣,百姓,世家豪族,天下藩镇,还有整个李家江山,全都是他手中的棋子! 这个计划太大胆、太奇诡、太异想天开、太让人匪夷所思,其中哪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满盘皆输、一败涂地,而且绝对没有翻盘的可能,以至于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每一派入京的地方势力都以为他们是来分一杯羹的,李元宗更是毫不掩饰他想赶小皇帝退位的意图……这些人个个兵强马壮,占地为王,自信能够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施展一番拳脚,哪怕最后落败,也能风光个几十年。 谁能想到长年病弱、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的少年雍王敢以一人之力和天下人为敌,以这样决绝狠辣、孤注一掷,近乎于同归于尽的方式来挽救李家业已破碎的河山? 他还是个孩子,在各大霸主眼中,杀死他比碾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这个多次被曹忠当众讥笑欺侮、在幽禁监视中侥幸活到十四岁的少年,默默隐忍,联合一帮瞻前顾后、摇摆不定的文人,妄图蚍蜉撼树、力挽狂澜。 如果李昭失败了,那么史书中会留下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后人会一遍又一遍嘲笑李昭的天真愚蠢,用他的悲惨下场警示后人不要鲁莽行事。 但李昭这一次几乎要成功了。 周都督可以确信,李昭在长安这边设下埋伏的同时,肯定也在各地布置了天罗地网。 世道乱也有乱的好处,方便李昭浑水摸鱼,兵荒马乱,人心浮躁,正好方便掩盖他的布局。 他的计划应该只有他和他的心腹知情,连卢公也被蒙在鼓里,朝中文士都以为他们要刺杀的是李元宗,其他藩镇隔岸观火,等着渔翁得利,自然不会走漏消息。 最后所有人都成了李昭的猎物。 周都督能够理解李昭为什么兵出险招:这天下早就四分五裂,朝廷名存实亡,既然李家成了砧板上的肉,迟早要任人宰割,还不速索性豁出去,亲手挖掉脓毒,也许还能求得一线生机。 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命丧李元宗之手。 若长安的皇族真的被杀干净了,各方野心家没有顾忌,李元宗未必能如愿以偿,到那时,天下大乱,各方混战,说不定要乱个上百年才能重新恢复太平,你方斗罢我方上场,唯有笑到最后的那个人才能一统河山,开启另一个崭新朝代。 与其浑浑噩噩地等死,不如奋力一搏。 成功,李家江山还能延续几十年。 失败,那就把所下人拖下泥潭,为皇族子孙报仇。 越理解李昭,周都督越觉得齿冷——他不在江州,始终对朝廷抱有期望、希望小皇帝能够铲除奸宦重振朝纲的周刺史怎么可能守得住江州? 儿子不用说,什么事都听周刺史的。 大郎没主意,三郎没经过事,观音奴还那么小…… 寒风夹着雪花扑在脸上,冷得入骨,周都督顾不上冷,接连甩出几个鞭花,催促兵卒赶路。 这几千江州兵是他带出来的精锐,也是最忠心于他的亲兵。 他不怕李昭在自己南下的路上设埋伏,就怕江州那头…… 周都督脸色阴沉如水。 如果李昭真的对观音奴他们几个下手,他周麟就带兵杀回长安,当着李昭的面屠尽李家子孙! 三娘的死让周都督明白,一个人没了,那就是真的没了,上天入地,再找不到一个一模一样的人。 虽然有比她更漂亮的,更温顺的,更贤惠的,但终究不是她。 他不管什么江山社稷,谁动他的心肝宝贝,就让谁死无葬身之地! 裴望之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看得出周都督脸上的惊愕悚然。 都督在后怕! 江州兵们也能感觉到都督话音里的沉重,知道事态紧急,不敢耽搁,拨转马头,箭一般飞驰进茫茫风雪中。 周都督没有回头。 在他身后不远处,雪夜下的帝都长安像每一个寻常的夜晚那样静静矗立,高大坚固的城墙如几条蛰伏的巨大游龙,威严肃穆,沉默地拱卫着入夜后依旧灯火通明的繁华都城。 此时,那场举世震惊、足以撼动天下局势的酒宴才刚刚拉开序幕。 …… 鄂州。 一夜北风呼啸,仍然吹不散风中隐隐约约的欢快歌声,帐篷外火光影影绰绰,偶尔不知从哪个角落传来几声流里流气的窃笑。 后半夜,屏风后的呼吸声逐渐变得平缓。 帐篷外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几道鬼鬼祟祟的影子在傍晚阿青他们堆的雕塑旁停留了片刻,又迅疾分开。 他们都特意穿上软底靴鞋,蹑手蹑脚走路,动作很小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帐篷里,盘腿而坐的卷发少年遽然睁开双眼,似黑暗中逡巡领地的兽类,深邃眼眸迸射出两道冷冽的寒光。 不等那几个人影靠近帐篷,埋伏已久的怀朗、阿青几人猛地扑出藏身之地,在人影反应过来准备拔刀之前按住他们,捆了手脚,丢到雪地里。 人影们剧烈挣扎,但嘴巴被塞住了,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能继续徒劳地扭动,试图挣开绳索。 怀朗、阿青和几名护卫不轻不重踢了雪地上的人几脚,咧嘴一笑,燃起火把,扯下几个鬼祟之人脸上罩的黑布。 “哈!” 火光映出几张熟悉的脸孔。 怀朗自然认得对方,笑了声,转身回帐篷,隔着帐帘,压低声音道:“郞主,人抓住了。” 听到外面动静时,周嘉行已经站起身,闻言嗯了声,转到屏风后。 帐篷里黑黢黢的,唯一的床榻上有几道潋滟的宝光浮动——那是九宁头上绑发辫的镶嵌宝石丝绦和胸前戴的珠璎珞在静夜中闪烁着柔和的光泽。 她抱着一块棉布制成的软枕侧身而睡,乌黑的发辫散了半边床榻。卷翘的浓

相关推荐: 有只按摩师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九品道士   生化之我是丧尸   恶女嫁三夫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长夜(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