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反正现在大家都知道咱是要做果酱,注意力只会在果酱配方上,这配方咱也不用藏着,有能耐她们自己也能去做,卖不卖出去可不管,赔了自然就歇心思。” 见金花婶还有些顾虑,就继续道:“而且咱今天收那么多橘子,明天肯定会更多,咱处理不来不说,大家伙也会更怀疑好奇我们的果酱是不是卖得特别好,才敢收那么多。” 金花婶听完,觉得很有道理。 她点点头,“行,就听你的,你觉得找多少人合适?” 姜梨花想了想,“先找五个吧,一个负责划花刀,三个剥皮,一个帮忙清洗和熬,橘子皮也可以晒起来,对外就说不想浪费,晒干了当柴火烧。” 金花婶眼睛一亮,觉得这借口好。 橘子皮晒干后硬梆梆,当柴火烧的确不会引人怀疑。 她就是担心人一多,看到她们晒橘皮会起疑。 没想到梨花已经想好了,果然还是她聪明。 伍成也忍不住扭头‘看’了她一眼,心想着这女子的确精明,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了。 还别说,今晚村里各家各户安静下来后,的确也都在说野橘子的事。 别人不知道,但刘金花是个很谨慎的性子,没把握的事她一向不会冒险。 今天她敢收那么多橘子,便说明一定有门路,能把东西都卖出去。 就算不能都卖出去,肯定也能赚回本钱。 这样看来,或许果酱的价钱不低。 所以一些动心的人,很想知道她那果酱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 不少人都藏着明天再多打听打听的心思。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金花婶就跑了三个人家,找了交好相熟的三个妇人,带她们两个媳妇,五个人正好。 她按照姜梨花的定的价,给每人一天30文的工钱。 虽然也就三十斤橘子的事。 但今天漫山遍野摘橘子的人肯定更多,家里人口少的肯定没法跟大家大户抢。 一天三十文是真不少了。 何况她们也很好奇她们做的果酱是什么样。 当然,也不是觊觎配方,就单纯好奇。 她们以前也不是没拿野橘煮水熬酱,但真的特别酸苦,非常难吃。 就是不知道加了糖后是不是味道不一样,还是多了什么工序。 五人一口应下,匆匆就跟着走。 金花婶院里还有没处理完的橘子。 五人一来,金花婶就教她们大概怎么做。 姜梨花已经在灶房里熬果酱。 满院都是一股野橘的酸味。 强子跟小红天没亮就先带着上次预定的橘红膏和之前那批芸红去县城。 顺便买糖回来。 上次姜梨花买的那几斤糖都用掉。 这次要做大量的果酱,得重新买。 金花婶有点心疼。 毕竟她是清楚,果酱并不能卖出多少,估计做好都只能囤家里。 她原本想着,就做做样子就好,熬了以后偷偷倒掉。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她们卖没卖出去。 但姜梨花说以后说不定有销路,放着也能放久些,做便做了。 别看收的橘子很多。 但其实熬成膏后非常少。 平均十斤橘子才熬出一斤的膏。 一斤的膏只需要半斤的饴糖。 饴糖她买的两文一块。 一斤大概是25块左右,50文钱。 十斤橘子,半斤饴糖,加上人工柴火等费用。 只要能60文以上卖掉,就算小赚。 现在她们100文卖算大赚了。 如果以后能走量,还可以再降一点,同样也是赚。 若是卖不掉,左右也就是那点饴糖的钱,芸红直接就几倍赚回来了。 趁着他们去买糖,她这边先把膏熬上。 熬膏跟熬果酱可不一样。 果酱只需要果肉加水熬煮碾烂就行。 熬膏还得一遍遍过滤掉渣子。 第一道工序就比较费劲。 剥出来的野橘果肉已经泡了一晚上泉水。 捞出来倒进大木桶里,用粗木棍先搅碎,再倒进铁锅里,加泉水小火慢煮,还要继续不断轻轻搅拌碾碎。 第三十四章 陈婆子破大防 这次橘子真的太多了,她力气不够,搞不定。 这活就落伍成身上。 姜梨花开始还担心他看不见,把握不好。 没想到他力气不止大,一下一下还很精准,绕着木桶均匀的锤,没一会就把橘肉都锤成泥,比强子锤的可要好太多了。 她很是惊喜,“对对,就是这样,很好,再捶十圈左右就成。” 