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呢,菜园也都种着菜。 总不能都在院里种出来吧。 就算在院里,哪能一次性种出那么多来。 何况他们平时也没见着他们院里长菇子啊。 陈二家也不管他们信不信,反正话他们是说出去了,爱信不信。 不过很快各家就被村长喊去开会了。 今天不止陈红家收菌菇,村长家也开始收菇子了。 毕竟两家都是同时种下去的。 若说陈二家说的他们不信,那么村长也这么说,就由不得他们不信了。 尤其他们还看到村长家院子里也晒满和陈二家一样的菇子。 一样的菇子,两千斤就这么铺开,非常的壮观。 大家都同在一个村里,平日串门都是常事,除了他们自己种出来的,都想不到能上哪一下子弄到这么多品相极佳,还同个品种的菌菇。 想清楚后,顿时一个个目光都火热起来了。 任谁都不难看出,这哪是菌菇,是活命的机会和银钱啊。 如果他们自个也能种菌菇,就不怕以后地里长不出粮食会不会饿死。 他们完全可以卖菌菇赚钱去买粮食。 再不济吃菌子也能温饱。 而等他们听到这些菇子如果养护得当,全年都可种,每二十天就能收一茬,顿时一个个都忘记呼吸了。 不过很快村长又给他们浇了一桶冷水。 种植菌菇的前提是必须有菌丝,而目前只有姜梨花能培育出品质上乘,产量高的菌丝。 又因为条件限制,姜梨花那边菌丝有限,一个月只能提供四十多斤菌丝。 若按照村长家架子的规格,平均一个架子就需要一斤多的菌丝。 另外就是资金投入了。 菌丝一两60文,而且一旦养就不能只弄一个架子或两个架子,要统一规格的蘑菇房。 蘑菇房除菌丝外,多的话,可能还要投入二三两银子。 也就是说前期投入就得十几两银子。 想做这个生意的,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耐。 这些钱小红家和村长家都能轻松拿出来,但其他人家就不一定了。 果然一听这个,顿时就没了声音。 有人忍不住抱怨说菌丝是不是太贵了。 村长直接给他算一笔账。 一斤菌丝能发两次菌菇,一次能收下来两千斤的菇子,四十天就是四千斤菇子,按照5文鲜菇的价格,就是20两银子。 这样还能说菌丝贵吗。 不止不贵,还是糙糠价呢。 众人这么一听,顿时又激动起来。 那不就是种一次就能净赚十两银子了。 而且每四十天就能净赚二十几两。 这么一算,顿时全场都响起倒吸气的声音,一个个胸腔鼓噪,疯狂心动。 甚至有些人已经在琢磨能上哪借钱筹钱去。 可惜这是十两,不是几两。 没看陈氏家族前段时间每家二两银子都拿不出么。 虽然死命筹的话,几两银子还是可以筹到。 但十两是真的没法子。 最主要的是他们对种菌菇还不了解,即便真有钱也不敢闭眼往里整。 当然,也不是都没有。 比如许猎户家就不缺这个银子。 父子俩打猎本就一直能赚钱,这段时间还上姜梨花家干活和卖猎物。 他们家就两口人和几只狗,开销也不大,自然攒下几十两银子了。 原本许猎户打算今年就给儿子说门亲事,娶个媳妇回来。 现在想想,亲事还是先放一边,不如弄个蘑菇房先。 相比其他人,许猎户和姜梨花打交道比较多,多少也清楚一点对方为人,还是愿意相信的。 而且许猎户为人很敏锐,他觉得这事必不能错过,一旦错过他绝对会后悔。 反正家里也不差这十两银子,屋子也都是现成的,只要清理一下就能空出一两间。 不止许猎户,像周瓦匠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 别的不说,就这次姜梨花盖房子,周瓦匠就至少赚了小十两银子。 所以一个蘑菇房的钱他家也拿得出。 不过拿得出不代表就能立刻把钱撒出去。 因此接下来就听这几个人不断询问。 临近中午,姜梨花和伍成刚带着两孩子从山里回来,就看到院外正热闹着。 金花婶正和一群婶子站在松树下聊天。 看到她回来时,几个婶子眼睛一亮,立刻就赶紧迎上前。 姜梨花这才知道她们不是闲着来聊天的,而是来找她问种蘑菇的事。 对这事姜梨花倒是早有预料。 毕竟她这边工地里的工匠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当家人。 早上就有不少人临时被村长那边喊去开会。 当时来喊人的李巧梅还跟她透露情况。 姜梨花便是想着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来问,懒得一一应付。 所以干脆拉上伍成,带着两个孩子进山。 正好现在进入七月,山里不少野果都成熟或者即将进入成熟阶段。 比如今天他们摘的桃金娘、覆盆子、水翁、地捻果等,就是这个月份成熟的果子。 而且他们走得比较里边,那些果树都没人光顾过,所以摘了不少。 这会不止两个大人背篓都是沉甸甸,两小孩背着的小背篓里也装满了。 一听众人是来问种蘑菇的事,姜梨花便直接招呼进院子再说,好歹先把东西放下。 进了院子,让金花婶帮忙招呼几位婶子,她要先把果子倒进水缸里先用泉水泡着。 伍成直接接过活计,“我来就行,你过去吧。” 姜梨花也不跟他见外,“行,乐乐,康康,帮伍叔叔把果子摘下来泡缸里,晚点给你们做好吃的。” “好~”两个小孩都不用她吩咐,已经放下小背篓,把果子先倒到大木盆里。 康康搬来两只小凳子,一只给姐姐,一只给伍叔叔,自己就坐门槛。 一大两小就这么坐在屋檐下弯腰摘果子。 他们自然不可能在山里就一颗一颗把果子摘下来。 很多都是连着小枝桠或一整串摘下来。 像桃金娘还好,果子大些,摘起来简单。 像山翁,一串串跟沙棘似的,要一颗颗摘下来很费时间。 第一百一十章 马头村菌菇养殖 几位婶子忍不住往这边瞅了瞅。 她们都听说伍成现在跟姜梨花家的长工似的,什么活都干。 听说时还不大信。 单看当时对付伍家人时,就知道伍成不是个没脾气好欺负的。 而且他还有一个在县里当大官的兄弟。 哪会真给人当牛做马去。 帮着去田里浇水估摸都是看姜梨花带着赚钱的份上。 可现在看他竟然连处理野果都上手了,不由都有些惊诧。 不过很快她们的注意力就被走过来的姜梨花吸引了。 现在大家心里都只有种蘑菇的事。 早上种蘑菇消息开始传出来时,大家还不信,只当又是哪来的谣言。 而等去开会的人回来后,带来肯定的消息,这下就跟平地一声雷似的,炸得所有人脑瓜子都嗡嗡的。 蘑菇竟然真能种活,而且还不用田地,且产量还很高? 这每一点听起来都跟天方夜谭似的。 可这消息是村长亲口说的。 而且过去的人虽然没能瞧见蘑菇房里是怎么样,却都亲眼看到村长家种出来的菇子。 那一个个水灵灵的,完全跟山里长出来的那些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菇子不一样。 他们完全不会怀疑,这样品相好的菇子送到县城会卖不出去。 估摸多的是抢着要的。 现在蔬菜多金贵啊,尤其是他们这边土地连粮都种不好的,种蔬菜的更少。 即便能种出来,也是味道酸苦不好吃。 这些菇子,这般好的品相,听说味道也非常不错,别说5文一斤,就是七八文一斤说不定都能卖出去。 只是村长那边也定死规定了,表示蘑菇种植条件苛刻,必须有统一标准的蘑菇房才行。 别说菌丝了,单腾出一间房,修整屋顶,打十个大木架等前期投入,就卡住了不少人。 准备好后还要花钱一次性购买价值六七两的菌丝,谁家能轻易拿得出这笔钱。 虽然村长也说了,姜梨花的法子已经呈交朝廷。 以后朝廷可能也会推广让大家种菌子。 可朝廷的信誉在民间真的还不如邻里的口头保证。 别说朝廷会不会真的推广开,就算真会,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他们总不能一直看着别人先赚钱吧。 可要现在参与,却着实没这个钱。 所以现在过来询问的,都是想希望姜梨花这边能通融一下,卖一点菌丝,他们哪怕只种一个架子都行,好歹能赚一点是一点。 姜梨花早就预想到他们的目的,对此只能摇头。 “相信村长也跟大家说得很清楚了,不是我不愿意散卖,而是种蘑菇的条件摆在那里,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种不出品相好的蘑菇,或者产量出问题。” “还有,村长应该也提到过,我现在这边条件有限,至少这两个月,我每个月都只能提供四个蘑菇房的菌
相关推荐: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婚里婚外
万古神尊
桃源俏美妇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淫魔神(陨落神)
镇妖博物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乡村桃运小神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