伍成点点头,表情沉静,继续匀速捶打,不过拧着的眉心明显舒展开了,人也放松许多。 姜梨花一直盯着木桶里的果肉,等差不多后就喊停,接着便要拎起木桶,把东西倒锅里。 伍成直接提过木桶,“我来吧。” 姜梨花犹豫一秒,便应好,给他做指导。 果肉顺利全倒进铁锅里。 她舀了点泉水进去。 然后开始顺时针逆时针换着搅拌。 伍成则继续捶打新一批果肉。 昨天剥下来的果肉至少有五六百斤。 平均一锅熬五十斤左右。 每次熬煮总时长至少得两个多小时。 只一个灶,一天下来都熬不了几锅。 所以他让强子她们回来顺便也帮她带个大铁锅。 她那个灶也一起开火,能更快一些。 强子和小红这次快去快回,九点不到就回到村里。 这次山里到处都是人,他们走的路再偏也被人看见。 见他们显然是从县城回来,还买一堆东西,就知道肯定是去县城卖果酱了。 有人就忍不住上前套近乎,想旁敲侧击点消息。 不过小红精明,几句话就被扯回去,然后拉着强子赶紧走。 回到家,发现家里多了五个人,两人也不敢表现出喜色来。 小红假装进屋放东西,把一整兜钱先藏好。 这次带回去的是这几日的橘红,共三批,总共86斤7两9钱,卖了52吊钱加74文钱。 一吊钱就得有小十斤,这么多容易被人发现。 所以小红提议换成了四十两银子和12吊钱。 买了五十斤饴糖和其他姜梨花吩咐的器具,还剩7吊钱,被她背着,一大包全塞柜子里。 姜梨花也没多问,正好她这边第一锅膏熬得差不多。 赶紧用小称称了两斤半的饴糖,加泉水放进陶锅里,放在小泥炉熬成糖浆,再倒进果酱里继续熬煮,再熬十分钟就能出锅了。 强子过来帮忙,把铁锅拎起来,里面棕红色的橘膏倒进刷洗干净的大陶缸里。 没法子,定做的陶缸还没好,只能先用大水缸来装。 第一批送去卖的,还都只能用竹筒装。 早上还相对比较安静。 临近中午时,这边就又热闹起来了。 村人们络绎不绝的或提着篮子,扛着筐,挑着担,背着背篓跑过来交货。 姜梨花让小红负责数数记账给钱。 强子和伍成继续去称东西。 姜梨花也很是有些不好意思。 人家刚回来,便让人当苦力。 不过有些事她们也的确干不来,伍成是真的回来得刚刚好。 她想着到时候也得给对方分一成利。 人来得多,院里就乱糟糟,她们几个也管不来。 有鸡贼的人还跑灶房门口探头探脑。 姜梨花也没瞒着,大大方方给她们看。 她们就看到木桶里被捣烂的橘肉和锅里煮的果酱。 还有那么一大袋饴糖,竟然一捧一捧的丢锅里煮,看得她们直心疼。 那么多糖,得花多少钱啊。 有人看着,觉得也就那样,想着回去也试试。 就姜梨花说的,大大方方让人看,别人反而不会那么揪着。 毕竟好奇心害死猫。 有看懂的,当然也可以去做,市场如何各凭本事。 姜梨花是有绝对信心,毕竟她还有泉水加持,即便工序都被她们学了去。 没有泉水,她们做出来的橘膏依然酸苦,就算加再多饴糖也很难中和,苦味也不会像她们那样回甘。 又不是什么多稀罕的东西,一切还得品质说话。 陈老三家院子。 陈大跟媳妇正提着竹筐偷偷摸摸进来。 结果迎头就是一扫帚。 陈婆子尖声怒喝,“你们两个懒债鬼,一早跑哪去了,地里的活也不干,天天就知道偷懒!” 两人被打得直蹦。 陈大媳妇忙喊,“娘,我们没躲懒,我娘家有事,孩子他爹陪我去一趟。” “娘家,娘家,天天就知道记挂娘家,我是造什么孽养你们这么一群讨债鬼!” 陈婆子听了更生气,打得也更凶。 两人嗷嗷的绕着院子蹿。 屋里读书的陈四眉头不由一皱,很是烦躁,干脆丢下书,躺回去睡觉。 院里,陈大媳妇躲丈夫后边蹦达。 蹦着蹦着,一个荷包不小心掉出来,落到地上发出啪的一声。 陈大媳妇面色一变,立刻要把荷包捡起来。 陈婆子眼尖,扫帚直接朝她脸上扫过去,然后把荷包捡起来。 摸了一下就知道是铜板,还不少,顿时变了脸色。 “好啊,你们还敢藏私房钱
相关推荐:
女奴的等价替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旺夫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村夜
NTR场合_御宅屋
乡村桃运小神医
婚里婚外
篮坛大亨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